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兰州历年中考语文文言文阅读试题31篇(含答案与翻译)(截至2020年).doc
《甘肃兰州历年中考语文文言文阅读试题31篇(含答案与翻译)(截至2020年).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甘肃兰州历年中考语文文言文阅读试题31篇(含答案与翻译)(截至2020年).doc(26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甘肃兰州历年中考语文试题(文言文阅读)(截至2020年)【甲】秦王谓唐雎曰:“寡人以五百里之地易安陵,安陵君不听寡人,何也?且秦灭韩亡魏,而君以五十里之地存者,以君为长者,故不错意也。今吾以十倍之地,请广于君,而君逆寡人者,轻寡人与?”唐雎对曰:“否,非若是也。安陵君受地于先王而守之,虽千里不敢易也,岂直五百里哉?”秦王怫然怒,谓唐雎曰:“公亦尝闻天子之怒乎?”唐雎对曰:“臣未尝闻也。”秦王曰:“天子之怒,伏尸百万,流血千里。”唐雎曰:“大王尝闻布衣之怒乎?”秦王曰:“布衣之怒,亦免冠徒跣,以头抢地尔。”唐雎曰:“此庸夫之怒也,非士之怒也。夫专诸之刺王僚也,彗星袭月;聂政之刺韩傀也,白虹贯日;
2、要离之刺庆忌也,仓鹰击于殿上。此三子者,皆布衣之士也,怀怒未发,休祲降于天,与臣而将四矣。若士必怒,伏尸二人,流血五步,天下缟素,今日是也。”挺剑而起。秦王色挠,长跪而谢之曰:“先生坐!何至于此!寡人谕矣:夫韩、魏灭亡,而安陵以五十里之地存者,徒以有先生也。”(节选自唐睢不辱使命)【乙】上尝欲遣人使朔方,谕中书选才而可责以事者,蒙正退以名上,上不许。他日,三问,三以其人对。上曰:“卿何执耶?”蒙正曰:“臣非执,盖陛下未谅尔。”固称:“其人可使,余人不及。臣不欲用媚道妄随人主意,以害国事。”同列悚息不敢动。上退谓左右曰:“蒙正气量,我不如。”既而卒用蒙正所荐,果称职。(节选自宋史)注上:这里指宋
3、太宗赵光义。中书:官署名,中书省的简称,掌拟诏、出令之权。蒙正:吕蒙正,北宋名臣,以敢言著称。8参考表格中提示的词语含义的推断方法,解释加点词。(4分)文言词句推断方法解释(1)徒以有先生也联想成语法:家徒四壁(2)上尝欲遣人使朔方课内迁移法:安陵君因使唐雎使于秦(3)谕中书选才而可责以事者查阅词典法:理解,明白;比喻;告诉,一般用于上告下。(4)卿何执耶联系语境法:上文中“三问,三以其人对”和下文中蒙正的回答。9下列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3 分)A夫专诸之刺王僚也/禽兽之变诈几何哉B长跪而谢之/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C蒙正退以名上/不以物喜,不以己悲D其人可使/其真无马邪10用现代汉语
4、翻译下面句子。(6分)(1)而君逆寡人者,轻寡人与?(2)既而卒用蒙正所荐,果称职。11阅读甲 乙 两文,结合下面句中加点词,分析唐雌和吕蒙正两个人物形象的共同特点。(4分)(1)大王尝闻布衣之怒乎?(2)臣非执,盖陛下未谅尔。【参考答案】8(1)徒,只、仅仅。(2)使,出使。(3)谕,命令。(4)执,固执。9A10(1)而安陵君违背我的意愿,这不是轻视我吗?(2) 于是就用了吕蒙正所推荐的人,果然出色地完成了使命。11乎,表责问语气。唐雎大义凛然,不惧强暴,据理力争,质问秦王;尔,表示非常肯定的语气,面对君王据理力争,果敢坚定。共同特点:不畏强权,据理力争。【参考译文】【甲】秦王对唐雎说:“
5、我用方圆五百里的土地交换安陵,安陵君不听我,这是为什么呢?况且秦国已经灭了韩国亡了魏国,而安陵君却凭借方圆五十里的土地幸存下来,是因为我把安陵君当作忠厚的长者,所以才不打他的主意。现在我用十倍于安陵的土地,让安陵君扩大领土,但是他违背我的意愿,是轻视我吗?“唐雎回答说:“不,不是像你说的这样。安陵君从先王那里接受了封地并且保卫它,即使是方圆千里的土地也不敢交换,何况仅仅是五百里呢?“秦王勃然大怒,对唐雎说:“您曾听说过天子发怒吗?“唐雎回答说:“我未曾听说过。“秦王说:“天子发怒,倒下的尸体有百万具,血流千里。“唐雎说:“大王曾经听说过平民发怒吗?“秦王说:“平民发怒,也不过是摘掉帽子光着脚,
6、把头往地上撞罢了。“唐雎说:“这是平庸无能的人发怒,不是有才能有胆识的人发怒。从前专诸刺杀吴王僚的时候,彗星的尾巴扫过月亮,聂政刺杀韩傀的时候,一道白光直冲上太阳;要离刺杀庆忌的时候,苍鹰扑到宫殿上。这三个人都是出身平民的有胆识的人,心里的愤怒还没发作出来,上天就降示了征兆。现在,专诸、聂政、要离,加上我就要成为四个人了。如果有才能和胆识的人一定要发怒的话,就要使两具尸体倒下,血流五步远,天下百姓都是要穿孝服,现在这个时候就是这样。“于是拔出宝剑起身想要与秦王同归于尽。秦王变了脸色,直身而跪向唐雎道歉说:“先生请坐!怎么到这种地步!我明白了:韩国、魏国灭亡,然而安陵却凭借五十里的土地生存下来的
7、原因,只是因为有先生啊!“【乙】太宗想派一个人出使辽国,告诉中书省选一位能够认真负责的人把差使交给他。吕蒙正把一个人的名字呈上,太宗竟不同意。第二天,太宗再次问人选好了吗?吕蒙正又以此人呈上,太宗还是不同意。当第三次问及时,他仍以此人呈上。太宗说:“你为什么如此固执呢!”吕蒙说:“哪里是臣固执呢?明明是陛下对这个人有偏见吗。他坚持说:“出使辽国,只有这个人最称职,其余的人都不如他,臣不敢为了讨好陛下而误了国家大事。”(看到吕蒙正顶撞太宗,)满朝大臣都吓得连大气都不敢出。太宗走下朝堂后,对身边的人说:“我不如吕蒙正的气量大呀!”不久,最终让吕蒙正推荐的人出使辽国,果然出色地完成了使命。(2020
8、甘肃兰州)【甲】余幼时即嗜学。家贫,无从致书以观,每假借于藏书之家,手自笔录,计日以还。天大寒,观冰坚,手指不可层伸,弗之息。录毕,走送之,不敢稍途约。以是人多以书假余,余国得遍观群书。既加冠,益慕圣贤之道。又患无硕师名人与游,尝趋百里外,从乡之先达执经叩问。先达德隆望尊,门人弟子填其室,木尝稍降辞色。俞立侍左右,援疑质理、俯身倾耳以请;或遇其叱咄,色愈恭,礼愈至,不敢出一言以复;俟其欣悦,则又请焉。故余虽愚,卒获有所闻。(节选自送东阳马生序)【乙】郑玄以山东无是问者,乃西入关,因涿郡卢植,事扶风马融。融门徒百余人,升堂进者五十余生。融素骄贵,玄在门下,三年不得见,乃使高业弟子传授于玄。玄目夜
9、寻调,未尝息倦。会融集诸生考论图纬,闻玄善算,乃召见于楼上。玄因从质诸疑义,问毕辞归。融喟然谓门人曰:“郑生今去,善道东矣!”玄自游学,十余年乃归乡里。家贫,客耕东菜,学徒相随己数百千人。(节选自后汉书) 注涿郡:郡名,为今河北省涿县治。图纬:专论占验术数的书。(1)下面是关于“文言实词”学习方法的梳理。请根据提示,完成填空。积累迁移法我们由【甲】文“录毕,走送之”中“毕”的积累,迁移可知【乙】文中“问毕辞归”的“毕”是 之意;由【甲】文“援疑质理”中“质”的积累,迁移可知【乙】文中“玄因从质诸疑义”的“质”是 之意。查阅词典法参考古汉语词典中“素”的义项,“融素骄贵”中“素”的意思是 (填序
10、号)素:未经染色的生绢;本然的,未加修饰的;真情,后作“愫”;蔬菜、瓜果类食品;一向,平素;预先。语境推断法根据语境,【乙】文“家贫,客耕东莱”中“客”是 之意。(2)下列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A每假借于藏书之家公将鼓之B以是人多以书假余屠惧,投以骨C乃召见于楼上所欲有甚于生者D乃西入关太丘舍去,去后乃至(3)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句子。既加冠,益慕圣贤之道。郑生今去,吾道东矣!(4)宋濂与郑玄在求师中都遇到了什么困难?各自是如何克服的?请简要概括。【参考答案】(1)完成 质问 为人佣耕(2)B(3)到了成年以后,我更加仰慕古代圣贤的学说。郑玄现在离开了,我的学问到东方去了。(4)宋濂无书
11、读,天寒抄录;求师难,恭敬询问;生活苦,以学为乐。郑玄无师,有师却见不到;勤奋刻苦,抓住时机求教。(言之成理即可。)【参考译文】【乙】郑玄因为在山东没有值得求教的人,于是他往西入关,通过涿郡人卢植,拜扶风人马融为师。马融有门徒几百余人,而能够进入厅堂听他亲自讲课的仅五十余人。马融平素骄傲自负,郑玄拜在他门下三年都不能见他一面。马融只是让自己的高材生给郑玄授课。郑玄日夜探究、诵习,从未曾有过丝毫懈怠厌倦。有一次遇上马融召集门生研讨图纬,听说郑玄善于计算,于是在楼上召见他,郑玄趁机向马融请教各种疑难问题,问完之后就告辞回家。马融很有感慨的对门人说:郑玄现在离去,我的学问要到山东去了郑玄独自出外游学
12、,十多年才回到家乡。家庭贫困,就在东莱郡租种别人的田地,跟随他的学生已经有几百上千人。(2019甘肃兰州)齐侯陈诸侯之师,与屈完乘而观之,齐侯曰:“以此众战,谁能御之?以此攻城,何城不克?”对曰:“君若以德绥诸侯,谁敢不服?君若以力,楚国方城以为城,汉水以为池,虽众,无所用之!”屈完及诸侯盟 。(左传齐恒公伐楚盟屈完注陈:列阵,布阵。绥:安抚。方城:山名。13.用现代汉语翻译文中画线的句子。(2分)以此众战,谁能御之?14.面对齐侯的陈师示威,以势压人,屈完是如何回应的?请简要说明。(4分)15.仿照示例,再列举一位历史上著名的外交人物,概括其主要事迹。(2分)示例,屈完妙语退齐军,楚与诸侯言
13、和结盟,【参考答案】13.我率领这些 诸侯军队作战,谁能够抵挡他们?14.他沉着冷静、坚毅果敢、不为威武所屈;以有礼有节柔中有刚的外交辞令给齐王讲道理; 不卑不亢以楚国的实力为后盾的。15.唐雎强势怼嬴政秦王道歉让步屈服【参考译文】齐桓公让诸侯国的军队摆开阵势,与屈完同乘一辆战车观看。齐桓公说:“我率领这些诸侯军队作战,谁能够抵挡他们?我让这些军队攻打城池,什么样的城攻不下?”屈完回答说:“如果您用仁德来安抚诸侯,谁敢不服从您呢?您如果要用武力的话,楚国将以方城山作为城墙,把汉水当作护城河,您的兵马虽然众多,恐怕也没有什么用!”屈完代表楚国与诸侯订立了盟约。(2018甘肃兰州)先帝知臣谨慎,故
14、临崩寄臣以大事也。受命以来,夙夜忧叹,恐托付不效,以伤先帝之明,故五月渡泸,深入不毛。今南方已定,兵甲已足,当奖率三军,北定中原,庶竭驽钝,攘除奸凶,兴复汉室,还于旧都。此臣所以报先帝而忠陛下之职分也。至于斟酌损益,进尽忠言,则攸之、祎、允之任也。愿陛下托臣以讨贼兴复之效,不效,则治臣之罪,以告先帝之灵。若无兴德之言,则责攸之、祎、允等之慢,以彰其咎;陛下亦宜自谋,以咨诹善道,察纳雅言。深追先帝遗诏,臣不胜受恩感激。10.解释下列加点调语的意思。(3分)(1)夙夜忧叹()(2)斟酌损益()(3)咨诹善道()11.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3分)A.故临崩寄臣以大事也徒以
15、有先生也B.还于旧都安陵君受地于先王而守之C.以彰其咎望其旗摩D.以伤先帝之明欲报之于陛下也12.选文中,诸葛亮为说明出师的理由,多次提到“先帝”,其用意是什么? (4分)【参考答案】10.(1)早 (2)除去(3)询问,咨询。11.C12.勉励刘禅光先帝之遗德,深追先帝遗诏,以完成先帝未竟大业,做个好皇帝;表明自己的忠心,报答刘备对自己的知遇之恩 。(2018甘肃兰州)【甲】于是入朝见威王,曰:“臣诚知不如徐公美。臣之妻私臣,臣之妾畏臣,臣之客欲有求于臣,皆以美于徐公。今齐地方千里,百二十城,宫妇左右莫不私王,朝廷之臣莫不畏王,四境之内莫不有求于王:由此观之,王之蔽甚矣。” 王曰:“善。”乃
16、下令:“群臣吏民能面刺寡人之过者,受上赏;上书谏寡人者,受中赏;能谤讥于市朝,闻寡人之耳者,受下赏。”令初下,群臣进谏,门庭若市;数月之后,时时而间进;期年之后,虽欲言,无可进者。燕、赵、韩、魏闻之,皆朝于齐。此所谓战胜于朝廷。(选自邹忌讽齐王纳谏)【乙】齐威王召即墨大夫,语之曰:“自子之居即墨也,毁言日至。然吾使人视即墨,田野辟,人民给,官无事,东方以宁。是子不事吾左右以求助也。”封之万家。召阿大夫,语之曰:“自子守阿,誉言日至。吾使人视阿田野不辟人民贫馁。昔日赵攻鄄,子不救;卫取薛陵,子不知。是子厚币事吾左右以求誉也!”是日,烹阿大夫及左右尝誉者。于是群臣耸惧,莫敢饰诈,务尽其情,齐国大治
17、,强于天下。”(选自资治通鉴)【注释】即墨:古地名,在今山东平度东南毁:诽谤与后文“誉”意思相对厚币:丰厚礼品。饰诈:作假骗人。10.解释下列词语中加点词的意思。(4分)宫妇左右莫不私王( ) 时时而间进( )自子之居即墨也( ) 封之万家。( )11.用“/”为【乙】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标出停顿。(标两处)(2分)吾 使 人 视 阿 田野 不 辟 人 民 贫 馁12.用现代汉语翻译文中画横线的句子。(1)能谤讥于市朝,闻寡人之耳者,受下赏。译文:(2)是子厚币事吾左右以求誉也!译文:13. 回答下面问题(6分)(1)根据【甲】文的内容填空。(2分)邹忌的劝谏很有艺术性。他由 想到治国理政之事,
18、由 想到齐威王的被蒙蔽,以小见大,极具说服力。(2)从【甲】【乙】两段选文来看,“齐国大治”与齐威王的哪些措施用关?先概括作答(4分)答:【参考答案】10. (4分)(1)偏爱(2)间或,偶然(3)主管,主政(4)封赏,赏赐每小题1分11. (2分)吾使人视阿/田野不辟/人民贫馁每划对一处给1分。12. (6分)(1)能在公共场所批评议论我的过失, 传到我耳朵里的,可得下等奖赏。译出大意给1分;关键词“谤讥”“闻”,各1分。(2)这是你用丰厚的礼品买通我的左右来赞赏你啊!译出大意给1分;关键词“是”“誉”各1分。13. (6分)(1)(2分)生活琐事 自己的受蒙蔽 每空1分,意思答对即可。(2
19、)(4分)虚心纳谏,广开言路;求真务实,奖罚分明。意思答对即可。【参考译文】齐威王召见即墨大夫,对他说:“自从你到即墨任官,每天都有指责你的话传来。然而我派人去即墨察看,却是田土开辟整治,百姓丰足,官府无事,东方因而十分安定。于是我知道这是你不巴结我的左右内臣谋求内援的缘故。”便封赐即墨大夫享用一万户的俸禄。齐威王又召见阿地大夫,对他说:“自从你到阿地镇守,每天都有称赞你的好话传来。但我派人前去察看阿地,只见田地荒芜,百姓贫困饥饿。当初赵国攻打鄄地,你不救;卫国夺取薛陵,你不知道;于是我知道你用重金来买通我的左右近臣以求替你说好话!”当天,齐威王下令烹死阿地大夫及替他说好话的左右近臣。于是臣僚
20、们毛骨耸然,不敢再弄虚假,都尽力做实事,齐国因此大治,成为天下最强盛的国家。(2017甘肃兰州)亮答曰:自董卓已来,豪杰并起,跨州连郡者不可胜数。曹操比于袁绍,则名微而众寡。然操遂能克绍,以弱为强者,非惟天时,抑亦人谋也。今操已拥百万之众,挟天子而令诸侯,此诚不可与争锋。孙权据有江东,已历三世,国险而民附,贤能为之用,此可以为援而不可图也。荆州北据汉、沔,利尽南海,东连吴会,西通巴、蜀,此用武之国,而其主不 能守,此殆天所以资将军,将军岂有意?益州险塞,沃野千里,天府之土,高祖因之以成 帝业。刘璋暗弱,张鲁在北,民殷国富而不知存恤,智能之士思得明君。将军既帝室之胄, 信义著于四海,总揽英雄,思
21、贤如渴,若跨有荆、益,保其岩阻,西和诸戎,南抚夷越,外 结好孙权,内修政理;天下有变,则命一上将将荆州之军以向宛、洛,将军身率益州之众出于秦川,百姓孰敢不箪食壶浆以迎将军者乎?诚如是,则霸业可成,汉室可兴矣。 10.解释下列语句中加点词的意思。(3 分) (1)挟天子以令诸侯 (2)利尽南海(3)诚如是,则霸业可成 【答案】(1)挟:挟持,控制。(2)利:物资。(3)是:这样。 【解析】此题考查课内文言文实词解释。难度中等。 11.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3 分) 非为天时,抑亦人谋也。 【答案】不仅仅是时机(好),而且也是人的谋划(得当)。 【解析】此题考查课内文言文翻译。依据直译为主,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甘肃兰州 历年 中考 语文 文言文 阅读 试题 31 答案 翻译 截至 2020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