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语文选修7《先秦诸子选读》第一单元第2课《当仁,不让于师》同步练习.doc.pdf
《人教版语文选修7《先秦诸子选读》第一单元第2课《当仁,不让于师》同步练习.doc.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人教版语文选修7《先秦诸子选读》第一单元第2课《当仁,不让于师》同步练习.doc.pdf(7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人教版语文选修 7先秦诸子选读第一单元第 2 课当仁,不让于师同步练习 一、选择题 1.下列加线的词语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A.绥(su)之 喟(wi)然 卓(zhu)尔 诲(hu)人 B.莞(wn)尔 箪(d n)食 瓢(pi o)饮 曾皙(x)C.侍(sh)坐 饥馑(j n)哂(x)之 以俟(s)D.舞雩(y)户牖(y u)哭恸(d n)铿(k n)尔 2.下列句子中,不含通假字的一组是()君子一言以为知,一言以为不知。夫子矢之曰。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以吾一日长乎尔,毋吾以也。如或知尔,则何以哉。鼓瑟希,铿尔,舍瑟而作。莫春者,春服既成 唯求则非邦也与?其人
2、也而有斯疾也!A.B.C.D.3.下列句子中的“尔”字,分类正确的一项是()如有所立卓尔 夫子莞尔而笑 吾无隐乎尔 以吾一日长乎尔 如或知尔,则何以哉 子路率尔而对 同是被逼迫,君尔妾亦然 作计乃尔立 A.B.C.D.4.选出下面四句中划线词意义相同的两句()A.方六七十,如五六十 B.如或知尔,则何以哉 C.如其礼乐,以俟君子 D.宗庙之事,如会同 5.选出与“今齐地方千里”的“方”的意义相同的一项()A.不以规矩,不能成方圆 B.方六七十,如五六十 C.可使有勇,且知方也 D.方欲行,转视积薪后,一狼洞其中 6.与例句“千乘之国”中的“之”用法相同的一项是()A.摄乎大国之间。B.加之以师
3、旅。C.夫子哂之。D.求也为之,比及三年,可使足民。7.下列各句中加线的词,与例句中加线的词用法相同的一项是()例句:可使足民。A.先生之恩,生死而肉骨也。B.敌人远我,欲以火器困我也。C.稍稍宾客其父 D.粪土当年万户侯。8.对选文 10 一节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A.子路“率尔而对曰”,表明子路率直自信,勇于任事的性格 B.对冉求的回答,孔子给予了充分的肯定,认为他也是讲的治理国家的大事 C.孔子对曾皙的回答,喟然长叹,欣喜、自慰、赞赏之情溢于言表 D.对四个弟子的回答,孔子很是满意,但对子路的不“知方”大为不满。9.下列句中加线词的解释,有错的一项是()A.愿为小相焉(诸侯祭祀或会盟
4、、朝见天子时,替国君主持赞礼和司仪的官。)鼓瑟希(稀疏)B.春服既成(指夹衣或单衫)冠者五六人(成年人,20 岁以上的人,古时男子 20 岁行冠礼,就是成人了。)C.童子六七人(少年,不到 20 岁的人)咏而归(唱歌)D.吾与点也(介词,和,同)夫三子者之言何如?(三个孩子)10.从词类活用的角度看,加线词的活用现象不同于其他三项的一项是()A.端章甫。B.鼓瑟希,铿尔。C.孰能为之大?D.左忠毅公从数骑出,微行入古寺。11.对下列各文言句的翻译,正确的一项是()A.何伤乎?亦各言其志也!有什么受伤呢?不过是各自说说自己的志向啊!B.冠者五六人,童子六七人戴帽子的有五六个人,未戴帽子的有六七个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先秦诸子选读 当仁 不让于师 人教版 语文 选修 先秦 诸子 选读 第一 单元 不让 同步 练习 doc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