延长退休年龄的法律思考.docx
《延长退休年龄的法律思考.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延长退休年龄的法律思考.docx(19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延长退休年龄的法律思考 内 容 摘 要 关于退休年龄延长的问题,国内外学者都进行了特殊多的争论,但是碍于社会实际的进呈现状,经济等问题多变,导致不同的学者或者学派产生不同的看法和看法,但是无论如何,这是一个迫切需要解决的现实问题。本文在综合分析考虑了我国国内基本法律规定和外国相关争论状况以后,提出相对具体的建议,首先从延长退休年龄可以缓解社会抚养压力和增加社会劳动力等方面论述了其必要性,然后再针对我国目前有关退休年龄的法律条文,阐述了延长退休年龄的可行性,最终在认为其是必要的和可行的条件之下,综合并且具体地提出了相应的看法和方法,如制定相关的单行法和设置科学退休年龄等。文中大多接受数据分析来进
2、行证明和阐述,将当下社会中相应的数据资料进行量化对比分析,通过数据分析结果,直观呈现了所需要得出的结论,同时也利用了相关的数学分析软件SPSS,来对结果的相关性等做验证,力求结论贴合实际。 关键词:单行法;人均养老保险支出;男女趋同;渐进性 一、绪 论 (一)争论背景及意义 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深化进展,我国的社会经济结构与形式产生了极大的变化,同时人口结构与人口的平均年龄也在发生转移。支撑社会经济进展的关键因素是人,只有合理协调经济结构与人口结构之间的关系,社会经济才能拥有稳健的进展动力。随着人民生活水平与医疗卫生水平的提高,目前我国的人均寿命不断延长,人口的身体素养也更佳。然而,随着人口健康
3、水平的提升,人口老龄化的问题也慢慢凸显,即使二胎政策的出台,也不能在短时间内使其有较大的变化,因此人口红利会被越分越薄,在这样的大趋势下,关于延长退休年龄问题的争论,刻不容缓。关于争论延长退休年龄的问题,必定从法律的角度入手来争论,而我国的退休制度以及相关法律规定,已多年没有过大的调整,这在确定程度上已无法适应当代经济社会的进展。因此,延长退休年龄法律上的思考与争论,对当前社会的退休制度改革调整,具有较大的现实参考意义。 (二)争论内容与思路 本论文主要争论在当代社会经济现状下,有关于延长退休年龄的法律问题思考,即争论在延长退休年龄方面的法律规定的现实状况,以及存在的问题,完善的必要性和可行性
4、,然后依据可行性程度来提出相关的看法和建议,解决实际的问题。 (三)国内外争论状况 1.国内争论 目前国内对于退休年龄问题的探讨和争论现状如下:大部分学者都认为当下的退休年龄已经不能适应社会的进展,普遍提出需要将其延长。 周志太和谢飞梦认为,我们国家目前在员工退休方面的制度已经不太适应现实的状况了,鉴于人们工作的环境,强度,员工的供应需求状况等条件来进行思考,有必要对其进行改革与调整,实行延长退休年龄。1李学锋认为,退休制度的改革,应当既满足国家宏观经济目标,又能对劳动者的退休权利进行全面的保障。2刘乙认为,我国的退休年龄难以适应经济进展需要,退休年龄与养老保障制度失衡。3宋谦,安雁嵘认为目前
5、法定退休年龄偏低,老年人口预期寿命已经特殊高,大大地增加了养老金支付压力,延迟退休年龄有利于增加劳动力供应和减轻养老金负担。4李国丰认为,我们国家人口平均寿命提高了,但是保险能够赡养的老年人口比例却降低了,会使得养老保险难以长期进展下去,确定要转变目前这种状况,通过推后劳动力的退休年龄,来应对养老金收不抵支风险、维持政策代际公正,这是很重要的。5 虽然不同的学者从不同的角度阐述了自己对于要求延长退休年龄的观点,但归结起来,都是认为我国的人口结构和经济进展水平产生了较大的变化,而长期不变的退休制度会阻碍社会的进展,增加经济的负担,也都普遍认为可以从制定弹性退休机制,逐步提高退休年龄。笔者认为,退
6、休年龄的修改,不仅仅要从经济和社会的角度动身,更要有法律制度方面的支撑,经济进展的需求是延长退休年龄的推力,而法律制度的思考,才是延长退休年龄的落脚点。 2.国外争论 关于延长退休年龄,世界其他地区也有相关的做法和争论,这是一个随着人类社会进展而衍生出来的问题,德国从2012年开头将退休年龄每年推迟1个月, 2024年之后每年推迟2个月, 直到2030年,延长到67岁退休。 韩国2013年起, 19531956年诞生的参保人将从61岁起领取退休金, 19571960年诞生的参保人将从62岁起领取退休金, 19611964年诞生的参保人将从63岁起领取退休金, 19651968年诞生的参保人将从
7、64岁起领取退休金,1969年以后诞生的人将从65岁起领取退休金,以此来逐步提高退休的年龄。阿方索R桑切斯马丁认为退休年龄改革带来了劳动力供应的大幅增加和养老金成本的大幅削减,但这些都是以牺牲巨大的福利损失为代价的。6让奥利维尔海拉特认为退休年龄为60岁的国家的特点是工人的就业率较低。 (四)创新与不足之处 1.创新之处 论文针对目前我国退休年龄的规定,提出通过用数据猜想科学的新退休年龄,且设立单行法加以规定,使男女性的退休的年纪开头慢慢走向全都,最终使得女性退休年龄大于男性或者彻底相同。 2.不足之处 由于论文的篇幅及本人力气的限制,很难对延长退休年龄的具体做法和新提建议的可行性,现实性做出
8、详细分析,也难以从更深层次的法律角度探究更为可行和具有连续性的法律建议。 争论方法本次论文争论,接受了案例分析法,文献案争论法、定量分析法等具体的争论方法。 二、当前社会退休法规及制度简述 (一)当下经济社会进展态势对退休年龄的影响 表2-1老年人口抚养比例与社会经济对比 由表2-1可以看出来,2009-2018年这十年间,随着人均生产总值的不断提升,我国65岁以上老年人口比例不断地提高,同时老年人口抚养比也在持续上升,说明白目前我国的老年人口越来越多,社会的抚养压力不断增大。 表2-2我国65岁以上人口比例与人均生产总值相关性分析 通过对人均生产总值与六十五岁以上人口比例的相关性分析可知,其
9、二者的相关性系数达到了0.992,即是二者之间存在显著的相关关系,则可认为,老年人口比例的上升,在很大程度上是由于经济水平的提升所导致的。 自2009年至2018年这十年间,我国的经济进展快速,人均生产总值呈不断上升的态势,然而,随着经济进展水平的不断提高,我国人口老龄化的问题也慢慢凸显。经济进展水平越高,人口素养提高速度也更快,同时医疗卫生和生活水平也在不断提升,因此我国65岁以上老年人口占比越来越大,直接就导致了老年人口抚养比例的提高,增加了社会的负担。 综上所述,经济进展水平提高,会造成人口老龄化问题的消逝,从而增加社会的老年人口抚养压力,因此需要延长退休年龄,增加社会中工作人口的比例,
10、减缓抚养压力。 (二)当前有关退休法规及政策分析 就目前我国的相关法律规定来说,对于法定退休年龄的设置,还是停留在三四十年前的水平,并没有跟得上社会进展的步伐,具体条文如下: 全民全部制企业、事业单位和党政机关、群众团体的工人男年满六十周岁,女年满五十周岁,并且连续工龄满十年的;男年满五十五周岁、女年满四十五周岁,连续工龄满十年的,从事井下、高空、高温、特别繁重体力劳动或其他有害身体健康的工作;男年满五十周岁,女年满四十五周岁,连续工龄满十年,由医院证明,并经劳动鉴定委员会确认,完全丢失劳动力气的应当准予退休。 同时,从上述的法律条文可以得知,对于私营企业,外资企业等其他全部制经济并没有一个明
11、确的针对性规定,在现实中,其他全部制经济组织只能接受同样的限制,依照比对该条文的规定。 当然,此规定也并不是没有可取之处,其科学之处主要体现在了对特殊工作群体的偏向性爱惜,并没有千篇一律地做出统一规定,而是依据不同的工作性质,接受了差异性规定。 但总的来说,我国目前关于退休的法定年龄规定,还是不足的,具体如下: 1.总的法定退休年龄太低,按上述规定,最高的退休年龄才为60岁,比目前的平均人口寿命76.34岁低了特殊多。据韩国媒体报道,从2018年7月份的资料来看,韩国有将近7.3万名出租车司机年龄超过了65岁,达到了出租车司机总人数的四分之一以上。同时,日本媒体的数据显示,日本的宝丽公司,将近
12、5000名自主营销负责人年过古稀,年纪在70岁以上,其中有一半年纪在80岁以上,更有甚者年纪达到了惊人的九十岁。这在很大程度上说明白,60岁以上的人口,是具有足够劳动力气的。 2.并没有特殊明确的关于各种全部制经济和组织的差异性法律规定,一般的私有制经济和外资经济组织,只能借鉴比照国家机关和事业单位等组织关于退休的年龄限制。 3.无针对职工退休与养老保障等问题做详细具体的规定的单行法。 三、延长退休年龄的可行性与必要性分析 (一)延长退休年龄的必要性分析 1.延长退休年龄可缓解社会保障的压力,优化财政支出 表3-1六十岁以上人口与六十五岁以上人口数差别率 六十岁以上人口与六十五岁以上人口数差别
13、=(六十岁以上人口数-六十五岁以上人口数)/六十岁以上人口数(公式1) 通过国家统计年鉴,收集相关数据,形成了表3-1,从而列举出了从2009年-2018年10年间我国60岁以上人口和65岁以上人口的总数,计算出同期二者之间的差异率均值,作为一个系数k,用k值将60岁以上的人口与65岁以上的人口差异率作为延长退休年龄前后的离退人员参加养老保险人数差异率,实现延长退休年龄前后的离退人员参加养老保险人数差异的计算。从表中也可以看到,60岁以上及65岁以上的人口数在逐年上升,并且上升的趋势正在增大。 表3-2城乡养老保险参保状况 表3-2列举出了2012-2018年这七年间我国离退人员参加养老保险人
14、数、城乡居民社会养老保险基金支出,并且由公式2计算出了人均养老保险支出。 人均养老保险支出=城乡居民社会养老保险基金支出/离退人员参加养老保险人数(公式2) 表3-3延长退休年龄前后城乡居民社会养老保险基金支出差额对比 推想延长退休年龄后离退人员参加养老保险人数=离退人员参加养老保险人数(1-六十岁以上人口与六十五岁以上人口数差别率平均值)(公式3) 推想延长退休年龄后城乡居民社会养老保险基金支出=推想延长退休年龄后离退人员参加养老保险人数*人均养老保险支出(公式4) 延长退休年龄前后城乡居民社会养老保险基金支出差额=城乡居民社会养老保险基金支出-推想延长退休年龄后城乡居民社会养老保险基金支出
15、(公式5) 由表3-3可以看到,推想延长退休年龄后城乡居民社会养老保险基金支出比原支出有了明显的降低(公式5)。也就是说,假设从2012年开头将法定退休年龄从原来的60和55岁统一调到65岁,我国的离退人员参加养老保险人数将会明显削减,每年的城乡居民社会养老保险基金支出也会大幅下降,例如2018年削减了979.2亿元,可以在很大程度上削减社会对于老年人口的抚养和保障压力,并且随着社会的进一步进展,这个作用会更加明显。 2.延长退休年龄可以增加社会就业人口 在当代的中国社会,经济进展越来越离不开人才,越来越离不开人力资源的管理,通过对2016-2020年城镇就业岗位需求量、劳动力供应量分别进行统
16、计和猜想,发觉2016年-2017年时城镇里面的劳动力是总体供应比需求量大的,但到了2018年-2020年却是相反的,2020年供求缺口估量会特殊大。当然,我国的劳动力供求缺口是层次性的,主要体现在对高尖端技术型人才和职业技术型人才的稀缺,我国是人口大国,但却缺乏高素养的劳动力,而对于“退休”二字来说,往往又只会发生在这些较高素养的劳动者身上,对于供应较大的基层劳动者来说,他们极简洁享受不到正常的退休保障,甚至他们根本就没有退休一说。 供不应求的劳动者早早就退休了,而能接替他们的人才又难以准时培育出来,就简洁导致许多职位消逝空缺,影响经济进展的水平和稳定性。假如能将其退休年龄慢慢延长,一方面他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延长 退休年龄 法律 思考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