《毕业设计-浅谈怎样上好科学课.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毕业设计-浅谈怎样上好科学课.doc(4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浅谈“怎样上好科学课” 邱晓焕小学科学课是对学生进行科学启蒙教育的一门主要学科。它不同于自然课,以前自然课教学大多是“读、划、背、查”这样一个僵死的模式,这种教学方法无法培养学生热爱科学的兴趣。我们知道学生热爱科学,对科学现象有着强烈的好奇心和求知欲望,科学课的开设正是为了满足学生的这种心理需求的。如果教师在教学中仍沿用那种僵死的教学模式,其结果只能是倒学生的胃口,抹杀学生求知欲望。因此,改革教学方法,显得举足轻重。是上好科学课的关键。现就“怎样上好科学课”谈谈自己的几点看法:一、注重“活动” 活动育人科学教学的最大特点是活动数量多,活动类型全,活动可操作性强。而且每个活动都有明确的目标,激发
2、学生主动参与科学学习的兴趣,让学生在玩中科学素养和探究能力得到培养。而“活动”的核心是让学生“动手”。重视让学生从“亲身经历以科学、探究为主的学习活动”入手,亲自去观察、测量、记录、整理数据、讨论交流只有让他们亲自动手做了,才能发展他们的能力,掌握科学的方法,体验成功的乐趣,理解科学的含义,才能真正做到“以培养科学素养为宗旨”。因此,科学课教师要为学生创造动手的机会,给他们提供学习的资源和器材,留给他们足够的时间和空间,放手让他们去“真刀真枪地搞科学”中得到提高。二、注重“提问” 质疑启智善于发展、提出问题是敏锐洞察力的一种表现;凡事问个为什么,并从中探究事物变化发展的原因是一种可贵的科学精神
3、。例如:在“沉和浮”一课中,学生提出了许多问题,如“物体在水只是沉还是浮?”“哪些物体在水中是下沉的,哪些物体在中是上浮的哪?”这些问题,都是学生提出的,说明他们具有丰富的想像力。对这些问题,教师虽不能具体回答,但应及时鼓励:“问题提得很好!你们都是勤于动脑的好孩子。要想知道这些问题的答案,现在得努力学习,将来由你们把答案告诉人们,这才是科学家做的事情。”这样处理教学过程中学生提出的问题,能激发学生探索科学奥秘的兴趣,培养他们勤于观察、善于质疑的能力。三、注重“创新”创新是希望一切创造都来源于实践。因此,在科学课教学中我们不仅要让学生亲自操作实验,用各种器官去感知实验现象的发生、发展、变化过程
4、,而且要鼓励他们大胆的设计实验方案。设计实验方案的过程,就是他们思维发展的过程,也是多种思维综合的过程。只有让他们从头到尾去体验全过程,他们的创造潜能才得到开发、创造能力才能培养。如教学物体的热胀冷缩时,学生为研究空气是否有热胀冷缩的性质,在研究固体有热胀冷缩的基础上,提出了很多实验方案。有的认为可以在烧瓶中塞上带细玻璃管的塞子,将管口涂上肥皂液,观察肥皂液的变化;有的认为可以在烧瓶上套上气球观察气球胀瘪现象。其次,在加热方法上也不尽相同,有的用热水泡,有的用手捂等。无论哪种设想,我们都为学生提供充足的实验材料,让他们自己去设计,去尝试探索。四、注重“兴趣”促进教学兴趣是学生获取新知、参与探索
5、活动的内部动力。激发学生兴趣是提高课堂教学实效的关键。我们应清楚地认识到“科学课面对的是小学生,他们的注意能力保持的时间是非常短的,在课堂中极易分散注意力,不由自主的去做其它事情”。因此,我们要关注学生的兴趣,深入分析“学生喜欢什么、爱好什么”,采用科学的手段充分调动学生积极性、主动性、能动性,引导他们主动参与教学过程中来。课堂教学是学生感受获取知识、应用知识的过程。可是教材内容一般比较抽象,对于小学生而言极易乏味。他们天性喜欢参与动手动脑的实践活动。我们教师应根据教学内容设计并组织科学的活动,激发学生兴趣,用活动内容去组织课堂教学、规范学生行为;让学生在活动中有所思、有所悟、感受和体验获取知识、应用知识获得成功的欢乐和喜悦;在活动中培养学生初步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在的课堂教学中要科学恰当的摆好自己的组织者、引导者、参与者、促进者的作用,运用科学的方法把学生潜在的朦胧的的认识挖掘出来,开放学生的思维,更好的进行思维探究活动,时刻关注学生的发展。 总之,教学是一门艺术。而科学课又是一门具有挑战性的教学。还需要我们共同探讨,共同努力。 浅谈“怎样上好科学课”邱晓焕南阳市七小4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