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宜昌历年中考语文文言文阅读试题25篇(含答案与翻译)(截至2021年).doc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05.gif)
《湖北宜昌历年中考语文文言文阅读试题25篇(含答案与翻译)(截至2021年).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湖北宜昌历年中考语文文言文阅读试题25篇(含答案与翻译)(截至2021年).doc(27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湖北宜昌历年中考语文试题(文言文阅读)(截至2021年)医者仁心【步惊】性。以嫩叶和米数粒微炒,煎汤饮之,可愈呕泻寒疾。花有幽香,步行遇之,往往惊为蕙兰,故曰步惊。永安人每以嫩叶干之,持入京师作人事。【瑞香】性温。冬月盛开如雪,名雪花。刈以为薪,杂山兰、川芎之属烧之,比屋皆香。杂众花中,众花往往无香,皆为所夺,一名夺香花。干者可以稀痘。【葳蕤】性。一名玉竹。阴柔而质滋润,如女之委顺相随也,有娇柔之意。春生苗茎直有节其叶如竹两两相对其根横生。主中风暴热。【蒲黄】性平。香蒲花中之蕊屑也,细若金粉。春生嫩叶,出水红白色,茸茸然。至夏抽梗于丛叶中,花抱梗端,如武士棒杵,故俚俗谓之蒲槌。能止血,消瘀青。
2、【注释】步惊、蕙兰、瑞香、山兰,川芎、葳蕤、蒲黄,均中药名。刈,制。比,挨着,邻近。6.请结合语境,解释文中加点词的意思。(2分)惊)质()至()谓()7.请选出与例句中“之”字用法相同的一项。(2分)例句: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A.煎汤饮之B.如女之委顺相随也C.有娇柔之意D.故俚俗谓之蒲槌8.请用标点符号为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断句。(2分)春生苗茎直有节其叶如竹两两相对其根横生。9.请翻译文中画横线的句子。(2分)句子:刈以为薪,杂山兰、川芎之属烧之,比屋皆香。10.如有同学不慎跌伤,破皮出血,你认为文中哪味中药适合对他进行现场医治?(2分)11.中药有温、热、寒、凉、平五种药性。
3、中医治病依中药之性味,以凉祛热,以温祛寒。请联系上下文,推测“步惊”和“葳蕤”两味中药的药性,并填写到文中的方框内。(2分)【参考答案】6. 惊(惊叹,惊异);质(质地);至(到);谓(称,称为)。7.C8.春生苗,茎直有节,其叶如竹,两两相对,其根横生。9.割下它作为柴,掺杂山兰和川芎之类的草药一起烧,邻近的屋子都馨香四溢。10.蒲黄11.温(或热):凉(或寒)。【参考译文】【步惊】性温和。将它的嫩叶加几粒米稍微炒一下,煎汤喝了,可以治疗受寒呕泻。它的花的香味清幽,人们在山野间行走,忽然闻到香味,通常惊异的以为是蕙兰,所以把它叫作“步惊”。广东永安人,常常带一点晒干了的“步惊”嫩叶进北京,作
4、为礼物送人。【瑞香】性温和。在冬天盛开时像下了雪,人们便叫它“雪花”。砍了它做柴火,夹着野生的兰草和川芎之类的一起烧,隔壁都闻得见浓烈的香气。和别的香花放在一起,别的花香都闻不到了,所以又叫它“夺香花”。晒干的瑞香可以治痘症。【葳蕤】性寒凉。又名玉竹。形态柔美而质地滋润,如同女子柔顺相随,有娇柔的意味。春天长出小苗,它的茎很直,有节,它的叶子像竹叶,两两相对,它的根是横着生长的。主治中风暴热。【蒲黄】性平和。是香蒲花中花蕊的屑,细得像金粉。春天长出嫩叶,长出水面的部分呈红白色,毛茸茸的样子。到夏天从众多叶子中抽出梗,花就抱在梗的顶端,如同武士的棒杵,所以乡间俚俗之语称它为蒲槌。能止血,消除瘀青
5、。(2021湖北宜昌)鸟喧蛙噪,江上阻风,水漫阡陌,遇此等不顺遂之事,本当烦忧。但换个角度,换种心情,或许心境会有所不同,观此三则短文,当有所悟。【甲】山鸟每至五更,喧起五次,谓报更。盖山中真率漏声也。余忆曩居小昆山下,时梅雨初霁,座客飞觞,适闻庭蛙,请以节饮。因题联云:“花枝送客蛙催鼓,竹籁喧林_。”可谓山史实录。陈继儒岩幽栖事【乙】儿子从未远出,初应省试,不能不一往。阻风沙漫洲,舳胪相接,郡中宋氏叔侄,移船头就柳阴,棋其下。崇友拉予看荷花,夕阳反照,荷净花明,萧疏四五人,科头握蕉扇,委影池塘,若绘江上阻风图。二景绝佳。龚炜巢林笔谈【丙】行四五里见西北云起少顷雪电文作大雨如注。行至总铺,雨愈
6、甚;遍叩逆旅主人门,皆不应。于昏黑中寻一草棚,暂避其下。雨止则天已明矣,道路皆水,弥漫不辨阡陌。私叹水利不修,天下无由治也。苟得良有司,亦足治其一邑。惜无有此为念者。仰观云气甚佳:或如人,或如狮,如怪石,倏忽万状。余尝谓看云宜夕阳,宜雨后,不知日出时看云亦佳也。戴名世乙亥北行日记【注释】漏声:钟声。漏,古代滴水计时的仪器.曩(nng):从前。节饮:(按蛙鸣的)节拍饮酒。沙漫洲:地名。舳舻(zh l)相接:船只首尾衔接。科头:不戴冠帽,裸露头髻。6. 请结合语境,解释文中加点词的意思。因( ) 予( ) 阡陌( ) 或( )7. 请将“以”“之”“于”三个文言虚词准确还原到文中的方框内。A.谓报
7、更 B.棋其下 C.惜无有此为念者8. 请用“/”为【丙】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断句。行四五里见西北云起少顷雷电交作大雨如注9. 请翻译【丙】文中画横线的句子。苟得良有司,亦足治其一邑。10. 请在【甲】文的横线上填写恰当的内容,将对联补充完整。11. 【乙】文中“二景”指的是哪两个场景?请用两个四字词语概括。12. 闻鸟、蛙之聒噪,因风、雨而受阻,遇此等烦忧之事,当以何种心态来面对?请以三则材料中任意一则为例说说你的看法。13. 积累链接:请写出杜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中表现作者身处困境仍心怀天下的句子。【参考答案】6. (1). 因(于是,就); (2)予(我); (3)阡陌(田间小路); (4)
8、或(有时;有的) 7. A.之 B.于 C.以 8. 行四五里/见西北云起/少顷/雷电交作/大雨如注 9. 如果有好的官员,也足以治理那(这)个地方。 10. 鸟报更 11. 示例:柳阴弈棋(柳下弈棋、柳下对弈) 池塘观荷(池边赏荷)(点明地点与事件,意近即可) 12. 示例1:当以恬然之心处之。如甲文中,作者面对鸟喧蛙噪,不以为烦,而是将鸟声视为报更的钟声,将蛙鸣当作饮酒的节拍,实在有趣。示例2:当以淡定、从容之心处之。如乙文中,作者送儿子赶考,被风阻于江上,但他并未心急如焚或焦躁不安,而是在等待之际观人下棋,与友赏荷,并能感受到眼前之景如画一般,实在自然洒脱。示例3:当以释然、豁达之心处之
9、。如丙文中,路遇大雨,水漫阡陌,但作者并不为自己的困境而烦忧,而是心忧天下,为国计民生、百姓安危而忧,实在可敬可佩。示例4:当以悠然、闲适之心处之。如丙文中,作者遇雨受阻,在忧己忧民之后,尚能驻足观云,感受大自然之美,实乃雅逸之行径也。 13. 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解析】【6题详解】本题考查理解常见文言词语在文中的含义。理解文言词语的含义要注意其特殊用法,如通假字、词类活用、一词多义和古今异义词等。注意:因,古今异义词,于是,就;予,古今异义词,我;阡陌,结合桃花源记理解,指田间小路;或,古今异义词,有时。【7题详解】考查文言虚词的使用。解答此题,首先疏通文意,了解主要内容,
10、根据句子的意思和虚词的意义做出正确的选择。A.“谓报更”意思是:称山鸟鸣叫为报时间。应选择“之”,在这里作代词,表示,山鸟鸣叫。B.“棋其下”意思是:在柳荫下下棋;应选择“于”,表示介词,在。C.“惜无有此为念者”意思是:可惜没有在这上面用心思的人。应选择“以”,“以为”表示把作为。【8题详解】本题考查文言文语句的句读。解答此类试题,要在整体感知文章内容的基础上,先对句子作简单翻译,初步了解大意,然后根据句子的意思和古文句法进行句读;同时利用虚词来辅助句读。句读时要注意古汉语的语法和句式,句读不能出现“破句”的现象。“行四五里见西北云起少顷雷电交作大雨如注”意思是:走了四五里,看到西北方云气升
11、腾聚集;不久,电闪雷鸣,大雨倾盆。故断句:行四五里/见西北云起/少顷/雷电交作/大雨如注【9题详解】考查学生对文言文句子的翻译能力。文言文的翻译一般有直译和意译两种方法,具体到某一句子时要注意通假字、词类活用、一词多义、特殊句式等情况。翻译文言语句要抓住句子中的关键词汇,做到译句文从字顺,句意尽量达到完美。注意重点词的解释:苟,如果;良有司,好的官员;亦,也;治,治理。【10题详解】考查补充对联。对联书写格式要求:字数相等,断句一致。平仄相合,音调和谐。位置相同,词性相对。一般称为“虚对虚,实对实”,就是名词对名词,动词对动词,而且相对的词必须在相同的位置上。内容相关,上下衔接。根据上联“花枝
12、送客蛙催鼓”中的后三个字“蛙催鼓”,词性分别是名词,动词,名词,构成一个主谓短语,那么下联后三个字的词性和短语结构与之相同。结合文言文内容,“山鸟每至五更,喧起五次,谓之报更”分析,下联应该是“鸟报更”。【11题详解】考查对文言文内容的理解和概括。阅读文言文,疏通文意,了解主要内容,根据“郡中宋氏叔侄,移船头就柳阴,棋于其下”理解,这句话是对树阴下下棋场景的描写,按照题干要求用四字词语可概括,即,棋于柳下,或柳下弈棋等。根据“崇友拉予看荷花,夕阳反照,荷净花明,萧疏四五人,科头握蕉扇,委影池塘,若绘江上阻风图”理解,这句话是对池边赏荷花场景的描写。由此可概括为:池边赏荷等。【12题详解】考查对
13、文章内容情感的理解和把握。解答“闻鸟、蛙之聒噪,因风、雨而受阻,遇此等烦忧之事,当以何种心态来面对”的问题,要结合文言文内容和情感来谈看法态度。甲文,“鸟每至五更,喧起五次,谓之报更。盖山中真率漏声也”,“适闻庭蛙,请以节饮”,作者面对鸟喧蛙噪,不以为烦,而将鸟声视为报更的钟声,将蛙鸣当作饮酒的节拍,趣味无穷,由此得出当面对烦扰之事时,要以恬然闲适的心态处之。乙文中,“阻风沙漫洲”,“移船头就柳阴,棋于其下”,“崇友拉予看荷花,夕阳反照,荷净花明,萧疏四五人,科头握蕉扇,委影池塘,若绘江上阻风图”,由以上句子分析,作者在陪儿子省试时路遇大风,没有急躁烦扰,而是柳下弈棋,与友赏荷,发现身边的美好
14、,心态从容,由此我们得出当面对烦扰之事时,要以从容淡定的心态处之。丙文中,作者“行至总铺,雨愈甚”,面对“道路皆水,弥漫不辨阡陌”的处境,作者却忧国忧民,“私叹水利不修,天下无由治也”,并且面对困境还能“仰观云气甚佳:或如人,或如狮,如怪石,倏忽万状”,由此我们得出当面对烦扰之事时,要以释然,豁达,闲适之心处之。【13题详解】考查对诗歌的理解和识记。杜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中“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抒发作者忧国忧民的情感,表现了作者推己及人、舍己为人的高尚品格,诗人的博大胸襟和崇高理想,至此表现得淋漓尽致。【参考译文】甲:山鸟每到天将明时,大声鸣叫五次,称山鸟鸣叫为报时间。这大概就
15、是用鸟的叫声当作钟声吧。我回忆起从前在小昆山下居住,正好梅雨过后天气放晴,客人举杯畅饮,正好听到院子里青蛙史鸣叫,请按蛙鸣的节拍饮酒。于是题写对联:“花枝送客蛙催鼓,竹籁喧林鸟报更。” 可以说是山史实录。陈继儒岩幽栖事乙:儿子从没有出远门,初次参加省试,不能不一同去。因大风我们被阻在沙漫洲这个地方 ,船只首尾衔接,郡中宋氏叔侄,移动船头靠进柳阴,在树阴下下棋。崇友拉我看荷花,夕阳反射,荷花明净光鲜,稀疏看见四五个人站在那里,不戴冠帽的那个人握着芭蕉扇,影子投射在池塘,好像在描绘一幅江上被风所阻图。柳阴下棋,池塘观荷真是极好的景致。龚炜巢林笔谈丙:走了四五里,看到西北方云气升腾聚集;不久,(乌云
16、)布满空中,电闪雷鸣,大雨倾盆,走到总铺,雨越发大了;(我们)敲遍了旅店的门,都不应声。马夫在黑暗中找到一间草棚,大家一起暂时躲避在草棚下面。雨停了,而天已经亮了。道路都被大水横流淹没,分不清田地和小路。我暗自感叹水利工程没能修筑好,天下没法安定啊。如果能得到一位好官,也足够治理好一个邑了。可惜没有在这上面用心思考的人。抬头看到云气非常好看:有的像人,有的像狮子,像怪石,瞬息万变。我曾说过看云最好在落日时分,最好在雨过天晴时,却不知在日出时分看云也很美。戴名世乙亥北行日记(2020湖北宜昌)文房四谱(节选)苏易简【笔】墨薮云:取崇山绝仞中兔毛,入九月收囗,取其笔头长一寸,管长五寸,锋齐腰强者妙
17、,今之小学者言笔,有四句诀云;“心柱硬,覆毛薄,尖似锥,齐似凿。”【墨墨法云:松烟二两丁香麝香干漆各少许以胶水溲作挺火烟上熏之一月可使。入紫草木色紫,入秦皮木色碧,囗色俱可爱。【纸】资暇云:松花笺,代以为薛涛笺,误囗,松笺其来旧矣。元和之初,薛涛尚斯色,而好制小诗,情其幅大,不欲长剩,乃命匠人狭小为之。蜀中才子既以为便,后栽诸笺亦如是,特名曰薛涛笺。【砚】或云:端州石砚匠识山石之文理,遭之五七里得一窟,自然有圆石青紫色,琢之为砚,可值千金。【注释】 小学:中国传统语言学。溲(su):调和。挺:硬而直,这里指块状的墨。自然:天然。6. 请结合语境,解释文中加点词的意思。绝( ) 使( ) 尚(
18、) 是( )7. 请将“其”“也”“之”三个文言虚词准确还原到文中的方框内。A.八九月收囗 B. 囗色俱可爱 C.松花笺,代以为薛涛笺,误囗8. 请用六个标点符号为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断句。松烟二两丁香麝香干漆各少许以胶水溲作挺火烟上熏之一月可使9. 请翻译文房四谱(节选)中有关【砚】的文段。10. 在漫长的历史演进中,历代文人最钟爱的笔、墨、纸、砚,有许多连同产地一起成了享誉古今的知名品牌,请各举一个这样的品牌名称。笔:_ 墨:_ 纸:_ 砚:_11. 积累链接:请默写出含有“笔”“最”“纸”“”中任意一字的一联古诗。【参考答案】6. (1). 绝(极,极高的); (2). 使(使用); (3
19、). 尚(崇尚,喜欢); (4). 是(这样)。 7. A之 B.其 C.也 8. 松烟二两,丁香、麝香、干漆各少许,以胶水溲作挺,火烟上薰之,一月可使。 9. 有人说:“端州的制砚工匠能识别山石的脉理,开凿山石五七里,就能挖出一个石窟,里面有天然的青紫色的圆形石头,雕琢成台,价值千金。” 10. (1). 示例:笔:湖笔(浙江)、齐笔(山东)、侯笔(河北)、宣笔(安徽)等; (2). 墨:做墨李廷主(安徽)、晋墨云中燕(山西)、京墨一得阁(北京)等; (3). 纸:宣纸(安徽)、蜀笺(四川)等; (4). 砚:端砚(广东)、歙砚(安微)、洮砚(甘肃)、澄泥砚(山西)等。 11. 示例:含“笔
20、”:马上相逢无纸笔,凭君传语报平安。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含“墨”的:黑云翻墨未遮山,白雨跳珠乱入船。俄顷风定云墨色,秋天漠漠向昏黑。含“纸”的: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儿童散学归来早,忙东风放纸鸢。含“砚”的:我家洗砚池边树,朵朵花开淡墨痕。五花连钱旋作冰,幕中草檄砚水凝。【解析】【6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对文言文中重点实词的解释,是初中生学习文言文最基础的一项。只有对重点字词解释正确了,才能进一步理解句子,弄清全文大意。其中要特别注意通假字、古今异义词、词类活用现象、一词多义的理解。注意“绝”这里应解释为“极高的”。【7题详解】本题考查对文言虚词“其”“也”“之”的用法。A.八九月
21、收之,之:代词,代指前面的兔毛。B. 其色俱可爱,其:代词。 C.松花笺,代以为薛涛笺,误也。也:用在句尾,表示判断语气。【8题详解】本题考查文言文语句的句读。解答此类试题,要在整体感知文章内容的基础上,先对句子作简单翻译,初步了解大意,然后根据句子的意思和古文句法进行句读;同时利用虚词来辅助句读。句读时要注意古汉语的语法和句式,句读不能出现“破句”的现象。本句中“以”是介词,用。”“之”是代词,其后应停顿。本句话停顿为:松烟二两,丁香、麝香、干漆各少许,以胶水溲作挺,火烟上薰之,一月可使。【9题详解】本题考查文言文翻译。在具体翻译时,对句子中的每个字词,只要它有一定的实在意义,都必须字字落实
22、,对号入座。翻译时,要直接按照原文的词义和词序,把文言文对换成相应的现代汉语,使字不离词,词不离句。注意以下关键词:或:有人。识:识别。【10题详解】本题考查综合性常识。根据自己的积累写出笔、墨、纸、砚的品牌名称即可。如:在南唐时,“文房四宝”特指:诸葛笔、徽州李廷圭墨、澄心堂纸,江西婺源龙尾砚。而自宋朝以来,“文房四宝”则特指:湖笔(浙江省湖州)、徽墨(安徽省徽州)、宣纸(安徽省宣州)、端砚(广东省肇庆,古称端州)。【11题详解】本题考查对诗句的默写。根据自己的积累默写出含有“笔”“最”“纸”“砚”中任意一字的一联古诗即可。注意不要写错别字。【参考译文】【笔】墨薮中写道:取崇山极高的山中的兔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湖北宜昌 历年 中考 语文 文言文 阅读 试题 25 答案 翻译 截至 2021
![提示](https://www.taowenge.com/images/bang_tan.gif)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