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越王勾践》中考文言文阅读试题11篇(含答案与翻译).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越王勾践》中考文言文阅读试题11篇(含答案与翻译).doc(15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越王勾践中考文言文阅读试题(含答案与翻译)【甲】邹忌讽齐王纳谏邹忌修八尺有余,而形貌昳丽。朝服衣冠,窥镜,谓其妻曰:“我孰与城北徐公美?”其妻曰:“君美甚,徐公何能及公也!”城北徐公,齐国之美丽者也。忌不自信,而复问其妾曰:“吾孰与徐公美?”妾曰:“徐公何能及君也?”旦日,客从外来,与坐谈,问之:“吾与徐公孰美?”客曰:“徐公不若君之美也!”明日,徐公来,孰视之,自以为不如;窥镜而自视,又弗如远甚。暮寝而思之,曰:“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妾之美我者,畏我也;客之美我者,欲有求于我也。”于是入朝见威王,曰:“臣诚知不如徐公美。臣之妻私臣,臣之妾畏臣,臣之客欲有求于臣,皆以美于徐公。今齐地方千里,
2、百二十城,宫妇左右莫不私王,朝廷之臣莫不畏王,四境之内莫不有求于王:由此观之,王之蔽甚矣。”王曰:“善。”乃下令:“群臣吏民能面刺寡人之过者,受上赏;上书谏寡人者,受中赏;能谤讥于市朝,闻寡人之耳者,受下赏。”令初下,群臣进谏,门庭若市;数月之后,时时而间进;期年之后,虽欲言,无可进者。燕、赵、韩、魏闻之,皆朝于齐。此所谓战胜于朝廷。【乙】越王勾践栖于会之稽上越王勾践栖于会稽之上,乃号令于三军曰:“凡我父兄昆弟及国子姓,有能助寡人谋而退吴者,吾与之共知越国之政。”大夫种进对曰:“臣闻之,贾人夏则资皮,冬则资絺,旱则资舟,水则资车,以待乏也。夫虽无四方之忧,然谋臣与爪牙之士,不可不养而择也。譬如
3、蓑笠时雨既至必求之。今君王既栖于会稽之上,然后乃求谋臣,无乃后乎?”勾践曰:“苟得闻子大夫之言,何后之有?”执其手而与之谋。【注】栖:退守,昆:兄。种:指文种,进对:进谏,资:积蓄,准备絺(ch):细葛布,爪牙之士;指勇敢的将士。11.请用“/给文中划线句子断句(限断两处)(2分)譬 如 蓑 笠 时 雨 既 至 必 求 之12.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4分)(1)朝服衣冠(2)皆以美于徐公(3)吾与之共知越国之政(4)乃号令于三军13.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4分)(1)群臣吏民能面刺寡人之过者,受上赏。(2)苟得闻子大夫之言,何后之有?14.下列句子中,加点词意思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2分
4、)A.臣诚知不如徐公美 今诚以吾众诈自称公子扶苏、项燕B.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 孤之有孔明,犹鱼之有水也C.闻寡人之耳者,受下赏 不求闻达于诸侯D.数月之后,时时而间进 肉食者谋之,又何间焉【参考答案】11譬 如 蓑 笠/ 时 雨 既 至/ 必 求 之12服:穿戴 以:认为 知:管理 乃:于是,就13(1)所有的大臣、官吏、老百姓能够当面指责我的过错的人,可得上等奖赏。(2)如果能够听到您的这番话,又有什么迟的呢?14B15(1)以事设喻(类比或设喻说理) (2)招揽和培养谋士和勇士15.【甲】文中邹忌和【乙】文中文种在进谏方式上有着相似之处,二人都通过_的方式委婉进行劝谏, 文种以商人夏天就
5、要储备皮货,冬天就要储备细葛布,旱时就要准备好船只,涝时就要准备好车辆,“以待乏也”,暗示君王平时就要_(2分)【解析】11试题分析:考查文言文语句的句读。解答此类试题,要在整体感知文章内容的基础上,先对句子作简单翻译,初步了解大意,然后根据句子的意思和古文句法进行句读;同时利用虚词来辅助句读。句读时要注意古汉语的语法和句式,句读不能出现“破句”的现象。本题根据句意来句读。句意是:就像蓑笠一样,雨已经下起来了,一定要到处去找蓑笠。据此,答案为:譬如蓑笠/时雨既至/必求之。点睛:文言文朗读节奏的划分是有规律可循的:句首关联词或语气词之后要停顿;有些古今异义词朗读时要分开;主语和谓语之间,谓语和宾
6、语、补语之间,一般要停顿;需要着重强调的地方,一般要停顿;省略句中省略的地方一般要停顿;并列短语间要略作停顿;古代的国名、年号、官职、人名、地名等应作停顿。根据句子表达的意思来句读。12试题分析:理解常见文言词语在文中的含义。理解文言词语的含义要注意其特殊用法,如通假字、点睛:在文言文翻译过程中,必须遵循“字字有着落,直译、意译相结合,以直译为主”的原则。翻译文言语句要抓住句子中的关键词汇,运用 “增、删、调、换、留”等译文的基本方法,做到译句文从字顺,符合现代汉语语法规范,句意尽量达到完美。14试题分析:考查对文言词语一词多义的理解。A项中“诚”分别为“确实,实在”和“果真”;B项中的“之”
7、都是“用在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不译”;C项中的“闻”分别是“使听到”和“闻名,传扬”;D项中的“间”分别是“间或,偶尔”和“参与”的意思。据此,答案为B。15试题分析:考查对文章内容的梳理和概括。【甲】文写邹忌以切身经历设喻,讽谏齐王除蔽纳谏。【乙】文写文种用生活中的琐事和“下雨找蓑笠”,类比设喻来向越王进谏。据此,第一空可填写“以事设喻”“类比设喻”等作答。根据乙文的内容,从“夫虽无四方之忧,然谋臣与爪牙之士,不可不养而择也”可知:文种以商人夏天就要积蓄皮货,冬天就要积蓄细葛布等“以待乏也”,暗示君王平时就要招揽和培养“谋臣与爪牙之士”。据此理解填写作答。【参考译文】【甲】邹忌身高八尺
8、多,而且身材容貌光艳美丽。有一天早晨他穿戴好衣帽,照着镜子,对他的妻子说:“我与城北的徐公相比,谁更美丽呢?”他的妻子说:“您美极了,徐公怎么能比得上您呢!”城北的徐公,是齐国的美男子。邹忌不相信自己会比徐公美丽,于是又问他的小妾说:“我和徐公相比,谁更美丽?”妾说:“徐公怎么能比得上您呢?”第二天,有客人从外面来拜访,邹忌和他坐着谈话。邹忌问客人道:“我和徐公相比,谁更美丽?”客人说:“徐公不如您美丽啊。”又过了一天,徐公前来拜访,(邹忌)仔细地端详他,自己觉得不如他美丽;再照着镜子看看自己,更觉得远远比不上人家。晚上,他躺在床上想这件事,说:“我的妻子认为我美,是偏爱我;我的小妾认为我美,
9、是惧怕我;客人认为我美,是想要有求于我。”于是邹忌上朝拜见齐威王。说:“我确实知道自己不如徐公美丽。可是我的妻子偏爱我,我的妾惧怕我,我的客人对我有所求,他们都认为我比徐公美丽。如今的齐国,土地方圆千里,有一百二十座城池,宫中的姬妾和身边的近臣,没有不偏爱大王的;朝廷中的大臣,没有不惧怕大王的;国内的百姓,没有不对大王有所求的:由此看来,大王受蒙蔽一定很厉害了。”齐威王说:“说得真好。”于是下了一道命令:“所有的大臣、官吏、百姓,能够当面批评我的过错的,可得上等奖赏;能够上书劝谏我的,得中等奖赏;能够在众人集聚的公共场所指责、议论我的过失,并能传到我耳朵里的,得下等奖赏。”政令刚一下达,所有大
10、臣都来进言规劝,宫门庭院就像集市一样喧闹。几个月以后,有时偶尔还有人进谏。一年以后,即使想进言,也没有什么可说的了。燕、赵、韩、魏等国听说了这件事,都到齐国来朝见(齐王)。这就是人们所说的在朝廷上战胜了敌国。【乙】越王勾践退守到会稽山上,向三军下令说:凡是我父辈兄弟和同姓弟兄,只要有能够帮助我出谋划策打败吴国的,我将和他共同管理越国的政事。大夫文种进见回答说:我听说,商人夏天的时候就准备皮货,冬天的时候就准备细葛布。天旱的时候就准备船,有大水的时候就准备车辆,就是打算在缺少这些东西的时候派上用场。即使没有被四邻侵扰的时候,然而谋臣与武士,不可不选拔出来供养他们。就像蓑笠一样,雨已经下来了,肯定
11、要到处找。现在君王您已经退守到会稽山上了,然后才寻求出谋划策的大臣,恐怕太迟了吧?勾践说:如果能够让我听听您的高见,又有什么晚的呢?于是就拉着文种的手,跟他在一起商量。终于使文种去吴国议和。(2018湖北鄂州)得道多助,失道寡助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 三里之城,七里之郭,环而攻之而不胜。夫环而攻之,必有得天时者矣,然而不胜者,是天时不如地利也。城非不高也,池非不深也,兵革非不坚利也,米粟非不多也,委而去之,是地利不如人和也。故日,域民不以封疆之界,固国不以山溪之险,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寡助之至,亲戚畔之。多助之至,天下顺之。以天下之所顺,攻亲戚之所畔,故君子有不战
12、,战必胜矣。4下列各组加点词句加点词的意思相同的一项是(2分)A. 天时不如地利 自云先是闻秦时乱B. 地利不如人和 至若春和景明C. 环二攻之而不胜 此所谓战胜于朝廷D. 池非不深也 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5用现代汉语翻译词句。(2分) 委而去之 翻译:_6依据全文对“域民不以封疆之界,固国不以山溪之险,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的理解恰当的一项是(2分)【甲】只要有规定的边疆界线,有限要的山河,有强大的武力,就能使人民安居乐业,巩固国防,威慑天下。【乙】使人们定居下来保证他们不迁徙,靠划定边界是不行的;巩固国防靠山河的险峻是不行的;威慑天下靠武力强大是不行的。7 结合上下文和下面的【链接材料】,简
13、要说明这段文字共同体现了怎样的思想。(3分)【链接材料】勾践说于国人曰:“寡人不知其力之不足也,而又与大国执仇,以暴露百姓之骨于中原,此则寡人之罪也。寡人请更。”于是葬死者,问伤者,养生者;吊有忧,贺有喜;送往者,迎来者;去民之所恶,补民之不足。非其身之所种则不食,非其夫人之所织则不衣。十年不收于国,民俱有三年之食。国之父兄请曰:“昔者夫差耻吾君于诸侯之国,今越国亦节矣,请报之。” 果行,国人皆劝。父勉其子,兄勉其弟,妇勉其夫,曰:“孰是君也,而可无死乎?”是故败吴于囿,又败之于没,又郊败之。 (选自国语勾践灭吴)注:“勾践”春秋时期越国国君。他曾被吴王夫差打败。“更”改正。“节”节制。“劝”
14、勉励。“孰是君也,而可无死乎”谁有我们这么好的国君啊,能不为他拼死作战吗?“囿”古地名。“没”古地名。答:_【参考答案】4. 答案:C【解析】4题中A项“时”意思分别为“时令”和“时间”。B项中分别为“和睦”“和煦”。C项中同为“胜利”。D中分别为“护城河”“池塘”。5.答案:(守城者)弃城而逃【解析】此题需要学生注意补充主语是守城者。6. 答案:乙【解析】题中乙句子的理解符合文章的文意,甲句子句意过于极端且不能体现“得到多助”意思。7. 答案:得道多助【解析】题中两段文字共同体现的思想是“得道多助”,此题需要学生注意的是“共同”二字的含义。【材料链接翻译】勾践对国人说道:我不知自己的力量不够
15、,与吴国这样的大国作对,导致老百姓流离失所,横尸原野,这是我的罪过。我请求你们允许改变治国政策。于是埋葬已经死去的人,慰问受伤的人,供养活着的人;谁家有忧就去慰问,谁家有喜事就去祝贺;客人要走,起身相送;有客人要来,亲自迎接不是自己亲自耕种所得的就不吃,不是他的夫人亲自织的布就不穿。这样连续十年,国家不收赋税,老百姓都存有三年的粮食。越国的父老兄弟都请求说:从前吴王夫差让我们的国君在各诸侯国面前丢尽了脸;现在越国也已经克制够了,请允许我们为您报仇。伐吴行动果断开始了,越国的老百姓都互相鼓励。父亲劝勉儿子,兄长勉励弟弟,妇女鼓励丈夫,说:谁像我们的国君这样体恤百姓呀,难道不可以为他效死吗?因此在
16、笠泽打败了吴国,又在没(古地名,在苏州附近)再次打败了吴国,又在吴国郊外再次打败它。(2017北京)【甲】马之千里者,一食或尽粟一石。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是马也,虽有千里之能,食不饱,力不足,才美不外见,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安求其能千里也?策之不以其道,食之不能尽其材,鸣之而不能通其意,执策而临之,曰:“天下无马!”呜呼!其真无马邪?其真不知马也。(韩愈马说)【乙】勾践宴群臣,而言吴王夫差之亡也以杀子胥故。群臣未应,大夫子余起而言曰:“臣尝之东海矣,东海之若游于青渚,介鳞之属以班见。见夔出,鳖延颈而笑,夔曰:尔何笑?鳖曰:吾笑尔之跷跃,而忧尔之踣也。夔曰:我之跷跃不犹尔之跛行乎?且我之用
17、一,而尔用四,四犹不尔持也,而笑我乎?故跂之则伤其足,曳之则毁其腹,终日匍匐,所行几许。尔胡不自忧而忧我也?今王杀大夫种,而走范蠡,四方之士掉首不敢南顾,越无人矣。臣恐诸侯之笑王者在后也。王默然。(刘基郁离子)注释:以班见:按照等级依次拜见。夔:ki,传说中的一种动物,似龙,一足。跷跃:用一只脚跳跃。跂:踮起脚尖。曳:拖,牵引。大夫种:越国大夫文种,功臣,助勾践灭吴。后勾践听信谗言,令其自杀。走范蠡:逼走范蠡。范蠡,越国大夫,助勾践灭吴,后为避祸而隐居江湖。17.解释下列短语。(4分)(1)外见:。(2)通其意:。(3)介鳞之属:。(4)延颈而笑:。(5)所行几许: 。18.用现代汉语写出下列
18、两个句子的意思。(4分)(1)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安求其能千里也?(2)四方之士掉首不敢南顾,越无人矣。19.韩愈讽刺了假伯乐一类的统治者,你觉得勾践属于这一类人吗?请依据选文和补充注释加以辩证分析。(4分)【参考答案】17.(1)显现(表现、展示)出来;(2)通晓它的意思,明白它的心思、想法;(3)鱼鳖一类的水族动物(各种水生动物);(4)(能)走多远。18.(1)况且想要和普通的马一样都做不到,怎么(能)要求它能日行千里呢?(2)天下的贤能之士,都吓得转回身去(掉过头去),不敢到越国来,越国再没有治国的贤才了。19.答案不外乎“要辩证分析”、“属于”、“不属于”三类,只要明确表态的,得1分
19、,分析点3分。“辩证分析”类的3分起评,“属于”、“不属于”的2分起评。答案示例:这要辩证分析。勾践重用文种和范蠡重振越国雄风,说明他还是识人才的,但后来又逼死逼走两位功臣,说明勾践对两位人才的价值并没有认识到位,没有给千里马类的人才以合适的生存条件,又表现出统治者短视的一面,这符合韩愈讽刺的现象。3分答案示例:属于同一类,勾践只是看到文种和范蠡的某一方面的才干,复国成功就卸磨杀驴,表现出统治者短视的一面,说明勾践也是一个假伯乐,这完全符合韩愈讽刺的现象。不属于同一类。勾践重用文种和范蠡重振越国雄风,说明他识人才而且能重用人才。当大夫子余委婉讽谏之后,勾践以“默然”表示对自己的错误有所认识,看
20、来伯乐也是会错误的。【参考译文】【乙】越王勾践大宴群臣.宴会之上,他向群臣说,吴王夫差之所以国灭身亡,主要原因是他杀死了识见卓越的伍子胥.大臣们听后,没有一个人发表意见,沉默了一会儿,大夫子余起身说道:我曾经到过东海,正赶上东海之神在岛屿之间出游,随从的鱼鳖等水族,都按一定的次序前来拜见.有一种名叫夔的单尽水兽,也采朝见海神,一只老鳖却伸长脖子对着夔发笑.夔问它为什么发笑,鳖说:“我笑你走起路来一跳一跳的,而且担心你会跌倒.”夔说:“我一跳一跳地走,难道不如你一瘸一拐地爬吗?再说,我是用一条腿,你是用四条腿;四条腿走路还这样不稳当,还要来讥笑我吗? 对你来说,如果一直踮起脚尖走,就会累坏你的腿
21、骨;如果拖着走,又会磨坏你的肚皮;如果像现在这样在地上慢腾腾地爬,一天才能走多少路?如今你自己尚且不知忧愁,反而为我忧愁起来!”现在大王逼死了大夫文种,又迫使范蠡出走,天下的贤士都转过头去不敢向南看,越国已经没有治国的贤才了.我担心诸侯们讥笑大王的时日就在不久的将来了.越王勾践听了,沉默不语.。(2011江苏镇江)吴既赦越,越王勾践反国,乃苦身焦思,置胆于坐,坐卧即仰胆,饮食亦尝胆也。曰:“女忘会稽之耻邪?”身自耕作,夫人自织,食不加肉,衣不重采,折节下贤人,厚遇宾客,赈贫吊死,与百姓同其劳。欲使范蠡治国政,蠡对曰:“兵甲之事,种不如蠡;镇抚国家,亲附百姓,蠡不如种。”于是举国政属大夫种,而使
22、范蠡与大夫柘稽行成,为质于吴。二岁而吴归蠡。至明年春,吴王北会诸侯于黄池,吴国精兵从王,惟独老弱与太子留守。勾践伐吴,吴师败,遂杀吴太子。吴告急于王。王方会诸侯于黄池惧天下闻之乃秘之。吴王已盟黄池,乃使人厚礼以请成越。其后四年,越复伐吴。吴士民罢弊,轻锐尽死于齐、晋。而越大破吴。勾践已平吴,乃以兵北渡淮,与齐、晋诸侯会于徐州,致贡于周。周元王使人赐勾践胙,命为伯。勾践已去,渡淮南,以淮上地与楚,归吴所侵宋地于宋,与鲁泗东方百里。当是时,越兵横行于江、淮东,诸侯毕贺,号称霸王。选自史记越王勾践世家,有删改)注:种:指越国大夫文种。成:讲和,和解,质:人质。罢:通“疲”,胙:祭肉。5.用斜线“/”
23、给下面句子断句。(限两处)王方会诸侯于黄池惧天下闻之乃秘之。6.解释下列加点的词语。越王勾践反国厚遇宾客为质于吴勾践已去7.下列句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欲使范蠡治国政使老有所终B于是举国政属大夫种忠之属也C以淮上地与楚念无与为乐者D与鲁泗东方百里方欲行,转视积薪后8.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女忘会稽之耻邪?当是时,越兵横行于江、淮东,诸侯毕贺,号称霸王。9.下列分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A越王勾践卧薪尝胆的故事告诉世人,在艰难困苦中,应刻苦自励,发愤图强。B范蠡有卓越的政治和军事才能,他推荐文种并主动请缨前往吴国,表现了他举贤任能、不怕牺牲的可贵品质。C越王勾践趁着吴王在黄池与诸侯会
24、盟,后方空虚之机,一举打败吴国留守的军队,杀了吴国太子,这是吴越争霸的转折点。D吴王一方面被越国君臣表面假意示好所蒙骗,另一方面因为与其他诸侯的战争而使军民疲惫不堪,导致了最终的失败。【参考答案】5.本题考查学生的断句能力。首先要理解句子的意思,然后弄清句子的成分,不要把句子割裂开。句意为:吴王正在黄池会合诸侯,怕天下人听到这种惨败消息,就坚守秘密。所以其停顿为:王方会诸侯于黄池/惧天下闻之/乃秘之。6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文言实词的理解能力。解答此类题目,要在理解句意的基础上解释词语,尤其注意通假字、古今异义、词类活用等特殊情况。句意:越王勾践回了越国。反:同“返”,返回;句意:对宾客厚礼相赠。
25、遇:对待、招待;句意:到吴国做人质。为:作为;句意:勾践离开徐州。去:离开。7.本题考查学生对一词多义现象的理解能力。在平时的学习中,一定要对文言词语中的一词多义现象做好积累,联系词意和例句进行归纳整理。解答此类问题,首先要明确句意,然后要注意积累词语的不同用法,最后结合句意理解词语的不同用法。A相同,均为“让”的意思;B不同,属:归属/属:类;C不同,与:给、赠送/与:和;D不同,方:方圆/方:正、刚。故选:A;8.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句子翻译能力。翻译的要求是做到“信、达、雅”,翻译的方法是“增、删、调、换、补、移”,我们在翻译句子时要注意通假字、词类活用、一词多义、特殊句式等情况,如遇倒装
26、句就要按现代语序疏通,如遇省略句翻译时就要把省略的成分补充完整。重点词:女,同“汝”,你。之,结构助词,的。句意:你难道已经忘记了在会稽山上所受的耻辱了么?重点词:于,在。皆,都。句意:当时,越军在长江、淮河以东畅行无阻,诸侯们都来庆贺,越王号称霸王。9.本题考查学生对文章内容的理解能力。在疏通文意的基础上,结合重点语句进行分析。ABC正确;D有误,吴国是因为越国不断地进攻而使军民疲惫不堪,导致了最终的失败。吴国与诸侯国订立盟约,他们之间没有战争。故选:D。答案:5.王方会诸侯于黄池/惧天下闻之/乃秘之。6.同“返”,返回;对待、招待;作为;离开。7.(3)A。8.你难道已经忘记了在会稽山上所
27、受的耻辱了么?当时,越军在长江、淮河以东畅行无阻,诸侯们都来庆贺,越王号称霸王。9.D。【参考译文】吴王赦免了越王,勾践回国后,深思熟虑,苦心经营,把苦胆挂到座位上,坐卧即能仰头尝尝苦胆,饮食也尝尝苦胆。还说:“你忘记会稽的耻辱了吗?”他亲身耕作,夫人亲手织布,吃饭从未有荤菜。从不穿有两层华丽的衣服,对贤人彬彬有礼,能委屈求全,招待宾客热情城恳,能救济穷人,悼慰死者,与百姓共同劳作。越王想让范蠡管理国家政务,范蠡回答说:“用兵打仗之事,种不如我;镇定安抚国家,让百姓亲近归附,我不如种。”于是把国家政务委托给大夫种,让范蠡和大夫柘稽求和,到吴国作人质。两年后吴国才让范蠡回国。到第二年春天,吴王到
28、北部的黄池去会合诸侯,吴国的精锐部队全部跟随吴王赴会了,唯独老弱残兵和太子留守吴都。勾践攻打吴国。吴军大败,越军还杀死吴国的太子。吴国使者赶快向吴王告急,吴王正在黄池会合诸侯,怕天下人听到这种惨败消息,就坚守秘密。吴王已经在黄池与诸侯订立盟约,就派人带上厚礼请求与越国求和。这以后四年,越国又攻打吴国。吴国军民疲惫不堪,精锐士兵都在与齐、晋之战中死亡。越国大败了吴军。勾践平定了吴国后,就出兵向北渡过黄河,在徐州与齐、晋诸侯会合,向周王室进献贡品。周元王派人赏赐祭祀肉给句践,称他为“伯”。句践离开徐州,渡过淮河南下,把淮河流域送给楚国,把吴国侵占宋国的土地归还给宋国。把泗水以东方圆百里的土地给了鲁
29、国。当时,越军在长江、淮河以东畅行无阻,诸侯们都来庆贺,越王号称霸王。(2019江苏徐州)【甲】舜发于畎亩之中,傅说举于版筑之间,胶鬲举于鱼盐之中,管夷吾举于士,孙叔敖举于海,百里奚举于市。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人恒过,然后能改;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选自生于忧患死于安乐)【乙】吴既赦越,越王勾践反国,乃苦身焦思,置胆于坐,坐卧即仰胆,饮食亦尝胆也。曰:“女忘会稽之耻邪?”身自耕作,夫人自织,食不加肉,衣不重采,
30、折节下贤人,厚遇宾客,振贫吊死,与百姓同其劳使范蠡与大夫柘稽行成,为质于吴。二岁而吴归蠡。至明年春,吴王北会诸侯于黄池,吴国精兵从王,惟独老弱与太子留守。勾践伐吴,吴师败,遂杀吴太子。其后四年,越复伐吴。吴士民罢弊,轻锐尽死于齐、晋。而越大破吴。(选自史记越王勾践世家,有删改。)注释振:救济。吊:慰问。成:讲和,和解。弊:同“疲”。10.下列加点的词语解释有误的一项A傅说举于版筑之间 举:选拔,任用B人恒过 过:错误C越王勾践反国 反:同“返”,返回D厚遇宾客 遇:对待,招待11.下列加点字的意思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A舜发于畎亩之中 属予作文以记之(岳阳楼记)B行拂乱其所为 安陵君其许寡人(唐雎
31、不辱使命)C置胆于坐 公与之乘,战于长勺(曹刿论战)D而越大破吴 康肃笑而遣之(卖油翁)12.下列对文本的理解表述有误的一项是A【甲】文开篇列举了六位历史人物的事例,运用举例论证的方法论述了发现和和培养人才的重要性。B【乙】文写的是:越国战败后,越王勾践立志发愤图强,卧薪尝胆,通过礼贤下士、与民同劳等一系列措施,最终大败吴国。C【甲】文第二段从正反两方面进一步论证经受磨练的好处,最终提出本文的中心论点。D【乙】文中越王勾践卧薪尝胆而终破吴的故事可以用作甲文中心论点的事实论据。13.请把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勾践伐吴,吴师败,遂杀吴太子。14. 甲文中六位历史
32、人物的事例和乙文中勾践卧薪尝胆的故事,告诉我们一个什么样的道理?请结合实际谈谈你的看法。【参考答案】10.B 11.C 12.A13.通过这些来使他的内心受到震撼,使他的性格坚忍起来,不断增加他原来不具有的才能。勾践攻打吴国,吴国的军队战败了,(勾践)于是杀了吴国太子。14.逆境造就人才(只有经得起艰苦的磨炼,才能成就不平凡的事业。现实生活中我们如【参考译文】【乙】吴王赦免了越王,勾践回国后,深思熟虑,苦心经营,把苦胆挂到座位上,坐卧即能仰头尝尝苦胆,饮食也尝尝苦胆。还说:“你忘记会稽的耻辱了吗?”他亲身耕作,夫人亲手织布,吃饭从未有荤菜。从不穿有两层华丽的衣服,对贤人彬彬有礼,能委屈求全,招
33、待宾客热情城恳,能救济穷人,悼慰死者,与百姓共同劳作。让范蠡和大夫柘稽求和,到吴国作人质。两年后吴国才让范蠡回国。到第二年春天,吴王到北部的黄池去会合诸侯,吴国的精锐部队全部跟随吴王赴会了,唯独老弱残兵和太子留守吴都。勾践攻打吴国。吴军大败,越军还杀死吴国的太子。这以后四年,越国又攻打吴国。吴国军民疲惫不堪,精锐士兵都在与齐、晋之战中死亡。越国大败了吴军。(2020广西贺州)【甲】舜发于畎亩之中,傅说举于版筑之间,胶鬲举于鱼盐之中,管夷吾举于士,孙叔敖举于海,百里奚举于市。故天将阵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人恒过然后能改
34、,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乙】吴既赦越,越王勾践反国,乃苦身焦思,置胆于坐,坐卧即仰胆,饮食亦尝胆也。曰:“女忘会稽之耻邪?”身自耕作,夫人自织;食不加肉,衣不重采,折节下贤人,厚遇宾客;振贫吊死,与百姓同其劳。终灭吴。 (选自史记)17用“”给下面的句子划出朗读节奏。(2分) 舜发于畎亩之中18解释下列句中加点词语的含义(2分) (1)曾益其所不能 (2)吴既赦越19用现代汉语翻译【甲】【乙】两文中画线的句子(4分) 【甲】: 【乙】: 20【甲】文首段列举古代六位贤士的事例,是为了证明 的道理,本文的中
35、心论点是 。【乙】文故事可以用成语 来概括其主要内容。(3分)21下列选项中,与例句加点字的意义和用法不同的一项是(2分) 例句: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 A非独贤者有是心也 B僚鱼出游从容,是鱼之乐也 C是可忍,孰不可忍 D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22品读【甲】【乙】两文段,谈谈忧患意识对中学生的现实意义(60字以内)。(2分)【参考译文】【乙】吴王赦免了越王以后,(让他回了越国),越王勾践时时刻刻想着如何复国,于是就每天让自己的身体劳累,让自己焦虑地思索,还把一个苦胆挂在座位上面,每天坐下休息、躺下睡觉之前都要看苦胆,吃饭喝水之前也要先尝尝苦胆。他常常对自己说:“你难道已经忘记了在会稽
36、山上所受的耻辱了吗?”他亲自到田间种地,他的夫人穿自己织的布做成的衣服。他吃的每顿饭里几乎没有肉菜,穿的衣服没有鲜艳的颜色。他对待贤明的人毕恭毕敬,对待宾客厚礼相赠,扶助贫困的人,哀悼死难的人,和百姓们一同劳苦工作。最后终于打败了吴国。(2014甘肃天水)【甲】舜发于畎亩之中,傅说举于版筑之间,胶鬲举于鱼盐之中,管夷吾举于士,孙叔敖举于海,百里奚举于市。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人恒过,然后能改;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
37、(选自孟子告子下)【乙】吴既赦越,越王勾践反国,乃苦身焦思,置胆于坐,坐卧即仰胆,饮食亦尝胆也。曰:“女忘会稽之耻邪?”身自耕作,夫人自织;食不加肉,衣不重采;折节下贤人,厚遇宾客;振贫吊死,与百姓同其劳。 (选自史记越王勾践世家)7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含义(2分)曾益其所不能( ) 人恒过,然后能改( )吴既赦越( ) 与百姓同其劳。( )8翻译下面句子(2分)女忘会稽之耻邪?9品读甲乙两文,谈谈忧患意识有怎样的现实意义?(3分)【参考答案】7、略略 赦免 劳动8、你难道已经忘记了在会稽山上所遭受的耻辱了吗?9、这是一道开放性试题,言之有理,符合题意即可。【参考译文】【乙】吴王赦免了越王
38、以后,(让他回了越国),越王勾践时时刻刻想着如何复国,于是就每天让自己的身体劳累,让自己焦虑地思索,还把一个苦胆挂在座位上面,每天坐下休息、躺下睡觉之前都要看苦胆,吃饭喝水之前也要先尝尝苦胆。他常常对自己说:“你难道已经忘记了在会稽山上所受的耻辱了吗?”他亲自到田间种地,他的夫人穿自己织的布做成的衣服。他吃的每顿饭里几乎没有肉菜,穿的衣服没有鲜艳的颜色。他对待贤明的人毕恭毕敬,对待宾客厚礼相赠,扶助贫困的人,哀悼死难的人,和百姓们一同劳苦工作。(2013辽宁鞍山)【甲】舜发于畎亩之中,傅说举于版筑之间,胶鬲举于鱼盐之中,管夷吾举于士,孙叔敖举于海,百里奚举于市。 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
39、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人恒过, 然后能改;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然后知生于 忧患而死于安乐也。”(节选自孟子)【乙】吴既赦越,越王句践反国,乃苦身焦思,置胆于坐,坐卧即仰胆,饮食亦尝胆也。曰:“女忘会稽之耻邪?”身自耕作,夫人自织,食不加肉,衣不重采,折节下贤人,厚遇宾客,振贫吊死,与百姓同其劳。终灭吴。(节选自史记)11、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意义相同的一项是( )(2分)A、饮食亦尝胆也 食之不能尽其材 B、曾益其所不能 曾不若孀妻弱子C、置胆于坐 欲报之于陛下也 D
40、、百里奚举于市 见山上人烟市肆12、解释下列句中加点词语的意思(2分)(1)而后作 ( ) (2)人恒过 ( )(3)身自耕作( ) (4)越王勾践反国( )13、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4分)(1)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 (2)女忘会稽之耻邪? 。14、【甲】文认为国家要想避免“亡”的命运,必须具备 。【乙】文中越王最终灭掉吴国的原因是 。(2分)材料链接:近几年来,地震、洪水、暴乱、岛屿争端,我们的祖国遭受了巨大的灾难。我们渴望天佑中国,但我们也深知“多难兴邦”。几千年来,中华民族虽历经沧桑、饱受磨难,但今天我们仍然心怀梦想,昂首屹立于世界的东方。15、结合【甲
41、】【乙】两文,谈谈你对“多难兴邦”的理解。(2分) 【参考答案】11.D评分:共2分。12.(1)奋起,指有所作为(2)常常,经常(3)亲自(4)通“返”,返回评分:共2分,生个0.5分。13.(1)所以上天将要下达重大使命给这样的人,一定要先他的内心痛苦,使他的筋骨劳累。(2)你(难道)忘记了在会稽(山上)所遭受的耻辱了吗?评分:共4分,每句2分。14.内有法家拂士,外有敌国外患。能够卧薪尝胆,居安思危,礼贤下士,与百姓同甘共苦。(能答出两点,意思对即可) 评分:共2分,每空1分。15.生一个时代,每一个民族,都不可避免地要经爱一些考验。灾难也是对我们国家、民族“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
42、”的磨砺。挫折可以使我们团结一心,风雨同舟;灾难能激发民族斗志,增强凝聚力;那种战无不胜的民族精神和力量也会在这一特定的历史时期强有力地凸显出来。这样就能合我们的国家战胜困难,走向兴旺和繁荣。评分:共2分。结合内容分析,言之有理即可。【参考译文】【乙】吴王赦免了越王以后,(让他回了越国),越王勾践时时刻刻想着如何复国,于是就每天让自己的身体劳累,让自己焦虑地思索,还把一个苦胆挂在座位上面,每天坐下休息、躺下睡觉之前都要看苦胆,吃饭喝水之前也要先尝尝苦胆。他常常对自己说:“你难道已经忘记了在会稽山上所受的耻辱了吗?”他亲自到田间种地,他的夫人穿自己织的布做成的衣服。他吃的每顿饭里几乎没有肉菜,穿
43、的衣服没有鲜艳的颜色。他对待贤明的人毕恭毕敬,对待宾客厚礼相赠,扶助贫困的人,哀悼死难的人,和百姓们一同劳苦工作。最后终于打败了吴国。(2013山东滨州)【甲】舜发于畎亩之中,傅说举于版筑之间,胶鬲举于鱼盐之中,管夷吾举于士,孙叔敖举于海,百里奚举于市。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人恒过然后能改,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选自孟子告子下)【乙】吴既赦越,越王勾践反国,乃苦身焦思,置胆于坐,坐卧即仰胆,饮食亦尝胆也。曰:“女忘会稽之耻邪?”身自耕作,夫人自织;食不加肉,衣不重采,折节下贤人,厚遇宾客;振贫吊死,与百姓同其劳。终灭吴。(选自史记) 24、用“”给下面句子划出朗读节奏。(1分) 舜发于畎亩之中25、解释下列句中加点词语的含义。(2分) 曾益其所不能( ) 人恒过然后能改( ) 吴既赦越 ( ) 与百姓同其劳( )26、翻译下列句子。(2分) 女忘会稽之耻邪? 翻译: 27、甲文首段列举古代六位贤士的事例,是为了说明 的道理,文中的中心论点是 。乙文故事可以用成语 来概括其主要内容。(3分)28、品读甲乙两文,谈谈忧患意识有怎样的现实意义?(2分)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