坦洋工夫红茶加工技术规范(DB35-T 632-2022).pdf
《坦洋工夫红茶加工技术规范(DB35-T 632-2022).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坦洋工夫红茶加工技术规范(DB35-T 632-2022).pdf(9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 ICS 67.140.10 CCS X 55 35 福建省地方标准 DB35/T 6322022代替 DB35/T 6326352005 坦洋工夫红茶 加工技术规范 Tanyang Congou black teaTechnical specification for processing 2022-08-08 发布 2022-11-08 实施福建省市场监督管理局 发 布DB35/T 6322022 I 目次 前言.II 1 范围.1 2 规范性引用文件.1 3 术语和定义.1 4 分类.1 5 鲜叶原料.2 6 加工条件.2 7 工艺流程.3 8 贮存.4 附录 A(规范性)坦洋工夫红茶毛
2、茶质量要求.5 DB35/T 6322022 II 前言 本文件按照GB/T 1.1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 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定起草。本文件代替DB35/T 6322005坦洋工夫红茶初制加工技术规范、DB35/T 6332005坦洋工夫红茶毛茶、DB35/T 6342005坦洋工夫红茶精制加工技术规范和DB35/T 6352005坦洋工夫红茶 成品茶。本文件以DB35/T 6322005、DB35/T 6342005为主,整合了DB35/T 6332005和DB35/T 6352005的内容。与DB35/T 6322005、DB35/T 6342005相比,除结构调整和
3、编辑性改动外,主要变化如下:a)更改了术语和定义的相关内容(见第 3 章,DB35/T 6352005 的第 3 章);b)更改了坦洋工夫红茶(传统型)鲜叶质量等级(见 5.2.1,DB35/T 6332005 的 4.3.8);c)增加了坦洋工夫红茶(花果香型)鲜叶质量等级(见 5.2.2);d)增加了坦洋工夫红茶(花果香型)萎凋、轻摇的技术要求(见 7.1.2.2、7.1.2.3);e)删除了坦洋工夫红茶毛茶初制和精制机械附录(见 DB35/T 6322005 的附录 A 和 DB35/T 6342005 的附录 A);f)删除了坦洋工夫红茶精制抖筛筛网组合及相应工艺流程图(见 DB35/
4、T 6342005 的 4.3);g)增加了坦洋工夫红茶特级等级和感官品质(见附录 A);h)更改了坦洋工夫红茶(传统型)产品等级和感官品质(见附录 A 的 A.1.1,DB35/T 6352005的 5.2);i)增加了坦洋工夫红茶(花果香型)产品等级和感官品质(见附录 A 的 A.1.2);j)更改了理化指标(见附录 A 的 A.2,DB35/T 6352005 的 5.3)。请注意本文件的某些内容可能涉及专利。本文件的发布机构不承担识别专利的责任。本文件由福安市茶产业发展中心提出。本文件由福建省茶产业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AF/TC 20)归口。本文件起草单位:福安市茶产业发展中心、福建农
5、林大学、福建省农业科学院茶叶研究所、福安市茶业协会、福安市坦洋茶场、福建农垦茶业有限公司、福建新坦洋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本文件主要起草人:陈林海、温铃光、孙云、林宏政、陈键、何燕燕、林鸿、刘小春、郑明星、王水金、傅雯霏、林馥茗、林影、林清。本文件于2005年首次发布,本次为第一次修订。DB35/T 6322022 1 坦洋工夫红茶 加工技术规范 1 范围 本文件规定了坦洋工夫红茶的分类、鲜叶原料、加工条件、工艺流程和贮存。本文件适用于坦洋工夫红茶加工。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
6、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GB 2762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中污染物限量 GB 2763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中农药最大残留限量 GB 14881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生产通用卫生规范 GB/T 30375 茶叶贮存 GB/T 30766 茶叶分类 GB/T 31748 茶鲜叶处理要求 GB/T 40633 茶叶加工术语 GH/T 1070 茶叶包装通则 GH/T 1077 茶叶加工技术规程 3 术语和定义 GB/T 30766、GB/T 40633界定的以及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坦洋工夫红茶(花果香型)Tanyang Congou black t
7、ea with flowery-fruity flavour 选用金牡丹、茗科1号、紫玫瑰等高香型茶树品种鲜叶,采用轻摇与传统工夫红茶工艺加工而成的具有花香果味独特品质特征的工夫红茶。轻摇 shaking and tumbling softly 在萎凋过程中,适当采用手工或机械作用力使萎凋叶轻微振动、碰撞、摩擦的工艺。4 分类 坦洋工夫红茶分为坦洋工夫红茶(传统型)和坦洋工夫红茶(花果香型)两类,每类分为特级、一级、二级、三级。DB35/T 6322022 2 5 鲜叶原料 基本要求 鲜叶应新鲜、无劣变、无异味、无污染、无非茶类夹杂物。鲜叶质量 5.2.1 坦洋工夫红茶(传统型)鲜叶质量分级见
8、表 1。表1 坦洋工夫红茶(传统型)鲜叶质量分级表 级别 芽叶组成 占总量%质量要求 特级 一芽一、二叶 7080 芽叶肥嫩。一芽三叶 2030 一级 一芽二叶 6070 芽叶较肥嫩,可稍带幼嫩对夹叶。一芽三叶 3040 二级 一芽二叶 5060 芽叶尚肥嫩,可有部分幼嫩对夹叶。一芽三叶 4050 三级 一芽二叶 3040 芽叶稍嫩,可有较嫩对夹叶。一芽三叶 6070 5.2.2 坦洋工夫红茶(花果香型)鲜叶质量分级见表 2。表2 坦洋工夫红茶(花果香型)鲜叶质量分级表 级别 鲜叶组成 占总量%质量要求 特级 一芽二、三叶 5060 芽叶肥壮 小开面二叶 4050 叶张嫩 一级 一芽三叶 40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坦洋工夫红茶加工技术规范DB35-T 632-2022 工夫 红茶 加工 技术规范 DB35 632 2022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