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编第四章.pdf
《精编第四章.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精编第四章.pdf(21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 第四章 根轨迹法 4-1 根轨迹的基本概念 一 根轨迹概念:闭环系统的动态性能与闭环极点在 s 平面上的位置密切相关,系统的闭环极点也就是特征方程式的根.当系统的某一个或某些参量变化时,特征方程的根在 s 平面上运动的轨迹称为根轨迹.根轨迹法:直接由开环传递函数求取闭环特征根的方法.例:设控制系统如图 4-1所示 15.0ssKsG 2220ssKssK,开环极点:01p,22p 0202KssKsRsCs;式中KK20 此系统的特征方程式可写为:02,1121102KsKsss 讨论:200210ssK,时,111210ssK,时,jsjsK112210,时,jsjsK11210,时,令
2、k 为 0.可以用解析的方法求出闭环极点的全部数值,将这些数值 图 4-1 控制系统的结构图 R(s)C(s)K s(0.5s+1)标住在 S 平面上,并连成光滑的粗实线,如图 4-2所示。图上,粗实线就称为系统的根轨迹。分析:1.0K变化时,根轨迹均位于左半 s 平面,系统恒稳定.2.根轨迹有两条,两个起点2,021 ss 3.100K时,闭环特征根为负实根,呈过阻尼状态.4.10K时,闭环特征根为一对重根,响应为单调上升的指数曲线.5.10K时,闭环特征根为共轭复根,响应为衰减振荡.6.开环增益 K 可有根轨迹上对应的0K值求得.0K为可变参量绘制的根轨迹,称为常规根轨迹.二、根轨迹的幅值
3、条件和相角条件 设单闭环控制系统框图如图:通常有两种表示形式:A时间常数形式:niimjjsTsKsHsG11)1()1()()(图 4-3 控制系统的结构图 R(s)C(s)H(S)G(S)轨迹法直接由开环传递函数求取闭环特征根的方法例设控制系统如图所示图控制系统的结构图开环极点式中此系统的光滑的粗实线如图所示图上粗实线就称为系统的根轨迹分析变化时根轨迹均位于左半平面系统恒稳定根轨迹有两条两共轭复根响应为衰减振荡开环增益可有根轨迹上对应的值求得为可变参量绘制的根轨迹称为常规根轨迹二根轨迹的幅B零、极点形式:niimjjpszsKsHsG110)()()()(则,系统特征方程:1+G(s)H(
4、s)=0 G(s)H(s)=-1 幅值条件:|G(s)H(s)|=1 相角条件:G(s)H(s)=(2k+1),k=0,1,2,考虑开环传递函数一般形式:niimjjpszsKsHsG110)()()()(,因此 幅值条件:1|110niimjjpszsK 或 mjjniizspsK110|相角条件:)()(11mjnijjpszs=(2q+1),q=0,1,2,说明:幅值条件与 K0有关,而相角条件与 K0无关。因此,凡能满足相角条件的点必然满足幅值条件;而满足幅值条件的点不一定满足相角条件!因此,绘制根轨迹的一般步骤是:先找出 S 平面上满足相角条件的点,并把它们连成曲线;然后根据实际需要
5、,用幅值条件确定相关点对应的 K 值。例子:P107,例 4-1。4-2 绘制根轨迹的基本规则 轨迹法直接由开环传递函数求取闭环特征根的方法例设控制系统如图所示图控制系统的结构图开环极点式中此系统的光滑的粗实线如图所示图上粗实线就称为系统的根轨迹分析变化时根轨迹均位于左半平面系统恒稳定根轨迹有两条两共轭复根响应为衰减振荡开环增益可有根轨迹上对应的值求得为可变参量绘制的根轨迹称为常规根轨迹二根轨迹的幅闭环特征方程:1)()(110niimjjpszsK 上式表明了系统闭环极点和开环零、极点的关系。基于这种关系,就可以根据开环零、极点的分布确定闭环极点的位置了。根轨迹是根据系统的开环零、极点去绘制
6、的。在下面的讨论中,假定所研究的变化是根轨迹增益值 K0,但是当可变参数为系统的其他参数时,这些基本法则仍然适用。这些基本法则绘出的根轨迹,其相角遵循 1800+2k条件的称为 1800 根轨迹;其相角遵循 00+2k条件的,称为 00 根轨迹。规则 1:(对称性法则)根轨迹对称于 S 平面的实轴。规则 2:根轨迹的分支数、根轨迹的起点和终点:分支数等于特征方程的阶数,为 n 条;根轨从 n 个开环极点出发,其中m 条终于开环零点,(n-m)条终点在无穷远处。mjjinizspsK110|,K0=0为根轨迹的起点 s=pi niimjjpszsK110|1,K0为根轨迹的终点 s=zj 或s
7、规则 3:根轨迹在实轴上分布:实轴上某线段右边的实零点和实极点总数为奇数时,这些线段就是根轨迹的部分。规则 4:根轨迹的渐进线 n-m条趋向无穷远的根轨迹可由渐进线决定:轨迹法直接由开环传递函数求取闭环特征根的方法例设控制系统如图所示图控制系统的结构图开环极点式中此系统的光滑的粗实线如图所示图上粗实线就称为系统的根轨迹分析变化时根轨迹均位于左半平面系统恒稳定根轨迹有两条两共轭复根响应为衰减振荡开环增益可有根轨迹上对应的值求得为可变参量绘制的根轨迹称为常规根轨迹二根轨迹的幅 渐进线的倾角为:,2,1,0)12(qmnqa 渐进线与实轴的交点为:开环零点数开环极点数开环零点的实部之和开环极点的实部
8、之和mnzpnimjjia11 例 1:设控制系统的开环传递函数为)22)(3()2(3)()(2sssssKsHsG,求渐进线和与实轴的交点。解(1)系统的开环极点为 0,3,(1j)和(1j),它们是根轨迹上各分支的起点。共有四条根轨迹分支。有一条根轨迹分支终止在有限开环零点2,其它三条根轨迹分支将趋向于无穷远处。(2)确定根轨迹的渐近线 渐近线的倾斜角为 14180)12()12(qmnqa 取式中的 q=0,1,2,得a=/3,5/3,或60及180。渐近线与实轴的交点为 114)2()1130(111jjzpmnmiinjja 规则 5:根轨迹的分离点、会合点、分离角:两条以上根轨迹
9、的交点。分离点和会合点必须满足方程 00dsdK -必要条件 分离角-根轨迹离开重极点处的切线与实轴正方向的夹角 分离角=rq)12(,r 为重根数,q=0,1,2 例 2:已知控制系统的开环传递函数为)164)(1()1()()(20sssssKsHsG,确定根轨迹的分离点。解:系统的特征方程式为:0)1()164)(1(02sKssss 轨迹法直接由开环传递函数求取闭环特征根的方法例设控制系统如图所示图控制系统的结构图开环极点式中此系统的光滑的粗实线如图所示图上粗实线就称为系统的根轨迹分析变化时根轨迹均位于左半平面系统恒稳定根轨迹有两条两共轭复根响应为衰减振荡开环增益可有根轨迹上对应的值求
10、得为可变参量绘制的根轨迹称为常规根轨迹二根轨迹的幅即:1)164)(1(20sssssK 利用0/0dsdK,则有 0)1(16242110322340sssssdsdK 解之可得,分离点 d1=0.46 和 d2=2.22。规则 6:根轨迹的出射角和入射角:出射角:从复数极点出发的角度。入射角:到达复数零点的角度。P116,图 4-13:取靠近4P的点is,由相角条件:,2101243211qqpspspspszsiiiii 4psi时,则:143424144412zpppppppqpsip 一般情况,出射角:nkiiikmjjkpkppzp11 同理,入射角:niikmkjjjkzkpzz
11、z11 规则 7:根轨迹与虚轴的交点 两种方法:(1).用劳斯判据求 (2).将js 带入特征方程求解 轨迹法直接由开环传递函数求取闭环特征根的方法例设控制系统如图所示图控制系统的结构图开环极点式中此系统的光滑的粗实线如图所示图上粗实线就称为系统的根轨迹分析变化时根轨迹均位于左半平面系统恒稳定根轨迹有两条两共轭复根响应为衰减振荡开环增益可有根轨迹上对应的值求得为可变参量绘制的根轨迹称为常规根轨迹二根轨迹的幅例 3:设系统的开环传递函数为:)2)(1(2)()(sssKsHsG,试绘制系统的根轨迹。解 根据绘制根轨迹的法则,先确定根轨迹上的一些特殊点,然后绘制其根轨迹图。(1)系统的开环极点为0
12、,1,2是根轨迹各分支的起点。由于系统没有有限开环零点,三条根轨迹分支均趋向于无穷远处。(2)系统的根轨迹有3 mn条渐进线 渐进线的倾斜角为03180)12()12(qmnqa 取式中的 q=0,1,2,得a=/3,5/3。渐进线与实轴的交点为:13)210(111miinjjazpmn 三条渐近线如图 4-13 中的虚线所示。(3)实轴上的根轨迹位于原点与1 点之间以及2 点的左边,如图的粗实线所示。(4)确定分离点:系统的特征方程式为:022323Ksss 即:)23(2123sssK 利用0/dsdK,则有:0)26(2123ssdsdK 解得:423.01s 和 577.12s 由于
13、在1 到2 之间的实轴上没有根轨迹,故 s2=1.577 显然不是所要求的分离点。因此,两个极点之间的分离点应为 s1=0.423。(5)确定根轨迹与虚轴的交点 方法一 利用劳斯判据确定 劳斯行列表为 3s 1 2 2s 3 2K 1s 326K 0 0s 2K 由劳斯判据,系统稳定时 K 的极限值为 3。相应于 K=3 的频率可由辅助方程 0632322sKs 确定。解 之 得 根 轨 迹 与 虚 轴 的 交 点 为2js。根 轨 迹 与 虚 轴 交 点 处 的 频 率 为41.12 轨迹法直接由开环传递函数求取闭环特征根的方法例设控制系统如图所示图控制系统的结构图开环极点式中此系统的光滑的
14、粗实线如图所示图上粗实线就称为系统的根轨迹分析变化时根轨迹均位于左半平面系统恒稳定根轨迹有两条两共轭复根响应为衰减振荡开环增益可有根轨迹上对应的值求得为可变参量绘制的根轨迹称为常规根轨迹二根轨迹的幅方法二 令js 代入特征方程式,可得:02)(2)(3)(23Kjjj 即:0)2()32(22jK 令上述方程中的实部和虚部分别等于零,即:0322K,022 所以:2 3K 系统的根轨迹如图所示:规则 8:闭环极点的和与积.系统特征方程(nm 时)为 闭环极点的和:开环极点之和和niip1 闭环极点的积:mjiniizKp101积 可利用此性质判闭环极点is的分布情况 一些is变化后,另一些is
15、会做相反变化.例 4:在例 3 中,确定根轨迹各分支上每一点的K值 S 平面 j 轨迹法直接由开环传递函数求取闭环特征根的方法例设控制系统如图所示图控制系统的结构图开环极点式中此系统的光滑的粗实线如图所示图上粗实线就称为系统的根轨迹分析变化时根轨迹均位于左半平面系统恒稳定根轨迹有两条两共轭复根响应为衰减振荡开环增益可有根轨迹上对应的值求得为可变参量绘制的根轨迹称为常规根轨迹二根轨迹的幅根据绘制根轨迹的基本法则,当从开环极点0与1出发的两条根轨迹分支向右运动时,从另一极点2 出发的根轨迹分支一定向左移动。当前两条根轨迹分支和虚轴在 K=3 处相交时,可按式 3)41.10()41.10(jjx(
16、开环极点 0,-1,-2 之和;即和为定值)求出后一条根轨迹分支上 K=3 的点为x=3。由(4)知,前两条根轨迹分支离开实轴时的相应根值为0.423j0。因此,后一条根轨迹分支的相应点为 3)423.0()423.0(x 所以,x=2.154。因本系统特征方程式的三个根之和为-3,利用1)()(110niimjjpszsK这一关系,可确定根轨迹各分支上每一点的 K 值。现在已知根轨迹的分离点分别为0.423j0 和2.154,该点的 K 值为|)2)(1()(|2111sssK1s=-0.423 即,K=0.192。另:闭环极点的确定:1.在根轨迹上任取一点,可由mjjniizspsK110
17、 确定相应的0K值.2.给定值,可由1cos做射线,求得一对共轭复根.例 5:设控制系统的结构图如图所示 试证明系统根轨迹的一部分是圆;解 系统的开环极点为 0 和2,开环零点为3。由根轨迹的幅角条件:)12()()(11qpsnzsmijji 得 :)12()2()3(qsss 图 控制系统的结构图 R(s)C(s)2()3(sssK 轨迹法直接由开环传递函数求取闭环特征根的方法例设控制系统如图所示图控制系统的结构图开环极点式中此系统的光滑的粗实线如图所示图上粗实线就称为系统的根轨迹分析变化时根轨迹均位于左半平面系统恒稳定根轨迹有两条两共轭复根响应为衰减振荡开环增益可有根轨迹上对应的值求得为
18、可变参量绘制的根轨迹称为常规根轨迹二根轨迹的幅s 为复数。将js代入上式,则有)12()2()()3(Kjjj 即:2tan180tan3tan111 取上述方程两端的正切,并利用下列关系 yxyxyxtantan1tantan)tan(有:211)3(3313tan3tantan 2201202tan180tan1 2)3(32 即:222)3()3(这是一个圆的方程,圆心位于(3,j0)处,而半径等于3(注意,圆心位于开环传递函数的零点上)。证毕。例 6:设控制系统的开环传递函数为)22)(3()2(3)()(2sssssKsHsG 试绘制系统的根轨迹。解(1)系统的开环极点为 0,3,(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精编 第四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