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年级下册数学教学工作计划_1.docx
《二年级下册数学教学工作计划_1.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二年级下册数学教学工作计划_1.docx(22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二年级下册数学教学工作计划二班级下册数学教学工作方案 篇1 一、 教材分析 本册包括以下内容:1、有余数的除法 2、时、分、秒 3、熟识方向 4、熟识万以内的数 5、分米和毫米 6、两、三位时的加法和减法 7、教的初步熟识 8、数据的收集和整理9、期末复习,以及两次实践与综合应用活动:测定方向和了解你的好伴侣。 二、班级状况分析 本班共有25名同学,男生13名,女生12名,大部分同学的学习习惯较好,上课认真听讲、乐观动脑,能认真完成作业,对于他们来说,学习是一件轻松快乐的事情。也有一些同学上课纪律欠缺,他们上课不情愿动脑,不举手发言,作业质量也不尽如人意,成为班级中的后进生,对于这些同学,改正
2、他们的学习习惯是关键。 对于上学期的学问把握尚可,同时也存在着个别人计算不过关、走进生活题说理不清、变化题不懂思考方法等问题。通过本册学问的学习,熬炼他们的思维、口头叙述的力气、动手操作的力气是一个重要的时刻。 三、教学目标 (一)学问与技能方面 1、通过把一些物体进行平均分的操作活动,体会余数产生的过程,初步理解余数的含义;探究并把握有余数除法的求商方法,知道余数确定比除数小,会用竖式计算除数和商都是一位数的有余数除法的式题,会用有余数除法解决简洁的实际问题。 2、通过对钟面的观看,熟识时间的单位:时、分、秒,知道1时=60分,1分=60秒,并能说出钟面上所显示的时刻,初步建立时间观念,体验
3、数学与生活的联系。 3、通过学具操作,熟识1000以内的数,知道千以内的数位挨次,知道千以内数的计数单位以及相邻单位间的进率;会读、写千以内的数,会比较千以内数的大小;能依据数的意义口算整百数加整百数(和在1000以内)以及相应的减法,整百数加整十数以及相应的减法。 4、通过自主探究,把握三位数加、减三位数的笔算方法,会用竖式计算和在1000以内的加法以及相应的减法式题,会口算整十数加整十数(和超过100)以及相应的减法,会估算一些三位数加、减三位数的式题,会对加、减法的计算进行验算。 5、在现实情境中,进一步理解数量之间的相差关系,能应用加、减法正确解答“求比一个数多(少)几的数是多少”的简
4、洁实际问题。 6、联系乘法含义,理解“倍”的概念,会解答“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以及“求一个数的几倍是多少”的简洁实际问题。 7、在现实情境中,初步把握分析数量关系的方法,能运用乘法和加(减)法正确解答一些两步计算的实际问题。 8、联系生活阅历,在观看和操作活动中熟识分米和毫米,知道分米、毫米与米、厘米之间的关系,会进行一些长度单位之间的简洁换算,会选择合适的长度单位测量并描述物体的长度。 9、联系对东、南、西、北的已有熟识,进一步熟识东南、东北、西南、西北,能运用学过的方位词合理描述现实情境或简洁平面图上物体之间的位置关系;能看懂简洁的路线图,并能依据要求描述简洁的行走路线。 10、联系
5、一些典型物体的面,初步熟识角和直角,知道角有顶点和边,知道角是有大小的,会辨认直角、锐角和钝角,会在方格纸上画出角。 11、会对同一组数据依据不同的标准分类。知道填表格和描方块都是呈现统计结果的方法,会利用统计结果进行简洁的.推断、联想和猜想。 (二)、情感与态度方面。 1、进一步感受数学与生活的亲热联系,感受数学的意义与作用。在老师的组织下,能乐观参与数学学习活动,积累对数学的爱好和求知欲。 2、初步具有认真思考的习惯,在老师、同学的鼓舞关怀下,努力克服数学活动中遇到的困难,获得成功的体验,有学好数学的自信念。 四、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 1、理解有余数除法的含义,把握有余数除法的基本求商方
6、法。 2、把握三位数减三位数的计算及验算方法,进展估算的策略。 3、让同学在实践操作中逐步建立分米和毫米的表象 难点: 1、理解和把握有余数除法的试商方法。 2、能认、读、写千以内的数,会比较千以内数的大小,会口算整百数加、减整百数,整百数加整十数及相应的减法,培育同学的估算意识。 3、比较角的大小 五、教学措施 1、制造性地使用教材,吃透教材,学习资料,更好地发挥教材的作用。 2、用同学喜闻乐见的儿歌形式教学乘法口诀,从编儿歌再编口诀,降低口诀的难度。 3、在课堂中适当穿插一些数学日记,通过查找其中的数学学问,激发同学的爱好,培育学以致用的意识。 4、敬重同学,发挥同学的主体地位,在老师的指
7、导下,争取做到自己能学懂的学问,让他们自己学,把课堂中更多的时间留给同学探究、沟通和练习,培育同学解决问题的力气。 5、在具体教学时,要留意教学的开放性,引导同学暴露思维过程,鼓舞同学多角度思考问题。充分利用思考题,培育同学灵敏运用学问的力气,激发同学动脑筋钻研问题的爱好,对学有余力的同学在开发智力上有促进作用。 六、课时支配(见附表) 二班级下册数学教学工作方案 篇2 A、同学状况及教材分析 同学状况分析:我们班有同学45人。从同学口算来看,同学差异较大,有些孩子口算很好,有些孩子口算很差,虽然我平常在教学中加强了对同学口算力气的培育,但由于智力问题,孩子还是跟不上。 笔算,孩子都已经把握了
8、笔算方法,但没有养成笔算习惯,在遇到数很大计算是老爱口算,简洁出错。 解决问题,大部分同学都能理解加减乘除的意义,并能正确解答,而有些孩子读题力气较差 不理解题意而乱写。孩子们综合力气较差,小括号应用不娴熟。 同学对平移距离不太理解,画图力气较差。由于缺乏生活阅历,对质量单位这部分内容的学习也有漏洞。 教材编写特点: (一) 关于除法和混合运算 1体验除法竖式抽象的过程 2通过操作活动,熟识有余数除法 3探究有余数除法的试商方法 4体会混合运算要遵循确定的挨次 5运用所学学问解决简洁的实际问题 (二)关于生活中的大数 1联系生活实际,学习万以内的数 2通过实际操作,具体感受大数的实际意义 3通
9、过“拨一拨”活动,把数数、读数、写数结合起来 4支配确定数量的估一估活动。 (三)关于万以内加减法 1分为两个单元 “加与减(一)”是基本计算,三位数加减三位数;“加与减(二)”是连加、连减、加减混合。分散支配的目的是依据儿童心理特点,学习内容多样化,调动同学的学习乐观性。另外,基本计算力气的形成,需要一个过程,分散支配,可以让同学有更多的练习机会,有利于使全部同学都能达到计算的基本要求。 2删繁就简,突出基本算理 3创设问题情境,探究加减法的计算方法,运用加减法解决简洁的实际问题 教学目标: (一)数与代数 1.除法是在表内除法的基础上学习有余数除法(商是一位数)。结合分物的实操活动,是同学
10、体会到生活中把一些物体平均分后有时会有余数,进一步体会除法与生活的亲热联系,正确把握商是一位数的除法竖式的书写格式;探究有余数除法的试商方法和正确求商,体会余数确定要比除数小,并能解决生活中的一些简洁的实际问题。 2.生活中的大数,感受大数的实际意义,通过实际操作和观看,使同学体会验到“一千”、“一万”有多大,能结合实际,对万以内的数进行估量,能运用数进行表达和沟通;熟识万以内数的数位挨次;会读、会写万以内的数,会比较数的大小,培育同学的数感。 3.加与减结合具体情境,探究并把握整十、整百、整千数的加减的口算,探究计算万以内数加减法及连加,连减和加减混合的计算方法,并能正确进行计算;培育估算意
11、识,并能运用估算对计算结果的大致范围进行确定,形成习惯。能在具体情境中提出问题,能运用学到的学问解决一些简洁的实际问题。 (二)空间与图形 1.方向与位置借助实践活动,熟识八个方向;能给定一个方向,辨认其余的七个方向,并能用这些词语描述物体所在的位置;体会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 2.测量通过动手测量操作和实际活动,感受1分米、1毫米、1千米有多长,以及千米、米、分米、厘米、毫米之间的关系,能依据具体情景选择合适的长度单位;培育同学的估测意识,能估量一些物体的长度。 3.熟识图形通过生活情境熟识角,会借助三角尺辨认直角、锐角和钝角三种角;能用自己的语言描述长方形、正方形的特征;能按要求在方格纸上画
12、长方形和正方形;能直观熟识平行四边形;会用正方形、长方形、三角形、平行四边形等图形设计图案。 (三)统计 调查与记录初步学会简洁的数据统计,回答一些简洁的问题,并做出简洁的猜想。另外本学期的学习,还支配了一系列实践活动,通过这些活动,使同学初步获得一些数学活动的阅历,了解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简洁应用,初步学会与他人合作沟通,获得乐观的数学学习情感。 教学重点: 1.结合分物的实操活动,使同学体会到生活中把一些物体平均分后有时会有余数,进一步体会除法与生活的亲热联系,正确把握商是一位数的除法竖式的书写格式;探究有余数除法的试商方法和正确求商,体会余数确定要比除数小,并能解决生活中的一些简洁的实际问
13、题。 2.结合具体情境,探究并把握整十、整百、整千数的加减的口算,探究计算万以内数加减法及连加,连减和加减混合的计算方法,并能正确进行计算;培育估算意识,并能运用估算对计算结果的大致范围进行确定,形成习惯。 3.借助实践活动,熟识八个方向;能给定一个方向,辨认其余的七个方向,并能用这些词语描述物体所在的位置;体会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 4.通过动手测量操作和实际活动,感受1分米、1毫米、1千米有多长,以及千米、米、分米、厘米、毫米之间的关系,能依据具体情景选择合适的长度单位;培育同学的估测意识,能估量一些物体的长度。 5.通过生活情境熟识角,会借助三角尺辨认直角、锐角和钝角三种角;能用自己的语言
14、描述长方形、正方形的特征;能按要求在方格纸上画长方形和正方形;能直观熟识平行四边形;会用正方形、长方形、三角形、平行四边形等图形设计图案。 6.初步学会简洁的数据统计,回答一些简洁的问题,并做出简洁的猜想。 实行的主要教学措施: 1.要从整体上把握教学目标。不光凭阅历,过去怎样提,现在也怎样提;也不能搬课本,凡是课本上的有的内容,都作统一的教学要求,而应当依据教学指导纲要,结合教学进行适当的调整。要防止加重同学的学习负担。 2.充分利用同学的生活阅历,让同学在具体生动的情境中学数学,设计生动好玩、直观形象的数学活动,如玩耍、讲故事、直观表演、模拟表演等,激发同学的学习爱好,让同学在生动好玩的情
15、景中理解和熟识数学学问;同时充分利用学具,培育同学的动手操作力气。 3.在课堂教学中,让同学结合自己的生活实际,多照看学困生以及思维偏慢等的同学,给其进行查漏补缺,释疑解难,在平常的生活中多用多练,体现了数学来源于生活的道理,激发学习爱好。 4.对学有余力的同学在把握所学的基础学问的基础上,进一步提高、拓展。在教学中,结合课后练习的一些带思考性的题目,引导同学启动思维思考问题,独立解决问题,把握科学、灵敏的方法。布置一些比较好玩的作业,比如动手的作业,少一些呆板的练习。 5.加强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的联系,与家进步行适时沟通,让家长用正确、适当的方法指导孩子学习。 6.进一步培育同学学习数学的爱
16、好和良好的学习习惯充分挖掘各种网上教学资源,用好各种教学媒体,组织同学开展丰富多彩的学习活动,首先从学习的内容和形式上吸引同学。引导同学养成独立思考、敢于提问、擅长倾听、乐于表达的内在品质。 7.连续加强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的联系,适当教给家长一些正确的指导孩子学习的方法。做好后进生的转化工作和优生的提拔工作。 培优方案:优生适当增加题目难度,不断提高做题和解决实际问题的力气。 辅导对象:赵蕾、刘皓轩、陈哲、赵真 辅导措施:1.每周有选择性地上一节思维训练课. 2.在日常教学的分层练习中有的放失地留意对优生的培育. 3、实行以点带面来全面提高,使同学观念进行转变。 4、让优生叙述自己的学习方法,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年级 下册 数学 教学工作 计划 _1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