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马说》中考试题集.pd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05.gif)
《2023年《马说》中考试题集.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3年《马说》中考试题集.pdf(15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2004 河南 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 1821 题。马说 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故虽有名马,祗 辱于奴隶人之手,骈死于槽枥之间,不以千里称也。马之千里者,一食或尽粟一石。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是马 也,虽有千里之能,食不饱,力不足,才美不外见,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安 求其能千里也?策之不以其道,食之不能尽其材,鸣之而不能通其意,执策而临之,曰:“天下无马!”呜呼!其真无马邪?其真不知马也。18 下面句中加点词意思相同的一项是()A 是马也,虽有千里之能 B 策之不以其道 由是则生而有不用也 不足为外人道也 C 呜之而不能通其意 D 执策而临之 政通人和 故临崩寄
2、臣以大事也 19 为文中标序号的“食”的读音和意义归类,把序号填写在下面的横线 上。、/、20 用现代汉语写出下面句子的意思。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安求其能千里也?21 根据文意,简要说说应该怎样正确对待千里马。18 A 19/或:/20 想要它跟普通的马等同尚且做不到,又怎么能要求它日行千里呢?21 策之能以其道,食之能尽其材,鸣之能通其 意。铜仁 阅读马说一文,按要求回答 1-6 题。(16 分)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故虽有名马,只辱 于奴隶人之手,骈死于槽枥之间,不以千里称也。马之千里者,一食或尽粟一石,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是马也,虽有 千里之能,食不饱,
3、力不足,才美不外见,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安求其能千里 也?策之不以其道,食之不能尽其才,鸣之而不能达其意;执策而临之,曰:“天 下无马!”呜呼!其真无马耶?其真不知马也。1、解释文中加点字的意思。骈:策:2、用“|”标出下面句子朗读时应有的两外停顿。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对“一食或尽粟一石”理解正确的一项是()、一次要吃掉的粮食或许将近一石。B、一顿有时要吃光一石粮食。C、饲养一次或者要吃光一石那么多的粮食。D、吃一次吃掉的粮食有时是一石。4、将“其真不知马耶?其真不知马也”译成现代汉语。译文:(3 分)5、文 章 借 有 关 伯 乐 与 千 里 马 的 传 说,将 愚 妄 浅 薄 的 封
4、 建 统 治 者 比 作“”,将人才比作千里马,将自己比作“”。集中抨 击的社会现象是。(4 分)6、这篇文章里有的句子已成为广为淬的格言,请你把它写出来。格言:(2 分)绍兴 马之千里者,一食或 尽粟一石。食 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是马也,虽有千里之能,食不饱,力不足,才美不外见,且欲与常马等 不可得,安求其能千里也?策之不以其道,食之不能尽其材,鸣之而不能通其意,执策而临之,曰:“天下无马!”呜呼!其真无马耶?其真不知马也。(节选自韩愈马说)17 解释文中加点的词。(3 分)或:食:等:18 用现代汉语翻译文中加横线的句子。(3 分)安求其能千里也?19 根据选文,说说千里马被辱没的原因
5、。(3 分)17.有时(或许)喂养(或通“饲”)等同(或“样”)18 怎么能要求它能够日行千里呢?19 策之不以其道,食之不能尽其材,鸣之而不能通其意。评分标准:第 17 题每格 1 分,共 3 分;第 18 题 3 分,得分点为:“安”、“求”正确解释 各 1 分,疑问句句式特点 1 分;第 19 题 3 分,每一方面 1 分,意思接近即可。福州)阅读马说,完成 6 10 题。(16 分)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故虽有名马,祗辱于奴隶人之 手,骈死于槽枥之间,不以千里称也。马之千里者,一食或尽粟一石。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是马也,虽有千里之能,食不饱,力不足,才
6、美不外见,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安求其能千里也?策之不以其道,食之不能尽其材,鸣之而不能通其意,执策而临之,日:“天下无马!”呜呼!其真无马邪?其真不知马也。6 用“”标出下面句子朗读的语意停顿,每句标一处。(2 分)(1)安求其能千里也(2)食之不能尽其材 7解释下面加点词的意思.(1)是 马也()(2)食 马者()(3)策 之不以其道()(4)一食 或尽粟一石()8下面句中加点词的意思或用法相同的一组是()(3 分)A 虽有千里之能 安求其能 千里也 足才美不外见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安求其能千里也策之不以其道食之不能尽其材鸣之而不能通其意执策而临之曰天下 而有不用也不足为外人道也呜之而不能通其
7、意执策而临之政通人和故临崩寄臣以大事也为文中标序号的食的读音和意 要说说应该怎样正确对待千里马或想要它跟普通的马等同尚且做不到又怎么能要求它日行千里呢策之能以其道食之能B其 真无马邪 策之不以其 道 C鸣之而 不能通其意 环而攻之而 不胜 D 祇辱于奴隶人之 手 学而时习之 9本文托物寓意,文中“千里马”喻指人才,“伯乐”喻指 _,而将愚妄 浅薄的封建统治者比作“_”。(4 分)10有这样一个故事:一匹骨瘦如柴的老马拉着盐车上山坡;气直喘,汗直流,竭尽全力还 是拉不上去。赶车的人吆喝着,用鞭子狠狠地抽打它这时,一个路过的相马人看见了,心疼得流下了眼泪,急忙脱下衣裳披在瘫倒在地的老马身上。老马睁
8、开眼,看到相马人,眼 睛一亮,长嘶一声而逝。请你展开想像,写出老马临死前想对相马人说的话。(3 分)6(1)安求其能千里也(2)食之不能尽其材(2 分,每小题 1 分)7 1)这(2)同“饲”,喂养(3)鞭打(驱使)(4)有时(4 分,每小题 1 分)c(3 分)9 能识别人才的人食马者(4 分,每空 2 分)10(3 分。能从诉说自己的怀 才不遇,谴责赶车人的愚昧粗暴,感激相马人的知遇之情等角度展开合理想像均可。语言表 达不清的扣 1 分)河北 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回答后面的问题。(11 分)马 说 韩 愈 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_,_。故虽有名马,辱于奴隶之手,骈死于槽枥之间,不以千里称
9、也。马之千里者,一食或尽粟一石。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是马也,虽有千里之能,食不饱,力不足,才美不外见,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安求其能千里也。策之不以其道,食之不能尽其材,鸣之而不能通其意,执策而临之,曰:“天下无马。”呜呼!其真无马耶?其真不知马也!4将文章中空缺的语句填写在下面横线上。(2 分)答:_,_。5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着重号词语的含义。(2 分)才美不外见 外见: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 等:6把下列句子译成现代汉语。(4 分)马之千里者,一食或尽粟一石。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7请你结合文章内容,发挥想像,对于“千里马”在“槽枥之间”的心理加以描写。(不少于 30 个字)(3 分)4
10、千里马常有 而伯乐不常有5外见:表现在外面。等:等同,一样。6千里马,有时一顿能吃一石谷子(食料)。喂马的人不知道是千里马而去喂它。7略足才美不外见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安求其能千里也策之不以其道食之不能尽其材鸣之而不能通其意执策而临之曰天下 而有不用也不足为外人道也呜之而不能通其意执策而临之政通人和故临崩寄臣以大事也为文中标序号的食的读音和意 要说说应该怎样正确对待千里马或想要它跟普通的马等同尚且做不到又怎么能要求它日行千里呢策之能以其道食之能2005 广安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做 35 39 题。(15 分)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也。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故虽有名马,祗辱于奴隶人 之手,骈死于
11、槽枥之间,不以千里称也。马之千里者,一食或尽粟石。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是马也,虽有千里 之能,食不饱,力不足,才美不外见,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安求其能千里也?策之不以其道,食之不能尽其材,鸣之而不能通其意,执策而临之,曰:“天下无马!”呜呼!其真无马邪?其真不知马也。35.对第二段中的四个“食”字分析正确的一项是(C)(3 分)A.和读音相同,含义不同。B.和读音相同,含义不同。C.和读音相同,含义也相同。D.和读音相同,含义不同。36.用“/”标出下面句子朗读的语意停顿,每句标一处。(2 分)安 求/其 能 千 里 也 食 之/不 能 尽 其 材 37.解释下面加点词的意思。(4 分)
12、是马也(这)食马者(同“饲”,喂养)策之不以其道(鞭打(驱使)一食或尽粟一石(有时)38.下面句中加点词的用法和意义相同的一项是(C)(3 分)A.虽有千里之能 安求其能千里也 B.其真无马邪 策之不以其道 C.鸣之而不能通其意 环而攻之而不胜 D.袛于奴隶人之手 学而时习之 39.翻译下面的句子.(3 分)骈死于槽枥之间,不以千里称也。译 文:(和 普 通 的 马)一 同 死 在 马 厩 里,不 因 日 行 千 里 而 闻 名.(“骈”“槽枥”“以”“称”等词语翻译准确,译句通顺得 3 分.否则,酌情扣分)莆田阅读马说,完成 8 10 题。(10 分)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千里马常有,而伯
13、乐不常有。故虽有名马,祗辱于奴隶人之手,骈死于槽枥之间,不以千里称也。马之千里者,一食或尽粟一石。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是马也,虽有千里之能,食不饱,力不足,才美不外见,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安求其能千里也?策之不以其道,食之不能尽其材,鸣之而不能通其意,执策而临之,曰:“天下无马!”呜呼!其真无马邪?其真不知马也。8 作者借“千里马”不遇“伯乐”的遭遇,寄托了怎样的思想感情?(3 分)答:足才美不外见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安求其能千里也策之不以其道食之不能尽其材鸣之而不能通其意执策而临之曰天下 而有不用也不足为外人道也呜之而不能通其意执策而临之政通人和故临崩寄臣以大事也为文中标序号的食的读音和
14、意 要说说应该怎样正确对待千里马或想要它跟普通的马等同尚且做不到又怎么能要求它日行千里呢策之能以其道食之能 9 翻译下面两个句子。(4 分)(1)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2)其真无马邪?其真不知马也。10 你认为应当怎样对待人才?请联系现实说一说自己的看法。(3 分)8(3 分)怀才不遇、壮志难酬 9(4 分)(1)世上有了伯乐,然后才会有千里马。(2)难道果真没有千里马吗?其实是 他们真不识得千里马啊。(每句各 2 分。大意对即可,如第(2)句译为“真的没有马吗?是不 知道马啊”就应给 2 分。)10(3 分)(开放性题目,考生只要说出自己的理解,谈出自己的看法即可。)桂林 阅读马说一文,
15、完成 812 题(11 分)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故虽有名马,祗辱于奴隶人之 手,骈死于槽枥之间,不以千里称也。马之千里者,一食或尽粟一石。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是马也,虽有千里之能,食不饱,力不足,才美不外见,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安求其能千里也?策之不以其道,食之不能尽其材,鸣之而不能通其意,执策而临之,曰:“天下无马!”呜呼!其真无马邪?其真不知马也。8 请从第二段中找出两个通假字,并解释其意义。(2分)“食”通“饲”,意义:通喂养(1 分)“见”通“现”,意义:表现(1 分)9 下列四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 的一项是(C)(2 分)A 千里马常有,
16、而 伯乐不常有 执策而 临之,曰:“天下无马!”B 策之不以 其道 不以 物喜,不以己悲 C 且欲与常马等 不可得 今亡亦死,举大计亦死,等 死,死国可乎 D 马之千里者,一食或 尽粟一石 今或 闻无罪,二世杀之 10 将句子“策之不以其道,食之不能尽其材”译成现代汉语。(2分)译文:驱使它,不能按照正确的方法,喂养它不能充分发挥它的才能。(“策、道、食、材”均译正确,且句子通顺者得 2 分,否则酌情扣分)11.千里马不能发挥其才能的根本原因是什么?你认为怎样才能发挥“千里马”的才能(3 分)答:“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或:食马者的无知(1 分)。策之以其道,食之能 尽其材,鸣之而能通其意
17、(也可用自己的话回答,但须突出“知人善用”之煮 2 分)。12 如果你是一匹“千里马”,而尚未被“伯乐”发现,你该怎么做?(2 分)答:不气馁,努力做好本职工作(1 分)寻找机会,展示自己才华(1 分)(言之成理可给分)足才美不外见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安求其能千里也策之不以其道食之不能尽其材鸣之而不能通其意执策而临之曰天下 而有不用也不足为外人道也呜之而不能通其意执策而临之政通人和故临崩寄臣以大事也为文中标序号的食的读音和意 要说说应该怎样正确对待千里马或想要它跟普通的马等同尚且做不到又怎么能要求它日行千里呢策之能以其道食之能2006 舟山 阅读下面两篇文言文,完成 19 25 题。(一)(11
18、 分)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故虽 名马,祗辱于奴隶人之 手,骈死于槽枥之间,不以千里称也。马之千里者,一食或尽粟一石。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是马也,虽有千里之能,食不饱,力不足,才美不外见,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安求其能千里也?策之不以其道,食之不能尽其材,鸣之而不能通其意,执策而临之,曰:“天下无马!”呜呼!其真无马耶?其真不知马也。19.解释下面句中加点词的意思。(4 分)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策之不以其道()鸣之而不能通其意()执策而临之()20.用现代汉语写出文中划线句子的意思。(3 分)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安求其能千里也?21.作者借“千里马”的遭
19、遇,寄托了怎样的思想感情?(2 分)22.如果你是一匹“千里马”,而尚未被“伯乐”发现,你该怎么做?(2 分)19.通“饲”,喂养(喂)鞭打(驾驭)通晓(知道、明白、懂得)面对20.想要与普通的马一样尚且做不到,怎么能要求它日行千里呢?21.寄托了作者怀才不遇的愤懑之情。(或“对统治者埋没人才、摧残人才的强烈不满。”)22.示例一:我要毛遂自荐,主动展示自己的才能。示例二:我要努力完美自己,做得更好。示例三:要做到心态平和,相信是金子总会发光。广西秦州(二)(甲)一箪食,一豆羹,得之则生,弗得则死。呼尔而与之,行道之人弗受;蹴尔而与之,乞人不屑也。万钟则不辩礼义而受之,万钟于我何加焉!为宫室之
20、美,妻妾之奉,所识穷乏者得我与?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宫室之美为之;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妻妾之奉为之;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所识穷乏者得我而为之:是亦不可以已乎?此之谓失其本心。(乙)马之千里者,一食或尽粟一石。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是马也,虽有千里之能,食不饱,力不足,才关不外见,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安求其能千里也?策之不以其道,食之不能尽其材,呜之而不能通其意,执策而临之,日:“天下无马!”呜呼!其真无马邪?其真不知马也。8.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字。(4 分)(1)蹴尔而与之()(2)万钟于我何加焉()(3)才美不外见()(4)策之不以其道()9.下列句中加点字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21、2 分)A.(1)得之则生,弗得则死(2)不效则治臣之罪 B.(1)乡为身死而不受(2)舌一吐而二虫尽为所吞足才美不外见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安求其能千里也策之不以其道食之不能尽其材鸣之而不能通其意执策而临之曰天下 而有不用也不足为外人道也呜之而不能通其意执策而临之政通人和故临崩寄臣以大事也为文中标序号的食的读音和意 要说说应该怎样正确对待千里马或想要它跟普通的马等同尚且做不到又怎么能要求它日行千里呢策之能以其道食之能 C.(1)马之千里者(2)渔人甚异之 D.(1)策之不以其道(2)以中有足乐者 10.请将文段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6 分)(1)所识穷乏者得我与?(2)食之不能尽其材。1
22、1.在(甲)文中,作者认为人应该有宁死也不接受“嗟来之食”的傲骨。你赞成这一观点吗?请联系历史或现实中的事例谈谈你的看法。(3 分)8、(1)用脚践踏(或:践踏、脚踏)(2)好处、益处(3)同“现”,表现、显露(4)鞭打、驱使 9、A 10、(1)所认识的贫穷的人感激我吗?(3 分)(2)喂养它却不能使它竭尽自己的才能。(或:喂养它却不能让它充分发挥自己的才能。)(3 分)11、答案多元,赞成或不赞成都要联系事例说明理由。赞成或不赞成 1 分,能联系事例 1 分,言之有理、语句顺畅 1 分。柳州北海文言文阅读(共 8 分,共 4 小题,每小题 2 分)马 说韩愈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千里马常
23、有,而伯乐不常有。故虽有名马,祗(只)辱于奴隶人之手,骈死于槽枥之间,不以千里称也。马之千里者,一食或尽粟一石。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是马也,虽有千里之能,食不饱,力不足,才美不外见,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安求其能千里也?策之不以其道,食之不能尽其材,鸣之而不能通其意,执策而临之,曰:“天下无马!”呜呼!其真无马邪?其真不知马也。7.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祗(只)辱于奴隶人之手(埋没)B.才美不外见(同“现”,显现)C.执策而临之(面对)D.策之不以其道(鞭子)8.对下列两组句子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判断正确的一项是(1)以 策之不以其道(2)之 虽有千里之能属予作文以记之 渔人
24、甚异之 A.两个“以”相同,两个“之”相同。B.两个“以”不同,两个“之”不同。C.两个“以”相同,两个“之”不同。D.两个“以”不同,两个“之”相同。9.下列句子朗读节奏划分不正确的一项是 A 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 B.山河破碎风飘絮,身世浮沉雨打萍 C.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 D.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足才美不外见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安求其能千里也策之不以其道食之不能尽其材鸣之而不能通其意执策而临之曰天下 而有不用也不足为外人道也呜之而不能通其意执策而临之政通人和故临崩寄臣以大事也为文中标序号的食的读音和意 要说说应该怎样正确对待千里马或想要它跟普通的马等同尚且做不到又怎么能要求它日行
25、千里呢策之能以其道食之能 10 对本文内容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造成千里马“欲与常马等不可得”的间接原因是: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B.本文第一段就提出了全文的中心论点“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作者强调伯乐的重要性。C.文章以“马”为喻,抒发了作者对封建统治者不识别人才、埋没人才、摧残人才的行为的愤慨之情。D.“其真无马邪?其真不知马也”两句,前一句表示反问语气,后一句表示推测语气,揭示了问题的实质。7.D 8.A 9.C 10.A 马之千里者,一食或尽粟一石。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是马也,虽有千里之能,食 不饱,力不足,才美不外见,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安求其能千里也?(节选自韩愈马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马说 2023 中考 试题
![提示](https://www.taowenge.com/images/bang_tan.gif)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