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德与社会教学计划_1.docx
《品德与社会教学计划_1.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品德与社会教学计划_1.docx(50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品德与社会教学计划品德与社会教学方案1 第一单元教学方案 一、教材分析: 本单元一方水土养一方人由 1、我的家乡在哪里 2、家乡的美景家乡的人 3、浓浓的乡土情组成。 二、教学目标: 1、本单元在使同学具有家乡的自觉意识和归属感,同时,使同学知道家乡是祖国的一部分,人人都有自己的家乡。 2、正确辨认地图上的简洁图例、方向、比例尺,并能学会运用地图,了解家乡,初步形成地理的观点和思考方式。 3、了解为家乡做出贡献的人,唤起同学对家乡的傲慢感和责任感。 三、教学建议: 1、本单元是对学校低班级家乡内容的拓展和延长,旨在让同学通过了解家乡的自然环境、风景名胜、风俗文化、地域特色、历史变迁等方面,多角
2、度的感受家乡的自然风光及人文景观的丰富性。 2、本单元重视对同学学习方法的指导,留意培育同学调查了解事物的基本方法。 四、课时支配: 共有3课每课两课时共计6课时 其次单元教学方案 一、教材分析: 本单元生产与生活由 1、吃穿用哪里来 2、从电视机的变化说起 3、生活中的各行各业组成。 二、教学目标: 1、让同学通过了解工农业生产过程和生产活动,形成“生产”概念,从而建立生产与生活之间的关系。 2、观看日常生活使用的某件农产品,探究农业生产与人们日常生活的关系,并体验农夫为此付出的劳动与才智。 3、了解生产的进展与人们需求变化的相互关系,并知道人们改进劳动工具是为了提高生产效率和减轻劳动的强度
3、。 三、教学建议: 1、本单元将农业和工业方面整合为一个单元,目的事使同学立足与自己的现实生活,能真实地、客观地、综合地了解社会生活本身。 2、由于社会的进展,人们生活质量不断地提高,大家对生活中各种物品越来越要求多样化和便利化。 3、本单元体现了课程改革的总体目标,重视培育同学的创新精神和实践力气。 四、课时支配: 共有3课每课两课时共计6课时 第三单元教学方案 一、教材分析: 本单元交通与生活由 1、多种多样的运输方式 2、交通与我们的生活 3、从古到今话交通 4、交通问题带来的思考组成。 二、教学目标: 1、让同学熟识各种交通运输方式及其特点,感受交通在人们生活中的重要作用。 2、知道古
4、今交通的进展状况,以及交通的不断进展给人们带来的种种变化。 3、关注交通进展带来的问题,从小树立环保意识。 三、教学建议: 本单元在让同学熟识交通的同时,重视对同学力气的培育。因此,让同学了解车站、码头、机场有哪些是为旅客服务的机构,乘车、乘机时要履行那些基本程序。 随着交通的进展,也带来了许多问题,如汽车噪音、尾气带来的污染,以及进展交通带来对耕地的占用和城市交通的堵塞、能源的消耗等问题。 四、课时支配: 共有4课每课两课时共计8课时 第四单元教学方案 一、教材分析: 本单元通信与生活由 1、通信连万家 2、从烽火台到互联网 3、小窗口大世界 4、从看电视说起组成。 二、教学目标: 1、让同
5、学知道现代通信的种类,感受通信与人们生活的关系。 2、初步了解通信进展的状况。 3、学习利用传媒,平安、有效地猎取信息。 三、教学建议: 1、本单元将课程标准中通信与传媒两个要点的教育内容融合在一起。一二课内容主要侧重于通信,三四两课内容侧重于大众传媒。由于通信和大众传媒与当代人的生活息息相关,因而本单元在编写时留意内容与儿童生活的贴近,力求让同学熟识到通信、传媒与人们之间的关系。 2、半单元留意将社会常识方面的内容与同学的品德教育有机地融合在一起,特别留意针对当前大众传媒对少年儿童产生较大的影响的现实状况来组织教学内容。 四、课时支配: 共有4课每课两课时共计8课时 品德与社会教学方案2 一
6、、同学状况分析: 中班级是学校生学问、力气、情感价值观形成的关键时期,尤其是四班级同学,他们对自我、他人、家庭、社会有了一些浅显的熟识,养成了确定的好的行为习惯,随着他们社会生活范围的不断扩大,进一步熟识了解社会和品德的形成成为迫切的需要。因本课程的开放性、活动性、实践性较强,绝大部分同学乐于这一门课程的学习,能乐观与到本课程的课内外的学习活动中去。 二、 教材分析 四班级下册教材共四个单元,第一单元“一方水土养一方人”,其次单元“生产与生活”,第三单元“交通与生活”,第四单元“通信与生活”。 四班级下册教材向同学呈现了从家乡民风、民俗到工业、农业、交通、通信等多个方面的社会生活事实,教材在引
7、导同学了解社会、探究社会的过程中,努力关怀同学形成健全的人际意识和社会意识,学习解决人际问题和社会问题的技能。这个教材的显著特点是让同学在探究和熟识社会事实的过程中进行道德教育,探究和熟识社会事实作为教材编写的“明线”,道德教育作为教材编写的“暗线”。如第一单元一方水土养一方人,以家乡的老街和老屋、家乡的地名、风味饮食作为基本事实,把疼惜家乡文化遗产教育与激发同学爱家乡的情感蕴含其中。第四单元以通信方式、通信的历史演化、将来通信的进展作为基本事实,将文明通信,从小关怀国家大事,合理看电视等好习惯的培育蕴含在其中。这样的编写方式,使同学的品德教育很自然地蕴含在社会事实之中,使品德教育的“无痕性”
8、得到了很好的体现。 三、预期教学目标: 1.留意引导同学通过探究事物之间的相互关系 品德与社会课程旨在促进同学良好品德形成和社会性进展,为同学熟识社会、参与社会、适应社会奠定基础。教材通过引导同学探究生产与生活的关系,来关怀同学熟识社会和了解社会中工农业生产的基本过程,工农业生产之间的亲热联系,生产的进展和生产工具的不断改进,生产行业的不断变迁;通过探究交通与生活的关系知道社会交通方式的多种多样,交通的变迁、交通与人们日常生活、社会经济进展、文化沟通的亲热联系,交通进展引发出的新问题;通过探究通信与生活的关系引导同学了解现代通信的种类、古代人们的通信方式、通过大众传媒猎取信息和传播信息等方面的
9、社会常识。这样的编写方式,使同学对社会基本事实的熟识不只是停留在表面,而是引导他们看待社会现象的时候,能探究和思考社会生活中,各类事物之间的相互关系及其本质。 2.从同学生疏的生活动身,引导同学对间接生活的熟识和了解。 儿童的品德和社会性源于他们对生活的熟识、体验和感悟,儿童的现实生活对其品德的形成和社会性进展具有特殊的价值。因此四班级下册教材在编写时,留意了将社会事实方面的内容与儿童的生活联系起来,让他们能从自己的世界动身,用自己的眼睛观看社会,用自己的.心灵感受社会,用自己的方式争论社会。如其次单元“生产与生活”,让同学了解工农业生产过程,对同学来说比较困难和生疏,教材从“吃穿用哪里来”切
10、入,让同学通过生活中的日常用品和一日三餐的饮食,首先把握工业产品、农业产品的基本概念,然后通过大量的图片 “到农村去看看”和“到工厂去看看” ,让同学感受到亲临其境,让同学熟识农业生产和工业生产方面的基本过程。 3.留意了相关学问的整合,较好地体现了综合课程的特点。 “品德与社会”是一门打破学科界线的“综合课程”。四班级下册教材在处理各学问领域之间的关系及学问与生活之间的关系上,将跨学科的学问有机地融为一体,在本册教材中,涉及到了地理学、历史学、社会学、经济学、工农业生产常识、交通、通信等方面的学问,教材将这些学问综合在一起,强调认知与情感综合,较好地体现了综合课程的特点。 4.将引导同学猎取
11、信息与指导同学探究问题的方法融合在一起,培育同学对社会的熟识力气和社会争论力气。 5.通过活动的设计和教材中的留白来引导同学动脑、动手和参与实践。四班级下册教材仍留意了对同学活动的引导,教材依据内容需要设计了许多同学直接参与的活动,让同学通过亲历的活动来获得对社会的熟识和体验。在本册教材中,设计了“我是小导游”“考察家乡街名和地名”“学做家乡风味小吃”“家乡新貌图片展”“家乡文化节”“我是小小设计师”“我是小灵通”等许多丰富多彩的活动。同时,教材也留意了留白的运用。如教材第4页的留白是让同学自己画出家乡地图的轮廓;教材37页的留白是让同学结合自己的生活阅历来总结产品更新是为了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
12、需求;教材43页的留白是让同学给行业分类;教材51页的留白是让同学把握交通运输的特点等。 四、教学措施: 1、明确课程性质,全面把握课程目标。 2、品德教育要回归生活,突出课程的阅历性。 3、追求教学的有效性,打好做人的基础。 4、建立新的教学观,引导同学自主学习。 5、实现评价改革,促进同学进展。 6、加强课程管理,保证教学质量。 品德与社会教学方案3 一、基本状况分析: 笨学期三班级(1)班共有同学48人,全体同学都活泼可爱,品德优良,有上进心,对学校生活布满激情,对各科文化课学习特殊投入。但由于同学年龄小,可塑性强,学问面窄,这有待于在今后的教学中不断培育同学良好的行为习惯,通过身边的人
13、和事,开展乐观有益的各种活动,对同学进行养成教育。 二、 教材分析: 三班级的同学还处于儿童期,这一阶段是儿童品德和社会性进展的启蒙阶段,他们刚刚进入“品德与社会”课程的学习,这一册的教育内容应当是对同学品德形成和社会性进展打基础的教育,是同学由良好品德和行为习惯养成向良好品德的形成和社会性进展的自然连接。 本册教材在“我在成长”教育主题统领之下,将同学的生活阅历作为重要的教育资源,依据同学的生活实际需要和不断扩大的认知范围,用社会关系、社会活动、社会环境三条主线,贯穿个人、家庭、学校、社区(家乡)等四个不同范畴,并使四个范畴形成彼此互动的关系。 三、教学目标: 1、进展自我意识和自我概念,形
14、成自我认同、自我悦纳的.态度,乐观进行自我概念与人格的建构。 2、通过这个年龄段同学之间经常发生的各种活生生的事例,体验人与人之间的关系,进展理解,体谅他人的社会认知力气和情感倾向。 3、确定自己和班上每个同学都有学得好的阅历,体验和共享学习成功的喜悦;知道成功的学习与个人多种良好素养的关系;获得主动学习、独立思考,做学习小仆人的阅历与体会;体验时间的宝贵,逐步养成把握自己,合理支配时间的良好习惯。 4、懂得学习不仅仅是学校中的学习,学会在日常生活中通过观看、做事进行学习,学习从多种渠道获得信息,初步养成多问、多想的思维习惯。 5、感知各类社会性活动中存在规章,初步体会规章的双重作用,阅历规章
15、的制定与修改过程,初步树立公民意识与民主观念。 6、知道常见的交通信号、标志和标线的意义,懂得不遵守交通法规会给自己、家人、他人和公众带来损害,树立自觉遵守交通法规的意识,留意平安,平安回家。 7、学习日常生活中平安使用水、电、火、煤气等的意识,养成相应的行为习惯,远离危险,珍爱生命,健康平安地成长。 8、提高辨别力气,不上当受骗,遇事多动脑筋,学会自护自救。不沉迷玩耍厅、网吧,不进入对儿童有危险、有损害的场所,抵制不健康的生活方式,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疼惜自己的身体和生命。 9、懂得“我”的家庭成员之间的关系(家庭结构),初步理解什么是家庭,懂得敬重父母长辈的一些礼节。 10、体会家庭亲情,
16、感受父母对自己的疼爱和父母长辈的培育之恩,学会关怀和了解父母,以恰当的方式孝敬父母长辈。 11、通过上一课的学习,懂得自己的成长离不开父母(长辈)的培育。 12、了解家庭的进展变化,知道家庭重要的日记和大事,感受家庭的传统与价值,体会自己的成长与家庭进展变化的关系。 四、教学措施: 1、全面把握课程目标,转变过去偏重学问学习,忽视力气、情感、态度、价值观培育的教学观念,通过多种教学活动,把握必备的学问。 2、擅长调动和利用同学已有的阅历,结合同学现实生活中实际存在的问题,共同探究。 五、周教学进度支配 略 品德与社会教学方案4 一、教学内容分析: 品德与社会是九年义务教育课程开设的一门综合性课
17、程,品德与社会应当加强熟识社会的基本方法和基本技能的培育,要为同学呈现出具体的、生活化和情境化的学问,给同学留有确定的空间去发觉问题,解决问题,并要留意教科书编写的儿童化。 本册教材编写追求的基本理念是: 1、道德教育存在于儿童的全部生活中,让道德培育回归生活。 2、关注同学的现实生活,促进同学在进展中生活。 3、选取有教育意义的教育内容,引导同同学活。 4、追求情感、态度、行为习惯、学问技能培育的内在统一。 5、体现课程标准的综合性、社会性、生活性,提倡自主的体验学习、探究性学习和问题解决式学习。 本册教材共有三个单元:第一单元是生活中讲规章,分别介绍我们的商定;做守规章的学校生;我做小小普
18、法员。其次单元健康的生活,支配了走进健康;远离“诱惑”;健康生活每一天;第三单元交通连着你我他:从马车到飞机;天南地北任我游;我做交通设计师。 二、教学目标和任务: 1、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1)养成自觉讲规章,遵守公共秩序的态度。 (2)养成文明礼貌、恳切守信、团结协作、有责任心的品质。 (3)初步形成民主、法制观念,做到守法自律。 (4)宠爱生活,感受生活的欢快。 (5)学会用法律来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用法律爱惜自己,约束自己的行为。 (6)养成自尊自主、乐观向上的生活态度。 (7)健康成长,远离诱惑,形成优良的道德品质和良好的心理素养。 (8)了解水陆交通及航空的光辉历程,及给人们
19、供应的便利。 2、力气目标: (1)能与他人公正的沟通与合作,学习民主的参与探究活动。 (2)学习从不同的角度观看、熟识、分析社会事物和现象,尝试合作的、有创意的探究和解决生活中的问题。学习对生活中遇到的道德问题做出正确的推断和选择。 (3)养成搜集、整理和运用社会信息的力气,能够运用简洁的学习工具探究和说明问题。 (4)学会用法律来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用法律爱惜自己,约束自己的行为。 (5)健康成长,远离诱惑,形成优良的道德品质和良好的心理素养。 (6)树立法制观念,培育学法、用法的意识。 3、学问目标: (1)初步理解个体与群体的互动关系。 (2)初步懂得法律对于社会公共生活的重要意义。
20、(3)知道科技对人类生存与进展的重要影响。 (4)知道我国的一些法律法规,了解法庭审判的基本程序。 (5)知道我们生活中的一些危害健康的东西,用乐观的心态促进自己健康成长。 (6)知道生活中的许多规章能给社会带来秩序与公正、平安与信任。 (7)知道诚信是做人之本,从小做一个恳切守信的人。 (8)初步了解生产、消费活动与人们生活的关系。 (9)初步懂得讲文明、守法律对社会公共生活的重要意义。 三、方法措施: 1、全面把握课程目标,关怀同学全面提高。 2、丰富同学的生活阅历,形成符合社会规范的价值观。 3、引导同学自主学习,提高学习爱好。 4、充实教学内容,联系丰富生活。 5、拓展教学空间,开发和
21、利用地方和校本的各种课程资源。 品德与社会教学方案5 一、教学总目标: 品德与社会课程旨在促进同学良好品德形成和社会性进展,为同学熟识社会、参与社会、适应社会,成为具有爱心、责任心、良好的行为习惯和共性品质的社会主义合格公民奠定基础。 (一)情感态度价值观 1、珍爱生命,宠爱生活。养成自尊自主、乐观向上、宠爱科学、宠爱劳动、勤俭节约的态度。 2、在生活中养成文明礼貌、恳切守信、友爱宽容、公正公正、宠爱集体、团结合作、有责任心的品质。 3、初步形成民主、法制观念和规章意识。 (二)力气 1、能够初步熟识自我,把握和调整自己的心情和行为。 2、能够清楚的表达自己的感受和见解,能够倾听他人的看法,能
22、够与他人公正地沟通与合作。 3、学习从不同角度观看、熟识、分析社会事物和现象。 4、学习搜集、整理、分析和运用社会信息,能够运用简洁的学习工具探究和说明问题。 (三)学问 1、初步了解儿童的基本权利和义务,初步理解个体与群体的互动关系。 2、初步了解生产、消费活动与人们生活的关系。 3、了解一些基本的地理学问,理解人与自然、环境的相互依存关系。 二、教材分析: 品德与社会课以儿童的社会生活为基础。家庭、学校、家乡、祖国、世界是他们的不同领域。 1、感受生命的美丽,知道世界由于生命才美丽,人类应当善待、关爱生灵万物。 2、了解残疾人、老年人、生活有困难的人,体会他们的心理,敬重他们并情愿尽力关怀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品德 社会 教学计划 _1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