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资阳历年中考语文文言文阅读试题24篇(含答案与翻译)(截至2021年).doc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05.gif)
《四川资阳历年中考语文文言文阅读试题24篇(含答案与翻译)(截至2021年).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四川资阳历年中考语文文言文阅读试题24篇(含答案与翻译)(截至2021年).doc(23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四川资阳历年中考语文试题(文言文阅读)(截至2021年)【甲】鱼,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鱼而取熊掌者也。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生亦我所欲,所欲有甚于生者,故不为苟得也;死亦我所恶,所恶有甚于死者,故患有所不辟也。如使人之所欲莫甚于生,则凡可以得生者何不用也?使人之所恶莫甚于死者,则凡可以辟患者何不为也?由是则生而有不用也,由是则可以辟患而有不为也。是故所欲有甚于生者,所恶有甚于死者。非独贤者有是心也,人皆有之,贤者能勿丧耳。(选自孟子告子上)【乙】荀巨伯远看友人疾,值胡贼攻郡。友人语巨伯曰:“吾今死矣,子可去!”巨伯曰:“远来相视,
2、子令吾去,败义以求生,岂荀巨伯所行邪?”贼既至,谓巨伯曰:“大军至,一郡尽空,汝何男子,而敢独止?”巨伯曰:“友人有疾,不忍委之,宁以吾身代友人命。”贼相谓曰:“我辈无义之人,而入有义之国!”遂班军而还,一郡并获全。(选自世说新语德行)注释:值:恰逢,赶上。郡:古代的行政区划,这里指城。19.下列各项加点字的用法和意义都相同的一组是(D )(3分)A.所欲有甚于生者 皆以美于徐公B.则凡可以得生者何不用也 入则无法家拂士C.败义以求生 可以为师矣D.遂班军而还 康肃笑而遣之20.解释下列加点字的意思。(4分)(1)死亦我所恶 (2)故患有所不辟也(3)荀巨伯远看友人疾 (4)不忍委之21.将文
3、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6分)(1)非独贤者有是心也,人皆有之,贤者能勿丧耳。(3分)(2)友人语巨伯曰:“吾今死矣,子可去!”(3分)22.孟子认为在“生”与“义”处于两难选择时,应舍生取义。请简要说说荀巨伯是怎样践行这一主张的?(2分)【参考答案】20.(1)厌恶,讨厌(2)辟(3)到远方(4)丢下,舍弃21.(1)不仅贤人有这种本性,人人都有,只不过有贤能的人不丧失罢了。(2)朋友对巨伯说:“我如今就要死去了,你赶紧离开!”22.荀巨伯探望重病的朋友,这是“义”。胡贼攻打城池,他的生命遇到危险,不听朋友的劝离,而是选择留下。冒着生命危险也要保护他的病友,这就是舍生取义。不仅救了朋
4、友的性命,更让敌军自惭而退。【参考译文】【乙】荀巨伯从远方来探望重病的朋友,正好赶上胡贼攻打城池。朋友对巨伯说:“我如今就要死去了,你赶紧离开!”巨伯说:“我从远方来探望你,你却让我离开,为了苟且偷生而毁掉道义,这难道是我荀巨伯做的事吗?”这时胡贼已经到了,问荀巨伯:“大军到了,整个城都空了,你是什么人,竟敢独自留在城中?”巨伯说:“我的朋友身患重病,我不忍心舍弃他,我宁愿用我的性命来换取朋友的性命。”胡贼相互议论说:“我们这些不懂道义的人,却侵入了这么有仁义的国家!”于是调回外出打仗的军队,使整个城都因此获救。(2021四川资阳)【甲】庄子送葬,过惠子之墓,顾谓从者曰:“郢人垩慢其鼻端若蝇翼
5、,使匠石斫之。匠石运斤成风,听而斫之,尽垩而鼻不伤,郢人立不失容。宋元君闻之,召匠石曰:尝试为寡人为之。匠石曰:臣则尝能斫之。虽然,臣之质死久矣。自夫子之死也,吾无以为质矣,吾无与言之矣。” (节选自庄子徐无鬼)【乙】庄子与惠子游于濠梁之上。庄子曰:“儵鱼出游从容,是鱼之乐也。”惠子曰:“子非鱼,安知鱼之乐?”庄子曰:“子非我,安知我不知鱼之乐?”惠子曰:“我非子,固不知子矣;子固非鱼也,子之不知鱼之乐全矣。”庄子曰:“请循其本。子曰女安知鱼乐云者,既已知吾知之而问我。我知之濠上也。”(选自庄子秋水)注:濠梁:濠水的桥梁。儵(tio)鱼:俗称白鲦鱼。20下列各项加点字的用法和意义都相同的一组是
6、( A ) A尽垩而鼻不伤 人不知而不愠 B游于濠梁之上 苛政猛于虎也C子之不知鱼之乐全矣 宋何罪之有D请循其本 其真无马邪(A表转折,可是表转折,可是;B在比;C主谓间,无实义宾语前置的标志;D它的表示推测、反问的语气 (3分)21解释下列加点字的意思。(2分)(1)听而斫之 ( 听信,听任 )(2)臣之质死久矣(对象,这里指搭档 )(3)是鱼之乐也( 这 )(4)女安知鱼乐(同“汝”,你 )22将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4分)(1)郢人垩慢其鼻端若蝇翼,使匠石斫之。译文:楚国有个人用白色的泥点涂抹在自己的鼻尖上,(泥点薄得)像苍蝇的翅膀,让一位姓石的匠人来砍掉它。(大意1分,“慢
7、”“斫”各0.5分)(2)子非我,安知我不知鱼之乐?译文:你不是我,怎么知道我不知晓鱼的快乐呢?(大意1分,“子”“安”各0.5分)23庄子与惠子是辩友关系,请结合(甲)(乙)两文内容简析。(2分)答:(2分)(甲)文中惠子去世,庄子失去了一个可以跟自己辩论的挚友。(乙)文中庄子与惠子在人能否知鱼之乐的辩论上棋逢对手,难分胜负。(每点1分,意思对即可)【参考译文】【甲】庄子送葬,达到惠子的墓地,回头对跟随的人说:“郢城有个人的鼻尖上沾了白粉,像苍蝇的翅膀一样。让一个名叫石的工匠用斧头砍掉这点白粉。石匠挥动着斧头,带着呼呼的风声,听任(斧头)去砍白粉,白粉被削得干干净净,(郢人的)鼻子却一点没有
8、受伤。郢人站在那里,面不改色。宋元君听说这件事,将匠石叫来,说:(请你)给我也试试看。匠石说:我曾经确实能够砍掉鼻灰。即使这样,我的配手已经死了很长时间了。自从先生去世以后,我没有(辩论的)对象了,我没有说话的人了。”(2018四川资阳)【甲】周公诫子成王封伯禽于鲁,周公诫之曰:“往矣!子无以鲁国骄士。吾,文王之子,武王之弟,成王之叔父也,又相天子,吾于天下亦不轻矣。然一沐三握发,一饭三吐哺,犹恐失天下之士。吾闻德行宽裕,守之以恭者,荣;土地广大,守以俭者,安;禄位尊盛,守以卑者,贵;人众兵强,守以畏者,胜;聪明睿智,守之以愚者,善;博闻强记,守之以浅者,智。夫此六者,皆谦德也。夫贵为天子,富
9、有四海,由此德也;不谦而失天下,亡其身者,桀、纣是也;可不慎欤!【乙】教子有方方其在任时,生二子。谓其妻曰:“予年将半百,有子已足,况再索乎?予意送汝归故里, 以教予子。是方成章 ,尚不知习俗。假令长在署中,其安分者不过无能,其不安分者则竟败类矣。盖衙门之所尚者,骄惰奢侈,娼、酒、赌、博无所不为,此则知识未定之人之所大忌。天下之不为习俗所移,出类拔萃者,能有几人乎?予以何等起家?祖功宗德,尽于此矣?安敢望后亦有豪杰之士耶?汝以二子归,先训之读,二三年可知其志。倘能读书则善,否则,农、工、商贾,各予一业,决不至饿殍者,若曰少君而已矣。此不但饿殍,皆俳优之流亚 也。”其母、妻皆性喜俭朴,亦恶坐享,
10、欣然同归。【注】其:他,指沈太守;成章:事物发展到一定阶段或具有一定规模;殍(pio):饿死;俳(pi)优:古代演滑稽戏杂耍的艺人;流亚:指同一类人物。 20.下列各项加点字用法和意义都相同的一项是( )(2分) A.犹恐失天下之士 安敢望后亦有豪杰之士耶B.夫贵为天子 天下之不为习俗所移 C.守以检者 予以何等起家D.不谦而失天下 黑质而白章 【答案】A【解析】试题分析:注意题干中的提示,“意义”指字词的含义,“用法”指词性的变化,两点都“相同”。根据注释,理解文章内容,了解选项各句话的意思,了解文言常用字词多个义项,根据语境判断,进行比较。A项两句中“之”皆是“结构助词,的”的意思。B是/
11、被;C用/介词,靠;D连词,表因果/连词,表并列。所以选A。虚词泛指没有完整意义的词汇,但有语法意义或功能意义的词。具有必须依附于实词或语句,表示语法意义、不能单独成句,不能单独作语法成分、不能重叠的特点。文言虚词共18个而、 何、乎、乃、其、且、若 、所、为、 焉、也、以、因、 于、与、则、者、之古虚词是在汉语中没有实际意义的字,其中一部分相当于现代的虚词。虚词不能独立成句,只有配合实词来完成语法结构。虚词对实词有协助作用,这类词包含介、连、助、叹、副、象声六大类。虚词在联句中的作用非同小可,有的联只因一虚词之差,便谬之千里。巧妙运用虚词,可使联句增色,情趣斐然。请看下联:君恩似海矣;臣节如
12、山乎。原来此联是明末陕西总督洪承畴的门联,原本无联句尾处两虚字,为“君恩似海,臣节如山”,是一副表白自己、歌颂皇恩的对联。洪承畴后来投敌卖国,遭人唾弃,便有人在原联句尾添此“矣”、“乎”二字,其意即大相径庭,成为一副绝妙的讽刺联。【考点定位】理解常见文言虚词在文中的含义。能力层级为理解B。21.解释下列加点字的意思。(2分) (1)又相天子( ) (2)守以畏者() (3)予意送汝归故里( ) (4)亦恶坐享( ) 【答案】(1)辅佐(2)威,威严 (3)意图(打算,想) (4)厌恶(每空0.5分)【解析】(1)相:名称用作动词,辅佐。(3)予意送汝归故里,意:意图(打算,想)意:动 思念;放
13、在心上。如:意悬悬(忐忑不安;提心吊胆);意悬(挂念);意顾(挂念) 意料;猜测而小人善意。臣意之也。管子小问何意致不厚。玉台新咏古诗为焦仲卿妻作意北亦尚可以。宋文天祥指南录后序当其为里正、受扑责时,岂意其至此哉?聊斋志异促织不意作缘。清周容芋老人传多以意构。蔡元培图画 又如:意定(猜定);意度(揣测;设想) 怀疑于是天子意梁。汉书梁孝王武传 又如:意意似似(意意思思。犹犹豫豫;吞吞吐吐);意疑(怀疑);意忌(疑忌)【考点定位】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在文中的含义。能力层级为理解B。22.将文中划线句翻译为现代汉语。(4分) (1)吾闻德行宽裕,守之以恭者,荣。【答案】我听说,用恭敬的态度保有宽以待人
14、的德行,就会得到荣耀。(句式“守之以恭者”0.5分,“荣”0.5分,句意1分)(2)汝以二子归,先训之读,二三年可知其志。【答案】你跟两个儿子回去,先教导(教诲)他们读书,二三年后能知道他们的志向。(“训”“志”各0.5分,句意1分)【解析】重点词有:闻,听说;荣,形作动,得到荣耀。句意:我听说,用恭敬的态度保有宽以待人的德行,就会得到荣耀。重点词有:训,教导(教诲);志,志向。句意:你跟两个儿子回去,先教导(教诲)他们读书,二三年后能知道他们的志向。翻译的要求是做到“信、达、雅”,翻译的方法是“增、删、调、换”,具体到某一句子时要注意通假字、词类活用、一词多义、特殊句式等情况,如遇倒装句就要
15、按现代语序疏通,如遇省略句翻译时就要把省略的成分补充完整。文言文翻译的“信”基本要求:-信:指的是译文要准确表达原文的意思,避免曲解原文的意思。如: 有功绩,寻为上大夫:(因为)有功绩,不久(皇帝)加封(他)为上大夫。 人穷则反本:人贫穷,就会追念本源。(“穷”应译为“困顿”)那么,如何达到信的要求: 要达到古文翻译信的要求,首先要忠实原文,不凭主观好恶随意增减意思,其次还要注意以下几方面的问题: 1、注意古今词义、色彩的变化: 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曲,三顾臣于草庐之中。(色彩变化) 译:先帝不因为我低贱鄙陋,降低身份,委屈自己,三次到草房中来看望我。 璧有瑕,请指示王(单、双音节词的变化)
16、译:璧上有斑点,请让我指出来给大王看。 所以遣将守关者,备他盗之出入与非常也(词义变化)译:(我)派遣军队守住函谷关的原因,是防备其他盗贼进来和意外变故 2、注意词类活用现象 一狼径去,其一犬坐于前。(名做状) 译:一只狼径直地离开了,其中的(另一只)象狗一样坐在屠者的面前。 君子死知已,提剑出燕京(为动)译:君子为知已而死,提着剑离开燕京。 先生之恩,生死而肉骨也。(中山狼传)(使动)译:先生的大恩,是使死了的人复生,使白骨长肉啊! 3、注意有修辞的语句的翻译 乃使蒙恬北筑长城而守藩篱(比喻)译:于是派蒙恬在北边修筑长城并守住边防 臣以为布衣之交尚不相欺,况大国乎?(借代) 译:我认为老百姓
17、之间的交往,尚且不相互欺骗,更何况大的国家呢? 何故怀瑾握瑜而自令见放为?(比喻) 译:为什么要保持美玉一样高洁的品德而使自己被流放呢? 4、注意有委婉说法的语句的翻译 若有从君惠而免之,三年将拜君赐 如果仰赖贵国国君的恩惠,我们国君赦免了我们,三年后我们将要兴师报仇。 生孩六月,慈父见背;行年四岁,舅夺母志(陈情表)。 译:我生下来六个月,慈爱的父亲就离开我去世了;到了四岁,舅父强迫母亲改变守节的志愿,把她嫁给了别人。 5、注意并提句的翻译,要分开表述 若有作奸犯科及为忠善者,宜付有司论其刑赏。【考点定位】理解或翻译文中的句子。能力层级为理解B。23.【甲】【乙】两文都是教育儿子的故事,在教
18、育内容上各有何不同?试简要分析。(2分)【答案】【甲】文中,周公教育的儿子是成年人,且被封为一方之主,告诫儿子的内容是要有谦虚谨慎的美德,不要怠慢(轻视)人才。(1分)【乙】文中,沈太守教育的儿子是未成年人,他在对妻子教育儿子时指出,首先给儿子一个良好的成长环境,其次督促儿子读书,然后根据儿子的资质选择适宜的工作,不能让儿子养成少爷习气。(1分)(意思对即可)【参考译文】【甲】周成王将鲁国土地封给周公姬旦的儿子伯禽。周公姬旦告诫儿子说:“去了以后,你不要因为受封于鲁国(有了国土)就怠慢、轻视人才。我是文王的儿子,武王的弟弟,成王的叔叔,又身兼辅佐天子的重任,我在天下的地位也不算轻的了。可是,一
19、次沐浴,要多次停下来,握着自己已散的头发。吃一顿饭,要多次停下来,以接待宾客,(即使这样)还怕因怠慢而失去人才。我听说,道德品行宽容,并用谦逊的品行来保有它的人,必会得到荣耀;封地辽阔,并凭借行为约束而有节制来保有它的人,他的封地必定安定;官职显赫,并用谦卑来保有它的人,必定高贵;人口众多、军队强大,并用威严来统御它的人,必定会胜利;用愚笨来保有聪明睿智,就是明智;见识广博,并用浅陋来保有它的人,必定智慧。这六点都是谦虚谨慎的美德。即使尊贵如天子,富裕得拥有天下,便是因为拥有这些品德。不谦虚谨慎从而失去天下,(进而导致)自己身亡的人,桀、纣就是这样。(你)能不谨慎吗?”【乙】沈太守还在当太守的
20、时候,2个儿子出生了。他对妻子说,我现在50岁了,有了儿子,我还想要什么呢?准备送你回家乡,教育、培养孩子。担心孩子在自己这里和别的富家子弟一样骄横奢侈娼酒赌博,败坏门风;世界上能不被环境所改变,而成长的优秀的,能有几个人呢?家族怎么才能荣耀?祖宗的功德在这里就止步了?怎么还敢盼望家族再出豪杰的人?你送二个儿子回去,先教育他们道理,培养他们的志向。读书如果有所成就那最好了,不然从事农、工、商贾某一职业都可以,以后不会挨饿。不会以后只知道当少爷。这样的话就差劲了。他的母亲、妻子都性情喜欢勤俭朴素,也厌恶坐享其福,高高兴兴一同回故乡去了。(2017四川资阳)【甲】蔡璘,字勉旃,吴县人。重诺责,敦风
21、义。有友某以千金寄之,不立券。亡何,其人亡。蔡召其子至,归之,愕然不受,曰:“嘻!无此事也,安有寄千金而无券者?且父未尝语我也。”蔡笑曰:“券在心,不在纸。而翁知我,故不语郎君。”卒辇而致之。 【乙】曾子之妻之市,其子随之而泣。其母曰:“女还,顾反为女杀彘。”妻适市来,曾子欲捕彘杀之。妻止之曰:“特与婴儿戏耳。”曾子曰:“婴儿非与戏也。婴儿非有智也,待父母而学者也,听父母之教。今子欺之,是教子欺也。母欺子,子而不信其母,非所以成教也。”遂烹彘也。(选自韩非子外出储说左上) 19.下列各项加点词语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2分) A.归之曾子之妻之市 B.而翁知我 子而不信其母 C.有友某以
22、千金寄之 以俟夫观人风者得焉 D.蔡召其子至其子随之而泣 20.解释下列句中加点字的意思。(2分) 且父未尝语我也( ) 顾反为女杀彘( )卒辇而致之( ) 是教子欺也( ) 21.上面两则短文表达的共同主题是什么?其中【甲】文最能体现主题的句子是哪一句?(2分) 22.将下列句子译为现代汉语。(4分) (1)嘻!无此事也,安有寄千金而无券者?且父未尝语我也。 (2)母欺子,子而不信其母,非所以成教也。 23.在今天市场经济的背景下,你是否赞成“以千金寄之,不立券”的做法?并简述理由。(2分) 【参考答案】19.(2 分)D(A他,代词/到,动词 B你,代词/就,连词 C把,介词/用来,连词)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四川 资阳 历年 中考 语文 文言文 阅读 试题 24 答案 翻译 截至 2021
![提示](https://www.taowenge.com/images/bang_tan.gif)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