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体育理论课教案精选10篇.docx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05.gif)
《大学体育理论课教案精选10篇.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大学体育理论课教案精选10篇.docx(36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大学体育理论课教案精选10篇体育理论课教案 篇一 一、教学目标 使全体学生知道健康的定义与衡量标准,科学健身的新理论,明确现代健身的新观念,调动学生学习体育的激情,能自觉认真的上好体育课,有目的的主动的参加体育活动,保持有健康的身体,现在能担负起繁重的学习任务,为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祖国贡献自己的力量。 二、教学重点 提高认识转变观念,从理论上讲清健康与亚健康的辨别。 三、教学难点 从理论与实践的角度,来说明科学体育锻炼的新概念,并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 四、教学方法与手段 (一)提问与讨论式相结合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二)讲授与展示图表相结合,理论联系实际。 五、教学内容与程序 (
2、一)课的导入21世纪是一个挑战与机遇并存的年代,政治经济科技领域的竞争日益激烈,人才的竞争是一切竞争的根本,国民素质的高低将决定一个国家的实力和进步。参与健身运动,加强身体锻炼,增强学生的体质,不仅对于提高国民素质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意义,而且也是现代人的一种生活方式,体育锻炼在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方面也有着不可低估的作用。保持健康的体魄是现代人追求的重要生活目标之一,但如何科学地达到这个目标并不是所有的人都能掌握的,我们大家都要认真的学习。养身是潮流、锻炼成时尚、运动讲科学、健身出效果。 (二)、了解健康的含义: 健康是指一个人在身体、精神和社会等方面都处于良好的状态。传统的健康观是“无病即健康”,
3、现代人的健康观是整体健康,世界卫生组织提出“健康不仅是躯体没有疾病,还要具备心理健康、社会适应良好和有道德”。因此,现代人的健康内容包括:躯体健康、心理健康、心灵健康、社会健康、智力健康、道德健康、环境健康等。健康是人的基本权利,是人生最宝贵的财富之一;健康是生活质量的基础;健康是人类自我觉醒的重要方面;健康是生命存在的最佳状态,有着丰富深蕴的内涵。 (三)、健康的十项标准: 1、精力充沛,能从容不迫地应付日常生活和工作; 2、处事乐观,态度积极,乐于承担任务,不挑剔; 3、善于休息,睡眠良好; 4、应变能力强,能适应各种环境变化; 5、对一般感冒和传染病有一定的抵抗力; 6、体重适当,体态均
4、匀,身体各部位比例协调; 7、眼睛明亮,反应敏锐,眼睑不发炎; 8、牙齿洁白,无缺损,无疼痛感,牙龈正常,无蛀牙; 9、头发光洁,无头屑; 10、肌肤有光泽,有弹性,走路轻松,有活力 (四)、什么叫亚健康? 世界卫生组织将机体无器质性病变,但是有一些功能改变的状态称为“第三状态”,我国称为“亚健康状态”。 (五)、亚健康的几种表现: 1、身体成长亚健康:学生营养过剩和营养失衡同时存在,体质较弱。 2、心理素质亚健康:来自家庭、学校的压力,引发了青少年的逆反心理、反复心理、自卑心理、厌学心理等,抗挫折能力较差。 3、情感亚健康:本应关心社会,对生活充满热情,但实际上他们对很多事情都很冷漠,使自己
5、的“心理领空”越来越狭小。 4、思想亚健康:思想表面化,脆弱、不坚定,容易接受外界刺激并改变自我。 5、行为亚健康:表现为行为上的程式化,时间长了容易产生行为上的偏激。 (六)、测一测自己是不是属于亚健康:(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1)早上起床时,常有较多的头发掉落。5分 (2)感到情绪有些抑郁,会对着窗外发呆。5分 (3)昨天想好的事,今天怎么也记不起来了,而且近些天来,经常出现这种情况。10分 (4)害怕走进学校,觉得学习令人厌倦。7分 (5)不想面对同学和老师,有自闭症趋势。5分 (6)工作效率下降,成绩不满意。5分 (7)学习一小时后,身体倦怠,胸闷气短。10分 (8)工作情绪始终无法
6、高涨。最令人不解的是无名的火气很大,但又没有精力发作。5分 (9)一日三餐,进餐甚少,排除天气因素,即使口味非常适合自己的菜,近来也经常味同嚼蜡。5分 (10)盼望早早地逃离教室,为的是能够回家,躺在床上休息片刻。5分 (11)对城市的污染、噪声非常敏感,比常人更渴望清幽、宁静的山水,休息身心。5分 (12)不再像以前那样热衷于朋友的聚会,有种强打精神、勉强应酬的感觉。3分 (13)晚上经常睡不着觉,即使睡着了,又老是在做梦的状态中,睡眠质量很糟糕。10分 (14)体重有明显的下降趋势,早上起来,发现眼眶深陷,下巴突出。10分 (15)感觉免疫力在下降,春、秋季流感一来,自己首当其冲,难逃“流
7、”运。5分参照标准: 如果你的累积总分超过50分,就需要坐下来,好好地反思你的生活状态,加强锻炼和营养搭配等;如果累积总分超过80分,赶紧去医院找医生,调整自己的心理,好好地休息一段时间。 (七)、体育锻炼的好处: 体育锻炼可以促进我们的呼吸系统、心血管系统、肌肉组织等系统的提高。同时可以解决各种压力给我们带的烦恼。 呼吸系统提高肺活量,增加摄养量,提高血红蛋白运养能力 心血管系统心脏运动性增大,心跳减缓,血管富有弹性,输血能力加强肌肉组织男生肌肉发达身体强壮,女生身材曲线优美 (八)、氧气对运动的影响 体育运动有很多种类,但从肌肉供氧方面来划分,它只有两类: 有氧运动:血液中有足够的养提供给
8、肌肉使用,运动后机体不会出现酸痛现象。运动时呼吸平稳。运动时心率在110130左右 无氧运动:在短时间内血液中的氧无法满足肌肉的需求,运动后肌肉会出现酸痛现象。运动后呼吸急促,运动时心率在150以上 举例: 有氧运动:长距离你的游泳、慢跑、慢走、骑车等 无氧运动:短跑、力量性练习、短距离游泳等 相混合:篮球,足球,羽毛球等 (九)、如何科学的进行体育锻炼: 1、锻炼时要把握好运动的量:应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量度,遵循由小至大的原则,切勿突然增加运动量而造成运动损伤 2、锻炼的时间,每次锻炼不小于30分钟,减肥的不少于45分钟 3、经常性原则:每周不少于三次 4、锻炼前热身和锻炼后放松
9、5、锻炼时的心率130以下 (十)、获取体育知识的途径: 1、课内的理论知识与技术技能的学习 2、课外学习的各种途径:报纸、电视、网络、广播、手机、书刊等。 体育理论课教案 篇二 课题: 锻炼意志、激励进取 教学目标: 1、认知目标:明确坚强的意志品质对个人的重要意义。 2、能力目标:知道在体育运动中采取适当的手段锻炼自己成为一个坚强的人。 3、情感目标:树立自觉运用体育运动锻炼自己意志品质的态度。 教学重点: 体育运动对锻炼人的意志品质的积极作用 教学手段: 课堂讲解 教学步骤: 一、意志与意志品质 1、什么是意志:是指人们自觉意志是指人们自觉地确立目的,并主动调节自己的行动,努力克服困难以
10、实现目的的心理过程。 2、意志具有以下三个特征: (1)目的性自觉地确立行动目的; (2)调节性能够按照预期目的主动调节自己的心理活动和行为,以实现目的; (3)排难性始终与克服困难相联系。 3、意志品质是指人在意志行动中形成的比较稳定的意志特点或特征。意志品质反映了一个人意志的优劣、强弱和发展水平。 优良的意志品质包括自觉性、坚韧性、果断性、自制性、勇敢性等; 不良的意志品质包括依赖性、动摇性、寡断性、冲动性、,懦弱性等。具有优良意志品质的人,通常也称为意志坚强的人; 具有不良意志品质的人,通常也称为意志薄弱的人。 优良的意志品质是在与困难作斗争中不断得到锻炼和增强的,是通过持久地自觉克服困
11、难而表现出来的。 优良的意志品质具有以下四个特征: (1)自觉性自觉性是指一个人清楚地意识到自己行动的目的和意义并为此主动调节、支配自己的行动。 (2)坚韧性坚韧性是指一个人在实现预期目的的行动过程中,坚持不懈,百折不挠,不达目的誓不罢休。 (3)果断性 果断性是指一个人能够及时作出有根据的决定,并付诸行动。自制性一自制性是指一个人善于根据预期目的或既定要求,控制自己妁心理活动和行为。 二、体育与意志品质的培养。 体育运动是融知识、技能、素质、能力、道德、意志品质与情感为一体的过程,它不仅需要良好的意志品质,同时也能使之得到有效的培养。学生的意志品质伴随着整个体育运动的过程,它的状况如何,影响
12、着体育运动的效果,体育运动的过程反过来也影响着意志品质培养的效果。 体育运动本身,就是人为地设置一些困难和障碍,使参与者在克服和战胜各种内部(生理、心理)困难和外部(环境)困难的过程中,培养顽强的意志,锻炼自我,战胜自我,完善自我。 如耐久跑、跨栏及在恶劣气候条件下进行的体育运动,更能锻炼和培养良好的意志品质。另外,体育竞赛具有激烈对抗和胜负不确定性的特点,既要能充分挖掘人体潜力、斗智斗勇、协同作战、敢于拼搏、敢于胜利,又要能正确接受失败的磨炼,树立锲而不舍的顽强进取精神。 在体育运动过程中,必然会遇到各种各样的困难,能否勇敢地同困难作斗争,能否有效地排除内外障碍,是衡量你意志品质坚强与否的重
13、要标准。 某学校初二(1)班有位学生叫李大山,平时以“勇敢大”而闻名全校。在一次观看冬泳比赛时,经不起同学的激将,为维护自己“勇敢”的形象,真的学着运动员的样子跳下了水,结果被冻得差没爬上岸,从此以后他再没有参加过冬泳。有人说他是好汉,有人说他的盲目“勇敢”不是真正的勇敢。你说呢? 下列各题中每题都有5个层次的答案,根据你的实际情况填一个最适合你的答案。 a、很符合自己的情况; b、比较符的符合自己的情况; c、难以回答; d、不太符合自己的情况; e、很不符合自己的情况;。 1、当我决定做一件事情时,就立即动手,决不拖延。() 2、我给自自己订的计划常常不能如期完成。() 3、我能长时间做一
14、件枯燥但却重要的事。() 4、在练长跑时,我常常不能坚持跑到终点。() 5、我没有睡懒觉的习惯,即使冬天也按时起床。() 6、如果我对某事不感兴趣。就不会努力去做。() 7、我喜欢长跑等可考验毅力的运动。() 8、在遇到困难时,只要有可能我就立即请求别人帮助。() 9、学习期间,没做完功课我就不会去玩。() 10、面对复杂的情况,我常常举棋不定。() 11、为完成重要的工作或学习任务,我可以放弃观看喜爱的电视节目。() 12、我有时下决心从第二天开始做某事。但到了第二天,我的劲头就没有了。() 13、我答应了别人的事,就绝不会食言。() 14、如果借到一本引人入胜的小说。我在上课时也忍不住会偷
15、偷地拿出来看。() 15、即使在冬天,我也能用冷水洗脸。() 16、当我犹犹豫不决时,很希望别人帮我作决定。() 17、我觉得订计划应有一定的余地,免得完不成时太被动。() 18、在与人争吵时,明知自己不对,也会说一些使对方听了难受的话。() 19、我决不拖延应交的作业即使开夜丰也得完成。() 20、我比一般人更怕痛。() 单数题号:a记5分,b记4分,c记3分,d记2分。e记1分; 过数题号:a记1分,b记2分,c记3分,d记4分e记5分。 各题得分相加,得出总分。 你的总分:_ 2035分:意志力很薄弱, 3651分:意志力较薄弱, 5268分:意志力一般, 6984分:意志力较坚强, 8
16、5100分:意志力很坚强。 复习与思考 1、举体育中的实例说明意志的三个特征。 2、依据意志品质的四个特征,公文写作分析自己的意志品质。 体育理论课教案 篇三 教学内容:如何找到适合自己的运动,怎样合理地安排锻炼 教学重点:运动量的测定 难点:如何合理安排运动负荷 教学目标: 1、认知目标:初步掌握运动量的测定,理解合理安排运动负荷的意义。 2、能力目标:了解运动与休息的关系。 3、情感目标:通过本课的学习,使学生能自觉合理安排运动负荷、在运动后积极休息的良好习惯。学生也能乐意和老师配合。 教学过程: 你平时是否注意锻炼的科学性? 要取得良好的锻炼效果,必须科学地安排运动负荷,并在运动后注意合
17、理休息。 一、合理安排运动负荷 提问:只要参加体育活动就能增进健康,因此无须刻苦努力,跟自己过不去;有的同学则认为,体育锻炼一定要非常刻苦,练得非常刻苦,练得越狠锻炼效果越好。这两种观点正确吗? 学生回答。 运动负荷过大,会才产生不良的反应,出现血压降低、脉搏急促而微弱、面色苍白、出冷汗、头晕、恶心等现象,影响身体健康。 运动负荷过小,则难以促进机体产生相应变化而收到良好的锻炼效果。 因此,运动负荷过大过小都不利于增强体能和增进健康,只有适宜的运动负荷才能取得良好的锻炼效果。 (一)什么是运动负荷 运动负荷通常又叫运动量,包括负荷量和负荷强度。 (二)怎样合理安排运动负荷 首先,要根据自己的体
18、能和健康状况,本着量力而行的原则,实事求是地安排运动量的大小。 其次,要根据负荷强度和负荷量相互制约的特性来确定负荷的强度和量。 另外,还要注意大、小运动负荷的结合,使大小运动负荷交替出现。尤其在安排强度大的负荷时一定要格外注意,不能连续几天进行大强度的锻炼。每周大强度的锻炼最多不应超过12次。 二、合理安排休息 体育锻炼是一个承受运动负荷的过程,而人体机能的提高需要通过负荷、疲劳、恢复、提高等这样个循环往复的过程实现。 你知道怎样休息吗? 休息的方法分为两种:消极性休息和积极性休息 两次负荷较大的体育锻炼之间究竟休息多少时间合理? 对一般同学来说,休息一天即可。 身体锻炼期 足够休息期 身体
19、锻炼期 三、学会运动负荷的自我监测 (一)定脉搏是检测运动负荷常用的简便方法。一般情况下,女性比男性快,儿童比成人快。成人安静时的正常心率为每分钟7080次。学龄儿童为8090。 (二)宜运动脉搏率的判断及其测定 1、人都有一个最高脉搏,达到最高脉搏后也不能再增加了。最高脉搏率一般是每分钟次。 适宜的运动脉搏率=(最高脉率-安静时脉率)65%+安静时的脉率 2、测定方法 带秒针的表一块,找到能摸到脉搏的部位,运动停下来时即刻测定6秒钟的脉搏跳动的次数,测量时准确地数6秒钟脉搏跳动的次数,再乘以10,就是此时的心率。 3、注意的问题 事先就要做好准备 (三)动后心脏恢复率的测定 持续长时间运动以
20、后,心脏分两个阶段恢复。在最初阶段,心率急剧下降,接着维持一定的状态,然后再恢复到安静时的心率。 (四)怎样判断运动负荷达到大小 1、用晨起安静脉搏率判断运动负荷大小 2、自我感觉判断法 大学体育理论课教案 篇四 课题:运动损伤的预防及原因 教学内容: 运动损伤的预防及原因 教学目标: 1、了解运动损伤的概念及发生原因。 2、对常见的运动损伤的预防。 教学步骤: 一、运动损伤的概念和分类: 1、定义:体育运动中,造成人体组织或器官在解剖上的破坏或生理上的紊乱,称为运动损伤。 2、分类:运动损伤按时间可分:新伤和旧伤;按病程可分为急性损伤和慢性损伤;按性质可分为开放性损伤和闭合性损伤;按程度可分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大学 体育 理论 教案 精选 10
![提示](https://www.taowenge.com/images/bang_tan.gif)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