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庆祝端午节手抄报文字内容.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庆祝端午节手抄报文字内容.docx(15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庆祝端午节手抄报文字内容端午节手抄报文字内容篇1 【唐代端午节】 唐代宫廷端午宴享和其他佳节类似的一点,就是皇帝照常例对大臣有所赏赐,以示恩宠。最常赐之物是夏令的扇子。唐会要记载:贞观十八年(西元_四年)五月五日,唐太宗御笔亲题“鸾”、“凤”、“蝶”、“龙”等字样于扇上。唐太宗原来就爱好书法,常与大书法家褚遂良等探讨书法艺术,他死后还要将王羲之兰亭序真迹陪葬昭陵。唐太宗本人书法也颇有造诣,御笔题写的这几字全用飞白书艺术方法,笔势奇绝,游龙走蛇。唐太宗对司徒长孙无忌及吏部尚书杨师道说:“五月旧俗,必用服玩相贺。今朕各赐君飞白扇二。”遂以扇赐宠臣。新唐书礼志记载:唐玄宗天宝年间常在五月五日奠衣扇于
2、诸陵来祀祖宗。唐代还有赏赐衣带的习俗。中华古今注云:唐贞观年间端午节,赐给文官黑玳瑁腰带,武官黑银腰带。旧唐书李元紘载李元紘曾于五月五日受赐紫服金鱼而感到宠幸无比。除赐宝扇玉带之外,还赏赐百索粽子。 唐玄宗时端午消遣活动别出心裁。据开元天宝遗事记载:宫中每到端午节,造粉团角黍置于盘中,再制作纤巧的小角弓,架箭射盘中的粉团,射中者得食之。由于小粉团滑腻又小,颇难射中。这本是宫中玩耍,后来传遍长安都城,一时都仿效之,射粉团成了端午节一种风俗。射粉团作为一种玩耍尚可言,唐玄宗在五月五日端午佳节有些作为就令人难以启齿了。有一年端午,他与杨贵妃避暑于兴庆宫,昼寝于池畔的水殿中,一群宫妃嫔女倚栏观水中雌雄
3、鸳鸯玩耍,而唐玄宗拥搂着贵妃在绡帐内对宫嫔们说:“尔等爱水中鸳鸯,争如我被底鸳鸯!”由此也可看出宫廷节日生活风俗的另一面。 容斋笔记记载:“唐时五月五日扬州于江心铸镜以进,故国朝翰苑撰端午贴子词多用其事。”再参照其他有关资料来看,唐代宫廷的确讲究五月五日铸新镜。镜龙记记载:唐天宝三年(西元七四四年),扬州进水中镜一面。镜面直径九寸,青莹耀目,镜背有盘龙纹饰。据进镜官李守泰说:铸此镜时,有一位自称姓龙名护的老人对铸镜工匠吕晖曰:“老人解造真龙镜。”老人遂入炉所,扃炉三日,后开炉突然不见人,在炉前却获得一素绢,上书:“盘龙盘龙,隐于镜中。分时有象,变化无穷。兴云吐雾,行雨生风。”吕晖看后,移炉于扬
4、子江心,以五月五日时铸成这面宝镜。据说此镜很神,过了七年遇大旱,召来道士叶法善祀镜,镜背上的龙口忽生白气,须臾满殿,甘雨如注。这当然是一个神话故事,五月五日扬子江心所铸的镜是否有此奇异姑且不论,但唐代的确有此讲究。 唐代民间端午风俗活动形式也类似前代。像酉阳杂俎就记载:“北方妇人,五日进五时图、五时花,施之帐上。是日又进长命缕,宛转绳结,皆为人像带之。”长命缕,只是制作上有所不同,用丝缕结成人形,更有装饰性。五时图则是五毒蛇、蝠、蜍、蜥蜴之类,是五毒图之前身,此俗始终影响到明清时期。午时花则是石榴花,五月正是榴花吐艳之时。唐代角黍粽子也花样翻新。文昌杂录记载:“唐时五日,有百索粽,又有九子粽。
5、”唐玄宗端午三殿宴群臣诗中就有“穴枕通灵气,长丝缤命人,四时花竞巧,九子粽争新。”,“百索粽”还是唐代皇帝赏赐臣下的食品。 唐代端午龙舟竞渡尤其值得一道。在唐代全盛时期,经济富强,人民生活相对稳定,在节日消遣方面,一方面是上行下效,蔚成风气,另一方面对民间的一些风俗活动也受到官府的支持。因此,竞渡之风尤为鼎盛。张说岳州观竞渡诗中描写当时竞渡情景道:“画作飞凫艇,双双竞拂流。低装山色变,急棹水华浮。”“鼓发南湖槎,标争西驿楼,并驱常诧速,非畏日光遒。”龙舟竞渡时,箫管奏鸣古老的祭祀乐章,船夫唱起高亢激越的船歌,乐声、歌笙、桨声、水波声合奏出一曲壮阔的交响乐。如储光羲官庄池观竞渡诗所写的:“落日吹
6、箫管,清池发棹歌,船争先后渡,岸击去来波。”描写唐代龙舟竞渡以张建封竞渡歌最为生动,读后如身临其境。 端午节手抄报文字内容篇2 【宋代端午节】 宋代以后,端午节许多风俗有了新变化。汉魏时以朱索、桃印施于门户,止恶气驱瘟避邪,而宋代却讲究贴天师符。陈元靓岁时广记引岁时杂记云:“端午,都人画天师像以卖。”还有合泥作张天师,以艾为头,以蒜为拳,置于门户上。苏子由作皇太妃合端午帖子诗中就有“太医争献天师艾,瑞雾长绕尧母门。”挂天师像、作泥天师人,这些活动很明显是受到道教的影响。此外,端午节还刻蒲棒为人形或葫芦形,带在身上避邪。王曾端午帖子诗云:“明朝知是天中节,旋刻菖蒲要辟邪!”小儿则有帛裹蚌粉,缀填
7、以棉絮,佩于身上,可以吸汗气。端午节常食的粽子,此时也花样增多,有角粽、锥粽、茭粽、筒粽、秤锤粽、九子粽多种。从五月一日起家家都预备团粽、蜀葵、桃柳枝、杏子、柰子、林擒、香印等物,到端午还要祭天。食品中还有一种“百头草”,是用菖蒲、生姜、杏、梅、李子、紫苏,皆制成细丝,盐浸晒乾,或用糖、蜂蜜浸之,作工特别讲究。有的还纳入梅子皮内,叫做“酿梅”。唐代的白粉团,在宋代亦有进展,又叫“水团”或“白团”,有的杂以五色,制成人兽花果之状。作工最精者称任“滴粉团”,为了增其香味,有的还加入麝香。这些都是端午食中佳品。 梦梁录记载:南宋时,“杭都风俗,自初一至端午日,家家买桃、柳、葵、榴、蒲叶、伏道,又并市
8、、茭、粽、五色水团、时果、五色瘟纸,当门供应。”端午节日用品叫卖者,从隔宿到五更,沿门唱卖,满街不绝。有的家以艾与百草缚成天师状悬于门楣上,有的悬虎头。而仕宦之家还用红笔书写“五月五日天中节,赤口白舌尽毁灭”之句。此日大家都采集百草或修制药品,用来避瘟疾,杭州人还有特殊风俗。,不论大小之家,都要焚午香(即中午焚香)一月。尤其是端午节这天,葵榴斗艳,栀艾争香,角黍包金,菖蒲切玉,以酬佳景。不仅是富户巨室如此,虽贫苦之人,亦对时行乐。 至于南宋偏安的小朝廷宫中,更是纸醉金迷的醉生梦死之世界。像乾淳岁时记叙述端午宫中习俗,要插食盘,架设天师艾虎,还用五色菖蒲、百草制作山子数十座,“大合三层,饰以珠翠
9、,葵榴艾花”。作糖蜜韵果,糖蜜巧粽,极其精致。还用大金瓶子数十,遍插葵榴栀子花,环绕殿阁。赏赐给后妃、内侍、诸阁臣僚的物品有翠叶五色、葵榴、金丝坠扇、真珠、百索、钗符、经筒、香囊、软香龙涎佩带以及紫练、白葛、红蕉等物。而其他大臣也要赏赐细葛香罗、蒲丝、艾叶、彩团、巧粽之类。堪见当时端午节之豪侈,与原来“辟恶”及“纪念”意义已相去甚远。 端午节手抄报文字内容篇3 【明清端午节】 明清时期,端午风俗活动形式变化虽不大,但是规模却愈来愈盛行。尤其南方龙舟竞渡,成为轰动一时的盛举。据武陵竞渡略记载,龙舟竞渡已不限于端午一天。而是“四月八日揭篷打船,五日一日新船下水,五日十日十五日划船赌赛,十八日送标”
10、。还有“五月十七、八打船,二十七、八送标者”。可见竞渡规模历时经月。对此事“或官府先禁后驰,民情先鼓后罢也。”龙船形制,中等长九丈五尺,长者有十一丈,短者也七丈五尺。划龙舟的桡手都是从渔家严格选择募徵身强力壮的健儿。龙船分白龙、黄龙、青龙、红龙。不仅船身,就连船上那些旌旗罗伞的装饰,以及划船桡手们服装乃至船桨都是一色。竞赛时规定有赛龙场、竞赛路线、并划定起点和终点。在终点设有船标,当竞渡龙舟到达终点时,投标船就将标投入水中,让各船争夺。标又分有鱼标、鸭标、和铁标。 武陵沅湘一带竞渡活动如上所述,其特点气概磅礴,船大人多,风格粗犷豪迈。而杭州西湖中龙舟竞渡则另具特色。吴地习俗称呼龙舟竞渡为“划龙
11、船”。清嘉录记载:“龙船,阊、胥两门,南北两濠及枫桥西路水滨皆有之。各占一色,四角枋柱,扬旌拽旗。”不过西湖龙船形制及划法却另有很多讲究。在龙船中舱伏有鼓吹手,两旁划桨十六,俗称其人为“划手”;在船头有一位篙师,手执长鈎立于船头,叫“档头篙”;在头亭之上,还要选长相端庄漂亮的小孩,装扮台阁故事,俗称为“龙头太子”;船尾高丈许,牵有彩绳,令儿童在上面扮装扮成“独占鳖头”、“童子拜观音”、“指日高升”、“杨贵妃醉酒”等戏剧人物造型。有竞渡龙船,也有画舫游艇供游客观龙船竞赛。在正式竞赛前数日,就开头祀神并在水中演练,称作“下水”;上岸后送神称作“拔龙头”。当头的人率里巷游水能手,年前就用带叶竹竿插树
12、桥头,为来年出龙认色,作好预备工作。 值得一提的是汉族端午节俗也被辽、金两国吸取。如辽史礼志就记载辽国重午朝仪,皇帝要系长寿彩缕才升坐。对南北臣僚也要各赐寿缕。而金国除吸取一些汉族风俗外,在端午节还有拜天之礼、射柳之俗及击鞠消遣活动。金史世宗本纪就记载:大定三年(西元一二_年)重午,金世宗“幸广乐园射柳,胜者赐物有差,复御常武殿,赐宴击鞠,自是岁以为常。”金史礼志对此俗有详细叙述。金俗重午、中元(七月十五日)、重九日行拜天之礼,筑台拜天。重五拜天之后,插柳球场,射者要以尊卑为序。柳枝要去皮露白,离地数寸。然后驰马弯弓而射。射不断或射不中者为负。射柳要击鼓助威。射柳完毕要打马球。风俗是彼此影响、
13、相互吸取的。所以到了明代,端午节又吸取了金人射柳之风俗。明永乐年间禁宫中就有剪柳之戏,剪柳即射柳,北方人还有将鹁鸪鸟藏在葫芦,悬于柳枝,弯弓射之。假如射中葫芦中,鹁鸪就飞出来,以此来定胜败。这种民间竞赛也是常在端五日进行,考其渊源,正是辽金遗俗。 明代把端午又称“女儿节”。帝京景物略云:“五月一日至五日,家家妍饰小闺女,簪以榴花,曰女儿节。”不仅节日名称有异宋代,而且民间风俗也有变化。来自民间的许多夏令保健活动,也掺杂在这个节日习俗中。例如在五月五日正午前,人们要群入天坛去避毒,过了正午才出来。在端午节还讲究捉虾蟆取蟾蜍,其方法是用针刺破蟾眉,将蟾蜍汁挤出。蟾蜍是一种珍贵的中药,可拔毒、消热、
14、消肿,治疗疔毒恶疽有奇效。以菖蒲渍酒饮用避恶气,用艾叶插门固为前代之遗俗。明代新消逝的风俗是用雄黄涂耳鼻,认为这样可以避虫毒。据闽越搜奇谈云:闽地在五日,还以雄黄浸水,蘸书“王”字于儿童额上,这种风俗称作“画额”。古人对雄黄杀虫驱毒作用早有熟识,葛洪抱朴子仙药篇已有论述。李时珍本草纲目也解释“雄黄味辛温有毒,具有解虫蛇毒、燥湿,杀虫驱痰功效。”可“主治百虫毒、蛇虺毒。”在没有碘酒和红药水的年月里,我们祖先用白酒浸雄黄,再加几块白矾,待酒挥发干后,便成了雄黄矾,用来杀菌消毒。因此,每逢端午节,人们把房子打扫干净,在房内食物贮存处及厨房里洒上雄黄水,用来杀死或防止毒虫。正因古代人特别重视端午用雄黄
15、防毒虫,所以,白蛇传的故事及戏剧中,才有白蛇端午饮雄黄酒显原形的情节。这个故事妇孺皆知,流传至今。 端午节手抄报文字内容篇4 端午节古诗词 1、端午三首 作者:赵蕃 谩说投诗赠汨罗,身今且乐奈渠何。 尝闻求福木居士,试向艾人成祝呵。 忠言不用竟沉死,留得文章星斗罗。 何意更觞昌歜酒,为君击节一长歌。 年年端午风兼雨,似为屈原陈昔冤。 2、午即事 作者:文天祥 五月五日午,赠我一枝艾。故人不行见,新知万里外。 丹心照夙昔,鬓发日已改。我欲从灵均,三湘隔辽海。 我欲于谁论许事,舍南舍北鹁鸠喧。 3、屈原塔 作者:苏轼 楚人悲屈原,千载意未歇。 精魂飘何处,父老空哽咽。 至今沧江上,投饭救饥渴。 遗
16、风成竞渡,哀叫楚山裂。 屈原古壮士,就死意甚烈。 世俗安得知,眷眷不忍决。 南宾旧属楚,山上有遗塔。 应是奉佛人,恐子就沦灭。 4、竞渡诗 作者:卢肇 石溪久住思端午,馆驿楼前看发机。 鼙鼓动时雷隐隐,兽头凌处雪微微。 冲波突出人齐譀,跃浪争先鸟退飞。 向道是龙刚不信,果真夺得锦标归。 5、同州端午 作者:殷尧藩 鹤发垂肩尺许长,离家三十五端阳。 儿童见说深惊异,却问何方是家乡。 端午节手抄报文字内容篇5 端午节祝福语 1.端午节已到,送你一只香甜粽子:以芳香的祝福为叶,以宽厚的包涵为米,以温存的叮嘱做馅,再用友情的丝线缠绕,愿你品尝出人生的奇妙和五月五的情怀! 2.端午节到,我用宽容作粽叶,
17、用欢快作糯米,用甜蜜作馅儿,用爱心作炉灶,用热忱作柴火,煮一锅幸福的粽送给你,友爱的你收到了吗? 3.端午节到了,送你一包粽子:青青的叶子代表纯洁的友情,红白的馅代表对你无尽的关怀。轻轻的咬一口,露出甜蜜的微笑,愿你欢乐每一刻,欢快每一天。 4.虽然繁忙,真友情永久不会遗忘。虽然分隔,好情意永久不会冷落。虽然只是一条短信,但希望给你带去生疏的温馨。端午节就到,真诚的祝愿:端午节欢快! 5.以真心为叶,包裹欢快!以诚意为馅,塞满幸福!以关怀为线,捆住健康!端午节祝你欢乐顺心舒心。意兴尽兴兴奋! 6.又到端午节,又闻粽飘香,一生中总有一些伴侣最珍惜,一年中总有一些日子难遗忘,虽不能时时问候,却在这
18、特别的日子,轻轻的说一声,伴侣,端午安康! 7.现在的粽子啊,它含金量高,吃一个顶过去五个,便利!你瞧我,一口气上五楼,不费劲!自从吃了粽子呀,腰不疼,腿不软,吃粽子也有劲了! 8.粽子香香,引来好一切奇妙。龙舟划划,赶走全部苦恼。大家齐聚,共度欢快时刻。欢快日子,祝福多多,愿你端午节欢快,好运粽在身边,幸福满舟围! 9.顶着飞涨的物价,我买来最好的白糖、优质大米、不含瘦肉精的猪肉、纯正的花生油、不加色素的绿豆,做成五道杠质量的粽子送给你,祝你端午节欢快如意! 10.包粽子,包含万千祝福。赛龙舟,赛出你我雄风。一年一度,端午将至,我把嘴真诚的祝福送给你,祝你端午节欢快,生活像粽子一样甜甜美美,
19、事业像龙舟一样,劈风斩浪。 11.秘诀:将手机用粽叶包好,放在锅里煮分钟。电池续电将延长两倍,信号增加,打电话时能闻到粽子香味!祝你端午节安康! 12.讲台上,寒来暑往,春夏秋冬,撒下心血点点。花园里,扶残助弱,风霜雨雪,育出新蕊亭亭,友爱的老师,祝您端午节欢快! 13.神观看你口渴,便制造了水。神观看你肚饿,便制造了米。神观看你孤独,所以他制造了你的伴侣我,端午节到了,我祝愿你节日欢快,多吃粽子! 14.送你一个好运粽,里面包藏健康米,好运蛋,平安菇,欢快虾,长寿花,幸运栗,假如你收到将会好运连连。祝你端午节欢快。 15.五月五日是端阳,各种风俗传统扬,门插艾,香满堂,吃粽子,撒白糖,挂菖蒲
20、,辟邪忙,龙舟过江划桨忙,欢畅过节喜洋洋。愿友人端午节欢快。 16.端午节到了,记得吃粽子,我的祝福就是那翠绿的棕叶,包裹住幸福和甜蜜。你的欢快就是那饱满的香米,数不清毕竟有几粒。愿你的生活欢乐又如意。 17.长夜盼望天亮,寒冬盼望太阳,酷夏宠爱的是凉快,端午节爱吃的是香甜的粽子,想起的是你可爱的模样。五月初五粽情于你,祝幸福地久天长。 18.五月五是端午,粽叶飘香鼻尖传。片片芦苇片片情,点点红豆寄情意。粒粒红枣心兴奋,滴滴雄黄吉利意。年年岁岁端午节,分分秒秒幸福时。 19.五色新丝缠角粽,绿杨带雨垂垂重,棕叶包着伴侣情,友善关爱粽是情。门边插上艾叶香,平安健康永一生。祝端午节欢快! 20.端
21、午节百花香。粽子芳香飘四方。东方送你摇钱树。南方送你贵人扶。西方送你工作好。北方送你没苦恼。方方好运方方行。信息传达粽子情!祝您端午节安康! 端午节手抄报文字内容篇6 端午节简介 农历五月初五,是中国民间的传统节日端午节,它是中华民族古老的传统节日之一。端午也称端五,端阳。此外,端午节还有许多别称,如:午日节、重五节,五月节、浴兰节、女儿节,天中节、地腊、诗人节、龙日等等。虽然名称不同,但总体上说,各地人民过节的习俗还是同多于异的。 过端午节,是中国人二千多年来的传统习惯,由于地域宽阔,民族众多,加上许多故事传奇,于是不仅产生了众多相异的节名,而且各地也有着不尽相同的习俗。其内容主要有:女儿回
22、娘家,挂钟馗像,迎鬼船、躲午,帖午叶符,悬挂菖蒲、艾草,游百病,佩香囊,备牲醴,赛龙舟,比武,击球,荡秋千,给小孩涂雄黄,饮用雄黄酒、菖蒲酒,吃五毒饼、咸蛋、粽子和时令鲜果等,除了有迷信颜色的活动渐已消逝外,其余至今流传中国各地及邻近诸国。有些活动,如赛龙舟等,已得到新的进展,突破了时间、地域界线,成为了国际性的体育赛事。 关于端午节的由来,说法甚多,诸如:纪念屈原说。纪念伍子胥说。纪念曹娥说。起于三代夏至节说。恶月恶日驱避说,吴越民族图腾祭说等等。以上各说,各本其源。据学者闻一多先生的端午考和端午的历史教育列举的百余条古籍记载及专家考古考证,端午的起源,是中国古代南方吴越民族进行图腾祭的节日
23、,比屈原更早。但千百年来,屈原的爱国精神和感人诗辞,已广泛深化人心,故人们“惜而哀之,世论其辞,以相传焉”,因此,纪念屈原之说,影响最广最深,占据主流地位。在民俗文化领域,中国民众把端午节的龙舟竞渡和吃粽子等,都与纪念屈原联系在一起。 时至今日,端午节仍是中国人民中一个特别盛行的隆重节日。 端午粽子 端午佳节,当然少不了粽子这个主角。端午节吃粽子,这是中国人民的又一传统习俗。粽子应当算得上是中国历迄今为止文化积淀最深厚的传统食品了。 据记载,早在春秋时期,用菰叶(茭白叶)包黍米成牛角状,称“角黍”。用竹筒装米密封烤熟,称“筒粽”。到了晋代,粽子被正式定为端午节食品。这时,包粽子的原料除糯米外,
24、还添加中药益智仁,煮熟的粽子称“益智粽”。 米中掺杂禽兽肉、板栗、红枣、赤豆等,品种增多。粽子还用作交往的礼品。 到了盛唐时 期,粽子的用米,已“白莹如玉”,其形状消逝锥形、菱形。日本 文献中就记载有“大唐粽子”。宋朝时,已有“蜜饯粽”,即果品入粽。诗人苏东坡有“时于粽里见杨梅”的诗句 。 始终到今日,每逢五月初五端午节,中国百姓家家户户都要浸糯米、洗粽叶、包粽子,其花色品种更为繁多。从馅料看,北方多包小枣的北京 枣棕。南方则有豆沙、鲜肉、八宝、火腿、蛋黄等多种馅料。 端午节手抄报文字内容篇7 端午节话题作文 “五月五日午,赠我一支艾。故人不行见,新知万里外。丹心照夙昔,鬓发日已改。我欲从灵均
25、,三湘隔辽海。”这首是宋朝诗人文天祥写的,写了当时发生在端午节的一件事。 说起端午节,它还有一个小故事呢!现在让我们一起来听听端午节的由来吧,“从前在春秋时期怀王有一位大臣,他的名字叫屈原。他提倡举贤授能,富国强兵,主力联齐抗秦,遭到贵族子兰等人的猛烈反对,屈原遭馋去职,流放到沅,湘流域。后来秦军攻破楚国京都,屈原眼看自己的祖国被侵略,于五月五日,在写下了绝笔作怀沙之后,抱石投汨罗江身死,以自己的生命谱写了一曲壮丽的爱国主义乐章。”这个文章的仆人公屈原是怎样的人呢?这个问题就留同学们一起争辩吧!下面就让我来讲讲我家过端午的习俗吧! 说端午节的时候吃粽子也是一种习俗,就让我给大家讲一讲我家是怎样包粽子吧! 第一步:先将粽叶放入锅内煮嫩,然后将五谷和糯米加在一起煮。 其次步:拿出已经煮好的几片粽叶搭在一起,中间在放五谷和糯米。 第三步:将既有瘦肉也有肥肉的猪肉切好,放入五谷的中间(记住是横着放哦)。 第四步:将缺口补好,用粽叶包好,并用绳绑好。 第五步:向锅里倒点水,用小火来煮,一个小时就可以了。 煮好的粽子特别香,我家包的粽子不像别人包得像三角形。我家包的粽子从上面看,像长方形。从前面看,像三角形。咬一口味道香喷喷的。 我宠爱在家里过端午节,更宠爱家里的粽子!15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