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寻隐者不遇》的教学设计【优秀10篇】.docx
《《寻隐者不遇》的教学设计【优秀10篇】.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寻隐者不遇》的教学设计【优秀10篇】.docx(32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寻隐者不遇的教学设计【优秀10篇】寻隐者不遇的教学设计 篇一 教学目标: 1、学习体会寻隐者不遇这首诗采取问答体,写出山的高大幽深和行踪不定的隐士生活情景。 2、有感情地朗读、背诵古诗。 教学重点难点: 1、理解古诗内容,体会诗人所表达的思想。 2、通过思索、想象诗中所描写的环境、心情。 教学准备 :课件 教学时间二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情景导入 1、我们曾经学习过不少古诗,谁来背背?大家想想,我们以前是怎样来学习古诗的? 2、导入新课。 今天我们又要来学习两首古诗。 二、感知体验 (一)初读感知 1、出示古诗。 2、初读诗歌,学习生字。 指名读,齐读,读准生字。 3、简介作者。 4、
2、解题。 指名说说题目的意思。 三、对话互动 1、自由朗读课文,想想:这首诗里都写了些什么?主要内容是什么? 2、指导理解。 (1)“松下问童子,言师采药去。” “松下问童子”告诉我们什么? 由“言师采药去”可知道什么?还可以推测诗人问了些什么? (2)“只在此山,云深不知处。” 这是谁说的?由此推测诗人问了些什么? 从童子的回答中,我们可以想象到什么?(童子的语气、神态) 诗人听了童子的回答,想象一下诗人可能会做些什么动作?心里会想些什么? (诗人听后的动作、神态,看到山的幽深?) (3)指导朗读。 3、感悟诗情。 (1)读完全诗,你们觉得作者所抒发的感情是什么?请谈谈理由。 (2)学生自主思
3、考,小组交流。 (3)讨论交流。 隐者沉醉于山林之中,诗人对隐者充满了敬意,也洋溢着羡慕之情。当然,由于“不遇”,多多少少有些怅然若失,但观赏了山中美景,忘却了世俗的烦恼,心中更多的是兴奋、开朗。 4、有感情地朗读、背诵古诗。 四、建构生成 1、朗读、背诵这首古诗。 2、试着把这首古诗改写成一篇记叙文 教学反思:课后,我发现教学效果不是很理想,学生没读出这首诗的感情和韵律来。问题在哪里?我发现自己在学科整合的认识上存在片面性。新课程改革改变了过去课程过于强调学科本位,增强了课程结构的综合性。学科间加强整合,可以提高学习效率,但并不是说可以无目的,随意地整合。本课教学的一个重点是指导学生进行朗读
4、训练,在诵读古诗的过程中体会诗歌的意境和韵律。古诗教学必须重视朗读指导下,在教学中,我却本末倒置,倒置教学效果不好。 寻隐者不遇的教学设计 篇二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指导学生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背诵古诗;能理解古诗,理解“不遇”、“言”、“云深”等词语的意思。 2、过程与方法:能通过反复朗读体会诗句的意思,体会古诗的情与境,从而了解诗中事,领略诗中景,感悟诗中情。 3、情感态度价值观:通过对古诗的教学,理解诗中隐者的形象,感悟隐者的情怀,感悟古诗选词炼句的精妙和丰富的内涵,从而受到美得熏陶。教学重点: 1、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古诗。 2、朗读品位、感悟作者思想感情的变化。 教学难点:
5、 理解隐者的形象,感悟隐者高大、正直、心怀百姓的情怀。 教学流程: 一、谈话导入课题,质疑解题 1、自经典诵读以来,我们背过许多的古诗,你能背几首大家听听么?(学生自由背) 2、揭题:今天我们来学习一首新的古诗。 板书课题:寻隐者不遇 让我们一起来美美的读读课题吧。(齐读课题) 3、你知道这首古诗的作者是谁么?你了解他多少呢?(教师相机补充) 4、解题 (1)你能用“寻”、“隐”、“遇”组词么?你知道它们在题目中的意思么? (2)谁能连起来说说题目的。意思。 (3)再次读题,说说你想弄清楚哪些问题啊? 二、初读,读得有点诗味。 1、过渡:下面我们就来读读诗句,看看你们刚刚提出的问题能不能从中找
6、到答案。 2、这首诗每位同学要到三遍,每一遍都要达到一定的要求。 第一遍:要一字不错,字正腔圆。 第二遍:要读的有板有眼。 第三遍:要读出诗的味道,那你就很了不起了。 (学生练读古诗) 3、指名学生读,速记点评,注意鼓励学生。 4、字音大家都读的很准了,再读古诗,看看古诗写了些什么呢?你觉得这首诗该怎么停顿呢? (提醒第二句停顿“言|师|采药去”) 5、指导朗读古诗,读出节奏。 三、细读古诗,理解诗意。 1、读了这首古诗,你有不懂得字词么?提出交流。 多媒体出示:一座山,山上云雾缭绕。相机理解“云深”。 2、角色扮演,在对话中理解诗意。 (1)贾岛到山中去寻访圣贤之士,没有找到,却遇到了童子,
7、你瞧! (多媒体出示:贾岛与童子在山中相遇的插图) (同桌中一位扮演贾岛,一位扮演童子,根据自己的想象来表演问答) (2)指名学生上台表演。 (3)他们精彩的表演让我仿佛身临其境,这样情景诗人是怎么写的呢? (4)多媒体出示古诗,教师范读。 同学们,读读吧。争取能读出诗中的情景。 学生练读,然后指名学生试读。 3、贾岛在和童子的对话中,他的心情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满怀希望失望一线希望彻底失望) 带着这样的情感变化,我们再读读古诗吧!(指名读齐读) 四、抓住意象,感受隐者的形象。 1、过渡:诗人寻访隐者,结果没遇到,诗人很失望。那位隐者到底是一个怎样的人呢?竟然令诗人如此仰慕?再读古诗,看看能
8、不能从古诗中找到答案。 2、俗话说:一切景语皆情语。诗人虽然在诗中没有写隐者,但诗中所写的景物却与隐者有密切的联系。找出诗中所写的物,看看它们有什么特点。再把它们和隐者联系在一起,你会有新的发现。(学生再读古诗) 3、隐者隐居起来是不是并不关心这个社会,不关心百信的疾苦了呢?他是不是把一切都放下,安心过悠闲清静的生活呢?你们在找找看隐者干什么去了,你从中读懂了什么? 4、学生交流,教师稍作点拨。 (采药,治病救人,心系百姓,不辞劳苦,菩萨心肠) 五、拓展延伸。 那些隐居起来的世外高人啊,才华横溢,胸怀宽广,悠闲洒脱。你还知道哪些这样的高人呢? 六、作业。 寻隐者不遇教学设计 篇三 教学目标:
9、1、能朗读,能背诵并能正确默写,培养对古诗的兴趣。 2、借助工具书理解词语和诗句的意思。 3、体会诗中描绘的情景和作者所表达的思想感情,感受诗歌的内蕴美。 教学重点:有感情地朗读背诵古诗 教学难点:想象诗歌描绘的景象,体会作者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教学时间:一课时 媒体运用:投影仪 教学过程: 一、故事激趣导入 默读第九课课文推敲,了解贾岛推敲的故事及其生平。 板书:唐贾岛 小结:唐代诗人贾岛的创作态度极为严肃认真,字字斟酌,句句推敲,被称为苦吟诗人。他的诗自然质朴,历来为人们所传诵,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他的一首五言绝句寻隐者不遇。 二、读题、释题 1、板书课题,齐读课题。 2、讨论:寻?隐者?遇
10、? 3、想想题目的意思。 4、引导质疑。 三、精读课文 1、教师范读。 2、学生反复朗读,读准音,读通句。边读边画出生字新词。 3、借助工具书理解重点词语: 松下?童子?只?深?不知处? 4、借助工具书理解古诗大意。提问,看谁对诗句的理解更正确。 5、背一背。 四、观看投影,练习对话,体会感情 1、出示答句:言师采药去,只在此山中,云深不知处。 2、想问句,同桌练习。 3、观看投影图片,练习对话。 4、体会作者感情变化。 满怀希望失望一线希望彻底失望 五、总结全诗,背诵感悟 1、总结:这首诗采用问答体,一问一答,寓问于答。是通过寻访者(贾岛)向童子打听师傅的去向,童子作了相应的回答写的,这三次
11、问答,逐层深入,表达感情有起有伏,语言朴实自然,读来却令人寻味。 2、有感情的背诵寻隐者不遇,感受诗歌的内蕴美。 六、补充阅读 贾岛题诗后 七、作业 1、填诗,练字 寻者不遇 下问童子, 言师采去。 只在此山中, 云不知处。 2、想想诗歌描绘的情景,并画下来。 八、板书设计 寻隐者不遇 唐贾岛 松下问童子,满怀希望 言师采药去。失望 只在此山中,一线希望 云深不知处。彻底失望 寻隐者不遇教学设计 篇四 教学要求: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2、学会本课生字。理解生字词。 3、能解释诗句中的词语,并说说诗句的意思,体会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 4、凭借课文具体的语言材料,感受古诗美
12、的意境,使学生受到自然美和艺术美的熏陶。 教学重点: 1、能说说诗句的意思,体会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 2、感受古诗美的意境,使学生受到自然美和艺术美的熏陶。 教学时间: 2课时。 教学要求: 1学会6个生字。认识5个字。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教学重点、难点:学会生字。朗读、背诵课文。 课前准备:本课生字卡片,朗读课文录音带 教学时间: 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提示课题 1认生字。课题上有4个字,读一读: 寻 隐 者 遇 2释题。这首诗的作者是唐代诗人贾岛。 寻:寻找,寻访。隐者:独居大山林里的人。遇:碰见,遇上。 这首诗说的是诗人去访问隐者却没有遇见。 3质疑:读了
13、这个题目,你想知道什么?(引导学生围绕寻思考。如,诗人为什么没遇上?有没有问问其他人?为什么不在那等一会儿? 二、自学课文 1借助汉语拼音读课文。 2画出本课要求学会和认识的生字,读一读。 3看插图想想:图上画的是什么人,他们在干什么? 三、读诗句,认生字 1检查课文朗读情况。注意读准平、翘舌音的字:松、采;师、深。只是多音字,文中读zhi。 2提问:(1)图上画的是什么人在什么地方做什么?(完整通顺地回答问题,相机识字:松、童。) (2)图上谁是诗人,谁是童子?诗人要找的隐者是童子的什么人?识字:师 (3)诗人找到了童子,怎么没遇上他师父呢? 相机识字:言 采 药 深 (4)朗读课文。 四、
14、指导朗读 引导学生椵想自己是诗人在松下遇上童子,体会向童子询问时的心情,把这种心情读出来。教师先放录音,同学再练习朗读。 松下问童子,(满怀期望) 言师采药去。(感到失望) 只在此山中,(又有了希望) 云深不知处。(无可奈何) 五、识字、写字指导 松:用学过的木字旁和熟字公记字形。组词:松树、放松。 童:上下结构。上面是立,下面是里。这个字横画多,但长短不一。首横最短,次横最长,最后一横又比它上面一横长些。组词训练:童话、儿童、童年。 言:发言、说话的意思。首横最长,中间两短横。 师:左边是一短竖和一撇右边是横下一个巾。组词:师父、老师。 采:上面是爪字头,表示手,下面木表示树,手伸到树上表示
15、采摘的动作。第一笔为平撇,下面的三笔间隔要匀。 深:左右结构。右边上面不要写成穴宝盖儿。组词巩固 :深山、深海、深浅。 六、抄写生字(完成课后练习2) 寻隐者不遇教学设计 篇五 教学要求: 1 寻隐者不遇描写诗人松下问童子的生活画面, 体 会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 2 借助字典、辞典理解诗句的意思。 3 能朗读,背诵课文并能默写,培养读背古诗的兴 趣。 教学时间:1课时 教学过程: 一 故事导入新课 听教师讲唐代诗人贾岛推敲的故事 板书:贾岛 小结:唐代诗人贾岛是很讲究推敲的,他的诗自然质朴,是历来为人所传诵的名篇,今天我们一起学习他的诗寻隐者不遇 二 按小组学习,编演对话情景 1 齐读诗句 2
16、下面同学们按四人小组,首先理解诗句的意思,然后两个两个的表演,看谁对诗句的意思理解正确。 分组表演,教师巡视。 (1 ) 指名表演 (2)其他同学提出异议 三 理解诗意,体会感情 1 指名说出诗句的意思(说说描绘了怎样一幅图景) 只:只是 深:深度,指云雾很多 只在此山中之前隐去了一句问话。 我寻隐者,在松树下遇到了一个孩子,那是他的小徒弟,我问他师傅的去向,他说师傅采药去了。师傅就在这座山里,山上云雾迷蒙,我也不知道他究竟在什么地方。 2 体会感情 这首诗写的是一次寻访,有两点值得注意,一个是被寻访的是隐者,理解隐者即隐居山林的人;一个是寻访的结果是不遇,即没有遇到; 指名说说题目的意思 (
17、视频展示台) 这首诗采用问答体,是通过寻访者向童子打听师傅的去向,童子作了回答的形式写的,这三番问答,逐层深入,表达感情有起有伏。 四 齐读古诗,练习背诵 五 补充阅读 贾岛 剑客 六 作业 1 理解诗句的意思 2 填空 (练习册3) 七 板书设计 寻隐者不遇 贾岛 松下问童子 希望 言师采药去。 失望 只在此山中, 希望 云深不知处。 失望 寻隐者不遇的教学设计 篇六 教学目标: 1、能朗读,能背诵并能正确默写,培养对古诗的兴趣。 2、借助工具书理解词语和诗句的意思。 3、体会诗中描绘的情景和作者所表达的思想感情,感受诗歌的内蕴美。 设计理念: 通过指导学生朗读、背诵古诗,了解作者和诗的大意
18、,让学生体会诗歌描绘的情景和作者要表达的思想感情,培养学生诗歌方面的审美能力。 教学重点: 有感情地朗读背诵古诗 教学难点: 想象诗歌描绘的景象,体会作者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教学时间:一课时 媒体运用:投影仪 教学过程: 一、故事激趣导入 默读第九课课文推敲,了解贾岛“推敲”的故事及其生平。 板书:唐贾岛 小结:唐代诗人贾岛的创作态度极为严肃认真,字字斟酌,句句推敲,被称为“苦吟诗人”。他的诗自然质朴,历来为人们所传诵,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他的一首五言绝句寻隐者不遇。 二、读题、释题 1、板书课题,齐读课题。 2、讨论:寻?隐者?遇? 3、想想题目的意思。 4、引导质疑。 三、精读课文 1、教师
19、范读。 2、学生反复朗读,读准音,读通句。边读边画出生字新词。 3、借助工具书理解重点词语: 松下?童子?只?深?不知处? 4、借助工具书理解古诗大意。提问,看谁对诗句的理解更正确。 5、背一背。 四、观看投影,练习对话,体会感情 1、出示答句:言师采药去,只在此山中,云深不知处。 2、想问句,同桌练习。 3、观看投影图片,练习对话。 4、体会作者感情变化。 满怀希望-失望-一线希望-彻底失望 五、总结全诗,背诵感悟 1、总结:这首诗采用问答体,一问一答,寓问于答。是通过寻访者(贾岛)向童子打听师傅的去向,童子作了相应的回答写的,这三次问答,逐层深入,表达感情有起有伏,语言朴实自然,读来却令人
20、寻味。 2、有感情的背诵寻隐者不遇,感受诗歌的内蕴美。 六、补充阅读 贾岛题诗后 七、作业 1、填诗,练字 寻( )者不遇 ( )下问童子, 言师采( )去。 只在此山中, 云( )不知处。 2、想想诗歌描绘的情景,并画下来。 八、板书设计 寻隐者不遇 唐贾岛 松下问童子,满怀希望 言师采药去。失望 只在此山中,一线希望 云深不知处。彻底失望 寻隐者不遇教学设计 篇七 教学目标: (1)理解了诗意,能有感情地背诵这首诗。 (2)了解到贾岛是唐朝著名的苦吟诗人。 (3)能通过诗句体会作者的心情。 (4)领会到了这首诗寓问于答的特色。 (5)能根据诗意,发挥想像,编出一个有趣的故事。 教学重点:有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寻隐者不遇 优秀10篇 隐者 不遇 教学 设计 优秀 10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