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调查报告4篇.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农村调查报告4篇.docx(26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农村调查报告4篇农村调查报告4篇 本文关键词:调查报告,农村农村调查报告4篇 本文简介:农村调查报告4篇党的xx大报告中提出了推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加强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就业培训、培育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农夫的要求。农夫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主体,农村劳动力整体素养低是制约农村经济发展的先天性障碍。提升农村劳动力整体素养,大力培育农村好用人才,加强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是当前和今后较农村调查报告4篇 本文内容:农村调查报告4篇党的xx大报告中提出了推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加强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就业培训、培育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农夫的要求。农夫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主体,农村劳动力整体素养
2、低是制约农村经济发展的先天性障碍。提升农村劳动力整体素养,大力培育农村好用人才,加强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是当前和今后较长一个时期农村劳动力培训工作的中心任务,也是摆在我们面前亟待解决的重大课题,应引起全社会的思索。为深化了解我县农村劳动力素养状况和培训工作的开展状况,xx年6月7月,清水县农广校组织调查小组,深化5乡15村镇调查了农村劳动力整体素养现状,通过对中部永清镇苏屲村,东部白沙乡马沟,北部黄门乡王店,西部郭川乡宋川村,南部丰旺乡柏树村195户农户的抽样调查。了解了农夫教化培训机构及其培训实施状况,基本摸清了制约农村劳动力整体素养提升的成因,并据此提出了提升农村劳动力整体素养的对策。一、对
3、当前农村劳动力整体素养现状的调查(一)清水县农村劳动力基本状况清水县是传统的农业大县,人均耕地面积1.88亩。近年来,根据基础教化、职业教化、成人教化“三教统筹”的工作思路,在农村劳动力培训、提高农夫素养方面做了大量基础性工作,取得了明显成效,具有肯定的代表性。清水县现有6镇12乡,260个村民委员会,1118个村民小组,73901户,总人口达31.87万人,其中农业人口达29.59万人,占总人口的92%。农村劳动力资源总量18.0316万人,实有劳动力总量14.81016万人。其中男性7.8885万人,女性7.0101万人,在农村劳动力中,从事农林牧渔业的劳动力10.3251万人,占69.3
4、.00%,从事工业的劳动力2695人,占6.54%,从事建筑业的劳动力9286人,占6.23%,从事批发、商业的劳动力2234万人,占1.8%,从事交通、运输、仓储劳动力2228人,占1.5%,从事其他的劳动力6559人,占4.4%。(二)清水县县农村劳动力整体素养现状从调查状况看,全县农村劳动力整体素养不高,主要表现在:1.文化素养较低。据调查,xx年底全县实有劳动力总量14.81016万人,其中文盲半文盲仍有3.7313人,小学文化程度5.6361万人,占62.6%,初中文化程度3.10102万人,占26.7%,中学以上学历的1.5673万人,占10.6%。大专以上138人,仅占1%。而发
5、达国家的状况是,美国的大部分农场主都是农学院毕业生;德国农夫有67%是高校毕业生,53.2%接受过23年的职业教化;日本农夫中高校生占59%以上。2.科技素养差。目前,全县实有劳动力中,真正受过系统专业技能培训的仅为3.2%。大多数农夫缺乏基本的科学生产学问,没有驾驭一技之长,对一些新品种和新技术的试验、示范,即使在技术人员的指导下也很难完成;一部分青壮年农村劳动力对一般性农业生产技术都不能很好驾驭。3.思想观念落后。小富即安、满意现状等传统观念仍旧束缚着农夫的思想。抽样调查101名农村劳动力显示,不愿参与培训的占38%,今后准备参与培训的占27%,因不愿耽搁劳动缘由不参与培训的占25%。相当
6、一部分农夫思想保守,逢事喜爱走老路,按老规则办事,缺乏创新精神和敢闯、敢干、敢试的志气和信念。同时,我县农村劳动力表现出以下几方面的特征:1.农村青壮年劳动力比重大。据统计,全县实有劳动力总量占农村劳动力资源总量的比重达到90.85%,其中1845岁的青壮年劳动力7.0418万人,占农村劳动力资源总量的比重达到49.79%。2.从业时间不足,隐形失业严峻。全县农村劳动力中有30%的人常年从业时间在8个月以下。主要从事农业的从业人员中,从事农业在8个月以下的占34%;主要从事非农业的从业人员中,从事非农业时间不足8个月的占28%,隐性失业现象较为明显。3.农村劳动力流淌性差,盲目性强。全县实际常
7、年外出务工农夫仅占实有农村劳动力总量的12.9%。全县农村外出务工人员中,大多集中在年初是群体外出,有明显去向的只占30%左右,73%没有目标,且收入极不稳定。这些人大多为青壮年劳动力,但多数是靠出体力、卖苦力换取收入,从业带来很大的盲目性、季节性和风险性。经培训有组织输出的农夫仅0.736万人,月平均收入在10101500元之间,比未参与培训的月平均收入高300元以上。二、农村劳动力整体素养不高的成因分析制约农村劳动力整体素养提升的因素比较困难,既有历史的因素,也受现实的教化理念的制约;既受农夫主观因素的制约,也受基层政府和相关政策的影响,总的可概括有以下几点:1.历史因素的影响。年龄在45
8、55岁的劳动力大多就读在十年动乱期间,由于受“白卷英雄”和读书无用论的影响,加之当时教化受到较大的冲击,正常教学秩序无法保证,学生的自控实力又比较弱,荒废了学业,因此大部分人文化底子薄,进而影响了对科技学问的理解、驾驭和运用。2.现实的教化理念的制约。尽管各地都在主动推动素养教化,从现实状况来看,学校片面追求升学率的做法还是没有完全变更,社会评价学校教学质量凹凸的标准还是没有离开中考和高考的指挥棒。农村中学尽管已经起先实行教化教学模式改革,但由于时间较短,加之受中高考、专业师资缺乏、试验实习场地缺少、资金缺少等诸多因素的影响,改革效果还不非常明显,分流教化存在流于形式的现象,导致新增劳动力缺乏
9、从事农业和非农产业的基本技能。3.农夫观念落后的影响。一是部分青年劳动力只顾眼前利益,片面认为“读书不如赚钱”从而过早辍学打工;二是壮年劳动力接受新技术、新事物的实力差,培训机会少;三是相当多的农夫从众心态严峻,傻子过年看隔壁,人家不去学他也不去学,没有看到各自的差别;四是接受培训的爱好不高,主观上不求进取,认为学不学一个样,持续过去传统落后的种养模式和技术。4.基层政府对农村劳动力培训工作重视程度不够。农村劳动力培训工作没有得到基层政府应有的关切、重视和支持。多数镇政府没有把农村劳动力培训列入工作日程,制定长远规划,指定特地机构和专人详细负责;没有像关切和重视普教那样关切和重视农村劳动力培训
10、,在人力、物力和财力上投入不足;在政策的制定和舆论宣扬上缺乏力度,没有形成人人关切、重视和支持农村劳动力培训的良好氛围;工作上存在重布置、轻检查、轻落实的形式主义问题。5.农村劳动力培训资源不足,体系不健全。从调查状况来看,全县现有的农村劳动力培训机构主要是县农广校、天水农校。这些培训单位分属于不同的主管部门,培训条件差别很大,工作中存在着各自为政的问题。没有形成培训工作全县一盘棋的良好局面。另外,有些镇的领导对培训的相识不够,不协作培训单位,一年几乎不怎么开展工作。其次,能够开展培训的也大多集中在县或镇举办培训班,很少能下到村,况且很多培训是大杂烩式的培训,师资水平参差不齐,培训内容一般停留
11、在农业技术、机械加工等几个工种,与真正意义上的技能培训和农夫需求差距很大。因此,迫切须要对现有的培训资源进行合理地整合,健全培训体系,以发挥其最大作用。对我市新农村马路建设规划的调查报告农村调查报告(2)农村马路作为马路网的基础,是关系到农夫群众生产、生活,关系到农村经济社会发展,关系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基础设施。要构建便捷、通畅、高效、平安的交通运输体系,实现交通又快又好发展,必需加快农村马路建设。这既是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必定要求,也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要内容;既是改善农村生产生活条件、发展农村经济、解决“三农”问题的前提,也是增加农夫收入的有效途径;既是扩大内需、拉
12、动经济发展的重要举措,也是促进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条件。为了进一步扎实推动我市农村马路建设,根据省交通厅、市政府的统一部署,我局组成调研组,实行上下联动、座谈研讨、实地考察等方法,对温州市新农村马路建设规划(XX-)开展了较为深化的调研。现将这次调查形成的综合状况和建议看法报告如下:一、农村马路现状(一)农村马路基本概况近年来,特殊是本届政府以来,我市仔细组织实施乡村康庄工程建设,取得了较大的成果,农村马路面貌得到极大改观,截止XX年末,我市现有农村马路11256公里,其中县道3119.5公里、乡道1375.7公里、村道6761公里。全市全部通乡(镇)马路均已等级化和硬化,5550
13、个行政村中有4851个已通等级马路、4366个村的路面已得到硬化。(二)存在的主要问题1、农村马路网络化水平低、通达深度不够。全市农村马路总量较大,但大部分马路都是断头路,没有形成必要联网,客运站场建设又严峻滞后,交通运输服务不能有效配套。2、农村马路技术等级低、路面状况较差。到XX年底,全市农村马路11256公里,其中等级马路6091.8公里(一级42.7公里,二级2101.7公里,三级620.5公里,四级5129.9公里),准四级马路3210.1公里,等外马路1954.3公里。二级及以上马路只占农村马路总里程的2.69%,而准四级、等外马路却占农村马路总里程的45.9%。全市还有6101个
14、行政村未通上等级马路,有1184个行政村未通上水泥路或沥青路。3、农村马路病危桥梁多,全市四类及病危桥梁2858延米/116座,急需改造;平安设施、标记不完善,渡口及渡船等也均存在平安隐患。4、农村马路抗灾实力脆弱,再加上我市自然灾难频发,新路破损现象严峻。5、农村马路养护体制和运行机制没有形成,通村马路基本处于失管状态。另外,与我省其它地市相比,我市农村马路的技术等级、通达率均处于全省后列(全省农村马路现状比照表附后)。二、实施康庄工程建设的主要成果及基本阅历XX年实施乡村康庄工程以来,至XX年4月底止,累计完成投资15.3亿元,共完成63个乡镇的通乡马路改造734.5公里,全市全部的262
15、个乡镇都通上等级路和硬化路;完成通村马路改造8262公里,其中路基改造4520公里、路面硬化3742公里,新增通等级马路的行政村1850个,等级马路通村率达到78.7%,提高了30.6个一百零一分点,新增马路硬化的行政村1445个,通村马路硬化率达到74.5%,提高了23.9个一百零一分点,提前一年多时间实现了本届政府通村马路的建设任务和目标(XX年-XX年建设目标任务:路基路面改造7730马路,等级马路通村率85%,通村马路硬化率73%)。实施乡村康庄工程建设,有力地促进了农村经济社会的发展,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得到农村广阔群众的拥护和支持,被誉为“民心工程”、“德政工程”
16、,老一百零一姓从中得到了实实在在的实惠。主要体现在以下三方面:1、实施乡村康庄工程,促进了统筹发展。过去,出行走山路、走泥路,运输靠肩挑,农村马路“晴天一身灰、雨天一身泥”。现在,老一百零一姓走上了“阳关大道”,坐上了“便利车”,有效解决了农村“出行难”问题,使乡村与城镇的联系更加便捷、紧密,提高了农产品的运输效率,扩大了流通范围,推动了城乡一体化发展进程。2、实施乡村康庄工程,激活了农业农村经济。农村交通便利了,山区群众与外界接触多了、沟通也广了,各种信息渠道更加通畅,有效促进了农夫群众思想观念的转变。引进外来投资,开发、做强、做大农业、旅游项目,加快农村产业结构调整;外出经商、打工,增加农
17、村农夫收入,极大地激活了农业农村经济,促进农村发展。3、实施乡村康庄工程,加强了干群党群关系。乡村康庄工程作为国家解决“三农”问题的生动载体,被广阔农夫群众誉为“德政工程”,真正体现了我们党和国家对农村、对广阔老一百零一姓的关切,进一步亲密了党群关系、干群关系,有利于改进党员干部的作风、巩固党在农村的领导地位,有利于塑造人民政府的良好形象。在实施康庄工程建设过程中,我们不断思索探究,阅历教训,主要有以下几点体会。1、必需形成同心协力建“康庄”的深厚氛围省交通厅特别重视康庄工程,把它作为交通“六大工程”的重点来抓;温州市委、市政府把康庄工程作为“139富民攻坚安排”的基础,每年都列入市政府重点工
18、程和为民办实事;市政府领导多次专题探讨康庄工程建设,下工地调研指导;市人大、市政协多次组织代表、委员视察康庄工程,始终关切着康庄工程建设;各县(市、区)、乡镇政府更是把康庄工程作为“一号工程”来抓;职能部门一路绿灯、农夫群众热忱高涨、社会各界广泛参加,形成了同心协力建“康庄”的深厚氛围,是“依靠各级党委政府的支持和帮助,把部门的行为转变为政府的行为,把行业行为转变为社会行为”的胜利典范之一。2、必需依靠一系列好政策乡村康庄工程点多面广,量大、工程量大、投资额大。省交通厅、市政府根据平衡发展的要求,出台了一系列扶持补助政策,大大减轻了农夫筹资压力。县(市、区)政府作为康庄工程建设的责任主体,依据
19、各自实际,出台了政策、资金、管理等各项强有力措施。这些都从根本上保证了康庄工程建设的顺当进行。3、必需建立目标明确、责任明确的机制各级政府不仅把乡村康庄工程列入政府重要,还与有关部门签订了目标责任状,明确责任、落实责任,奖罚分明;政府领导分片联系负责,组织部门更是把干部任用与康庄工程挂起钩来,极大地调动了主动性,有力促进乡村康庄工程的实施。4、必需拥有一支事业心强,能干事、敢干事、能干详细事、能干成详细事的队伍康庄工程是在特定的时期实施的,每项的执行与落实,都须要有特定的思路、特殊的方法对待,更须要有特殊能干事的人来做。三年的康庄工程建设,培育了一大批事业心强、整体素养高的人才,增加了行业内谋
20、发展、干事业的氛围,这是康庄工程建设中积累的一笔宝贵财宝,更是实现交通又快又好发展的基本保障。三、对新农村马路建管养的思索(一)关于新农村马路建设的基本思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今后一个时期各级政府的中心之一,也是一项重要的政治任务。加快新农村马路建设,改善农村基础设施,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要内容,也是对我们交通部门的新要求。因此,我们要根据“建管养并重、路站运一体”的发展思路,紧紧围绕“农村马路技术等级标准化、连通网络化、平安设施及站场配套化、城乡客运一体化”的目标,集中人力、物力,扎实推动,加快实现我市农村马路交通从与经济社会逐步适应到适度超前的转变。关键要把握好以下几点:1、增加超前
21、意识,力求科学发展立足农村马路建设新的基点,根据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要求,跳出交通谋划交通,超前规划新农村马路,注意前瞻性;从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高度,开展工程可行性探讨,建立项目库,强化前期,严格程序,加强设计管理,注意科学性。2、突出建设重点,力求协调发展新农村马路建设,要统筹兼顾,努力实施“四大工程”:一是接着实施康庄工程,提高等级马路通村率与硬化率;二是主动实施提升工程,不断提高马路等级;三是全面实施联网工程,充分发挥马路整体效益;四是加快实施站场工程,旺盛农村客运市场。3、坚持以人为本,力求和谐发展一要树立“宁可少建一米马路,也不能留下一处隐患”的理念,落实专项资金,实施“安保工程”,使
22、农村马路真正成为老一百零一姓的平安之路、华蜜之路;二要进一步完善质量保证体系和招投标方法,建立工程质量责任追究制,加快建立健全交通诚信体系,加强监管,建设农村马路精品工程,树立交通新形象;三要落实“四真”要求,加大农村马路工程平安管理力度,进一步提高交通平安管理水平和效率;四要尽量利用老路,最大限度节约土地,同时爱护好马路沿线的自然环境,努力建设生态型农村马路,实现可持续发展。4、深化改革探究,力求创新发展接着深化农村马路养护体制改革,探究农村马路养护管理机制;扎实推动科技创新,推广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应用,在质量、平安、节约、环保等方面力求有新突破。(二)关于新农村马路建设的目标任务1、主
23、要目标依据上述发展思路和要求,我市新农村马路建设的主要目标是:到XX年,全市全部乡镇至所在县(市、区)城有一条四级以上马路,中心镇至所在县(市、区)城有一条三级以上马路,通村马路等级率、硬化率均达到101。到,重要县道达到二级马路标准,乡道达到四级标准以上,村道达到准四级以上,通村马路等级率、硬化率均达到101。全部乡、行政村的停靠站覆盖率达到101,实现城乡客运一体化。农村马路交通状况力争达到全省中等水平。2、详细任务到XX年(“xx”期间),安排投资73亿元,完成县道连网240公里、改造380公里;乡道连网、改造1010公里;村道通达、连网、改造2800公里;危桥改造2858延米/116座
24、;撤渡建桥19处;完成马路平安设施建设投入3.3亿元;建成五级客运站30个、港湾式停靠站7300个;“整村迁移、下山脱贫”77个村。到,安排投资118亿元,完成县道连网马路410公里、改造648公里;乡道连网、改造1800公里;村道通达、连网、改造4200公里;危桥改造2858延米/116座;撤渡建桥19处;完成马路平安设施建设投入5.6亿元;建成五级客运站75个、港湾式停靠站10100个;“整村迁移、下山脱贫”96个村。要加快农村站场建设步伐,促进农村客运发展,争取做到路通车通,便利农夫群众出行;要加快县境内班次的改造,突出城镇内外交通的连接,特殊要重视发展城镇客运班线,提高农村班车通达率,
25、逐步实现城乡客运一体化。(三)关于新农村马路建设的技术标准从实际需求动身,合理把握标准;修好用之路、修平安之路、修资源节约之路。原则上,县乡马路要根据等级马路技术标准建设,排水与边坡挡墙设计要加强,交通平安设施要做到“四同时”;村级道路要根据浙江省准四级马路工程技术标准要求,从严驾驭各项指标,建设时要重点突出错车道与平安设施的到位,平原地区及有条件的地方尽量采纳等级马路建设标准。(四)关于新农村马路建设的资金*农村马路是农村的“市政设施”,具有很强的社会公益性,属公共产品。因此,根据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基本方针,建设农村马路,要以政府投资为主,接着坚持地方为主、国家加大支持力度的原则,充分发挥
26、中心和地方、政府与农夫的主动性,实行国家多投一点、地方财政多出一点、社会群众捐一点的形式,多渠道筹集建设资金。(五)关于新农村马路管养体制改革的基本思路1、建立农村马路管理机构在马路管理部门中增设农村马路建设养护科室,核定编制(以现有康办人员为基础),加强对农村马路的建设、管理、养护;在现有的路政大队、中队中增加编制,对农村马路进行路政管理。在各乡、镇政府增加1名农村马路建设、养护、路政管理员,同时聘用23名有阅历的协管人员(最好是建设康庄工程时受过培训的人员);人员纳入乡镇管理,县级马路管理机构赐予业务指导,经费由基金统一支出。各村级组织要主动协作各项。2、建立农村马路管理养护基金建立农村马
27、路管理养护基金,设立专户,根据“省厅补、社会融、财政保”的原则筹集,归县级马路管理机构统一管理。省厅补:建议省交通厅探讨制定农村马路管理养护标准,规范农村马路管养,对养路费进行切块,专项用于农村马路管理养护,并逐年增加切块比例,以确保农村马路正常运转。社会融:可通过支配营运线路、转让马路冠名权、开发路边绿化权等方式融资。财政保:除手拖摩托车养路费全部用于农村马路的管理养护外,县财政补助不足部分且不低于:县道年公里8000元、乡道年公里5000元,村道年公里1500元(对于现行县(市、区)政府财政支配实际用于农村马路管理养护的经费标准高于上述要求的仍执行现行标准)。地级市财政担当对实行半级财政的
28、区级政府筹集农村马路养护资金不足部分的补贴。原则上不向农夫筹集农村马路管理养护资金。管理养护资金用于养护生产的不得少于73。3、实行农村马路管养分别机制农村马路实行管养分别机制,推动马路养护市场化。对原有从事大中修的养护人员进行重组,成立马路养护公司,通过招投标方式获得马路养护权。养护公司自负盈亏,按企业用工制度进行管理。日常保养实行定额管理,专项养护实行项目管理。并要主动探究建设、养护一体化机制。四、若干建议要求(一)建议省市政府出台新农村马路建设的相关政策新农村马路建设不同于国、省道马路建设,也不完全等同于乡村康庄工程,它须要国家更多的倾斜政策,包括税收、土地、矿产等方面的实惠,因此建议在
29、乡村康庄工程政策的基础上制定出台更加实惠、更多倾斜的相关政策,支持新农村建设。1、加大建设资金补助力度。经过三年的乡村康庄工程建设,今后的农村马路建设将向经济更落后的地方转移,自然条件更加恶劣,工程造价、施工难度成倍增加,同时对新农村马路建设的要求更高,因此省市政府要视实际状况加大补助力度。建议市级财政按以下标准赐予补助:县乡道按造价的20补助,村道以奖代补4万元/公里(康庄工程标准),农村五级客运站按5万元/个补助,港湾式停靠站补助1万元/个。按此标准计算,市级财政补助新农村马路建设XX年前约需11.4亿元、前约需21.3亿元。2、适时考虑将一些较大的自然村(500人以上)纳入农村马路建设的
30、范畴。3、以规范性文件或立法的形式,建立农村马路管理养护方法和管理养护基金,明确各级政府的筹资责任和交通马路部门的管理养护责任,确保基金筹措渠道通畅、稳定,管理养护责任落实到位,加快养护体制改革步伐。(二)建议修订相关的马路法律法规现行马路法律法规没有明确将村级马路列入管理范围,村级马路成为管理与养护的盲区,建议修订相关的马路法律法规,将村级马路以立法的形式纳入管理范畴,使交通行政执法有法可依。同时,要明确农村马路的路产、路权,为加强路政管理供应依据。(三)建议推广康庄工程建设中一些好的做法和阅历对康庄工程建设过程中形成的项目管理方法、多渠道筹资方式、扶持实惠政策以及实行项目业主多元化的新思路
31、,要仔细,予以推广。关于农村建设的调查报告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体现了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和我国改革开放二十多年来的发展实力,既是党中心让广阔农村老一百零一姓享受经济发展成果的一项战略举措,又是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加强党的执政实力建设和先进性建设等理念在农村工作中的集中体现,关系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全局、社会稳定和党的执政地位。依据民权县县委组织部的统一部署,在林七乡党委政府的大力支持和指导下,于今年9月下旬通过走访农户及查阅有关档案资料等方式对xx村关于新农村建设方面进行了调研,现将有关状况整理如下:一、xx村新农村建设的主要做法(一)xx村概况xx村座落在民权县县城的东北部,
32、与县城相连,距县城22公里,距镇政府所在地1公里,马路从村中穿过,地理条件优越,全村总面积为13.5平方公里,辖8个自然村13村民小组,733户人,全村可用耕地3024亩,水面面积50亩,xx年人均纯收入4200元,村集体经济收入达4.6万元,全村共有65名党员,设一个党总支,二个党支部,下设11个党小组,村级组织健全。(二)新农村建设的主要做法1、细心谋划,科学制定新农村建设规划。根据“因地制宜,突出特色,群众参加,科学编制,坚持标准,逐步到位”的原则,设定好新农村建设的规划。2、理清思路,调整优化农业产业结构。利用x村地处城郊的地理优势,加大产业结构调整,加强集体资产的管理,着力抓好经济发
33、展,农村经济和村级集体经济稳步发展。一是发展特色农业,现代农业和效益农业,促进农夫增收,主动引导村民发展优质粮食作物,大棚蔬菜、瘦肉型生猪等农产品,并不断扩大大棚蔬菜种植和家禽家畜养殖规模,如司庄、梅山、黄村、仰村八个村民小组利用毗邻城区的区位优势,大力发展蔬菜种植,建立了占地800亩的大棚蔬菜基地,为城区居民供应簇新蔬菜,菜农收入稳步提高。二是主动发展种植草莓、甘蔗基地400亩和农村种类中介服务组织,扶优做强农村经济发展思路,带动村民主动发展生产,增加收入。三是主动做好农村富余劳动力的输出工作,增加劳力经济收入。3、整合资源,加快农村基础设施建设。x村坚持把广阔农夫群众的根本利益作为建设社会
34、主义新农村的动身点和落脚点,从农夫生产生活中最紧迫的实际问题入手,面对农村行路难,饮水难,浇灌难、看病难等“热点难点”实际问题,村两委干部主动争取上级政府和有关部门的大力支持,村民也自愿捐款,多渠道筹措资金,抓好基础设施建设。4、建立机制,切实加强新农村建设领导。根据林七乡党委政府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要求,成立了新农村建设领导组,x村总支书记王继思为组长、村委会主任王继祥为副组长,两委村干部为成员,村文书为信息报道员。并定期召开领导小组会议,专题探讨新农村建设工作,真正形成了“市指导、县组织、乡镇主抓、村实施”的良好氛围。二、x村新农村建设的一点成效从x村的实际动身,以求真务实的看法和真抓实干
35、的工作作风推动新农村建设工作。制定新农村建设的目标、任务和措施时,既根据新农村的标准严格要求,又切合村情实际、切实可行,不增加农夫负担,不做形象工程和脱离实际的政绩工程。正确处理阶段性目标和长远性目标的关系,既量力而行,又尽力而为,打好基础,分步实施。抓好农村低保工作现状调查报告sub-info“id=“sub4“农村调查报告(4)xx提出,科学发展观的核心是“以人为本”。这是基于世情、国情和党情的新发展提出来的,不仅具有重大的战略意义,而且具有很强的现实性,得民心,顺民意,符合时代发展要求。民政工作自古以来就与民众的基本领务亲密相关,无论是观照历史还是反观现实,“以人为本”都是民政的基本内涵
36、,也是民政工作的本质要求,更是民政事业的发展灵魂和永恒的主题。因此,我们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必需围绕“科学发展,服务民生、解决民困”这一主题。在服务民生方面,当前正由解决基本民生向着力改善民生发展,在发挥社会保障“兜底”作用的同时,逐步向提升社会福利水平迈进。最近,我们在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中,深化浓河、富林、三站、乌鸦泡4个乡镇,对农村低保工作开展状况进行了调研,在驾驭状况的同时,对如何创新农村低保工作,提升农村群众生活水平作了仔细思索。一、自然状况及经济发展状况我县是省级贫困县,全县辖8个乡镇、82个村,211个自然屯。总人口23.6万人,其中农业人口10.8万人。截止XX年3月末,全县
37、农村低保户3473户、5379人,占农业人口总数的5%;农村低保边缘户1736户、3260人,占农业人口总数的3%;农村五保户738户、738人,占农业人口总数的0.68%。XX年财政收入11441万元;农村人均收入6202元;农村居民年人均支出2854元。二、农村低保工作开展状况我县自XX年下半年实施农村低保制度。几年来,在省市民政部门的指导下,经过仔细调研,科学确定保障标准,规范审批程序,加强监督管理,并出台了配套政策、法规,使全县农村低保工作步入规范化管理轨道。XX年,全县共支出农村低保资金304万元,XX年预算资金310万元(县财政匹配67万元)。农村低保制度的建立和实施,有效地保障了
38、农村贫困群众的基本生活,维护了农村的社会稳定和谐。(一)致贫缘由分析农村低保户致贫有以下四个主要缘由:一是年老体弱,二是因病致贫,三是因残致贫,四是因无地(或地少)造成家庭生活困难的。依据低保档案和此次抽查状况统计,我县XX年底3610户农村低保户中,因年老体弱丢失劳动实力致贫户有1204户,占低保户总数的33.4%;因病致贫的有1011户,占低保户总数的26.9%;因残致贫的有606户,占低保户总数的16.8%;因无地(或地少)等其它缘由致贫的有829户,占低保户总数的22.9%。(二)主要做法1、加强领导,完善工作机制。县政府成立了由主管县长任组长,各乡镇、相关部门主要领导为成员的“农村低
39、保工作领导小组”,完善工作机制,强化目标管理,把农村低保工作摆上重要工作日程。2、仔细调研,科学确定保障标准。根据“低标准起步,逐步提高”的原则,经过仔细调研,在保证满意困难群众基本生活需求的前提下,考虑物价、经济发展水平和县财政承受实力等综合因素,确定我县农村低保标准为年730元,这个标准符合当时我县农村的实际状况。同时,随着农村低保制度的不断完善以及县域经济的发展,实现了农村低保标准和农村居民生活水平的同步提高。3、加强管理,规范操作。一是出台*县农村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实施细则、*县农村居民家庭收入计算标准等政策文件,增加了低保工作的可操作性。二是制定严格的规章制度,规范操作,增加了低保
40、工作的透亮度。根据农村低保申报审批程序的规定,严格把关,逐项落实,重点把住村委会调查、村民代表评议、乡镇复查、民政局抽查和两次公示五个关键环节,确保全县农村低保工作顺当开展。三是加强动态管理,提凹凸保资金的运用效率。根据“应保尽保,应退尽退”的原则,每年组织乡镇和村屯对全县农村低保对象进行年度复查,同时通过开通举报电话、临时抽查、邀请人大代表、政协委员视察低保工作等方式,接受群众和社会各界的监督,对死亡和收入改变人员刚好进行清理和调整,做到刚好审批、刚好调整、刚好清除。四是规范资金的管理和发放,做到审批、发放两条线。低保资金实行专户存储、专帐管理、专款专用,社会化发放。五是加强档案管理,根据市
41、局要求一次达标。六是实施“分类施保”,依据低保对象家庭收入的不同,实行就近靠档的方法,拉开档次,区分管理。4、开展专项救助,进一步解决低保对象的生活困难。近几年,围绕健全和实施城乡低保制度,县政府开展了农村特困医疗救助、教化救助、灾难救助、法律救济、住房救助等专项救助活动,进一步减轻了低保对象的生活负担,低保对象的生活水平有较大幅度的提高。5、加强宣扬,提高农村低保制度的社会效应。通过印发传单和电视辅导等形式宣扬低保政策,不留政策死角。6、精确核定收入,为确定低保对象供应依据。家庭收入是界定农户入保的基本条件,因为农户居住地域的差别,家庭经济*的不同,主要成员劳动实力的强弱,土地质量的差异,经
42、营管理水平的凹凸,赡养抚(扶)养实力等因素影响,精确地计算贫困户家庭收入特别困难。为了解决这个难题,依据实际状况,农村低保细则和农村居民家庭收入计算标准中,对家庭收入计算的内容,赡养抚(扶)养费的计算和不计入家庭收入的内容做出了原则的规定。在实施过程中因地因户制宜,做到既有原则性的计算标准可参照,又不死搬硬套,解决了家庭收入计算难的问题。三、存在问题(一)须要进一步明确县、乡(镇)、村低保管理机构,增加管理人员。(二)亟待须要上级对工作经费问题做出明确规定,保证低保工作的正常运转。(三)农村低保标准偏低,难以维持保障对象的基本生活,应当进一步调整。(四)农村独立生活的老人要求低保问题突出。通过
43、调查发觉,一些原本和子女在一个户口的老人为了要低保,把自己的户口单列出来,或把原本属于自己的耕地过户给子女,要求最低生活保障。四、提高农村村民最低生活保障水平的建议和看法(一)合理确定农村低保标准。农村低保标准的凹凸,干脆影响低保对象家庭的生活水平。依据座谈大家认为:确定低保标准应当以农村低保对象维持最低生活水平来确定。依据市场菜篮法测算,全县农村居民年最低消费支出1180元,建议农村低保标准定在1200元,平均补差额在750元。这个标准既可以保障农村低保对象的基本生活,又可以缩小与城镇低保标准的差距。(二)合理确定农村低收入标准。对农村低保边缘户实施救助是完善社会救助体系、解决低收入家庭生活
44、困难的一项惠民政策,但就我县而言,由本县财政筹集救助金是特别困难的。现在开展的救助只是发放国家一次性救助金、合作医疗救助、民政部门的医疗救助和社会救助。假如探讨发放救助金标准,可依据当地财政承受实力和边缘户生活水平而定,我们认为,比农村低保年人均标准提高200-300元为宜。(三)合理确定保障面,做到“应保尽保”。根据1200元标准调查测算,我县农村低保人数将达到6040人,保障面为5.6%,该比例基本达到“应保尽保”。(四)合理确定乡镇、村的民政工作机构、职级、名称、人员配备、办公经费和场所及交通工具。我县各乡镇均设民政办公室,为股级科室,人员大乡镇设4人(*镇),其余乡镇设2人,由于近几年
45、社会救助工作量大幅度增加,建议乡镇增加一名专职人员负责社会救助工作;村级民政工作始终由村委会完成,没有单设机构,工作任务基本由村会计兼任。办公经费年1.5万元至2万元;办公室保证2间,每个乡镇民政办配备一台微型面包车,每个乡镇配备一台电脑(与县局联网)。村级民政工作仍旧由会计兼任为宜,每月发给肯定数量的工作补贴。贫困救助是一个长期的社会现象,因而,加强社会救助工作,切实发挥其在保障民生中的兜底作用也是长期的,必需进一步加强。农村低保工作是保障农村人民群众基本生活的最终一道兜底线、平安网,在调整收入安排、化解社会冲突、促进社会公允、维护社会稳定、构建和谐社会方面具有重要作用。作为县级民政部门,我们肯定要进一步加大工作力度,仔细落实政策,适时调整低保补助标准,加大分类救助力度,健全动态管理机制,进一步规范操作,确保农村低保工作健康顺当地开展。农村调查报告4篇来源:网络整理免责声明:本文仅限学习共享,如产生版权问题,请联系我们刚好删除。第26页 共26页第 26 页 共 26 页第 26 页 共 26 页第 26 页 共 26 页第 26 页 共 26 页第 26 页 共 26 页第 26 页 共 26 页第 26 页 共 26 页第 26 页 共 26 页第 26 页 共 26 页第 26 页 共 26 页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