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本溪历年中考语文文言文阅读试题11篇(含答案与翻译)(截至2021年).doc
《辽宁本溪历年中考语文文言文阅读试题11篇(含答案与翻译)(截至2021年).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辽宁本溪历年中考语文文言文阅读试题11篇(含答案与翻译)(截至2021年).doc(13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辽宁本溪历年中考语文试题(文言文阅读)(截至2021年)【甲】崇祯五年十二月,余住西湖。大雪三日,湖中人鸟声俱绝。是日更定矣,余拏一小舟,拥毳衣炉火,独往湖心亭看雪。雾松沆砀,天与云与山与水,上下一白,湖上影子,惟长堤一痕、湖心亭一点、与余舟一芥、舟中人两三粒而已。(选自湖心亭看雪)【乙】四林皆雪,登眺时见。絮起风中,千峰堆玉;鸦翻城角,万壑铺银。无树飘花,片片绘子瞻之壁;不妆散粉,点点糁原宪之羹。飞霰入林,回风折竹。徘徊凝览,以发奇思。画冒雪出云之势,呼松醪茗饮之景,拥炉煨芋,欣然一饱随作雪景一幅以寄僧赏。(选自小窗幽记)【注释】子瞻之壁:苏轼的念奴娇赤壁怀古一词中有“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
2、起千堆雪”之句。糁:散开,散落。原宪:孔子的弟子,安贫乐道,甘于淡泊。霰(xin):天空中降落的白色不透明的小冰粒。醪(1o):浊酒,汁渣混合的酒。10. 选出下列各项中加点词意思相同的一项( )A. 上下一白/不敢出一言以复 (送东阳马生序)B. 画冒雪出云之势/恢弘志士之气 (出师表)C. 是日更定矣/斯是陋室 (陋室铭)D 回风折竹/斗折蛇行 (小石潭记)11. 将下面的文言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大雪三日,湖中人鸟声俱绝。(2)四林皆雪,登眺时见。12. 请用“/”给下面的句子断句。(断两处)欣然一饱随作雪景一幅以寄僧赏。13. 写出【乙】文中表现作者沉醉雪景、流连观赏的语句。14.
3、 【甲】【乙】两文作者同样是赏雪,但所寄情感却不尽相同。【甲】文寂寥空旷的意境隐含着作者的_;【乙】文明丽鲜活的文字表达了作者的_。【参考答案】10. B 11. (1)接连下了三天大雪,湖中行人、飞鸟的声音都消失了。(2)四周的树林都是积雪,登高远眺时时可见。 12. 欣然一饱/随作雪景一幅/以寄僧赏。 13. 徘徊凝览,以发奇思。 14. 家国之思; 自然之乐。【10题详解】本题考查一词多义。A.一:全,都/数量词,一;B.之:助词,的/助词,的;C.是:这/判断词,是;D.折:折断/曲折;故选B。【11题详解】本题考查的翻译能力。直译为主,意译为辅。(1)重点字词:俱,都;绝,消失。(2
4、)重点字词:皆,都;雪,积雪;见,看见。【12题详解】本题考查文言文断句。可根据句意及语法结构等断句。翻译为:愉快地吃饱,然后画一幅雪景图,以寄给高僧欣赏。故可断句为:欣然一饱/随作雪景一幅/以寄僧赏。【13题详解】本题考查对文本内容的分析。根据“徘徊凝览,以发奇思”的意思“徘徊其间,仔细凝视观览,以萌生奇思异想”分析,符合“沉醉雪景、流连观赏”的要求。据此回答即可。【14题详解】本题考查文本表达情感。甲文用清新淡雅的笔墨,描绘了雪后西湖宁静清绝的景象,表现了作者的志趣,同时含蓄地表达了作者对故国(明朝)的怀念之情。据此得出答案:家国之思(故国之思等)。乙文通过描写雪后的景色,表达了作者对自然
5、美景的喜爱之情。据此得出答案:自然之乐。【参考译文】【甲】崇祯五年十二月,我住在西湖边。大雪接连下了多日,湖中游人全无,连飞鸟的声音都消失了。这天初更时分,我撑着一叶小舟,裹着细毛皮衣,围着火炉,独自前往湖心亭看雪。湖面上冰花一片弥漫,天与云与山与水,浑然一体,白茫茫一片。湖上的影子,只有一道长堤的痕迹,一点湖心亭的轮廓,和我的一叶小舟,舟中的两三粒人影罢了。【乙】四周的树林都被积雪覆盖,登高远眺看到白雪如同柳絮一样在风中起舞,山峰积雪如同堆砌的玉,寒鸦在城角翻飞,山中万壑都铺上了一层银色。没有树木,却在飘花,片片如同苏子瞻所描绘的赤壁景色;不用装点,散落之粉点点如同原宪藜羹中的糁。飞散的雪花
6、飘入林中,强劲的回风折断竹子,徘徊其间,仔细凝视观览,以萌生奇思异想。描绘飘着雪冒出云彩之景致,呼唤松子、茶茗的情景。围着火炉烤山芋,美美地吃饱,随后画了一幅雪景,以便寄给名僧评赏。(2021辽宁本溪)【甲】虽有嘉肴,弗食,不知其旨也;虽有至道,弗学,不知其善也。是故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知不足,然后能自反也;知困,然后能自强也。故曰:教学相长也。兑命曰“学学半”,其此之谓乎! (选自礼记正义)【乙】古之学者为己,以补不足也;今之学者为人,但能说之也。古之学者为人,行道以利世也;今之学者为己,修身以求进也。夫学者犹种树也春玩其华秋登其实;讲论文章,春华也,修身利行,秋实也。 (选自颜氏家训
7、)【注释】华:hu,花。登:进用,这里指摘取。9.选出下列各句中加点词意思相同的一项( )(2分)A.弗食 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马说)B.故曰:教学相长也 公问其故(曹刿论战)C.但能说之也 但闻燕山胡骑鸣啾啾(木兰诗)D.行道以利世也 不得志,独行其道(富贵不能淫)10.将选文中画线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4分)(1)知不足,然后能自反也;知困,然后能自强也。_(2)讲论文章,春华也,修身利行,秋实也。_11.请用“/”给下面的句子断句,断两处。(2分)夫 学 者 犹 种 树 也 春 玩 其 华 秋 登 其 实.12.阅读选文,回答下列问题。(4分)(1)【甲】文开篇用类比手法论述了学习
8、的_【乙】文开篇则用对比手法论述了学习的_。(2分)(2)请结合【乙】文,用自己的话谈谈求学的真正意义。(2分)_【参考答案】9.C,2分。10.(1)知道了自己的不足,然后就能自我反思;知道了自己困惑的地方,然后才能勉励自己。(2)讲解谈论文章(讲论文章),就好比赏玩春花,涵养德行,以利于事(修身利行),就好比摘取秋果。每句2分,错、漏一处扣1分。计4分。11.夫 学 者 犹 种 树 也/春 玩 其 华/秋 登 其 实。每断对一处得1分,计2分。12.(1)重要,1分,目的,1分。计2分。(2)充实自己,弥补自身不足:推行主张,造福社会:涵养德性,有利做事。每写出一点得1分,答出其中两点即可
9、。计2分。【参考译文】【乙】古代求学的人的是了充实自己,以弥补自身的不足,现在求学的人是为了取悦他人,向他人炫耀;古代求学的人是为了他人,推行自己的主张以造福社会,现在求学的人是为了自身需要,涵养德性以求做官。学习就像种果树一样,春天可以赏玩它的花朵,秋天可以摘取它的果实。讲论文章,就好比赏玩春花;修身利行,就好比摘取秋果。(2020辽宁本溪)【甲】宫中府中俱为一体,陟罚臧否,不宜异同。若有作奸犯科及为忠善者,宜付有司论其刑赏,以昭陛下平明之理,不宜偏私,使内外异法也。(选自出师表)【乙】长孙皇后遇疾,渐危笃。皇太子启后曰:“医药备尽,今尊体不瘳请奏赦囚徒并度人入道冀蒙福祜。”后曰:“死生有命
10、,非人力所加。若修福可延,吾素非为恶者;若行善无效,何福可求?赦者,国之大事,佛道者,上每示存异方之教耳。常恐为理体之弊,岂以吾一妇人而乱天下法?不能依汝言。”(选自贞观政要)【注】瘳(chu):瘸愈。度人入道:佛教语。意思是度人出家奉佛。上:皇上,这里指唐太宗。异方之教:这里指佛教。(1)选出下列加点词语意思和用法不相同的一项 A神弗福也何福可求B以昭陛下平明之理常恐为理体之弊C若有作奸犯科及为忠善者若行善无效D国恒亡国之大事(2)将选文中画线语句翻译成现代汉语。陟罚臧否,不宜异同。岂以吾一妇人而乱天下法?(3)请用“/”给下面的句子断句,断两处。今尊体不瘳请奏赦囚徒并度人入道冀蒙福祜(4)
11、请概括乙文的主要事件。(5)甲、乙两文谈及的问题相同,都是针对 问题。诸葛亮与长孙皇后的情感也相同,两文都表达了他们的 情感。【参考答案】(1)本题考查学生对一词多义现象的理解能力。在平时的学习中,一定要对文言词语中的一词多义现象做好积累,联系词意和例句进行归纳整理。解答此类问题,首先要明确句意,然后要注意积累词语的不同用法,最后结合句意理解词语的不同用法。A神弗福也:神灵不会赐福(指保佑)的。福:赐福、保佑。何福可求:那又有什么福可求呢?福:福分;B以昭陛下平明之理:来显示陛下公正严明的治理。之:结构助词,的。常恐为理体之弊:常怕做出有违事理体统的事情。之:结构助词,的。C若有作奸犯科及为忠
12、善者:如果有为非作歹犯科条法令和忠心做善事的人。若:如果。若行善无效:如果平素行善都无效。若:如果。D国恒亡:国家常常会灭亡。国:国家。国之大事:国家的大事。国:国家。故选:A。(2)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句子翻译能力。翻译的要求是做到“信、达、雅”,翻译的方法是“增、删、调、换、补、移”,我们在翻译句子时要注意通假字、词类活用、一词多义、特殊句式等情况,如遇倒装句就要按现代语序疏通,如遇省略句翻译时就要把省略的成分补充完整。重点词:陟,提升,提拔。罚,惩罚。臧否,善恶,这里形容词用作动词。意思是“评论人物的好坏”。句意:赏罚褒贬,不应该有所不同。重点词:以,因为。法,法度。句意:现在怎能因为我一
13、个妇人而乱了国家的法度。(3)本题考查学生的断句能力。首先要理解句子的意思,然后弄清句子的成分,不要把句子割裂开。句意为:现在母后的尊体仍不能痊愈,请奏知父皇赦免犯人,超度一些人入道,以求上天保佑母后痊愈。故句子断为:今尊体不瘳/请奏赦囚徒并度人入道/冀蒙福祜。(4)本题考查学生的概括能力。选文是长孙皇后与皇太子的对话。文中详写了长孙皇后的话,且以“不能依汝言”结束,可知长孙皇后拒绝皇太子的请求。因此结合皇太子所说内容作答即可。(5)本题考查比较阅读能力,解答此题需要先疏通文意,了解内容。根据具体内容分析。【甲】“不宜偏私,使内外异法也”与【乙】“岂以吾一妇人而乱天下法”都提及了执法问题,“不
14、宜”和“岂”都表明了公正执法的态度,据此回答即可。答案:(1)A;(2)赏罚褒贬,不应该有所不同;现在怎能因为我一个妇人而乱了国家的法度。(3)今尊体不瘳/请奏赦囚徒并度人入道/冀蒙福祜。(4)长孙皇后拒绝皇太子(赦免囚徒让人出家奉佛)为其祈福的请求。(5)执法忠于皇帝、尊重法律。【参考译文】【乙】长孙皇后生了病,日渐危重。皇太子承乾对皇后请求说:“所有的医药都用遍了,现在母后的尊体仍不能痊愈,请奏知父皇赦免犯人,超度一些人入道,以求上天保佑母后痊愈。”长孙皇后说:“生死都是命里注定,不是人力所能改变的。如果涵养福气能延长寿命,那么我向来没做过坏事;如果做善事都没有效果,那么又去乞求什么福分呢
15、?赦免犯人是国家的大事,佛道不过是皇上有意识保留的一种外来宗教罢了。常怕做出有违事理体统的事情,现在怎能因为我一个妇人而乱了国家的法度,不能按你说的办。”(2019辽宁本溪)【甲】余幼时即嗜学。家贫,无从致书以观,每假借于藏书之家,手自笔录,计日以还。天大寒,砚冰坚,手指不可屈伸,弗之怠。录毕,走送之,不敢稍逾约。以是人多以书假余,余因得遍观群书。既加冠,益慕圣贤之道。又患无硕师名人与游,尝趋百里外,从乡之先达执经叩问。先达德隆望尊,门人弟子填其室,未尝稍降辞色。余立侍左右,援疑质理,俯身倾耳以请;或遇其叱咄,色愈恭,礼愈至,不敢出一言以复;俟其欣悦,则又请焉。故余虽愚,卒获有所闻。(选自送东
16、阳马生序)【乙】贞观三年,太子少师李钢有脚疾,不基践履。太宗赐步舆,令三卫举入东宫,诏皇太子引上殿,亲拜之,大见崇重。纲为太子陈君臣父子之道,问寝视膳之方,理顺辞直,听者忘倦。太子尝商略古来君臣名教,竭忠尽节之事,纲懔然曰:“托六尺之孤,寄百里之命,古人以为难,纲以为易。”每吐论发言,皆辞色慷慨,有不可夺之志,太子未尝不耸然礼敬。(选自贞观政要) 【注】李纲:太子李承乾的老师,备受李承乾崇重,步舆:一种人抬的代步工具,类似于轿子。三卫:唐禁卫军的合称。9选出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语含义不相同的一项(3分)( ) A未尝稍降辞色 理顺辞直 B竭忠尽节之事 此悉贞良死节之臣 C太子少师李纲有脚疾 虽
17、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D寄百里之命故 临崩寄臣以大事也 10将选文中画线语句翻译成现代汉语。(4分) (1)以是人多以书假余,余因得遍观群书。 (2)纲为太子陈君臣父子之道。 11用简洁的语言概括【乙】文的主要内容。(3分) 12【甲】文中的宋濂和【乙】文中的太子在拜师,求学态度上有什么相同之处(2分【参考答案】9C 10(1)因此人家多愿意把书借给我,我也因此能够看到各种各样的书。 (2)李纲为太子讲述君臣父子之间的道义。 11唐太宗父子尊敬老师及李纲对太子的教诲。 12尊师;好学。【参考译文】【乙】贞观三年,太子少师李纲患有脚痛的疾病,不能穿鞋走路。于是唐太宗赏赐给他一辆代替步行的“车子”,
18、并命令侍卫抬他进入东宫,还下诏命令皇太子亲自迎接他上殿,亲自行礼作揖,以示对他的敬重。李纲为太子讲述君臣父子之间的礼仪,还有日常饮食起居方面的礼节,道理明畅,言语直白,让听者不知疲倦。太子曾经与李纲商讨自古以来君臣之间的伦理纲常,以及效忠尽节之事,李纲正气凛然地说:“受托于先王,身负辅佐储君的使命,古人认为这件事十分困难,臣却以为十分容易。”每当论起此事,李纲一脸正气,言语激昂,透露出一种刚正坚定的志向,太子每次都为之肃然起敬。(2018辽宁本溪)【甲】王曰:“善。”乃下令:“群臣吏民能面刺寡人之过者,受上赏;上书谏寡人者,受中赏;能谤讥于市朝,闻寡人之耳者,受下赏。”令初下,群臣进谏,门庭若
19、市;数月之后,时时而间进;期年之后,虽欲言,无可进者。燕、赵、韩、魏闻之,皆朝于齐。此所谓战胜于朝廷。 (节选自邹忌讽齐王纳谏)【乙】高昌平,帝宴两仪殿,叹曰:“高昌若不失德,岂至于亡!然朕亦当自戒,不以小人之言而议君子,庶几获安也。”徵曰:“昔齐桓公与管仲、鲍叔牙、宁戚四人者饮,桓公请叔牙日:盍起为寡人寿?叔牙奉觞而起曰:愿公无忘在莒时,使管仲无忘束缚于鲁时,使宁戚无忘饭牛车下时。桓公避席而谢曰:寡人与二大夫能无惠夫子之言,则社稷不危矣。”帝曰:“朕不敢忘布衣时,公不得忘叔牙之为人也。” (节选自二十四史魏徵传)【解释】高昌:地名。帝:唐太宗。徵:魏徵。盍(h):何不。9选出下列各组句子中加
20、点词语含义和用法相同的项 ( )(2分)A、虽欲言,无可进者 寡人与二大夫能无惠夫子之言B、门庭若市 高昌若不失德C、闻寡人之耳者,受下赏 使宁戚无忘饭牛车下时D、能谤讥于市朝 使管仲无忘束缚于鲁时10将选文中画线语句翻译成现代汉语。(4分) (1)群臣吏民能面刺寡人之过者,受上赏。(2)朕不敢忘布衣时,公不得忘叔牙之为人也。11写出【甲】文中从国内外两个方面表现齐王纳谏后所取得的巨大成效的语句。(2分)12【甲】文中齐王和【乙】文中唐太宗接受劝谏后,做法有何不同?(2分)【参考答案】9D【解析】A言:进言,说话。B若:就像如果。C下:下等下面。D于:均为介词,在。10(1)所有的大臣、官吏、
21、百姓能够当面指责我的过错的,可得上等奖赏。 (2)我不敢忘记当平民时的日子,您也不可忘记鲍叔牙的为人。11(期年之后)虽欲言,无可进者。(燕、赵、韩、魏闻之)皆朝于齐。12齐王:广开言路;唐太宗:反省自己(或告诫大臣)。【参考译文】【乙】高昌平定后,太宗在两仪殿宴请群臣,叹息说:“高昌如不丧失德行,哪能至于灭亡!但我也要告诫自己,不用小人的话来非议君子,也许就能获得安定了。”魏徵说:“从前齐桓公和管仲、鲍叔牙、宁戚四人一道饮酒,桓公对叔牙说:为什么不站起来为我祝寿?叔牙捧杯站起来说:愿您不要忘了逃亡莒国的日子,愿管仲不要忘了被囚鲁国的日子,愿宁戚不要忘了车下喂牛的日子。桓公离座向叔牙感谢道:我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辽宁 本溪 历年 中考 语文 文言文 阅读 试题 11 答案 翻译 截至 2021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