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之为学不日进则日退》中考文言文阅读试题3篇(含答案与翻译).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人之为学不日进则日退》中考文言文阅读试题3篇(含答案与翻译).doc(4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人之为学,不日进则日退中考文言文阅读试题(含答案与翻译)【甲】既加冠,益慕圣贤之道,又患无硕师名人与游,尝趋百里外,从乡之先达执经叩问。先达德隆望尊,门人弟子填其室,未尝稍降辞色。余立侍左右,援疑质理,俯身倾耳以请;或遇其叱咄,色愈恭,礼愈至,不敢出一言以复;俟其欣悦,则又请焉。故余虽愚,卒获有所闻。(节选自宋濂送东阳马生序)【乙】人之为学,不日进则日退。独学无友,则孤陋而难成。久处一方,则习染而不自觉。不幸而在穷僻之域,无车马之资,犹当博学审问,古人与稽,以求其是非之所在,庶几可得十之五六。若既不出户,又不读书,则是面墙之士,虽有子羔、原宪之贤,终无济于天下。子曰:“十室之邑,必有忠信如丘者
2、焉,不如丘之好学也。”夫以孔子之圣,犹须好学,今人可不勉乎?(节选自顾炎武与友人书)注解:资盘缠。审详细。稽探究、考察。庶几差不多。子羔、原宪二人都是孔子的弟子。 勉勤勉,努力。21解释下列划线的词。(4分)(1)或遇其叱咄 ( ) (2)不幸而在穷僻之域 ( )(3)俟其欣悦,则又请焉( ) (4)独学无友,则孤陋而难成( )22划线词语意思或相同的一项是( )(2分)A既加冠 若既不出户 B故余虽愚 虽有子羔、原宪之贤C俯身倾耳以请 夫以孔子之圣, D益慕圣贤之道 曾益其所不能23将文中划线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4分)(1)故余虽愚,卒获有所闻。(2)人之为学,不日进则日退。24甲乙两段文
3、字所谈的都是为学之道,这两段文字所说的道理,其共同之处有哪些?不同之处有哪些? (2分)【参考答案】21.(1) 有时(2) 地方、区域等( 意近即可) (3) 等待(4) 见闻少,知识浅薄。 ( 各 1 分,共 4 分)22.B (2 分)23.(1) 所以我虽然愚笨,( 但) 终于能够有所收获。(2) 一个人做学问,如果不是每天( 或一天天地) 进步,那就会每天 ( 或一天天地) 退步。24. 共同之处:都要勤勉好学,做学问要与人研讨交流 ( 有能在一起研讨交流的志同道合者)不同之处,甲文,求师之难。乙文,有朋友学习。【参考译文】【乙】人们求学(或做学问),不能每天进步,就是每天后退。一个
4、人孤独地学习,而不和朋友(互相交流启发),就必然学识浅薄难以成功;长久住在一个地方,就会不知不觉地沾染上某种习气。不幸住在穷乡僻壤,而又没有(雇用)车马的盘费,还应当广博地学习、详细地考究,与古人探究,来探求学习里边哪是对的哪是不对的,这样差不多能得到十分之五六(的收获)。如果既不出门(拜师友),又不读书,那就是不学无术的人,即使(你有)像子羔、原宪那样的贤能,也终究不能帮助社会。孔子说:“即使只有十户人家的小村子,也一定有像我这样讲究忠信的人,只是不如我那样好学罢了。”像孔子这样的圣贤,还须要好好学习,现在的人能不努力(好好学习)吗?(2015四川南充)【甲】既加冠,益慕圣贤之道,又患无硕师
5、名人与游,尝趋百里外,从乡之先达执经叩问。先达德隆望尊,门人弟子填其室,未尝稍降辞色。余立侍左右,援疑质理,俯身倾耳以请;或遇其叱咄,色愈恭,礼愈至,不敢出一言以复;俟其欣悦,则又请焉。故余虽愚,卒获有所闻。【乙】人之为学,不日进则日退。独学无友,则孤陋而难成。久处一方,则习染而不自觉。不幸而在穷僻之域,无车马之资,犹当博学审问,以求其是非之所在,庶几可得十之五六。若既不出户,又不读书,则是面墙之士,虽有子羔、原宪之贤,终无济于天下。子曰:“十室之邑,必有忠信如丘者焉,不如丘之好学也。”夫以孔子之圣,犹须好学,今人可不勉乎?(节选自顾炎武与友人书) 注解孤陋片面、浅陋。资盘缠。审详细。庶几差不
6、多。子羔、原宪孔子的弟子。勉勤勉,努力。8.以下4组语句中加点的词意思相同的一组是()(2分)A既加冠 若既不出户B故余虽愚 虽有子羔、原宪之贤C俯身倾耳以请 夫以孔子之圣D益慕圣贤之道 曾益其所不能9.解释下列加点的词。(4分)A或遇其叱咄B不幸而在穷僻之域C又患无硕师名人与游D若既不出户10.将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从以下两题中任选一题)(2分)(1)尝趋百里外,从乡之先达执经叩问(2)人之为学,不日进则日退。11.甲乙两段文字所谈的都是为学之道,这两段文字所说的道理,其共同之处有哪些?不同之处有哪些?(2分)【参考答案】8.B9.A.有时 B.地方区域等C.交往D.门10.(1
7、)曾经跑到百里之外,追随本乡德高望重、学识渊博的长者,拿着经书向他讨教。(2)一个人做学问,如果不是每天(或一天天地)进步,那就会每天退步。11.共同之处:要勤勉好学,做学问要与人研讨交流(有能在一起研讨交流的志同道合者)不同之处:甲文从为学之难的角度说勤勉,也谈了尊师之道;乙文谈“为学”不进则退的道理,要认真钻研独立思考,要出门学习生活(或开阔眼界)(不同点各讲出一点即可得满分)【参考译文】【乙】人们求学(或做学问),不能每天进步,就是每天后退。一个人孤独地学习,而不和朋友(互相交流启发),就必然学识浅薄难以成功;长久住在一个地方,就会不知不觉地沾染上某种习气。不幸住在穷乡僻壤,而又没有(雇
8、用)车马的盘费,还应当广博地学习、详细地考究,与古人探究,来探求学习里边哪是对的哪是不对的,这样差不多能得到十分之五六(的收获)。如果既不出门(拜师友),又不读书,那就是不学无术的人,即使(你有)像子羔、原宪那样的贤能,也终究不能帮助社会。孔子说:“即使只有十户人家的小村子,也一定有像我这样讲究忠信的人,只是不如我那样好学罢了。”像孔子这样的圣贤,还须要好好学习,现在的人能不努力(好好学习)吗?(2008江苏南师附中)【甲】王子曰:仲永之通悟,受之天也。其受之天也,贤于材人远矣。卒之为众人,则其受于人者不至也。彼其受之天也,如此其贤也,不受之人,且为众人;今夫不受之天,固众人,又不受之人,得为
9、众人而已耶? (节选自伤仲永)【乙】人之为学,不日进则日退。独学无友,则孤陋而难成。久处一方,则习染而不自觉。不幸而在穷僻之域,无车马之资,犹当博学审问,古人与稽,以求其是非之所在,庶几可得十之五六。若既不出户,又不读书,则是面墙之士,虽有子羔、原宪之贤,终无济于天下。子曰:“十室之邑,必有忠信如丘者焉,不如丘之好学也。”夫以孔子之圣,犹须好学,今人可不勉乎?(节选自顾炎武与友人书)【注解】孤陋片面、浅陋。资盘缠。审详细。稽探究、考察。庶几差不多。子羔、原宪孔子的弟子。邑地方,丘孔子。勉勤勉,努力。6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字的意思。(2分)卒之为众人则其受于人者不至也不幸而在穷僻之域终无济于天下7
10、将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4分)其受之天也,贤于材人远矣。人之为学,不日进则日退。8甲文谈“成才”,乙文谈“做学问”,二者强调的重点各有不同。请根据你的理解,谈谈具体有什么不同。(3分)9甲乙两文都具有较强的议论性,试分别概括两文所论述的主要内容。(4分)甲文:乙文:【参考答案】6终于 达到 地方(答“疆界”“区域”也算对) 帮助(2分,每解释对两个得1分)7他的天资,比一般有才能的人高得多 人们做学问,如果不每天进步就会每天退步(4分。每句2分,不要求文字一致,翻译正确、无语病即可)8甲文强调要想成才,除“受之天”外,更要“受之人”。乙文强调做学问要有研讨的朋友,要认真钻研书中的道理
11、,要出门学习生活(或开阔眼界)3分。答对甲文所强调的重点得1分,答对乙文所强调重点的两个方面即可得2分9甲文:论述了后天教育对成才的重要性 乙文:论述了“为学”不进则退的道理(4分,各2分)【参考译文】【甲】王安石说:仲永的通晓、领悟能力是天赋的。他的才能是上天赋予的,远胜过其他有才能的人。但最终成为一个平凡的人,是因为他后天所受的教育还没有达到要求。像他那样天生聪明,如此有才智的人,没有受到后天的教育,尚且要成为平凡的人;那么,现在那些本来就不天生聪明,本来就是平凡的人,又不接受后天的教育,难道成为普通人就为止了吗?【乙】人们求学(或做学问),不能每天进步,就是每天后退。一个人孤独地学习,而不和朋友(互相交流启发),就必然学识浅薄难以成功;长久住在一个地方,就会不知不觉地沾染上某种习气。不幸住在穷乡僻壤,而又没有(雇用)车马的盘费,还应当广博地学习、详细地考究,与古人探究,来探求学习里边哪是对的哪是不对的,这样差不多能得到十分之五六(的收获)。如果既不出门(拜师友),又不读书,那就是不学无术的人,即使(你有)像子羔、原宪那样的贤能,也终究不能帮助社会。孔子说:“即使只有十户人家的小村子,也一定有像我这样讲究忠信的人,只是不如我那样好学罢了。”像孔子这样的圣贤,还须要好好学习,现在的人能不努力(好好学习)吗?(2005年山东临沂中考试题)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