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音机前壳注塑模具的设计(机械cad图纸)大学毕设论文.doc
《收音机前壳注塑模具的设计(机械cad图纸)大学毕设论文.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收音机前壳注塑模具的设计(机械cad图纸)大学毕设论文.doc(45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本科机械毕业设计论文CAD图纸 QQ 401339828 目 录第一章 前言11.1 设计背景 11.2 模具国内外发展状况 1 1.2.1 我国模具技术的现状 1 1.2.2 我国模具技术的发展趋向 2第二章 塑料制品设计 52.1 收音机前壳零件图尺寸确定 52.2 材料成型工艺分析 62.3 塑件尺寸精度 72.4 模具材料的选择 72.5 脱模斜度 82.6 拟定模具的结构形式 82.6.1 型腔数量的计算 82.7 孔的设计 9 2.7.1 孔的极限尺寸 9 2.7.2 孔间距 9 2.7.3 孔的类型 92.8 塑件螺纹的设计9第三章 注射机型号的确定113.1 注射量的计算 11
2、3.2 锁模力的计算 113.3 注射机型号的确定 11 3.3.1 注射机的两种类型的优缺点 11 3.3.2 注射机具体型号的选用 123.4 注射机工艺参数的校核 12 3.4.1 注射量的校核 12 3.4.2 注射机压力的校核 13 3.4.3 锁模力的校核 13第四章 浇注系统的设计144.1 流道设计 14 4.1.1 主流道的设计 144.2 浇口的设计 164.3 分型面的设计 164.4 排气槽的设计 17第五章 成型零部件的设计和计算 185.1 凹模结构设计 185.2 凸模结构的设计 185.3 螺纹型芯的设计 195.4 成型零件工作尺寸的计算 20 5.4.1 凸
3、模外形尺寸计算 21 5.4.2 型芯高度尺寸计算 22 5.4.3 凹模内腔尺寸的计算 22 5.4.4 凹模深度尺寸的计算 23 5.4.5 型芯径向尺寸的计算23 5.4.6 成型孔间距的计算 23 5.4.7 成型零件的工艺性 235.5 成型零件尺寸及动模垫板厚度计算 24第六章 模架的确定 26 6.1 各模板尺寸的确定 266.2 模架各尺寸的校核 26第七章 合模导向及定位机构设计 287.1 导柱导向机构 287.2 导套设计 297.3 推出机构设计 307.4 推杆 317.5 复位杆 337.6 侧抽芯的设计 337.7 脱模机构设计 33 7.7.1 脱模机构和设计原
4、则33 7.7.2 脱模力的计算34 7.7.3 推出方式的确定35第八章 温度调节系统的设计和计算368.1 冷却系统的设计368.2 冷却介质368.3 冷却回路计算36第九章 模具工作过程 39第十章 结论40参考文献 41致谢42第一章 前言1.1 设计背景由于塑料材料具有许多优点,目前正逐渐成为金属材料的良好代用材料,在很多领域都出现了金属材料塑料化的趋势。作为注塑成型加工的主要工具之一的注塑模具,在质量、精度、制造周期以及注塑成型过程中的生产效率等方面水平的高低,直接影响产品的质量、产量、成本及产品的更新换代,同时也决定着企业在市场竞争中的反应能力和速度。随着塑料新品种的不断出现以
5、及塑料制品在结构、外观上要求的日益提高,使产品的设计和模具设计过程变得越来越复杂。而传统的模具设计是在二维环境下采用手工绘图的方式进行的,已经很难满足这种发展变化的需要。过去模具设计工作主要依靠设计人员的经验,模具的加工制造又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生产者的操作技能,因此存在模具设计水平低、加工质量差、生产周期长、使用寿命短等缺陷。注塑模具CADCAM技术的应用,从根本上改变了传统的塑料产品开发和模具加工方式,大大地提高了产品的质量、缩短了开发周期、降低了生产成本、强有力地推动了模具工业的发展。一些大型的商品化CADCAM 软件,如ProEngineer、Unigraphics II、Cimatro
6、n、MoldFlow等,都已开发出专门用于注塑模具设计的功能模块,为模具设计提供了十分方便的工具。有资料统计表明,采用CAD技术可以使模具设计时间缩短50。在欧美一些工业发达的国家,CADCAM已经成为模具行业一种普遍应用的技术。在CAD应用方面,已经超越了甩掉图板、二维绘图的初级阶段。在模具设计中采用三维CAD软件的企业已经接近90。目前,国内也有不少企业开始应用CAD软件进行模具设计。ProE、MoldFlow等软件在注塑模具设计中的应用,成功地弥补了传统设计方法的不足,制品几何造型、分型面的创建、模具的结构设计,都是基于同一数据库进行的,既方便,又易保证制品的精度。1.2模具国内外发展概
7、况 模具工业是国民经济的重要根底工业之一。模具是工业消费中的根底工艺配备,是一种高附加值的高精密集型产品,也是高新技术产业化的重要范畴,其技术程度的上下已经成为权衡一个国度制造业程度的重要标志。1.2.1 我国模具技术的现状20世纪80年代以来,国民经济的高速展开对模具工业提出了越来越高的要求,同时为模具的展开提供了宏大的动力。这些年来,中国模具展开非常迅速,模具工业不断以15%左右的增长速度疾速展开。复兴和展开中国的模具工业,日益遭到人们的注重和关注。“模具是工业消费的根底工艺配备”已经获得了共识。目前,中国有17000多个模具消费厂点,从业人数约50多万。在模具工业的总产值中,冲压模具约占
8、50%,塑料模具约占33%,压铸模具约占6%,其他各类模具约占11%。近年来,中国模具工业企业的一切制成分也发作了变化。除了国有专业厂家外,还有个人企业、合资企业、独资企业和私营企业,他们都失掉了迅速的展开。许多模具企业非常注重技术展开。加大了用于技术进步的投入力度,将技术进步作为企业展开的重要动力。此外,许多研讨机构和大专院校也展开了模具技术的研讨与开发。中国塑料模工业从起步到如今,历经半个多世纪,有了很大展开,模具程度有了较大进步。在大型模具方面已能消费48in(约122cm)大屏幕彩电塑壳注射模具、6.5kg大容量洗衣机全套塑料模具以及汽车保险杠和全体仪表板等塑料模具,精密塑料模具方面,
9、已能消费照相机塑料件模具、多型腔小模数齿轮模具及塑封模具。经过多年的努力,在模具CAD/CAE/CAM技术、模具的电加工和数控加工技术、疾速成型与疾速制模技术、新型模具材料1等方面获得了明显进步;在进步模具质量和延伸模具设计制造周期等方面作出了奉献。进入21世纪,在经济全球化的新情势下,随着资本、技术和休息力市场的重新整合,中国配备制造业在参加WTO当前,将成为世界配备制造业的基地。而在古代制造业中,无论哪一行业的工程配备,都越来越多地采用由模具工业提供的产品。为了适使用户对模具制造的高精度、短交货期、低本钱的迫切要求,模具工业正普遍使用古代先进制造技术来加速模具工业的技术进步,这是各行各业对
10、模具这一根底工艺配备的迫切需求。1.2.2 我国模具技术的展开趋向(1)模具CAD/CAE/CAM正向集成化、三维化、智能化和网络化方向展开模具CAD/CAE/CAM技术是模具设计、制造技术的展开方向,模具和工件的检测数字、模具软件功用集成化、模具设计、分析及制造的三维化、模具产业的逆向工程以及模具软件使用的网络化是主趋向。新一代模具软件以立体的、直观的觉得来设计模具,所采用的三维数字化模型能方便地用于产品构造的分析、模具可制造性评价和数控加工、成形进程模仿(CAE)及信息的管理与共享。值得强调的是,模具数字化不是孤立的计算机辅佐功用或数控技术的集合,其关键是它们与人工智能的无机集成,不只可以
11、整理知识、保管知识,还可以发掘知识、繁衍知识。新一代的模具数字化将是一个集工程师的智慧和经历、计算机的硬件和软件、数值模仿和数控技术、工艺及工程管理为一体的模具优化的开发、设计和认证的零碎工程。(2)模具制造向精密、高效、复合和多功用方向展开精密数控电火花加工机床(电火花成形机床、快走丝线切割和慢走丝线切割机床)不时在加工效率、精度和复合加工上获得打破,国外已经将电火花铣削用于模具加工。加工精度误差小于1m的超精加工技术和集电、化学、超声波、激光等技术综合在一同的复合加工将失掉展开。国外近年来展开的高速铣削技术和机床(HSM)开端在国际使用,将大幅进步加工效率。模具抛光的自动化、智能化也是展开
12、趋向之一,日本已研制了数控研磨机,可完成三维曲面模具的自动化研磨抛光。此外,特种研磨办法如挤压研磨、电化学抛光、超声抛光也应是展开趋向。其他方面,如采用氮气弹簧压边、卸料、疾速换模技术、冲压单元组合技术、刃口堆焊技术及实型铸造冲模刃口镶块技术等。(3)疾速经济制模技术失掉使用疾速制模次要从以下四方面放慢制模速度:一是进步加工速度(如高速铣削);二是基于疾速原型的疾速制模技术;三是选择易切削模具材料(如铝合金)来放慢制模速度;四是采用复合加工、多轴加工进步加工效率。疾速原型制造技术(RPM)被公以为是继数控(NC)技术之后的一次技术反动,基于疾速原型的疾速制模技术是如今和将来的一个热点。此外表面
13、成形制模技术、浇铸成型制模技术、冷挤压及超塑性成形制模技术、无模多点成形技术和KEVRON钢带冲裁落料制模术也在蓬勃展开。(4)模具自动加工零碎的研制和展开随着各种新技术的迅速展开,国外已呈现了模具自动加工零碎。这也应是中国的长远展开目的。模具自动加工零碎应有如下特征:多台机床合理组合;配有随行定位夹具或定位盘;有完好的机具、刀具数控库;有完好的数控零碎同步零碎;有质量监测控制零碎。(5)模具材料及表面处置技术展开迅速在模具材料方面,一大批公用于不同成形工艺的模具材料相继问世并投入运用。在模具表面处置方面,其次要趋向是:由渗入单一元素向多元素共渗、复合渗(如TD法)展开;由普通分散向CVD、P
14、VD、PCVD、离子渗入、离子注入等方向展开;同时热处置伎俩由大气热处置向真空热处置展开。另外,目前激光强化、辉光离子氮化技术及电镀(刷镀)防腐强化等技术也日益遭到注重。(6)模具工业新工艺、新理念和新方式逐步失掉了认同由于车辆和电机等产品向轻量化展开,许多轻型材料和轻型构造用于汽车业,如以铝代钢,非全密度成形,高分子材料、复合材料、工程陶瓷、超硬材料。新型材料的采用使得消费成形和加工工艺发作了根本改造,相应地呈现了液态(半固态)挤压模具及粉末锻模、冲压模具功用复合化、超塑性成形、塑性精密成形技术、塑料模气体辅佐注射技术及热流道技术、高压注射成型技术等。另一方面,随着先进制造技术的不时展开和模
15、具行业全体程度的进步,在模具行业呈现了一些新的设计、消费、管理理念与方式。次要有:顺应模具单件消费特点的柔性制造技术;创造最佳管理和效益的精益消费;进步疾速应变才能的并行工程、虚拟制造及全球矫捷制造、网络制造等新的消费方式;模具标准件的日渐普遍使用(模具标准化及模具标准件的使用将极大地影响模具制造周期,且还能进步模具的质量和降低模具制造本钱);普遍采用标准件、通用件的分工协作消费方式;顺应可持续展开和环保要求的绿色设计与制造等。第二章 塑料制品设计首先是对塑件进行测绘。由于本设计的塑件收音机前壳结构比较复杂,在绘制CAD图时,要多几个刨面图以利于表达。造型结束后进行模具设计。通过计算和实际需求
16、本设计选用一模一腔。下面选择注塑机,主要从注射量、锁模力等方面进行考虑。要确保塑件及浇注系统所需的注射量不超过注射机最大容量的80。接着对各个系统进行设计,首先是浇注系统。浇注系统分为主流道、分流道、浇口、冷料穴等。主流道的中心线与注射机喷嘴的中心线应在同一条直线上。另外由于主流道与高温高压的熔融塑料接触所以外面要加个浇口套。浇口套要进行淬火处理,这样可以延长模具的使用寿命。主流道与分流道采用圆角过渡,这样可以减小料流转向过渡时的阻力。分流道的布置要均匀处理,确保熔融塑料由主流道到各分流道的距离相等。分流道表面不必很光,可以使熔融塑料的冷却皮层固定,有利于保温。分流道与浇口采用圆弧过渡,有利于
17、熔料的流动及填充。浇口主要有两个作用,一是起控制作用,二是压力撤销后封锁型腔,不产生倒流。冷料穴主要是避免冷料进入型腔影响塑件的质量和堵塞浇口。拉料杆主要是保证浇注系统的凝料从定模浇口套中拉出,留在动模一侧,便于取出。接着是排气系统的设计。本模具采用间隙排气。利用分型面的配合间隙自然排气。下面是推出机构的设计。推动的动力来源有手动推出、机动推出和液压与气动推出机构。本模具设计采用注射机的开模动作驱动模具上的推出机构,实现塑件的自动脱模。接着是推出机构的设计。本模具设计采用塑件留在动模,要保证塑件不应推出变形或损坏,还要保证塑件的良好外观和结构可靠。2.1 收音机前壳零件图尺寸确定塑件为收音机前
18、壳,材料为ABS,用游标卡尺对零件进行测绘。我们最终所需要加工得到的是制造此零件的模具型腔,而我们所取的塑件是模具生产出来的千千万万个塑件中的一个,由于制造的原因,塑件在出模后不可避免的会产生一定的变形,因此对该零件的测量数值需要进行分析处理。如对塑件较大尺寸误差的进行修正,对相同形状处所测不同尺寸的取均值进行圆整,然后绘出零件的草图。由于条件限制所以采用多次取断面进行测量的办法。量具:游标卡尺(0300、0.02),曲线测量仪等注意做到以下几点:a测绘过程中必须把被测物体放在工作平面上;b采用多次测量求平均值;c正确地读取数据。测量的主要尺寸如下图:图2.1 收音机零件图2.2 材料成型工艺
19、分析(1)化学和物理性能:ABS 是丙烯腈、丁二烯、苯乙烯3 元单体共聚物,每种单体都有不同性能:丙烯腈具有高强度、热稳定性及化学稳定性;丁二烯具有坚韧性、抗冲击特性;在本设计中选用的收缩率为0.5。苯乙烯具有易加工、高光洁度、高强度的特性,因而ABS 是具有“坚韧”、“质硬”、“刚性”的材料。从形态上看,ABS 是非结晶型材料。三种单体的聚合产生了具有两相的三元共聚物,一个是苯乙烯-丙烯腈的连续相,另一个是聚丁二烯橡胶分散相。ABS 的特性主要取决于三种单体的组成比例及两相中的分子结构,因此市场上产生了不同品质的ABS 材料。如ABS 与#372 有机玻璃熔接性良好,可作双色成型塑件。不同品
20、质的材料提供不同的特性,如从中等到高等的抗冲击性,从低到高的光洁度和高温扭曲性能等。(2)成型特点:流动性中等,有超强的易加工性、外观特性、低蠕变性和优异的尺寸稳定性及很高的冲击强度。 (3)注塑工艺及模具条件:干燥处理:ABS 具有吸湿性,注塑成型之前要进行干燥。建议干燥条件:80-90下最少干燥2小时,且材料温度波动应保证小于0.1%。熔化温度:210-280;建议温度:245。模具温度:25-70。(模具温度将影响塑件光洁度,模具温度较低则会导致成型制品的光洁度较低)注射压力:50-100MPa。注射速度:中等高速。 (4)典型应用范围:电器外壳、汽车仪表盘、蓄电池槽、热空气调节管、凸轮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收音机 注塑 模具 设计 机械 cad 图纸 大学 论文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