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一上册历史教案优秀5篇.docx





《初一上册历史教案优秀5篇.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初一上册历史教案优秀5篇.docx(17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初一上册历史教案优秀5篇初一上册历史教案 篇一 第1课 繁盛一时的隋朝 通过本课的学习,使学生了解隋朝“繁盛”的历史,包括隋朝的建立和统一,社会经济的繁荣,大运河的开通及其作用等基本史实。 通过引导学生思考与探索“隋朝经济繁荣出现的原因?”“隋朝开通大运河的主要目的是什么?”等问题,培养学生从特定的历史条件观察问题和全面分析问题的能力。 通过本课的学习,使学生认识:国家的统一和社会的安定,是经济发展的前提条件和重要保障;大运河是古代世界最长的运河,是与长城齐名的世界上最伟大的工程之一。 本课以“繁盛一时的隋朝”为主题讲述隋朝的历史。隋朝的特点是短暂而繁荣。“繁盛一时”四字高度概括了隋朝历史的特
2、点,但由于课时的限制,本课实际上只讲了隋朝的“繁盛”;而“一时”,即二世而亡,只有留待下一课作为唐朝建立的背景去概述了。 教学重点为大运河的开通及其作用。 本课的难点有二个:一是教材对隋初经济的繁荣写得比较概括,难以使学生感受和理解;二是对开凿大运河的目的和作用,要引导初一的学生辩证地、全面地去分析和评价,有一定难度。 导入:从公元581年隋朝建立,到907年唐朝灭亡是我国封建社会的繁荣发展阶段,也是我国的历的隋唐盛世。 隋朝在我国历做出了哪些贡献?隋朝大运河通到哪里?隋朝为什么会成为繁荣一时的朝代?你知道隋炀帝这个人吗?应当怎样评论他?学习本课你将得到启示。 一、南北重归统一 1、隋朝的建立
3、 略讲隋代周的过程:当时北周的小皇帝年仅八岁,被封为隋国公的杨坚手握军政大权,又是小皇帝的外祖父。隋朝建立的简况如下: 时间:581年 建立者:隋文帝杨坚 都城:长安 2、隋朝的统一 时间:589年 展现“北周与陈对峙隋与陈对峙隋灭陈,南北重归统一”的演变图,帮助学生形成应有的空间观念。在此基础上,引导学生理解隋朝统一全国的重大意义:结束西晋末年以来二百七十多年的分裂、对峙局面,开创隋唐时期三百七十余年的“大一统”局面,为经济文化的繁荣发展奠定了基础 思考:联系南北朝历史的特点,想想为什么在经历了魏晋南北朝的大分裂后,隋朝能实现重新统一? 长期的分裂和战乱,人民渴望统一 北方:经过南北朝的民族
4、大融合,民族界限缩小,为南北统一创造了条件。 南方:江南经济的发展,南北人民要求结束分裂局面,加强双方的经济交流; 隋朝励精图治,国力强盛。陈朝统治腐败,力量衰弱。 二、“开皇之治” 出示两组数据: (1) 隋初 隋盛时 结论 人口 三千多万人 四千六百多万人 人口激增 垦田 一千九百多万顷 五千五百多万顷 垦田扩大 粮仓 长安太仓 洛阳含嘉仓;洛口仓 粮仓丰实 (2)计天下储积,得供五六十年。贞观政要 后来,唐朝建国20年时,隋朝的库藏还没有用尽。隋朝仓库的丰足在我国历是少见的。 从材料引导学生探究“隋朝经济繁荣出现的原因?” 可从课文中找,也可互相议论,大体上可归纳出两点:国家统一,社会安
5、定;隋文帝励精图治,发展生产。 结论:隋文帝在位时期,国家统一、安定,人民负担较轻,经济繁荣发展,史称隋文帝的统治为“开皇之治”。 三、隋朝大运河 出示隋朝大运河示意图。强调:大运河以洛阳为中心,北达涿郡,南至余杭,全长四五千里。隋朝的大运河,分为永济渠、通济渠、邗沟和江南河四段,沟通了海河、黄河、淮河、长江、钱塘江五大河流,成为南北交通的大动脉。 提问:“隋炀帝专为看琼花开通大运河的说法对不对?”“隋朝开通大运河的主要目的是什么?” 引导学生看书、议论、作答,使学生对开通大运河的主要目的有正确的理解和认识。 得出结论:隋文帝开通大运河的目的地有游玩江都;加强南北交通;巩固隋朝对全国的统治。
6、古人评论大运河说:“天下转漕,仰此一渠。”你能说出这句话是什么意思吗?再想一想,大运河的开通有什么历史意义? 得出结论:隋朝大运河的开通大大促进了南北的经济交流。 小结(略) 作业:课后作业 初一上册历史教学设计 篇二 秦汉王朝与匈奴的和战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通过本课的学习,使学生了解匈奴在我国历的贡献。培养学生综合归纳的能力;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之间的作用与反作用有一个初步认识。 2、过程与方法 师生互动,让学生带着问题阅读课文,培养分析问题、概括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通过本课的学习,使学生认识到两汉时期汉与匈奴的关系,我国是一个多民族国家。 重点和难点 两汉时期汉与匈奴
7、的关系的事例 课时1课时 课型新授课 方式与方法以讨论为中心的综合启发式教学 授课过程 一、教师可以导入框中的歌谣导入新课。 二、讲授新课: 1)、匈奴 1、匈奴的首领称为单于 2、秦末汉初,匈奴首领冒顿单于统一蒙古草原。 2)卫青、霍去病大破匈奴: 公元前119年,汉武帝派卫青、霍去病进攻匈奴,取得胜利。 3)昭君出塞: 公元前1世纪匈奴分裂,其中一部的首领呼韩邪单于归附汉朝,汉元帝把昭君嫁给呼韩邪单于。呼韩邪单于和昭君为汉匈两族的友好相处和文化交流,作出了重要贡献。 4)东汉时,匈奴分为南北两部,东汉明帝派窦固、窦宪攻击匈奴,取得胜利。 三、小结:列举两汉时期汉与匈奴的关系的事例 1)西汉
8、初年对匈奴采取和亲政策; 2)公元前119年,汉武帝派卫青、霍去病进攻匈奴,取得胜利; 3)公元前1世纪匈奴的首领呼韩邪单于归附汉朝; 4)汉元帝把昭君嫁给呼韩邪单于。呼韩邪单于和昭君为汉匈两族的友好相处和文化交流作出了重要贡献; 5)东汉明帝时,派窦固、窦宪攻击匈奴,取得胜利。 四、作业:举例说明两汉与匈奴的关系。 附:板书设计 一、匈奴 1、匈奴的首领称为单于 2、秦末汉初,匈奴首领冒顿单于统一蒙古草原。 二、卫青、霍去病大破匈奴:公元前119年,卫青、霍去病 三、昭君出塞:公元前1世纪,汉元帝把昭君嫁给呼韩邪单于。 四、东汉明帝派窦固、窦宪攻击匈奴,取得胜利。 五、列举两汉时期汉与匈奴的
9、关系的事例 初一上册历史教学设计 篇三 三国鼎立 知识与能力 以教材中课文出现的基本人物、事件、时间和提示为对学生应掌握知识的要求;其他只要求一般了解。 过程与方法 1、以多种角度来训练学生的历史唯物主义观点、方法的初步运用能力; 2、将阅读、听讲、识记三方面材料综合起来的思维能力及独创、灵敏是思维品质的培养; 3、口头表达能力的锻炼。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批判地继承曹操、诸葛亮的道德、精神; 2、了解国家兴衰、个人成就、个人成败的原因。 重点 赤壁之战、三国鼎立局面 难点 历史人物的作用与人民是创造历史的动力相互关系的史观。 课时 1课时 课型 新授课 方式与方法 以讨论为中心的综合启发式
10、教学 教具地图册、官渡、赤壁之战相关多媒体、三国鼎立图 授课过程 1、复习、提问上节内容 2、导入新课: 今天我们学习第21课三国鼎立,就是那像一个圆鼎的三条腿分 立似的分布在中国大地上的三国。今天我们共同讨论这课的内容。 3、讲述新课: 三国鼎立是哪三国?同学们是知道的,但未必清楚,请翻翻 课本找到关于三国建立的那一段,请一位同学给大家讲讲。 220年曹丕建魏,都:洛阳;221年刘备建立蜀国,都:成都; 222年孙权建立吴国,都:建业。 播放多媒体三国演义主题曲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是非成败转头空;青山依旧在,几度夕阳红。是非成败转头空,转头 之间或得或失,这个道理突出的表现在官渡之
11、战和赤壁之战两大战役中。 这两大战役都有曹操这个主角,大概同学们对曹操也很有兴趣,先从课文中找出这两个战役的年代。(官渡之战在200年,赤壁之战在208年)相距仅八年的两战,曹操呢?前者以少胜多,后者以多败于少,这是为什么?请大家评论,我们先说说官渡之战。 (留出一段时间让学生准备,后由学生发言,讲述故事。) 208年,孙刘联军在长江边的赤壁与曹操对垒。请大家先谈一下在这一 战中居于优势的曹操,弱点在哪里?赤壁之战经过、结果又如何? (先观看多媒体诗词大江东去,后由学生发言) 接下来我们一块了解魏蜀吴三国经济的发展情况。 4、小结。展示课件知识点汇萃 5、课堂讨论:戏曲中的曹操与历史中的曹操区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初一 上册 历史教案 优秀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