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优秀教学案例完整版通用5篇.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小学语文优秀教学案例完整版通用5篇.docx(16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小学语文优秀教学案例完整版通用5篇小学语文优秀教学案例完整版 篇一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认识”颈厉”等8个生字。会写”颈,郑”等12个生字。能正确读写”高傲,郑重,厉声,京剧,倘若,侍侯,脾气,供养,邻近”等词语。 2.能力目标 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背诵自己喜欢的部分。抄写课文中生动有趣的句子,注意积累语言。 3.情感目标 体会作者对动物的思想感情,学习作者具体生动描写动物的写法,养成仔细观察的习惯。 4.抄写课文中生动有趣的句子,注意积累语言。 教学重难点: 体会作者对动物的思想感情,学习作者具体生动描写动物的写法,养成仔细观察的习惯。 教学媒体: 1.观察自己喜欢的一种动物
2、。 2.布置学生预习,自学生字新词。 3.生字词卡片及白鹅的挂图(或制作课件). 第一课时 一,单元导读,梳理要点 1.阅读单元导语。 2.读后交流:你知道了什么 (老师从三方面引导与梳理:学习内容,课文特点,学习要求。) 3.揭题,引入本课。(可结合出示挂图或课件简笔画) 二,学习生字,初读课文 1.学习小组检查生字新词的预习情况。(或同桌互教互查) 2.教师分类检查生字词的读音。(如,8个认读的生字,课文中注音的其他词,”待”等容易读错的词语。) 3.指名分自然段试读。(注意正音,读通读准) 4.指导写字。(引导观察,发现,自主识记字形,重点指导笔画多和字形复杂的字。) 三,整体感知,理清
3、脉络 自由读课文,想一想:这是一只什么样的白鹅 (用课文中的词概括) 1.口头填空:这是一只_的白鹅。(高傲,傲慢,从容不迫,一丝不苟,架子十足,有着老爷脾气,需要人侍候) 2.你从哪里知道这是一只高傲的白鹅 (引导学生找相关段落,并完成如下板书。) 姿态:左顾右盼 叫声:引吭大叫 步态:从容不迫 吃相:架子十足 四,初识”高傲” 1.朗读第一自然段,思考:你从哪里看出白鹅的”高傲”。 2.品词:伸长头颈,左顾右盼。 3.表情朗读:”好一个高傲的动物!” 五,作业 1.写生字。 2.朗读课文,划出自己喜欢的句子。 第二课时 一,复习巩固,引入新课 1.听写生字词,订正。 2.导入:你还从哪里看
4、出白鹅的”高傲” 二,学习第三,第四自然段,再识”高傲” 1.出示两句话: (1)鹅的叫声很高傲。 (2)鹅的步态,更是傲慢。 2.讨论:作者是怎样把叫声和步态写具体的 找出重点词句读一读,体会作者的写法。 3.小练笔(填空) (1)厉声_厉声_大叫厉声_大叫(从这五个词中你体会到什么 ) (2)鹅的步调_,_的,颇像_出场。(从这句中你体会到什么 ) 三,研读第五,六,七自然段,总结”高傲” 1.引导学生尝试提出问题,并带这问题研读,交流。 如:(1)”鹅的吃饭,常常使我们发笑”,哪些地方使我们发笑 最可笑的是什么 (2)鹅吃饭时为什么”非有人侍候不可” 是怎么侍候的 (3)作者怎样仔细观察
5、鹅的吃相 是怎样具体描写的 (4)鹅的吃相表现出它的高傲,是从哪里看出来的 2.品读自己最喜欢的句子,说说为什么喜欢 (1)食料简单的句子。(一日三餐,三样东西) (2)吃法有板有眼的句子。(三眼一板,一丝不苟,从容不迫;先再然后) (3)鹅老爷脾气的句子。(每逢就责备,架子十足) (4)有人”侍候”的句子。(堂倌,非不可) (5)狗”扬长而去”的句子。 3.返顾全文:鹅的”高傲”,具体表现在哪几个方面 四,体会情感,朗读背诵 1.作者写鹅的”高傲”,你有什么看法 (透过字面体会作者对鹅深深的喜爱之情) 2.朗读,背诵自己喜爱的部分。 五,作业 1.抄写文中生动有趣的句子。 2.观察自己喜爱的
6、一种动物,准备”园地四”的口语交际与习作。 小学语文优秀教学案例完整版 篇二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读通课文,品味重点词句;了解童话在人物形象、故事情节、语言表达上的一些特点。 2.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学生自读自悟,主动探究,了解故事内容,懂得幸福是什么;通过具体可感的形象指引学生的认识和行为。 3.情感目标:理解幸福要靠劳动,要尽自己的义务,做对别人有益的事;发现身边的幸福,并懂得珍惜幸福,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幸福观。 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 1.每天能给你们这些可爱的孩子们上课,我感到真幸福!你认为什么是幸福呢? 2.幸福有很多表达的方式,有位作家说,幸福是一个谜,让一千个人来回答,就
7、会有一千种答案。今天,我们来学习一篇童话故事幸福是什么,看看我们能从故事中找到什么样的答案。 二、自读自悟 1.自由读阅读导航。 (1)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2)读后思考,课文写了一件什么事? 2学生朗读,交流汇报。 (1)认读词语 彼此疏通砌成清澈诧异强健痕迹耕地 (2)课文写十年前三个牧童把一口老泉挖成一口小水井,因而得到了智慧的女儿的祝福,并让他们自己去弄明白幸福是什么。十年以后,三个青年再次相遇,他们通过自己的劳动亲身体会到了幸福。 三、阅读感悟 1.理清起因。 (1)默读课文,说说课文的起因是什么?(三个牧童把一口老泉挖成了一口小水井) (2).默读课文
8、起因部分,思考三个牧童是怎么干的?指名几个学生读他们挖小水井的过程。 (3).他们挖小水井时心情怎么样?把表现他们心情的语句划出来。说说他们为什么这么快乐? (4).三个牧童挖小水井的目的是为了让别人喝。从而得到了祝福,又引出了一个问题是什么?那么幸福究竟是什么呢?三个牧童为了弄懂这个问题,真是各奔东西。 2、默读全文,想想三个牧童分手后,各自都做了些什么?画出他们的幸福感悟。 3、学生汇报交流 我给病人治病。他们恢复了健康,多么幸福,我能帮助别人,因而感到幸福。 我走了很多地方,做过很多事。我在火车上、轮船上工作过,当过消防队员,做过花匠,还做过许多别的事。我勤勤恳恳地工作,我的工作对别人都
9、是有用的。我的劳动没有白费,所以我是幸福的。 我耕地。地上长出麦子来。麦子养活了许多人。我的劳动也没有白费。我也感到很幸福。 4、朗读全文,把智慧的女儿说的话划下来 读这两段话,结合三个青年的体会说说幸福是什么? 5.体会身边的幸福 (1).三个青年在十年前有过幸福的感觉么?(有)什么时候?那个时候,他们疏通泉眼就像埋下了一颗幸福的种子,然而那时的他们意识到这就是幸福了么? (2).那他们是什么时候意识到的呢?读有关语句,说自己的理解。 过渡:幸福不一定要走很远的路去寻找,也不一定要花很长时间去追寻,只要我们能用自己的双手做出对别人有好处的事情,就会感到幸福的。 四、拓展延伸 1.对于幸福的理
10、解,不同身份的人会有不同的答案。想知道徐老师的幸福感悟吗?我们一起分享吧! 幸福是什么 幸福是学生的一声声问候, 如一股暖流温暖心窝。 幸福是看到学生灿烂的笑脸, 那是一首甜美的歌。 幸福是和学生一起畅游书海, 去寻找真善美的生活。 幸福就是快乐, 幸福是一种感觉, 找寻幸福更需要心的平和。 2.孩子们,你们的幸福感悟又是什么呢? 联系你的生活实际,写一写自己对幸福的理解。可以是一首小诗,一句格言,一件小事,一段感悟 3.师总结:作家毕淑敏这样感悟幸福。当我们一无所有的时候,我们也能够说:我很幸福,因为我们还有健康的身体。当我们不再享有健康的时候,那些最勇敢的人可以依然微笑着说:我很幸福,因为
11、我还有一颗健康的心。甚至当我们连心也不再存在的时候,那些人类秀的分子仍旧可以对宇宙大声说:我很幸福,因为我曾经生活过。 五、作业设计 排练课本剧幸福是什么 六、板书设计 10幸福是什么 十年前挖砌水井快乐兴奋 学做医生帮助别人 十年中辛勤工作对人有用对人有益快乐自己 耕地种麦养活多人 十年后再次相见畅谈幸福 小学语文教学案例 篇三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了解作者范成大极其“田园诗”与前朝的田园诗的异同。 2、进一步了解朗读诗歌的技巧,通过朗读和语言的品位欣赏,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领会诗歌的意境。 3、培养学生的古代诗歌的阅读鉴赏的能力。 教学过程: 一、导入 诗歌是诗人生命的冲动,感情的倾
12、诉。“情动于中而言溢于表”的诗词是语言的精华。因而学习诗歌,要反复朗读,体会诗歌的韵律美,体会诗人的感情,达到与诗人心灵相通,感情交融的地步,才会更好地领悟诗歌。 二、教授新课 (一)材料交流 1、介绍作者:范成大南宋诗人。字致能,号石湖居士。吴郡(今江苏苏州)人。绍兴二十四年(1154),中进士。淳熙十年因病辞归,时年58岁。此后10年隐居石湖。 诗歌成就:范成大是一个关心国事、勤于政务、同情人民疾苦的士大夫。他的忧国恤民的一贯思想在其诗歌创作中得到了充分的体现。范成大的诗,以反映农村社会生活图景的作品成就。他的田园诗概括地描绘了封建社会农村的广阔生活,把诗经七月以来的农事诗、陶潜以来的赞颂
13、农村生活恬静闲适的诗和唐代诗人的一些反映阶级压迫的农家词、山农谣一类作品结合在一起,成为中国古代田园诗的集大成者。范成大晚年作的组诗四时田园杂兴,是他田园诗的代表作品。 2、田园诗歌:中国古代诗歌流派。以反映田园生活、描绘山水景物为主要内容。代表人物有陶渊明、王维、孟浩然等。范成大一直以农村和农民的生活作为自己的歌咏对象,在四时田园杂兴中,不仅有描写农村自然景象和生活场景的内容;而且教全面地描写了劳动的艰辛、劳动的欢乐,赞美了农村的劳动者;更有一些反映农民疾苦、揭露剥削的诗篇。这些都使得范成大不同于前朝的田园诗人(仅描写田园生活的恬淡闲适和优美的田园景象) 3、解题:四时田园杂兴共60首。分“
14、春日”“晚春”“夏日”“秋日”“冬日”五组。我们学习的两首分别描写农村的春天和晚春。 4、诗歌体裁:近体诗中的七言绝句。 (二)诗歌朗诵 1、诗歌朗诵指导(节拍、语调、重音) 2、朗诵诗歌,体会诗歌的意境。 (三)整体感知诗歌的内容及蕴涵的思想感情 第一首诗歌描写了农民劳动的情景。表现了人人爱劳动以及劳动充满乐趣的思想感情。 (四)交流探究 1、诗歌一、二句写了什么内容 明确:农民劳动的繁忙景象。 2、三、四句中写不懂如何耕织的“童孙”也在“学种瓜”,要表现什么呢 明确:在农村,无论男女老幼,人人爱劳动,人人需要劳动。另外说明劳动像游戏一样,虽然繁忙但充满乐趣。 3、诗歌的写法:(1)正面描写
15、劳动景象;(2)语言清新自然,充满了浓郁的乡土气息。 三、练习 1、小组朗读背诵诗歌 2、默写诗歌。 四、小结 1、文学常识 2、朗诵知识 3、诗歌的内容及思想感情 五、作业 1、理解、背诵并默写所学的诗歌。 2、借助工具书或者网络找出一首唐代的山水田园诗歌并与所学的诗歌加以比较。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了解作者范成大极其“田园诗”与前朝的田园诗的异同。 2、进一步了解朗读诗歌的技巧,通过朗读和语言的品位欣赏,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领会诗歌的意境。 3、培养学生的古代诗歌的阅读鉴赏的能力。 教学过程: 一、检查作业 1、背诵诗歌。 2、默写诗歌。 二、教授新课 (一)交流材料 互相交流查阅的
16、有关唐代田园诗歌并与范成大的田园诗歌比较 (二)朗诵诗歌体会诗歌意境 指名朗读、分组朗读并进行指导。 (三)整体感知诗歌的内容及作者的思想感情 明确:本诗描写晚春农村的自然景色。表现了作者对田园风光的热爱。这首诗歌表现的乐趣在于自然景物。 (四)交流探究 1、诗歌前两句写了什么内容 明确:前两句写了晚春江南农村的景象。 2、怎知道晚春呢 明确:典型的事物描绘。(金黄的梅子、杏子肥、菜花稀落、雪白的麦花处处) 3、三、四句写了什么内容 明确:正午时分的幽静的景象。 4、四句中写“蜻蜓虫夹蝶飞”显得田野静悄悄的,如何理解 明确;以动写静。 5、诗歌的写法 明确:(1)点面结合;(2)动静结合。 三
17、、练习 1、朗读诗歌。 2、背诵并默写诗歌。 四、小结 1、诗歌的朗读。 2、诗歌内容的理解。 3、诗歌的写法。 五、作业 理解背诵默写两首诗歌。 小学语文教学案例 篇四 本学期担六年级的语文教学。我对教学工作不敢怠慢,认真学习,深入研究教法,虚心学习。以下是我在这一学期的教学情况总结: 一、用全新的教育教学理念,改革课堂教学 随着实施课程改革以来,我反复学习有关的教育教学理论,深刻领会新课标精神,认真反思自身教学实际,研究学生,探究教法,逐步树立起以学生的终身发展为目的的教学思想,树立起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新的教学理念,在教学实践中积极探索焕发语文课堂活力,有助于学生能力提高与发展的语文
18、课堂教学的新思路、新模式启发思维,训练方法为主的自读课文阅读方法,收到了较好的教学效果。 二、用生动灵活的教学方式,焕发课堂活力 新课标要求我们建立以自主、合作、探究为主的教学模式,激活学生好奇心,探究欲,培养学生主动思考、质疑、求索以及善于捕捉新信息的能力,并把这种能力的培养定为课堂教学的终极目的。为此,我们仔细研究教育心理,准确把握学生的心理特征和思维特点,积极探索有利于激发兴趣、激活思维、激励探讨的课堂教学方法。例如在处理每单元的重点篇目时,我们始终采用整体 感知合作探究反思质疑拓展延伸的教学模式,根据不同内容精心设计问题,组织课堂教学。 这样教学,课堂上感受到的是一种亲切、和谐、活跃的
19、气氛。教师已成为学生的亲密朋友,教室也转变成为学生的学堂,学生再也不是僵化呆板、默默无闻的模范听众。他们的个性得到充分的展现与培养:或质疑问难,或浮想联翩,或组间交流,或挑战权威。师生互动,生生互动,组际互动,环境互动,在有限的时间内,每一位学生都得到了较为充分的锻炼和表现的机会。师生的情感与个性融在其中,现实的生活进入课堂,学生在互动中求知,在活动中探索,既轻松地掌握了知识,又潜移默化地培养了能力。学生的整体素质有了质的提高,语文课堂真正焕发出它应有的活力。 三、用先进的教学手段,提高学习效率 现代科学技术日新月异的飞速发展,要求具有新鲜活力的语文课堂不仅要有教学模式的转变,学生思维的开启,
20、更要有引导学生学会学习,掌握丰富的语文知识并获取叩开知识大门金钥匙的课堂教学效果。这是新课标对语文课程的基本要求,也是语文学科工具性与人文性特点的集中体现。 四、用扎实双基的训练,培养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 学校开展的写字课非常好,每天让学生练十分钟的字。使学生从小养成练字的好习惯。一般字写得好的学生语文成绩都不错。小学语文教学大纲指出:“写字是一项重要的语文基本功,是巩固识字的手段,对于提高学生文化素质起着重要的作用,必须从小打好写字基础。”把字写得正确、端正,并有一定的速度,是每个小学生必须具备的基本素质。从小学开始就要严格要求、严格训练。能写出一手漂亮的字,是一个人基本素质的体现,有的利于学
21、习、工作和交际。 教学有法,教无定法,我会在以后的教学工作中不断探究新的教学方法,以适应现在教学的需要。让学生觉得更全面的知识。 小学语文优秀教学案例完整版 篇五 在第一次用第一个教学预案授课时,教学秩序井然,但这样井然秩序是来自于我逐段地展开教学,这种教学从平面展开,学习活动亦步亦趋,是一种呆板的秩序,也就是一问一答的教学模式。 经过老师们的指点与修改,又做了第二教学预案。第二次的预案设计体现全新的教学理念,在课堂教学中,让学生充分读,在读中感知,在读中感悟,在读中受到情感的熏陶,并在课堂中努力倡导自主、探究、合作的学习方式。全面提高了语文素养,主要体现在以下几点。 1、激发了学生的主体意识,在课堂中,学生书声朗朗,见解多多,情感激昂。 2、提高了合作能力,学会合作是人类的一项基本素质,这次教学的一次次合作学习的尝试,有先自主再合作,有具体的任务,有及时的评价,有一个合作氛围,有效提高了合作能力。 3、体现了工具性和人文性统一的基本特点。 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是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它不仅是一门培养学生分析和运用语文能力的课程,更是陶冶情操发展个性,培养其人格素质的特殊载体。在课堂中,学生联系上下文,抓住重点词句,品词析句,体会人物内心世界,从而产生与作者同感。最终达到 “使其言皆若于吾之口,使其意皆若出于吾之心。” 16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