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管理制度【优秀5篇】.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企业管理制度【优秀5篇】.docx(30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企业管理制度【优秀5篇】在日常生活和工作中,大家逐渐认识到制度的重要性,制度是维护公平、公正的有效手段,是我们做事的底线要求。什么样的制度才是有效的呢?下面是白话文整理的企业管理制度【优秀5篇】,在大家参照的同时,也可以分享一下白话文给您最好的朋友。企业管理制度 篇一 摘要:企业文化是推动企业发展的精神力量,企业管理制度是企业重要的硬性管理手段,两者可以单独运行又可相互融合,企业文化有利于促使企业管理制度不断完善,企业管理制度是形成企业文化的一个重要动力,只有使两者完美契合,将企业文化渗透到企业管理中,才能提升企业的凝聚力和竞争力。基于此,本文探讨了企业文化和企业管理制度的关系及其契合的重要性
2、,并提出一些有效措施,希望能促进企业的良性持续发展。 关键词:企业文化;企业管理制度;契合 随着经济全球化和市场经济的深入发展,企业面临着复杂的国内外市场形势,竞争环境也日益激烈,面对严峻的形势,企业必须在经营过程中将企业文化和企业管理制度有效结合,从而形成适合时代发展要求的新管理模式。但在实际操作中,很多企业管理者并没有重视两者的融合,甚至认为企业文化并无大作用,这种观念和做法在很大程度上阻碍了企业的发展。各企业必须创新理念,加强企业文化建设的同时,落实企业管理制度,促进企业长期稳定发展。 一、企业文化与企业管理制度的关系 1.企业文化与企业管理制度相互包含 企业文化和企业管理制度有着紧密的
3、关系,企业文化是随着企业管理的日益完善而渐渐形成的。在内容上,企业管理制度包含在企业文化之内,反过来说,企业管理制度能够映射出企业文化。企业文化是在企业管理制度的基础上发展起来,企业管理制度势必体现出企业文化的价值因素。 2.企业文化与企业管理制度相互促进 企业管理制度推动着企业文化的形成,企业文化的使命是使每位员工了解和认同企业价值观,指导员工规范自身的工作行为,这也在一定程度上规范和引导着企业管理。另一方面,企业文化的重要内容也在企业管理制度的完善过程中体现出来,企业管理制度促使企业文化不断强化和具体化,这样企业的发展就与企业文化具有同根性,员工也更容易接受企业文化。同时,企业管理制度要依
4、照企业文化的要求不断创新和完善,在企业文化的支撑下,员工也更容易接受企业管理制度。 二、企业文化与企业管理制度契合的重要性 1.有利于降低成本,提高企业效益 随着市场经济竞争的日益激烈,传统的企业管理模式已不能满足企业发展的要求,企业目标难以实现。而企业文化与企业管理制度的有机契合则改变了企业的管理模式,有利于充分调动和发挥企业各生产要素的作用,提高企业效率。可见,在市场经济供求剧烈变化的当下,企业文化与企业管理制度有机契合势在必行,企业领导只有将企业文化融入到企业管理的每个环节,才能有效控制企业生产经营成本,最大程度地提高企业经济效益,实现企业的终极目标。 2.有利于促进企业权利义务的结合
5、企业主体性主要是通过权利和义务的结合来体现的,企业实现权利与义务的结合,有利于在生产经营活动中有效控制只享受权利不履行义务或只履行义务不享受权利的现象,使企业主体避免一些不必要的损害。为此,各企业必须加强企业文化与企业管理制度的契合,将企业文化渗透到企业管理的各个环节中,积极引导员工构建正确的价值观,有效结合员工的权利和义务,提高员工的自我约束力,从而使企业管理制度能创造更大的利润。企业文化是企业管理的一项重要内容,实现了企业文化与管理制度的契合,就能有效调整企业组织结构,提升企业生产经营活动的运行效率。 3.增强员工对企业的认同感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不断深入,市场经济体制越来越开放,在这样的大
6、环境中,企业的生存发展面临着更大的风险。企业只有选择正确的经营决策,管理者合理运用经营决策,才能充分调动全体员工的工作积极性,将风险转化为机遇,从而强化企业的抗风险能力。只有实现企业文化与企业管理制度的高度契合,才能提高员工抵抗风险的意识,降低市场大环境带给企业主体的风险。 三、促进企业文化与企业管理制度契合的有效措施 1.为企业文化和企业管理制度的契合提供和谐稳定的环境 理论上说,企业文化和企业管理制度是相互促进的,但在实际操作中,两者往往有不一致的地方,当企业文化与企业管理制度的某些内容相冲突时,两者不仅不会有效融合,还直接阻碍企业的经营发展,甚至会产生经营不当的情况,给企业造成巨大损害。
7、因此,各企业必须营造一个适合企业文化与企业管理制度相契合的氛围,使两者在规范和价值上达成一致,共同为企业的发展发挥作用。 2.在实践经营中培育企业文化和完善企业管理制度 事实证明,无论企业文化还是企业管理制度都要建立在实践基础上不断发展完善,企业文化的建设依赖于企业管理制度,在企业实际管理活动中要注重培育企业文化,只有使二者与实践相结合,才能形成具有指导意义的企业文化和管理制度。另外,企业要将企业文化和企业管理制度贯彻落实到实际运营中,并在实践中不断完善。 3.运用企业管理制度的引导功能孕育企业文化基因 企业价值观是企业文化的核心,它是企业在经营过程中对自身行为进行价值判断的依据,包括为客户提
8、供优质的产品、履行相应的社会责任等现代企业应有的价值观。这些价值观是通过企业管理者对员工进行社会责任感等方面的教育来建立的,当员工的责任感上升到为全社会生产服务的层次时,就会自觉地提高产品和服务质量,形成优质的价值观。因此,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企业管理者要善于运用企业管理制度,及时纠正出现的道德失范现象,比如,大到为了提高效益,防止偷税漏税,小到企业内部搞小集团、走后门等。员工只有认识到自身的职业道德义务,才会正确处理各方面的关系,从而逐渐形成孕育企业文化的基因。 四、结语 总而言之,企业文化与企业管理制度之间有着密切的联系,二者有机契合,形成相互促进的力量,有利于增强企业员工的凝聚力和向心力
9、,提高迎接挑战和抗击风险的能力,从而为企业的发展提供强大的动力支持,确保企业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参考文献 1徐焕龙。浅谈如何促进企业文化与企业管理的相互融合J.投资与合作:学术版,20xx,(5):173-174. 2柳晓琴。机遇企业文化与企业管理制度有效融合的分析J.商场现代化,20xx,(28):122. 3杜宏波。浅谈企业文化与企业管理的关系J.商情,20xx,(20):111. 企业的.管理制度 篇二 1、用电安全问题:变压器,易触电。裸露外部的电缆,漏电伤人,禁止靠近及接触电缆或禁止带电作业。 2、储存挥发性原料库房,防止原料蒸气见火爆炸,注意通风、避免受潮。(防范措施
10、:a、防止静电起火;b、电线线路及灯须用防爆装置;c、严禁将明火带入库房。) 3、储存物料弄清楚物料性质,避免性质抵触的物料发生泄漏,造成本应避免的危险。做好物料泄漏应急救援措施。 4、生产挥发性产品过程中,防止原料蒸气中毒或蒸气与空气混合物见火发生爆炸。作业过程中,劳动防护用品穿戴好和操作过程中轻拿轻放,以防产生火花发生爆炸。 5、打开车间(平开的)大门时,应将大门须固定住,以防大风将门刮倒伤人。 6、室内禁止私接乱搭电线,车间电线与铁接触的。地方注意磨损漏电。 7、生产区域禁止使用明火,动火实行“动火报告制”。 8、储存氮气、氧气、乙炔等等气体禁止靠近热源。 9、每年410月期间,挥发性原
11、料和成品禁止露天储放,原料或成品应少或不储存。生产的产品应及时发运。 10、禁止在生产粉尘场所喝水,以防扬尘进入口中损坏身体。 11、生产结束后,饭前应注意个人卫生,尤其是饭前以防有毒物品进入口中发生中毒事故。 12、进入厂区内车辆应限速行驶,必要时应带上防火冒,以防发生不安全事故。 13、生产挥发性产品装桶后桶盖一定拧紧,防止液体挥发产生蒸汽而发生危险。 14、雷雨期间,禁止到霹雷设施附近,禁止打手机,以防雷击。 15、装卸物料时,应尽量避免强烈的碰撞和摩擦。卸铁桶装料应在松软地方。 当然,原料储存、使用、运输,不同的物料有不同的要求,针对具体的物料采取相应措施。 企业管理制度 篇三 企业军
12、事化管理是指一个企业把军队的管理方法、管理模式及管理经验作为借鉴,并把这些管理方法、管理模式及管理经验与现代企业管理相结合,有效地运用在企业的各项管理工作之中,同时用军队的管理思想去教育和引导员工,比一般的管理要求更严格,内容更规范,标准更高、效果更好。 帕尔森曾有句名言:世界上最优秀的管理在军队。我国的华为、长虹、联想、远大、春兰等一批大型企业曾以军事化管理闻名。究其原因,军人在军事化管理下形成了很多优秀品质,比如使命感、荣誉感、责任感,又如敬业、专业、精业等。 自我认为:我们企业的军事化管理就是向解放军学习管理经验,这种管理理念的学习,并不是某种形式的照搬、照抄,也不是那种片面地把军队的条
13、令、条律等直接用于企业管理之中,更不是穿军装、走队列等浮于表面的东西,而是要把解放军的管理理念深入到企业的方方面面,从而提高企业的整体形象、提高企业整体机制的效率,只有这样高效率的企业,才能在当今经济改革的大风大浪中立于不败之地,取得骄人成就。 军队是工作效率最高的组织,中国人民解放军纪律严明、作风过硬,是世界上特别擅于战斗的队伍。军队的“一切行动听指挥”有力保证了工作效率最高、管理最有效。实施军事化管理,就是决心用最有效的军队管理模式来规范企业人员的管理行为,这是企业参与市场竞争、强化竞争优势的需要。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效率优先是企业最基本的生存条件之一。实施军事化管理,就是要应用军事化管理手
14、段来提升行为标准和执行力度,实现效率不断提高的目的,增强企业最佳的生存、发展能力。当然,军事管理的内容十分丰富,涵盖了企业管理的方方面面。在对生产工作现场进行了全面科学规范的同时,对员工生活环境及衣食住行也进行了全面周到的规范。不仅规范了各岗位的工作标准,也规范了员工的行为标准,长期坚持,员工就会在潜移默化中改掉长期积累的不良习惯,个人素质也会不断提高。将大大增强企业的凝聚力。所以,实施军事化管理不仅对企业有利,也有利于员工身心健康。 专门成立厂“军事化管理”推进领导小组,首先从加强全员的礼仪礼节知识教育人手,让员工在了解掌握礼仪礼节知识的同时,促使他们认同“军事化管理”。推行“军事化管理”的
15、主要内容,包括按照部队队列条例的要求,开展全员队列训练和举行汇报表演赛;按照部队内务条例,结合厂定置管理的要求,对办公室、操作台、休息室等物件的摆放进行规范;按照厂督察条例、治安保卫考核细则、爱国卫生考核细则等制度,对干部员工日常行为进行规范。 第一部分 文化与制度 1 始终如一地严格遵循核心价值观 2 永远忠于自己的组织 3 言必称荣誉 4 勇于负责任 5 令必行,禁必止 第二部分 领导力与决策力 6 号令如山,准确明了 7 身先士卒,以身作则 8 将心、士心同一心 9 正其身,修其心 10 未战先算,多算多胜 11 具备一流的观察力 第三部分 用人与留人 12 知人善任,量才而用 13 用
16、人不疑,疑人不用 14 培养组织需要的骨干 第四部分 沟通与激励 15 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 16 促膝谈心,同甘共苦 17 勇气意味着信心、承诺、热情 18 恩威并举,赏罚分明 第五部分 危机与控制 19 有坚定的信念,有钢铁般的意志 20 务必谦虚谨慎,务必艰苦奋斗 21 稳定压倒一切 22 不可怒以兴师,不可怒以致战 第六部分 执行力与战斗力 23 任务 一!保证完成任务! 24 服从命令是军人的天职 25 标准化作业 26 衣着统一整洁,举止得体大方 27 纪律是保证战斗力的关键 28 时间就是生命 29 招之即来,来之能战,战之能胜 第七部分 战略与战术 30 一切为打赢!一切看战果
17、! 31 坚持高标准、严要求 32 在战略上藐视敌人,在战术上重视敌人 33 哀兵必胜,骄兵必败 34 集中优势兵力,务求每战必胜 35 兵贵神速,速度制胜 第八部分 合作与竞争 36 团结就是力量 37 不能搞小圈子,不能搞小集团 38 治人而不治于人,要牢牢掌握主动权 39 知己知彼,百战不殆 40 严守秘密 要求单位内务及员工日常行为规范做到:按“二人成行、三人成列”的要求,员工上、下班,员工上岗、离岗或进入厂区一律实行列队行走;厂区内不准吸游烟,不准随地吐痰,不准随地扔纸屑、杂物,不准乱停放车辆;办公室、会议室、休息室、操作室地面平整干净,玻璃明亮完整、无破损,物品按定置管理图摆放整齐
18、;办公室、休息室、操作室工作衣、工作鞋、安全帽、手套、毛巾等用品摆放整齐有序,茶杯等用具手柄朝同一方向整齐摆放;作业现场无积水、无积尘、无跑冒滴漏、无杂物、无卫生死角;工具箱摆放整齐、外观整洁,无油污、积尘;定置图、区域标志牌、物品标志牌等端正醒目,牌(区)、物相符、规范。 通过在全厂推行“军事化管理”,致力培养和造就一支“政治合格、技术过硬、作风优良、纪律严明”的干部员工队伍,努力打造一流企业文化,有力地推动了生产经营全面进步。 企业军事化管理的目的: 1、树立企业形象 2、加强企业管理约束力 3、增强企业生产执行力 4、推动企业的快速发展 5、为企业提高效率 6、减少安全事故 7、保证完成
19、任务 8、提高员工的自身素质 9、提高员工的自信心 10、培养员工的大胆务实,力求创新 11、丰富员工知识,对工作的挑战性 12、培养员工的工作心 13、提高员工自身的安全意识 企业的管理制度 篇四 1会计机构设置和会计人员配备 1.1会计机构设置要求 各单位应当根据会计业务的需要设置会计机构;不具备单独设置会计机构条件的,应当在有关机构中配备专职会计人员。 设置会计机构,应当配备会计机构负责人;在有关机构中配备专职会计人员,应当在专职会计人员中指定会计主管人员。 没有设置会计机构和配备会计人员的单位,应当根据代理记账管理暂行办法委托会计师事务所或者持有代理记账许可证书的其他代理记账机构进行代
20、理记账。 1.2会计人员任职条件 持有会计从业资格证书 从事会计工作的人员,必须取得会计从业资格证书。各单位应当根据会计业务需要配备持有从业资格证书的会计人员,否则不得从事会计工作;会计人员从业资格管理办法由国务院财政部门规定。 具备必要的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 熟悉国家财经法律、法规、规章和方针、政策,掌握本行业业务管理的有关知识; 按照规定参加会计业务培训 会计人员应当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参加会计业务的培训。各单位应当合理安排会计人员的培训,保证会计人员每年有一定时间用于学习和参加培训。 1.3会计机构负责人、会计主管人员任职条件 坚持原则,廉洁奉公; 具有会计专业技术资格; 熟悉国家财经法律、法
21、规、规章和方针、政策,掌握本行业业务管理的有关知识; 有较强的组织能力; 身体状况能够适应本职工作的要求。 担任单位会计机构负责人(会计主管人员)的,除上述条件外,还应当具备会计师以上专业技术职务资格或者从事会计工作三年以上经历。 2总会计师 总会计师是主管本单位财务会计工作的行政领导。总会计师协助单位主要行政领导人工作,直接对单位主要行政领导人负责。 2.1总会计师的设置范围 国有的和国有资产占控股地位或者主导地位的大、中型企业必须设置总会计师。总会计师的任职资格、任免程序、职责权限由国务院规定。总会计师由具有会计师以上专业技术资格的人员担任。 2.2总会计师的地位 总会计师是单位行政领导成
22、员,协助单位主要行政领导人工作,直接对单位主要行政领导人负责。 凡设置总会计师的单位,在单位行政领导成员中,不设与总会计师职权重叠的副职。 总会计师具体组织本单位执行国家有关财经法律、法规、方针、政策和制度,保护国家财产。 总会计师的职权受国家法律保护。单位主要行政领导人应当支持并保障总会计师依法行使职权。 2.3总会计师的职责 编制和执行预算、财务收支计划、信贷计划,拟订资金筹措和使用方案,开辟财源,有效地使用资金; 进行成本费用预测、计划、控制、核算、分析和考核,督促本单位有关部门降低消耗、节约费用、提高经济效益; 建立、健全经济核算制度,利用财务会计资料进行经济活动分析; 承办单位主要行
23、政领导人交办的其他工作。 负责对本单位财会机构的设置和会计人员的配备、会计专业职务的设置和聘任提出方案;组织会计人员的业务培训和考核;支持会计人员依法行使职权。 协助单位主要行政领导人对企业的生产经营、行政事业单位的业务发展以及基本建设投资等问题作出决策。 参与新产品开发、技术改造、科技研究、商品(劳务)价格和工资奖金等方案的制定;参与重大经济合同和经济协议的研究、审查。 2.4总会计师的权限 对违反国家财经法律、法规、方针、政策、制度和有可能在经济上造成损失、浪费的行为,有权制止或者纠正。制止或者纠正无效时,提请单位主要行政领导人处理。 单位主要行政领导人不同意总会计师处理意见的,总会计师应
24、当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会计法的规定执行。 有权组织本单位各职能部门、直属基层组织的经济核算、财务会计和成本管理方面的工作。 主管审批财务收支工作。除一般的财务收支可以由总会计师授权的财会机构负责人或者其他指定人员审批外,重大的财务收支,须经总会计师审批或者由总会计师报单位主要行政领导人批准。 预算、财务收支计划、成本和费用计划、信贷计划、财务专题报告、会计决算报表,须经总会计师签署。 涉及财务收支的重大业务计划、经济合同、经济协议等,在单位内部须经总会计师会签。 会计人员的任用、晋升、调动、奖惩,应当事先征求总会计师的意见。财会机构负责人或者会计主管人员的人选,应当由总会计师进行业务考核,依照有
25、关规定审批。 2.5任免与奖惩 企业的总会计师由本单位主要行政领导人提名,政府主管部门任命或者聘任;免职或者解聘程序与任命或者聘任程序相同。 3会计工作岗位设置原则 3.1根据会计业务需要设置会计工作岗位 会计工作岗位一般可分为:会计机构负责人或者会计主管人员,出纳,财产物资核算,工资核算,成本费用核算,财务成果核算,资金核算,往来结算,总账报表,稽核,档案管理等。开展会计电算化和管理会计的单位,可以根据需要设置相应工作岗位,也可以与其他工作岗位相结合。 3.2符合内部牵制制度的要求 会计工作岗位,可以一人一岗、一人多岗或者一岗多人。但出纳人员不得兼管稽核、会计档案保管和收入、费用、债权债务账
26、目的登记工作。 3.3有利于会计人员全面熟悉业务,不断提高业务素质 会计人员的工作岗位应当有计划地进行轮换。 第十五条各单位领导人应当支持会计机构、会计人员依法行使职权;对忠于职守,坚持原则,做出显着成绩的会计机构、会计人员,应当给予精神的和物质的奖励。 4会计人员回避制度 集团公司、直属单位、成员企业等单位任用会计人员应当实行回避制度。 单位领导人的直系亲属不得担任本单位的。会计机构负责人、会计主管人员。 会计机构负责人、会计主管人员的直系亲属不得在本单位会计机构中担任出纳工作。 需要回避的直系亲属为:夫妻关系、直系血亲关系、三代以内旁系血亲以及配偶亲关系。 5会计人员职业道德 会计人员在会
27、计工作中应当遵守职业道德,树立良好的职业品质、严谨的工作作风,严守工作纪律,努力提高工作效率和工作质量。 敬 业爱岗会计人员应当热爱本职工作,努力钻研业务,使自己的知识和技能适应所从事工作的要求。 熟悉法规会计人员应当熟悉财经法律、法规、规章和国家统一会计制度,并结合会计工作进行广泛宣传。 依法办事会计人员应当按照会计法规、法规和国家统一会计制度规定的程序和要求进行会计工作,保证所提供的会计信息合法、真实、准确、及时、完整。 客观公正会计人员办理会计事务应当实事求是、客观公正。 搞好服务会计人员应当熟悉本单位的生产经营和业务管理情况,运用掌握的会计信息和会计方法,为改善单位内部管理、提高经济效
28、益服务。 保守秘密会计人员应当保守本单位的商业秘密。除法律规定和单位领导人同意外,不能私自向外界提供或者泄露单位的会计信息。 6会计工作交接 会计人员工作调动或者因故离职,必须将本人所经管的会计工作全部移交给接替人员。没有办清交接手续的,不得调动或者离职。 接替人员应当认真接管移交工作,并继续办理移交的未了事项。 6.1交接前的准备工作工作 已经受理的经济业务尚未填制会计凭证的,应当填制完毕。 尚未登记的账目,应当登记完毕,并在最后一笔余额后加盖经办人员印章。 整理应该移交的各项资料,对未了事项写出书面材料。 编制移交清册,列明应当移交的会计凭证、会计账簿、会计报表、印章、现金、有价证券、支票
29、簿、发票、文件、其他会计资料和物品等内容;实行会计电算化的单位,从事该项工作的移交人员还应当在移交清册中列明会计软件及密码、会计软件数据磁盘(磁带等)及有关资料、实物等内容。 6.2交接的基本程序 移交点收 移交人员在办理移交时,要按移交清册逐项移交;接替人员要逐项核对点收。 现金、有价证券要根据会计账簿有关记录进行点交。库存现金、有价证券必须与会计账簿记录保持一致。不一致时,移交人员必须限期查清。 会计凭证、会计账簿、会计报表和其他会计资料必须完整无缺。如有短缺,必须查清原因,并在移交清册中注明,由移交人员负责。 银行存款账户余额要与银行对账单核对,如不一致,应当编制银行存款余额调节表调节相
30、符,各种财产物资和债权债务的明细账户余额要与总账有关账户余额核对相符;必要时,要抽查个别账户的余额,与实物核对相符,或者与往来单位、个人核对清楚。 移交人员经管的票据、印章和其他实物等,必须交接清楚;移交人员从事会计电算化工作的,要对有关电子数据在实际操作状态下进行交接。 专人监督 会计人员办理交接手续,必须有监交人负责监交。 一般会计人员交接,由单位会计机构负责人、会计主管人员负责监交; 会计机构负责人、会计主管人员交接,由单位领导人负责监交,必要时可由上级主管部门派人会同监交。 会计机构负责人、会计主管人员移交时,还必须将全部财务会计工作、重大财务收支和会计人员的情况等,向接替人员详细介绍
31、。对需要移交的遗留问题,应当写出书面材料。 交接后的有关事宜 交接完毕后,交接双方和监交人员要在移交注册上签名或者盖章。并应在移交注册上注明:单位名称,交接日期,交接双方和监交人员的职务、姓名,移交清册页数以及需要说明的问题和意见等。 移交清册一般应当填制一式三份,交接双方各执一份,存档一份。 接替人员应当继续使用移交的会计账簿,不得自行另立新账,以保持会计记录的连续性。 单位撤销时,必须留有必要的会计人员,会同有关人员办理清理工作,编制决算。未移交前,不得离职。接收单位和移交日期由主管部门确定。 单位合并、分立的,其会计工作交接手续比照上述有关规定办理。 6.3会计工作临时交接 会计人员临时
32、离职或者因病不能工作且需要接替或者代理的,会计机构负责人、会计主管人员或者单位领导人必须指定有关人员接替或者代理,并办理交接手续。 临时离职或者因病不能工作的会计人员恢复工作的,应当与接替或者代理人员办理交接手续。 移交人员因病或者其他特殊原因不能亲自办理移交的,经单位领导人批准,可由移交人员委托他人代办移交,但委托人应当承担责任。 6.3移交后的责任 移交人员对所移交的会计凭证、会计账簿、会计报表和其他有关资料的合法性、真实性承担法律责任。 7会计人员继续教育 会计人员继续教育是会计管理工作的一个组成部分,是会计队伍建设的重要内容。 会计人员继续教育的对象为在职会计人员。 7.1会计人员继续
33、教育的级别 会计人员继续教育分为高级、中级、初级三个级别,即高级会计人员继续教育、中级会计人员继续教育和初级会计人员继续教育。 高级会计人员继续教育 包括已取得或受聘高级会计专业技术资格(职称)及具备相当水平的会计人员; 中级会计人员继续教育 包括已取得或受聘中级会计专业技术资格(职称)及具备相当水平的会计人员; 初级会计人员继续教育 包括已取得或受聘初级会计专业技术资格(职称)和已取得会计证但未取得或受聘初级会计专业技术资格(职称)的会计人员。 7.2继续教育的内容 会计理论与实务; 财务、会计法规制度; 会计职业道德规范; 其他相关知识; 其他相关法规制度。 7.3继续教育的形式 培训形式
34、 财政部门会计管理机构组织的培训; 财政部门会计管理机构批准设立的培训点举办的培训; 省级以上业务主管部门举办的业务培训; 正在普通院校或成人院校接受国家承认的会计专业学历教育; 财政部门会计管理机构认可的其他形式。 自学形式 部门或单位自行组织的业务学习、岗位培训; 承担会计专业课题研究,并取得研究成果; 参加上一级别会计专业技术资格考试; 财政部门会计管理机构认可的其他形式。 7.4继续教育的时间 高级会计人员继续教育和中级会计人员继续教育的时间每年累计不少于68小时,其中接受培训时间每年累计不少于20小时,自学时间每年累计不少于48小时。 初级会计人员继续教育的时间每年累计不少于72小时
35、,其中接受培训时间每年累计不少于24小时,自学时间每年累计不少于48小时。 7.5财政部门对继续教育管理的规定 财政部门会计管理机构建立高级、中级、初级会计人员继续教育档案,制发会计人员继续教育手册,对会计人员继续教育情况予以记录并加盖继续教育印章,同时在会计人员继续教育档案中记载。 会计人员接受培训情况由培训单位出具证明,包括培训内容、培训日期、累计培训小时数等,经财政部门会计管理机构审核后确认。 会计人员自学情况由会计人员、会计人员所在单位以及有关单位提供证明,经财政部门会计管理机构审核后确认,有的自学形式需按有关规定折算自学小时后确认。 年度内未接受继续教育或未按有关规定完成继续教育时间
36、的会计人员,如无正当理由的,予以警告。 连续2年未接受继续教育或连续2年未按有关规定完成继续教育时间的会计人员,不予办理会计证年检,不得参加上一档次会计专业技术资格考试或高级会计师资格评审,不得参加先进会计工作者评选,财政部门不予颁发会计人员荣誉证书;会计人员所在单位负有责任的,其单位不得申请会计基础工作规范化资格。 连续3年未接受继续教育或连续3年未按有关规定完成继续教育时间的会计人员,由省级财政部门作出或建议作出取消其会计从业资格证书、会计专业技术资格(职称)、会计人员所在单位会计基础工作规范化证书的决定。 被取消会计从业资格证书、会计专业技术资格(职称)、会计基础工作规范化证书的会计人员
37、和单位,2年内(含2年)不得重新参加会计证考试、会计专业技术资格(职称)考试或评审、申请会计基础工作规范化资格。如在2年后想重新获得会计从业资格证书、会计专业技术资格(职称)、会计基础工作规范化证书,须经省级财政部门批准后才能重新参加会计从业资格证书证、会计专业技术资格(职称)考试(评审)或申请会计基础工作规范化资格。 7.6组织与实施 每年由人事部门组织安排;财务部门具体实施; 企业的管理制度 篇五 项目部为加强“成本管理责任制”作出如下安排: 一、结合公司安字(20xx)014号文件,项目部在各人员岗位职责中建立项目成本管理责任制,由主任经济师编制,经项目经理审批后20xx年1月1日起全面
38、执行。 二、项目部投标工作及新接工程安排: 1、核算工程量:项目经理或主任经济师安排相关专业造价员提量,并形成投标预算; 投标预算书制作费用:xxxx,不能整套(算量、套定额子目、上机、出报表)完成的按xxx支付。出现严重失误的按同比例扣还预算费。 造价员xxxx项目部所有持造价员资格的人员。不能按时完成或接受任务都后续造价员继续教育等费用不再予以报销。 2、投标预算的汇总和递送由主任经济师(经营管理员)完成。 3、项目经理、主任经济师参与调标,主任经济师做好相关记录。 4、新工程:项目经理、副经理,主任工程师、经济师安排应该工程现场管理人员及班组,主任工程师向分公司相关部门报送人员体系审批表
39、。 5、项目负责人填写“开工报告”、“施工进度总计划”,主任工程师审核后交分公司审批后返主任经济师一份,工地留存一份。 6、主任经济师依据司字20xx131号文件配合分公司经营科做“土建安装配合合同”、“承包合同”的签订工作,并交总公司经营管理处、土建项目部、分公司经营科、安装项目部存档。 三、施工预算的编制: 1、工程中标后一个月内(且必须在产生人工工资前)由主任经济师安排专业人员结合投标清单、预算交底、调标记录、上缴管理费、土建安装配合费等因素编制施工预算(按20xx年陕西价目表及配套费用表进行编制,人工单价一般不得超过陕建20xx323号文件36元/工日。 2、由项目经理、副经理、主任工
40、程师、主任经济师一起确定施工预算总费用并报经营科审核。审批后的施工预算一份返项目部,一份留经营科,做为经营科对单位工程总费用进行控制的依据。 3、由项目经理、副经理、主任工程师、主任经济师一起确定单位工程目标完成成本分析、盈亏统计表、单位工程费用构成表。由主任经济师报经营科进行审核,总经济师审批。 4、项目经理签订安装承包合同,签审后留主任经济师存放。 5、主任经济师组织成本策划,由分司经营科、项目经理、副经理、主任工程师、主任经济师一起确定各项人、材、机目标值。经营管理员将各目标值传递到各部门、人员及班组。 四、人工费、机械费的控制: 1、主任经济师、项目负责人安排该工程的相关专业工长签订“
41、分部分项工程承包合同”。项目经理(有特殊要求的按实际分包约定内容签订)审签。 2、分司经营科将投标状态下的目标值提供给劳资科,劳资科每月依据项目部所报人工工资递减。 3、劳资(记账)员进行人工、材料、机械的实时消耗量统计,每月10日交主任经济师处。主任经济师作成本统计及分析。 劳资员结合项目部实际人工工资,区分工程、班组、职工工资等,每月5日前将上月工资发放汇总情况交主任经济师一份(样表1附后)。 记账员结合实际项目部机械的实时消耗,区分采购费、维修保养费等,每月10日前将上月机械费消耗汇总数据交主任经济师一份(样表记账员自制)。 (记帐员各类凭证等应区别各工地记录;以备结算及成本核算。) 4
42、、工长(施工班组长)每月16日报实际完成工程量(样表2附后),经质检员、安全员、现场负责人确认质量、安全、是否为合格产品后,项目负责人将审核过的工程量报经营员,填写“月工资额”表(样表3附后)。 5、经营管理员依据进度计划,核算月完成工程量。于每月19日前交分司。 6、劳资员应严格以经营管理员提供的人工费为依据,编制工资发放凭单,项目经理审签后,将每月工资发放汇总情况交主任经济师一份,即本项第3条。 五、材料费的控制: 1、物资需用总计划是现场工程实体消耗的预测成本,是工程物资控制的总目标。物资需用总计划由项目部自主编制、审核及控制。项目部在报销发票时,经营科依据物资需用总计划中的数量依次递减
43、,并在材料总费用中递减。 2、现场负责人开工前组织各工长编制物资需用总计划,由主任经济师审核,项目经理审批后一式两份,一份返现场负责人,一份交主任经济师备案作为材料费控制的依据。 3、在月材料采购过程中,由现场负责人依据物资需用总计划,审核专项工长提出的月材料计划,并核对库房材料节余量后,分阶段、分系统编制月采购计划一式三分。经主任经济师审核后,交项目经理审批签字后,工地、材料员、主任经济师各留一份。材料员负责采购。 4、现场负责人建立物资采购计划台账(样表4附后)交主任经济师,主任经济师在物资需用总计划中逐次递减。分析原因,及时纠偏催促变更。 5、物资供货合同的评审,经材料员确认、签字,主任
44、经济师审核,项目部经理审批后,报经营科。经营科组织评审后,与供货商签订物资供货合同。记账员、主任经济师、经营科各留一份。 6、材料到达现场验证后,库管员应严格按照物资管理办法,检查物资的数量是否与购料合同及物资采购计划相符,规格、型号是否一致,核对无误后填写物资验收单、物资进场验收记录;对于甲供的材料,库管员视同采购填写物资验收单、顾客提供物资清单。现场负责人(技校员)及时将甲供材清单递送主任经济师留存。 7、库管员应将材料账按十大类分开,依据材料验收单登记明细账、将分步工序实际工程量作为各项材料用量的控制目标,严格按照限额领料进行控制,每月现场负责人核对库房材料节余量前,对库存材料进行盘点,
45、对下次物资入库量进行登记分类。库管员负责建立日、月入库、出库台账每日进行盘点,并将月入库、出库台账(样表5附后)于当月16日前交主任经济师一份。 8、经营管理员每月将物资月计划与实际消耗进行对比分析(样表6附后)报主任经济师,现场管理人员要对操作人员使用的材料量进行监督,主任经济师组织相关人员制定措施避免材料浪费。 9、工程收尾期间,现场负责人对材料进行清查,对于剩余材料及多次使用性材料进行回收入库,并编制回收入库单(样表7附后)交材料员、主任经济师各一份。 10、工程项目物资报销单据由材料员(样表8附后)、项目负责人签字,主任经济师审核,项目经理审批。主任经济师将物资报销费用计入成本。记账员(样表8附后)到经营科输发票报销手续,报销凭证必须是正式发票。发票后附的入库单、验收单、材料清单,物资名称、规格型号、单位、单价、数量必须填写清楚,与发票一致。材料员及记账员协同进行材料的实时消耗量统计,每月10日前将上月统计数据交主任经济师一份作成本统计及分析。 六、成本管理: 1、项目部经营人员: 主任 经济 师:xxx 经 营 员:xxx,兼电气专业造价员 暖通专业造价员:xxx 专业造价员优先执行项目部经营工作,配合主任经济师每月完成成本数据的收集、整理、核算、分析统计工作。 七、变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