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省文化旅游发展现状及对策研究.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甘肃省文化旅游发展现状及对策研究.doc(23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 天津农学院毕 业 论 文 中文题目:甘肃省文化旅游发展现状及对策研究 英文题目: Research on Countermeasures of Cultural Tourism Development in Gansu province 学生姓名 二级学院 人文学院 系 别 旅游管理系 专业班级 2011级旅游管理专业1班 指导教师 成绩评定 2015年6月目 录1 引言11.1 背景与意义11.2 思路与框架11.3 研究的方法22 文化旅游的概念23 甘肃省文化旅游资源分类与评价23.1 甘肃省文化旅游资源的分类33.2 甘肃省文化旅游资源评价104 甘肃省文化旅游开发现状及存在的问题1
2、14.1 内容和形式多样化,但对资源的挖掘深度不够114.2 营销体系初步建立,但市场知名度低,缺乏品牌效应124.3 化旅游发展迅猛,但缺乏资金支持,基础设施落后124.4 文化旅游发展良好,但服务水平低,人才匮乏134.5 文化资源得到开发,但文物古迹损坏严重,欠缺保护145 甘肃省文化旅游的发展对策145.1 深度挖掘文化内涵,提高旅游产品和商品的文化品位和特色145.2 提升旅游形象和打造知名品牌,扩大知名度155.3 完善旅游基础设施建设,培养人才,提高从业人员素质155.4 把发展文化旅游和保护文化旅游资源统一起来165.5 加强省内和周边区域的联合开发,促进旅游大发展166 结论
3、17参考文献18致谢19摘 要近几年随着整体旅游行业的发展,旅游者更加追求文化品位和文化内涵,文化旅游有着非常独特的文化品质和文化吸引力,已经成为旅游业发展的一种新趋势。甘肃省文化资源丰富发展文化旅游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目前,甘肃文化旅游处于刚起步的发展阶段,本文研究分析前人研究成果,对甘肃文化旅游的内涵进行充分挖掘,以甘肃独特的文化资源优势为基础,研究了当前甘肃文化旅游发展的状况、存在的问题,并提出行之有效的发展对策,希望为实现甘肃文化旅游的蓬勃发展、创造新的经济增长点提供一定的理论借鉴。关键词:甘肃省;文化旅游;旅游产品ABSTRACTIn recent years, with the d
4、evelopment of the whole tourism industry, tourists have more pursuit of cultural taste and cultural connotation, cultural tourism has a very unique cultural quality and cultural attractions, has become a new trend of tourism development. Rich cultural resources in Gansu province development of cultu
5、ral tourism has a unique advantage. At present, the development of cultural tourism in Gansu province in the start-up phase, this paper analysis of predecessors research results, to fully excavate the connotation of cultural tourism in Gansu province, in the unique geographical advantages and cultur
6、al advantages of Gansu province as the foundation, to study the current cultural tourism development situation and existing problems in Gansu, and put forward the development of effective countermeasures, hope to achieve the vigorous development of cultural tourism in Gansu province, create a new ec
7、onomic growth point to provide certain theoretical reference.Key words: Gansu province; Cultural tourism; analysis甘肃省文化旅游发展现状及对策研究陈 瑞 (天津农学院 人文学院)1 引言1.1 背景与意义 近年来文化旅游发展迅猛,而且也成为各地具有代表性的不可替代的旅游类型。但对于大多数的旅游者来说,这种旅游形式是比较新颖的。目前,甘肃旅游发展相对薄弱,要发展甘肃省旅游业,必须大力发展文化旅游,将其作为突破口,丰富甘肃旅游产品的形式和内涵,增强旅游业的整体竞争力。因此,本文分析了文
8、化旅游的内涵与特征,并针对甘肃文化旅游的发展现状和问题,探讨甘肃文化旅游发展的对策,对于甘肃文化旅游的发展具有重要的理论与实际意义。1.2 思路与框架 明确研究背景与意义文化旅游的概念 甘肃文化旅游资源分类与评价 甘肃文化旅游发展的现状及问题 甘肃文化旅游发展对策研究结论图1 论文框架 本文分为六个部分:第一部分为引言。第二部分阐述了文化旅游的相关研究,包括文化旅游的本质内涵和外在特点。第三部分对甘肃文化旅游资源进行分析和评价,第四部分探讨甘肃省文化旅游发展现状及存在的问题,第五部分对存在的问题提出发展对策,最后探究结论。(见图1)1.3 研究的方法 文本运用了文献阅读法、数据分析法等研究方法
9、,在了解前人研究成果,总结前人研究状况的基础上,总结归纳甘肃省的文化旅游资源,并分析其发展现状及存在的问题,针对这些问题提出了建议与对策。2 文化旅游的概念界定文化旅游的概念是开展文化旅游研究的前提条件,学术上对文化旅游的定义有很多。目前,学术界对于文化旅游的概念的界定主要有以下三种观点:第一为产品论,该观点认为文化旅游是一种旅游产品,如蒙吉军认为,文化旅游是指旅游产品的提供者为旅游产品的消费者提供的以学习、研究考察所游览国(或地区)一方面或诸方面为主要目的的旅游产品,Jamieson认为文化旅游应该包括:手工艺、语言、艺术和音乐、建筑、对旅游目的地的感悟、古迹、节庆活动、遗产资源、技术、宗教
10、、教育等3。第二为思路、方法论,这种观点是从旅游经营者和旅游者两个角度来分析和界定文化旅游的概念内涵的,如郭丽华、丁丽英认为,站在旅游经营者角度而言,文化旅游是一种产品设计的战略思路;站在旅游者的角度而言,文化旅游则是一种旅游的方法4。第三为类型论,该种观点认为文化旅游是一种旅游类型,如马波认为文化旅游属运动范畴,是旅游的一种类型网;任冠文认为文化旅游是指旅游者主要是消费文化旅游产品,体验与享受旅游活动中的文化内涵,从而获得身心愉悦的一种旅游活动。 可以说,以上几位学者对于文化旅游概念的定义都有其合理性,它们的研究内容、研究视角等对于文化旅游的理论研究具有非常重要的指导意义2。本文认同与第一种
11、产品论。3 甘肃省文化旅游资源分类与评价甘肃省文化历史悠久,建制约有700多年,拥有非常丰富的历史文化资源,是东西方文化的交流和融合之地,也是一个多民族的聚集区域。这种地域性质,使得甘肃省的文化旅游资源类型多样,特色鲜明,而且资源文化底蕴深厚,民俗特色浓郁,甘肃文化旅游的发展具有良好的资源基础。从表1为甘肃省主要旅游资源类型分类表,从表一可以看出,古迹与建筑类、俗风情类、品饮食类三个部分分别占总资源的42.1%、6%、24%,而这三个部分都属于文化旅游资源,由此可见,甘肃省的文化旅游资源是非常丰富的。表1 甘肃省主要旅游资源类型分布表资源分类所占百分比地方景观类水域风光类生物景观类古迹与建筑类
12、民俗风情类商品饮食类4.4%3.6%9.8%42.2%16%24%资料来源:甘肃省旅游局网站3.1 甘肃省文化旅游资源的分类 甘肃省文化旅游资源非常丰富,按照资源类型对其进行细分,可以分为文化古迹与古建筑类、民俗风情类、商品饮食类等。从表2到表4为这三种类型的分类表。表2 甘肃省文化古迹与古建筑类文化旅游资源类型景点景区石窟宗教寺观古塔古城古建筑地址古文化遗址陵墓纪念地摩崖字刻敦煌莫高窟、天水麦积山石窟、甘谷大像石窟、西千佛洞、武威天梯寺石窟、肃南马蹄寺石窟群、仙人掌石窟、武山水帘洞石窟、泾川南石窟寺、合水莲花寺石窟、庆阳北石窟寺、庄浪云崖寺石窟、永靖炳林寺石窟、瓜州榆林窟、安西东千佛洞兰州白
13、云观、敦煌雷音寺、白马塔、张掖大佛寺、木塔寺、山丹大佛寺、武威海藏寺、大云寺、天祝天堂寺、武威罗什寺塔、临夏南关清真大寺、夏河拉椤寺、夏河贡唐宝塔、合作 寺及米拉日巴佛阁、碌曲郎木寺、天水玉泉观、南廓寺、城隍庙、平凉崆峒山道观、龙隐寺、崇信龙泉寺、庄浪云崖寺、华池双塔寺石造佛塔兰州中山桥、邓家花园、连城鲁士司衙门、引大入秦工程、白塔山、自塔、五泉山、仿宋敦煌古城、阳关、玉门关、河仓 古城、敦煌古城、悬泉置遗址、锁阳城、安西桥湾古城、安 西左公柳遗存、玉门油田、酒泉鼓楼、酒泉卫星发射中心、嘉 峪关关城、悬壁长城、万里长城第一墩、民勤瑞安堡、临夏红园、蝴蝶楼、东公馆、渭源灞陵桥、张掖高台骆驼城遗
14、、张掖钟鼓楼、张掖黑水国遗址、武威文庙、陇西李家龙宫遗址、陇西堂 、威远楼 、天水伏羲庙、古街亭、泾川王母宫、灵台、合水秦直道、礼县大堡予山秦人发祥地、成县杜甫草堂、成且西峡颂、礼县祁山堡秦安大地湾文化遗址、临洮马家窑文化遗址酒泉丁家闸5号东晋壁画墓、酒泉果园乡西沟唐代模印砖墓、 嘉峪关新城魏晋砖画墓、武威雷台汉墓兰州八路军办事处纪念馆、安西西路红军最后一战纪念塔、张掖高台烈士陵园、山丹艾黎捐赠文物陈列馆、会宁红军会 楼、华池南梁革命纪念馆、玉门铁人王进喜纪念嘉峪关黑山摩崖浅石刻岩画资料来源:甘肃省旅游局网站表3甘肃省民俗风情类文化旅游资源类型表类型景点景区博物馆民族风情节日庆典艺术欣赏风景名
15、胜区甘肃博物馆、敦煌民族博物馆、敦煌市博物馆、安西县博物馆、酒泉市博物馆、嘉峪关长城博物馆丝路花雨舞剧、秦腔、太平鼓、安宁桃花会、春节社火、羊皮筏子、敦煌古乐、张掖肃南裕固族风情、兰州水车园、临夏穆斯林民俗、庆阳陇剧、皮影戏、陇东道情、甘南藏族风情西部欢乐园、嘉峪关滑翔基地、张掖康隆寺狩猎场、张掖山丹军马场张掖马蹄寺旅游节、天水伏羲文化节、武威旅游节黄河奇石馆、兰州碑林、甘肃省书画院、黄河母亲像平凉崆峒山国家级风景名胜区、天水麦积山国家级风景名胜区、敦煌鸣沙山国家级风景名胜区、永靖黄河三峡风景名胜区、临潭冶力关风景名胜区、嘉峪关市嘉峪关文物景区资料来源:甘肃省旅游局网站表4 甘肃省商品饮食类文
16、化旅游资源类型类型景点景区特色旅游商品特色风味美食土特产品兰州敦煌陶艺、雕刻葫芦、洮砚、酒泉夜光杯、嘉峪关石砚、驼绒画、风雨雕、戈壁石画、天水雕漆、软木画、庆阳剪纸、香包、耳枕、刺绣、敦煌地毯、水晶石眼镜兰州清汤牛肉面、唐汪手抓羊肉、陈春麻辣粉、杜维成灰豆、酿皮子、兰州烤小猪、挂炉烤全羊、韭菜鸡丝、嘉峪关名菜(山驼掌、灯影玉片等)雪、敦煌名菜(煌黄面、丝路驼敦掌、驼峰炒五丝)、平凉回喜腊肉、奶汤葫芦头、水盆羊肉、泾川 罐罐馍、静宁烧鸡锅盔兰州白兰瓜、冬果梨、水密桃、百合、敦煌李广杏、鸣山大枣、阳关葡萄、天水花牛苹果、秦安长把梨、甘谷辣椒、陇南栗子、文县贾昌柿饼、武都樱桃、礼县八盘梨、两当狼牙蜜
17、、文县薇菜、陇南猴头菇、大红袍辣椒资料来源:甘肃省旅游局网站3.1.1 历史文化旅游资源甘肃位于黄河中、上游,历史悠久,是中华民族灿烂文化的重要发祥地之一。根据考古发掘的大量文物证明,远在一二十万年前的旧石器时代,我们的先民就在甘肃这个地方繁衍、生息。久远的历史,在这里留下了非常多的文化印记,是伏羲文化的发祥地、农耕文化也在这里诞生。而且作为丝绸之路的一个必经区域,有着很多标志性的文化遗址和宝库,比如被称为世界石窟壁画艺术宝库的敦煌莫高窟、长城的最西端嘉峪关、藏传佛教格鲁派六大宗主寺之一夏河拉卜楞寺、阳关古道等,历史文化资源非常丰富。3.1.1.1 丝绸之路丝绸之路是历史上横贯欧亚大陆的贸易交
18、通线,在历史上促进了欧亚非各国和中国的友好往来。它是沟通古代东、西方之间经济、文化交流的重要桥梁,这条东西通路,将中原、西域与阿拉伯、波斯湾紧密联系在一起,对促进世界各地的文明文化的交流发挥了非常大的作用。一千多年中,丝绸之路的中国区域路段的两头都曾多次改道,在东部的陕西省境内,丝路有南、北道之分,在西段新疆境内,又有南道、北道和新北道之分。但只有在甘肃境内,一直走这一条线路,所以甘肃境内的丝路文化遗址最多,文化内涵最丰富,最具代表性,是非常珍贵的,甘肃也因此被称为“丝绸之路的黄金路段”。3.1.1.2 石窟文化甘肃省的石窟数目众多,类型多样,大多都分布在河西走廊的两侧,而且这里原来是丝绸之路
19、的重要地段,当年那些穿越沙漠往返于塞外丝路的人为保平安,都在这个地方开窟造像,这些历千年而不毁的石窟,既是宗教、文化、艺术的结晶,也是丝绸之路发展历史的见证。其中最为知名的敦煌莫高窟,被誉为世界艺术宝库。莫高窟的规模非常宏大,历史悠久,内容丰富,是全国石窟艺术的顶峰,也是世界上现存的规模最大、保存最完好的佛教艺术宝库。除了莫高窟,甘肃省的石窟还有瓜州县的榆林窟、天水的麦积山石窟、永靖县的炳灵寺石窟、武山县的水帘洞石窟、甘谷县的大像山石窟、马蹄寺石窟等,都具有非常高的文化价值,综合来看就是一条石窟走廊。表5 甘肃省著名佛教石窟文化价值简介莫高窟麦积山石窟永靖炳林寺石窟世界文化遗产、中国现存规模最
20、大的石窟寺遗址,是世界上历史延续最悠久、保存较为完整的佛教艺术宝库世界文化遗产、中国四大石窟之一、被誉为“东方艺术雕塑陈列馆” 世界文化遗产、是保存有国内最早墨书纪年题记的石窟寺被誉为“莫高窟姊妹窟”现为国家4A级旅游景区现为国家4A级旅游景区,有国内独一无二彩塑飞天现为国家4A级旅游景区被誉为“中国石窟鼻祖”,中原云冈石窟和龙门石窟的源头现为国家4A级旅游景区现为国家4A级旅游景区现为国家4A级旅游景区瓜州榆林窟肃南马蹄寺石窟祁丰文殊寺石窟武威天梯山石窟武山水帘洞石窟甘谷大像山石窟庄浪云崖寺石窟资料来源:甘肃省旅游局网站3.1.1.3 宗教文化甘肃省的地理位置特殊,是丝绸之路的重要路段,而且
21、自古就是各种文化的交汇之处。这种长期的文化的碰撞、交溶,以及各种贸易往来,使得甘肃省成为多种外来文化在中国传播扩大的源头之地。各种宗教文化不但借道甘肃东进西出,一路传播、演变,而且还留下非常多的宗教遗迹,其中佛教最为繁盛,比如敦煌佛教文化、鸠摩罗什翻译佛教经卷、唐玄奘西天取经,被称为中国小麦加的临夏等,对于佛教有很深的影响,都证明了甘肃宗教文化在宗教领域中的重要地位。这些遗址和景点已成为甘肃乃至中国的名胜古迹和旅游胜地。道教和伊斯兰教在甘肃也是历史悠久,非常重要,其中道教在甘肃留有羲皇第一卦的天水卦台山,道教第一山平凉崆峒山和王母第一宫泾川回山王母宫等重要的遗址。甘肃回族人口分布广泛,6457
22、的人口聚居在临夏回族自治州和张家川回族自治县,而其余3543的回族人口分散在全省各地。而回族信奉伊斯兰教,所以伊斯兰文化在甘肃的影响是非常普遍和广泛的,文化影响也非常深远。表6 甘肃省著名佛教寺院及其文化价值类型文化价值简介佛教寺院夏河拉卜楞寺泾川大云寺张掖大佛寺山丹大佛寺武威白塔寺碌曲县郎木寺世界最大的藏学学府、藏传佛教格鲁派六大宗主寺之一、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国家4A级旅游景区国家4A级旅游景区大云寺王母宫的一部分,历史上是武则天敕令珍藏大云经的皇家寺院 现为全国文物重点保护单位、国家4A级旅游景区,因寺内有中国最大的室内卧佛涅槃像而得名,素称“塞上名刹,佛国胜境”。现为国家4A级旅游景
23、区,内设释迦牟尼讲经说法泥塑坐像一尊,高35米,被海内外佛教界高层人士誉为”天下第一佛“。据考证,为世界室内坐佛之最。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举行“凉州会谈”的地方,这一历史性的会谈决定了西藏正式成为中国元朝中央政府直接管辖下的一个行政区域,标志着西藏从此纳入了中国版图。素有东方“小瑞士”和香巴拉“小江南”美誉,是安多地区闻名遐迩的大寺院之一资料来源:甘肃省旅游局网站3.1.1.4 伏羲文化有文献记载,女娲、伏羲都出生于甘肃天水。以彩陶为主要标志的伏羲文化(考古学界称为仰韶文化),天水是她的发祥地、故乡,所以被称为羲皇故里。甘肃天水市区建有伏羲庙,现在保存完整的建筑群始建于明朝,当时是从距市区十
24、余公里的卦台山搬迁过来的。伏羲创造了先天八卦,开始了华夏文明。卦台山传说是优羲仰观天象,俯察地理,中视人情,创制八卦的地方。而以八卦为基础的周易影响着我们整个中华民族的思维方式,是中华华夏文化的灵魂。还有就是伏羲创立龙图腾,成为中华民族的一种信仰和标志。3.1.1.5 边塞文化甘肃地处祖国西部,在古代是中原王朝与少数民族政权争夺的场所,也是农耕文明和游牧文化并存的地区,各种文化在此交流融合,和平时期的驼铃声声和战争时期的鼓角争鸣,塑造了其特色的边塞文化。为了抵御少数民族,秦朝、汉朝、明朝在不同程度上对长城进行了修缮。秦长城最西端在陇西,明长城西段是有名的天下第一雄关嘉峪关。还有阳关、玉门关、锁
25、阳城等见证历史的城关隘口。要与善骑惯射的少数民族对抗,骑兵必不可少,因此甘肃的马政占有极其重要地位。甘肃优良的牧场为国家输送品质优良的战马,最典型的属山丹军马场。体现边塞文化之魂的是边塞诗人的千古绝唱,如醉卧沙场君莫笑,自古征战几人还;长河落日圆,大漠烟直孤等等。3.1.2 民间民俗文化旅游资源甘肃的民间民俗文化丰富多样,甘肃花儿、甘南藏戏等2项民俗文化被列入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54项民俗文化被列入了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如兰州的太平鼓、庆阳的小香包、平凉的纸织画等。香包、道情、皮影、剪纸和民歌被称为庆阳五绝,而其中香包最负盛名,工艺精湛。甘肃通渭的书画作品极为丰富珍贵,它的交易辐射到全国各
26、地,很具有收藏价值。嘉峪关的大漠风雨雕已成为当地民间民俗文化产业的代名词。表7整理了甘肃现有的民间民俗文化旅游资源,从表可以看出,甘肃的民间民俗文化非常丰富,且具有浓厚的地域和文化特色。表7 甘肃省民间民俗文化资源区县 民间民俗文化资源兰州市临夏回族自治州甘南藏族自治州天水市陇南市平凉市庆阳县太平鼓、兰州鼓子、苦水高高跷、黄河大水车制作技艺松鸣岩花儿会、临夏砖雕、保安腰刀锻制、东乡擀毡技艺拉卜楞寺佛殿音乐“道德尔”、藏族民歌、史诗格萨尔王传演唱、舟曲多地舞、卓尼巴郎鼓舞伏羲祭典、清水道教音乐、武山旋鼓舞、秦安小曲,河西走廊各市、县的河西宝卷、夜光杯雕、凉州贤孝、裕固族民歌、裕固族服饰、敦煌曲子
27、戏、永昌万字灯会西和县与礼县的七夕节(当地人叫“巧娘娘节”)、武都高山戏、文县傩舞“池哥昼”泾川县的西王母信仰习俗、庄浪县抬阁香包、剪纸、皮影、道情和民歌资料来源:甘肃省旅游局网站3.1.3 民族文化旅游资源甘肃民族文化悠久历史、灿烂多彩,它和享誉世界的丝路文化、敦煌文化并称为甘肃省的三大文化体系。甘肃省自古以来就是农耕民族和游牧民族交融地区,古代东西方各民族沿着丝绸之路在这里汇聚、融合,形成了一个多民族共同生活的的大家庭。甘肃全省有45个民族,少数民族人口有241.05万,占全省总人口的9.43%。甘肃的各民族都有着自己独特的鲜明浓郁的民族风情、宗教文化。各民族风格各异,充分展示了陇原各族人
28、民的传统文化习俗、特有的生活风貌。其中藏、回、蒙古、哈萨克族等多民族风情各具特色。甘南藏族自治州的藏族文化在其宗教中有着重要地位,不同于西藏、四川、云南等地藏族的文化,自成其风格。3.1.4 红色文化旅游资源甘肃是中国革命历史重大事件的发生地之一,在此地留下了非常光辉的一页,中国工农红军二万五千里长征中的很多重大事件都发生在甘肃境内。是红军长征落脚点的战略决策地,也是结束长征、实现革命力量大团结的会师地,见证了红军西路军的悲壮历史。腊子口战役、哈达铺决策、会宁大会师、渡河西征等值得我们去探访和凭吊。全省现存的革命遗址720处,其中庆阳市最多。有15处为全国红色旅游景点景区,这些革命遗址、红色景
29、区和文物保护单位的红色文化元素突出,其中所积淀、包容的道德精神、理想信念、思想情怀为宝贵财富,值得我们缅怀和学习,现有全国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13个。表8 甘肃省全国红色旅游景点景区景区名称所在地点白银市会宁县红军长征会师旧址甘南州迭部县腊子口战役遗址陇南市宕昌县哈达铺红军长征纪念馆定西市岷县 “ 岷州会议 ” 纪念馆通渭县榜罗镇革命遗址兰州市城关区八路军驻兰州办事处旧址庆阳市华池县陕甘边区苏维埃政府旧址张掖市高台县高台烈士陵园甘肃省白银市会宁县甘肃省定西市岷县甘肃省陇南市宕昌县甘肃省定西市岷县甘肃省定西市通渭县甘肃省兰州市甘肃省庆阳市华池县甘肃省张掖市高台县资料来源:甘肃省旅游局网站3.2
30、甘肃省文化旅游资源评价3.2.1 文化旅游资源类型多样据甘肃旅游局统计,甘肃全省有文物遗存137万余处,其中各类不可移动文物17854处,馆藏一级文物达1750多件。按照保护级别统计,有世界文化遗产2处,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72处、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526处,省级以上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数居全国前列。被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的有61项,还有多处全国红色旅游经典景区、国家风景名胜区、国家级历史文化名城和文化名镇等。从文化特征划分,甘肃历史文化资源可分为三大类别:华夏文明源头文化、丝绸之路文化、多元民族民俗文化。3.2.2 文化旅游资源个性特征鲜明甘肃省的文化资源具有鲜明的个性特征,是独一无二
31、的,如敦煌学是甘肃文化和世界文明交流的代表,省内现存的明代长城长度居全国之首,莫高窟是世界文化艺术宝藏。丝绸之路旅游线独一无二,是世界级的文化旅游标志。而且独特的民间民俗文化“花儿”被列为联合国人类非物质文物遗产之一。这些文化资源都是不可替代的,具有独特的文化价值。3.2.3 标志性事件和文物众多,文化底蕴厚重甘肃文化旅游资源丰富,其中标志性事件和文物众多,比如敦煌莫高窟、万里长城嘉峪关、天水麦积山石窟,还有伏羲文化、边塞文化、秦安大地湾文化、阳关古道等。这些都具有悠久的历史,在中国文化发展中有一定的影响力,历经千年沧桑,成为一种不可超越和模拟的文化标志,代表着一段历史、一种文化,具有深远的影
32、响。4 甘肃省文化旅游开发现状及存在的问题甘肃省是中华民族文化资源宝库,文化多姿多彩、历史悠久、底蕴深厚,有大量可供开发的文化旅游资源,发展文化旅游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但目前从总体上来看,甘肃文化旅游的发展和它所具有的资源不匹配。文化资源丰富,是一个文化资源大省,但没有发展成为文化旅游大省,现有的文化旅游资源还没有得到更为全面的开发,独特的文化内涵没有深入挖掘,在开发和发展中还存在很多的问题,所以甘肃省的文化旅游还有很大的发展空间。4.1 内容和形式多样化,但对资源的挖掘深度不够近几年,甘肃省大力开发现有的文化资源,把各种省内特色文化,比如宗教文化、民族文化、丝路文化、红色文化等和丰富的自然山
33、水风光、业旅游相融合,相互渗透,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文化旅游的发展。但是随着社会的发展,想要发展文化旅游,就要高度整合和深入挖掘旅游资源,整体更上一个层次。而甘肃文化旅游在这方面明显欠缺,产品单一,商品缺乏特色,急需改善。4.1.1 文化旅游产品缺乏开发和整合对于甘肃省而言,文化旅游资源的深度挖掘存在很大的问题,文化旅游产品还停留在基础的开发阶段,景区景点的开发大多是观光型,缺乏创意创新和深度挖掘,现有的旅游产品游客参与性不强,缺乏互动,游客到达景区之后,只是观光,不能领略到各种文化资源的独特内涵,文化内涵优势没有得到充分体现。比如,天水的仙人崖景区,文化旅游资源非常丰富,但是现有的旅游活动项目
34、只有观光、登山、游湖泛舟,非常单调,没有吸引力,并且旅游基础设施简陋,缺少安全措施,景区开发是不足,是原始开发。另一方面,对于甘肃省的文化资源整合不到位。由于受到甘肃省地域特征和文化资源分布的影响,使得甘肃的文化旅游景区景点主要集中在河西走廊、敦煌和甘南地区。这些文化旅游资源丰富的区域没有一个很好的结合点,设计出一条精品路线,让来到甘肃旅游的人对此感兴趣并且游览。而且对于其他地区的旅游资源开发程度不够,也没有和相邻省市联合开发,形成区域合作,也就没有形成点、线、面的有机结合。4.1.2 文化旅游商品缺乏特色和创意甘肃省文化旅游商品类型比较多,但是很多旅游商品缺乏特色,一般都是简单的把地方特产进
35、行包装出售,并没有展现地方文化特色。大量非物质文化遗产养在深闺人未识,没有得到开发和推广,比如庆阳的小香包、平凉的平凉的纸织画都没有很好的进行开发成为具有代表性的旅游产品。对文化资源特色利用的不充分,是制约甘肃文化旅游发展的一个不利因素。4.2 营销体系初步建立,但市场知名度低,缺乏品牌效应目前甘肃省通过打造文化精品,积极对外宣传,从而吸引旅游者来到甘肃旅游,实现经济的增长。甘肃近几年通过举办一些文化旅游节和文化歌舞剧来对外进行宣传,例如武威“天马”文化旅游节,大型的歌舞剧丝路花雨、大漠敦煌获得多项荣誉,电影大敦煌受到一致好评。但带来的效果不是很大,只要一提起甘肃,给人的印象不是荒凉、落后与贫
36、穷,就是戈壁、沙漠和骆驼。而且一般来到甘肃的游客有相当一部分是冲着敦煌莫高窟去的,很多游客来到甘肃直奔敦煌,对其他旅游景点不闻不问,这样就导致游客逗留时间很少,客源大量流失。虽然丝绸之路的大多路程都在甘肃境内,但全省除了敦煌莫高窟这个丝路品牌之外,再没有一个在大范围内有知名度的 “丝绸之路”旅游产品。在国内,甘肃的形象就是敦煌,甚至很多人知道敦煌,但不一定知道它就是甘肃的,沿线其它很有价值的文化景区景点,知道的很少,明显缺乏旅游的“热度”。甘肃省有非常好的资源、好的品牌,但是现在还没有充分利用起来,对外宣传力度欠缺,市场知名度低。4.3 化旅游发展迅猛,但缺乏资金支持,基础设施落后近几年甘肃省
37、文化旅游发展迅猛,很多资源得到开发,但是旅游产业是一个综合业很强的的产业,发展旅游不仅只是旅游部门的事,还涉及到各种食宿,交通等相关产业。第一,交通。改革开放以来,甘肃省的交通状况有了显著改善,甘肃的机场正在进一步扩建中。铁路网的运行速度正在逐步提高,但联系主要通道的支线网络不畅通,辐射作用大大减弱。甘肃省地形东西狭长,而且旅游景区景点分布分散,大部分景区交通不便,可进入性差,只有敦煌和嘉峪关有民航支线机场,而其他地方没有机场建设。甘肃省会城市兰州的中川机场也因航线少、航班密度低,所以也不利于本省的旅游接待工作。公路建设也比较落后,要发展旅游,就要先通路,要建设畅通的通道,但是甘肃省的公路建设
38、,尤其是公路的支线建设,还有景区景点之间连接道路的建设,都没有畅通的公路网,影响文化旅游的发展。第二,住宿。甘肃省有相当一部分宾馆,饭店设施简陋,普遍存在床位小,会议容量小,软硬件不配套等弊端。在一定程度上严重阻碍了甘肃文化旅游的发展。截止2002年,甘肃全省星级饭店只有316家,数量相当于东南沿海省区一个地级市的饭店拥有量。甘肃各地区的宾馆、招待所数量也相对较少,而且市场缺乏规范,价格参差不一。宾馆的设施条件也相对简陋,旅游旺季难以满足旅游者对于住宿的需求。表9 甘肃省星级饭店数量统计饭店星级饭店数量 (家)一星级二星级三星级四星级五星级合计12112146433316资料来源:甘肃省旅游局
39、网站第三,旅行社。甘肃省现所拥有的旅行社数量很多,但规模都不大,很多旅行社都规模小,开发产品和市场的能力低,服务水平低。而且存在低价竞争,行业混乱,不能形成竞争力和影响力。除了规模较大的几家旅行社比如丝路、中旅、中青、康辉等有一定的开发能力,其他不能对现有的文化资源开发和挖掘。截至2013年,全省共有旅行社470个,兰州市共计182家旅行社,占到全省47%,分布不均,这些都制约着甘肃文化旅游的发展。4.4 文化旅游发展良好,但服务水平低,人才匮乏在高速发展的信息时代,文化旅游对高科技的应用日益普遍,人们对于文化内涵的要求也越来越高,更多的人注重对于内涵的了解,而不是单纯的观光,因此对人才的要求
40、也越来越高。目前甘肃省从事文化旅游的专业人才非常少,而精通文化旅游经营的管理人才和高科技人才是非常短缺的,能够整合旅游文化资源的人才也非常短缺,大部分从事文化旅游的都是非专业人员,很多旅游从业人员历史文化素养差,不能很好的满足游客对于文化内涵的追求,旅游从业人员的整体素质有待进一步提高。4.5 文化资源得到开发,但文物古迹损坏严重,欠缺保护近几年,甘肃的文化资源逐渐得到开发,各地都在争抢开发新的旅游资源,希望带动当地经济的发展,但是资源开发过程中存在着资源过度开发、浪费。还有为追求短期的经济效益,只大力进行旅游开发,却忽视对文物古迹的保护。有调查表明,甘肃省的文化生态环境本来就比较脆弱,但一些
41、地区却在文化资源开发过程中不进行保护,导致文化生态环境遭到不同破坏,引起严重后果。5 甘肃省文化旅游的发展对策深厚悠远及多元化的历史文化资源是发展文化旅游的极大优势。甘肃作为国家级的历史文化名城,拥有众多的文化资源,如果能够进一步深度挖掘其文化内涵,进行资源整合和创新,就能够促进甘肃省文化旅游的快速、健康发展。因此我们应该从以下几方面着手。5.1 深度挖掘文化内涵,提高旅游产品和商品的文化品位和特色在文化旅游的开发和规划中,甘肃省丰富的文化旅游资源蕴含了丰富的文化内涵,应该它们转化为旅游产品、商品的魅力和吸引力。要了解甘肃省的地方特色和民族特色,把历史题材和现代科技相结合,把静态文物和文化风俗
42、动态表演相结合,加深游客的体验和认识,让人文旅游资源的文化内涵和游客的心情愉悦达到统一,以此来吸引游客。5.1.1 挖掘文化资源特色,丰富现有旅游产品内容文化旅游活动,需要打破之前传统的观光浏览模式,避免走马观花,应该精心设计文化活动,让游客参与互动,通过多种方式了解文化资源所蕴涵的文化内涵,调动游客的积极性和各种感受器官,增强参与性。甘肃省可以开发一些动态的能够让游客参与的文化旅游活动,以此来吸引游客,比如可以在天水修建汉文化村或者博物馆,内设汉文物陈列馆、文化长廊、汉文化广场、铜奔马铸造演示等项目,让游客着汉服入村,吃富有汉代气息的生态餐饮,骑汉代名马“汗血宝马”,住汉式村落,并参与铜奔马
43、铸造的个别简单环节的制作,从而体验穿越时空的乐趣,当一回名副其实的“汉人”8。5.1.2 深入挖掘民俗民间文化,打造特色旅游商品甘肃的民俗民间文化诸多,可以将其开发为旅游商品,既宣传了当地的旅游文化特色、带来一定的经济效益,又能让游客满意,留下美好纪念。比如刺绣、剪纸、皮影、道情和民歌堪称庆阳“五绝”,纸巧夺天工,当地就应该大力开发,成为当地特有的旅游商品。而且,甘肃省应定期举行旅游商品设计和展示会,来推动特色文化旅游商品的发展。5.2 提升旅游形象和打造知名品牌,扩大知名度5.2.1 大力开发文化精品路线,打造知名品牌(1)应该优化省内丝绸之路旅游路线及其产品,打造世界级的丝路文化旅游品牌。
44、以敦煌莫高窟、天水麦积山及其他石窟文化和长城文化为基础和依托,重点建设和开发甘谷大象山,嘉峪关长城、陇西李氏堂等景区景点,打造高品质的文化旅游,形成一条丝路精品路线。(2)开发挖掘甘肃省的少数民族文化,打造民族文化旅游品牌。在甘肃特有的回族文化、穆斯林风情,独有的能歌善舞的裕固族、东乡族文化,可以以这些少数民族文化风情为依托,开发建设一些民族旅游村,少数民族博物馆,凸显民族风情、草原风光等文化。从兰州临夏夏河,是一条著名的回、藏民族风情和宗教艺术、草原风光旅游线,可以将其打造成为精品,将不同的民族文化结合起来,形成独有的特色少数民族风情。(3)打造一条红色旅游路线精品,以甘肃的红色文化为依托,
45、培育红色主题旅游品牌。重点建设环县山城堡战役遗址等7个国家红色旅游经典景区,还有会宁红军长征会师旧址等8个红色经典景区,提高这些红色景区的基础设施,深入研究这些景区的特色,打造不一样的红色旅游。5.2.2 加大宣传促销力度,扩大客源市场甘肃应该加大宣传促销力度,加强和各个新闻媒体和机构的合作,要充分利用电视媒体关于甘肃旅游的宣传,比如大敦煌、雪花那个飘等这种在甘肃地区拍摄并上演的影片,具有很大的影响力,应该加以重视。也可以邀请电视台和媒体做一些关于甘肃神秘和独有的特色文化的专题纪录片或者报道,以扩大知名度和影响力。也可以多打造几部大型的歌舞剧,丝路花雨、大漠敦煌等在之前就已经有所成效,希望可以有一系列作品形成一个品牌,成为宣传甘肃文化和旅游的一个重要途径。5.3 完善旅游基础设施建设,培养人才,提高从业人员素质 交通是重中之重,只有有了畅通的的交通,才能吸引更多的旅客前来,甘肃的基础设施落后,需要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公路,铁路,机场的建设也要跟上旅游的发展,形成一个方便快捷的交通网,也要加强酒店住宿方面,让游客身心愉悦。文化旅游的独特性要求从业人员也要有较高的文化素质,旅游开发人员、导游等需要对当地的文化有一定的知识储备,这样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