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数的意义教案_1.docx
《分数的意义教案_1.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分数的意义教案_1.docx(27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分数的意义教案分数的意义教案 篇1 教学目标: 1、使同学初步熟识把握百分数的应用,理解百分数的意义,了解百分数和分数在意义上的不同点;能说出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百分之几,能正确地读写百分数,运用百分数解决简洁的实际问题,知道百分数在实际应用中的重要性。 2.通过观看思考、比较分析、综合概括、组织同学探究,让同学主动参与、学会争辩,培育同学自主探究学问的力气和创新意识,培育同学的分析比较力气。 3.结合相关信息,对同学进行思想品德教育。 教学重点 使同学正确理解百分数的意义,娴熟地读写百分数 教学难点 使同学弄清百分数与分数的联系与区分 教学过程 一、问题解决中建构 1、创设问题情境,同学小组争
2、辩解决 唐老鸭很好客,一天它邀请好伴侣皮卡丘、小白兔和米老鼠来家做客。唐老鸭预备了三杯糖水来招呼客人。米老鼠说:我可宠爱吃甜食了,我要最甜的那杯糖水。小白兔说:我要爱惜牙齿,就拿最不甜的那杯给我吧。 皮卡丘说:我任凭啊。面对伙伴们提出的各种要求唐老鸭有点犯难了。我们大家一起来关怀唐老鸭解决这个难题好吗? 点评:问题情境的创设,激发了同学的爱好和探究新知的热忱,同时有效的避开了教材中的不公正抽样所带来的负面影响。 (1)出示: 糖水重量 第一杯80 其次杯75 第三杯100 谈话:依据唐老鸭供应的数据,我们大家能关怀它解决问题吗?(不能) 那还应当知道什么呢?(糖的重量) (2)接着出示投影:
3、糖水重量糖的重量 第一杯8020 其次杯7515 第三杯10021 算一算、比一比: (下面就请同学们分小组争辩,统一一种你们小组的解决方案。生小组争辩,师巡察指导了解状况。) 汇报: 1、算出糖占糖水的几分之几就可以进行比较了。 第一杯:2080=1/4 其次杯:1575=1/5 第三杯:21100=21/100 集体:通分 依据汇报板书: 第一杯:2080=1/4=25/100 其次杯:1575=1/5=20/100 第三杯:21100=21/100 大家关怀唐老鸭解决了难题,它的好伴侣们最终喝上了糖水。就在这时门铃响了,唐老鸭开门一看是小猫,看着气喘嘘嘘的小猫想是一路跑来的。唐老鸭抓紧为
4、小猫冲了一大杯糖水。 同时投影出示: 糖水重量糖的重量 第一杯8020 其次杯7515 第三杯10021 第四杯20045 小猫边喝边说,我的这杯糖水可真甜啊。一旁的米老鼠不服气的说,我的糖水才甜呢。两人争吵了起来,唐老鸭又犯难了,同学们你们来帮着安静一下这场风波吧。 板书:第四杯:45200=9/40师:能比较吗?那咱们是不是全部的数再重新通分呢?(不必要,45200=45/200,也就是22.5/100。) 可是22.5/100好象不太符合分数的写法,用彩色粉笔来板书吧。(板书:22.5%) 归纳: 1、要想知道哪杯糖水更甜,只要算出每一杯糖水中糖占糖水的几分之几就可以了。 2、最好再将这
5、些分数写成分母是100的分数,这样比较起来很便利。 点评:第四杯糖水的比率是22.5%,很好的让同学感受到了百分数在统一分母进行比较时的优越性。体现了探究新知的价值之所在。 二、概念引入: 像表示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百分之几的数叫百分数。百分数又叫百分率或百分比。 百分数的分子可以是整数,也可以是小数;可以小于100,也可以等于100,还可以大于100。 百分数是一种特殊的比率关系,它的分母是一个固定的数100,所以,百分数也叫百分率或百分数。 练习巩固 初步熟识 点评:让同学自己小结,老师提炼得出百分数的定义,可谓水到渠成,真实而自然。 三、有层次的练习中深化 1、教学百分数的写法和读法 写法
6、:示范百分号的写法 读法:25%读作百分之二十五(留意为了区分与分数的读法,25/100读作一百分之二十五,而25%则读作百分之二十五) 意义:说说22.5%表示什么意思呢?(表示第四杯糖水的糖占糖水的百分之二十二点五) 练习巩固 2、百分数和分数在意义上区分和联系 (1)将五组数分类引入百分数和分数的区分和联系 (2)百分数和分数在意义上区分和联系 都有分子和分母,但百分数的分母是100,分数的分母可以是一切不为0的.自然数分数既可以表示两个数的倍数关系,也可以表示一个实际数量;百分数只能表示两个数的倍数关系,所以百分数不能带有计量单位名称用分数表示计算结果时,通常要写成最简分数;用百分数表
7、示计算结果时,能约分的也不能约分分数与百分数书写的形式也不同 (3)练习巩固分数与百分数的联系与区分(辨一辨、说一说) 点评:这一组练习将同学推到了不行回避的冲突冲突面前,有效的对比了分数与百分数异同点。 四、在生活中的百分数 1、读信息谈感受 一次性筷子是日本人制造的,日本的森林掩盖率高达65%,但他们却不砍伐自己国土上的树木来做一次性筷子,全靠进口。我国的森林掩盖率不到14%,却是出口一次性筷子的大国。 我国耕地面积占世界人口的7%,可我国的人口却占世界的22%。我国水土流失面积占国土面积的18.7%。沙化土地占国土面积的15.5%。 地球总储水量中只有3%是淡水,而这些淡水中可以直接饮用
8、的只有0.5%。我国水资源污染明显加重。有42%的城市水源受到污染。 2、做个有心人:在生活中去收集百分数实例,并说一说这些百分数各表示什么意思 3、你能依据百分数说个成语吗? (十拿九稳90%、百里挑一1%、十全十美100%、事倍功半50%、一箭双雕200%、百发百中100%) 4、这节课兴奋过、紧急过,还有圆满。你填一填心情比率: 快乐占( )% 紧急占( )% 圆满占( )% 满意占( )% 点评:这一组练习将学习的学问应用到生活中去,让同学感受到百分数在实际生活中应用的广泛及重要性。 五、反思体验 这节课你学了哪些学问? 你有哪些收获或感受? 在生活中百分数还有哪些应用? 你还有什么新
9、的见解? 老师让同学说,说到关键、重点的内容进行强化 送一句名言 天才就是百分之九十九的汗水加百分之一的灵感 。 天才= 99的汗水+ 1的灵感 -爱迪生 分数的意义教案 篇2 学习内容: 课本第7576页例1及“做一做”第1题。 学习目标: 1、我能通过学习归纳概括出分数的基本性质,并能理解分数基本性质,运用分数基本性质解题。 2、我能体会到数学学问间的内在联系,感受学习数学学问的价值。 学习重点: 我能理解和把握分数的基本性质。 学习难点: 我能应用分数的基本性质解决简洁的实际问题。 课前预备: 预备3张完全一样的正方形纸片。 学习过程: 一、导入新课 二、合作探究、检查独学 1、小组内检
10、查独学部分的题目完成状况,质疑探讨,呈现动手操作。 2、自学教材75页内容,思考下面的问题: (1)通过例1的学习你发觉了什么? (2)它们的分子分母各是怎么样变化的? (3)依据上面的例子,可以得出什么规律? (4)依据分数与除法的关系,以及整数除法中商的变化规律,你能说明分数的基本性质吗? 分数的基本性质是:_ 。 3、小组代表呈现、汇报 4、总结升华 5、巩固练习:完成课本第76页“做一做”第1题。 分数的意义教案 篇3 教具预备 投影。 教学过程 (一)导入 分数的意义和性质这个单元的学问我们已经学习完了,今日这节课我们共同来复习一下这个单元的学问。 (二)教学实施 1 . 引导同学归
11、纳、梳理学问点。 提问:回忆这个单元我们主要学习了哪几部分学问?每部分又有哪些主要概念?这些概念之间有什么联系?你能试着归纳出来吗? 同学自己试着归纳,然后请同学汇报发言,集体补充。 老师随着同学的汇报,进行板书。 分数的意义 分数的意义 分数与除法的关系:ab= (b0) 真分数 真分数和假分数 假分数 带分数 约分 最大公因数 分数的基本性质的 通分 最大公倍数 同分母分数 分数大小的比较 同分子分数 分子、分母都不同的分数 分数化成小数 分数和小数的互化 小数化成分数 2 .应用学问练习。 ( 1 )完成教材第101 页的第1 题。 先独立完成填空,集体订正。 然后争辩:分数意义是什么?
12、分数单位是什么?分数和除法有什么关系? ( 2 )完成教材第101 页的第2 题。 让同学先将这7 个分数分类,再说一说分类的依据,每一类分别是什么分数,它们之间有什么关系。 ( 3 )完成教材第101 页的第3 题。 同学先独立完成,然后说说比较分数的大小有几种状况,怎样分别比较分数的大小。 ( 4 )完成教材第101 页的第4 题。 先让同学说一说分数化成小数和小数化成分数的方法,再完成题目给出的分数与小数的互化练习。 提问:互化时要留意什么? (四)思维训练 1 . 分数 是真分数,而且可以化成有限小数,x 最大是几? 2 .一个分数,分子和分母的和是43 ,假如分母加上17 ,这个分数
13、就可以化简成言,这个分数是( ) o 3 .一个最简分数,把它的.分子扩大2 倍,而分母缩小到原来的 后,正好等于 ,这个分数原来是( )。 (五)课堂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我们对分数的意义、真分数和假分数、分数的基本性质、约分、通分、分数和小数的互化等概念更加清楚。同时,进一步明确了这些概念之间的内在联系,并能灵敏应用这些概念解决问题。 教学目标 1 .通过复习,关怀同学梳理本单元的学问要点及学问间的联系。 2 .培育同学归纳、学问的力气,把握和复习学问的方法。 3 .培育同学自觉复习的习惯。 重点难点 归纳、本单元的学问点。 分数的意义教案 篇4 学习内容: 教材第69页例1、例2,以及70
14、页“做一做”。 学习目标: 1.我能理解真分数和假分数的意义。 2.我能把握真分数和假分数的特点。 学习重点: 理解真分数和假分数的意义。 学习难点: 把握真分数和假分数的特点,把握假分数与整数的互化。 学习过程: 一、导入新课 二、合作探究、检查独学 1.小组内检查独学部分的题目完成状况,质疑探讨。 2.思考:(1)理解真分数和假分数的意义,说一说自己的思维过程。 我的想法:_。 (2)哪些假分数可以化成整数?哪些假分数不能化成整数? 我的想法:_。 3.小组代表呈现、汇报 4.总结升华: 我熟识了_的特征,真分数的分子比分母_,真分数_1;假分数的分子比分母_或分子和分数_,假分数_1。
15、5.我能行:完成课本第70页“做一做”。 (1)下列分数哪些是真分数,哪些是假分数? 真分数:( ); 假分数:( )。 (2)完成第70页“做一做”第2题。(做在书上) 分数的意义教案 篇5 教学目的: 1使同学理解分数除法的意义与整数除法的意义相同。 2学会分数除以整数的计算方法。 教具预备:老师预备10个半块月饼的教具。 教学过程: 一、复习 1举例说明整数除法的意义是什么? 2依据乘法算式13438=5092,写出相应的两个除法算式。 3举例说明分数乘以整数的意义和一个数乘以分数乘法的意义各是什么? 以上复习题可以指名回答。 二、新课 1教学分数除法的意义。 老师出示5个半块月饼的教具
16、,提问: (1)每人吃半块月饼,5个人一共吃多少块月饼?怎样列式?得多少? (2)两块半月饼,平均分给5人,每人分得多少块月饼? 老师出示两块半月饼,将它们平均分成5个半块月饼。要求同学依据教具的演示过程列式、计算。 (3)两块半月饼分给每人半块,可以分给多少人? 老师让同学到黑板前进行教具演示,再列式计算。 老师让同学观看、比较上面3道题中算式的已知数和得数,再回答下列问题: (1)第一个算式已知什么?求什么?用什么方法计算?(已知两个因数: 和5,求出它们的积为 ;用乘法计算。) (2)其次个算式呢?(已知积是 和一个因数是5,求出另一个因数是 ,用除法计算。) (3)第三个算式跟上面哪一
17、个算式是类似的.?(跟其次个算式是类似的,也是已知积是 和一个因数是 ,求出另一个因数是5,用除法计算) 老师:分数除法的意义是什么?它跟整数除法的意义一样不一样?(分数除法的意义与整数除法的意义相同,都是已知两个因数的积与其中一个因数,求另一个因数的运算。) 2做教科书第30页做一做中的题目。 老师让同学自己读题、做题,做完后要问同学是怎样应用乘法算式和分数除法的意义来填写除法算式的得数的? 3教学分数除以整数。 老师出示例1:把 米铁丝平均分成2段,每段长多少米?老师:依据题意需要用什么运算来求出得数?并列出算式。(应当用分数除法来做,算式是 2。) 老师:这个算式的含义是什么? 米是几个
18、 米?应当怎样计算?试试看。(表示把 米平均分成2段。 米是6个 米,实际上是把6个 米平均分成2份,求每份是多少米?可以列出如下的算式(老师板书)。) 老师:说一说分数除以整数可以怎样计算?(分数除以整数可以用分数的分子除以整数。) 老师:把 米平均分成2段,求每段是多少,还可以怎样计算?能不能把它转化为已学过的算法来算?(把 米平均分成2段,求每段是多少米?可以看作是求 米的 是多少米?可以用乘法计算。) 老师:把 米铁丝平均分成4段,每段长多少米?用两种方法计算。(让同学自己计算,指名两个同学板演。) 做完后,让同学争辩,就这道题来说,哪种方法可行?哪种方法不行行?为什么? 分数的意义教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分数 意义 教案 _1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