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式守信》中考文言文阅读试题4篇(含答案与翻译).doc





《《范式守信》中考文言文阅读试题4篇(含答案与翻译).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范式守信》中考文言文阅读试题4篇(含答案与翻译).doc(5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范式守信中考文言文阅读试题(含答案与翻译)范式范式字巨卿,山阳金乡人也。少游太学,与汝南张劭为友。劭字元伯。二人并告归乡里。式谓元伯曰:“后二年当还,将过拜尊亲,见孺子焉。”乃共克期日。后期方至,元伯具以白母,请设馔以候之。母曰:“二年之别,千里结言,尔何相信之审邪?”对曰:“巨卿信士,必不乖违。”母曰:“若然,当为尔酝酒。”至其日,巨卿果到,升堂拜饮,尽欢而别。后到京师,受业太学。时诸生长沙陈平子亦同在学,与式未相见,而平子被病将亡,式仕为郡功曾。后元伯寝疾笃,临尽,叹曰:“恨不见吾死友!”寻而卒。式忽梦见元伯呼曰:“巨卿,吾以某日死,当以尔时葬,永归黄象。子未我忘,岂能相及?”式恍然觉寤,
2、悲叹泣下,具告太守,请往旁丧。太守虽心不信而难违其情,许之。式使服朋友之服,投其葬日,驰往赴之。式未及到,而丧已发引,既至圹,将窆,而柩不肯进。其母抚之曰:“元伯,岂有望邪?”遂停柩移时,乃见有素车白马,号哭而来。其母望之曰:“是必范巨卿也。”巨卿既至,叩丧言曰:“行矣元伯!死生路异,永从此辞。”会葬者千人,咸为挥涕。式因执绋而引柩,于是乃前。式遂留止冢次,为修坟树,然后乃去(节选自后汉书,有删改)【注释】审:确实。功曹:官名。岂:大概,或许。扩kung:墓穴。空bin:落葬下棺。柩ji:棺材。16.下面是某同学对加点词含义的推断,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乃共克期日查词典,从“能够”“约
3、定”等义项中判断“克”为“约定”B.具以白母联想到“表白”“告白”中的“白”,推断其义为“告诉”。C.必不乖违联系上下文“巨卿信土”和母亲的话语,推测其义为“违背”。D.恨不见吾死友回忆“未尝不叹息痛恨于桓、灵也”,推知“恨”义为“悔恨”。17.下列对选文的理解与分析,不准确的一项是()(3分)A.元伯坚守两年之期,范式千里赴约,二人均是信义之人。B.范式驰往奔丧,为元伯守墓种树,不愧为元伯的“死友”。C.张母“望之”就断定来者是范式,侧面衬托范张情谊之深。D.文末“会葬者”落泪,是因为众人都对元伯病逝极度悲痛。18.阅读下面的句子,联系上下文,用自己的话回答(1)(2)题。(4分)式恍然觉寤
4、,悲叹泣下,具告太守,请往奔丧,太守虽心不信而难违其情,许之。(1)范式“具告太守”的内容是什么?_(2)太守为什么会“许之”?_19.你如何看待第二段故事情节的传奇色彩?请结合相关内容回答。(4分)_【参考答案】16.D17.D18.(1)我们是生死之交,元伯托梦给我,希望我去参加他的葬礼。(2)为他们的深厚友情所感动。19.元伯托梦给范式,告知自己的死期,希望好友能来相送;范式赶到,灵柩才顺利下葬。故事富有传奇色彩,突出了二人友情深厚、心灵相通,表达了人们对真挚友谊的赞美和向往。【参考译文】范式字巨卿,山阳郡金乡人。年轻时在太学读书,是儒生,和汝南郡张劭是朋友。张劭字元伯。两人同时请假回家
5、乡,(分别时) ,范式对张劭说:“两年后该回来的时候,我将前往贵府拜见你的母亲大人,并看望你的孩子。”两人互相约好日期。后来约好的日期将要到了,张劭把这件事详细告诉了母亲,请求母亲准备酒食等待范式的到来。张劭的母亲说:“分别两年了,千里之外约定的话,你怎么会如此肯定地相信呢?”张劭回答说:“范式是讲信用的人,肯定不会违背约定的。”张劭的母亲说:“如果真是那样,当然得替你们准备酒食。”约定的日子到了,范式果然前来赴约,登堂拜见张劭母亲后,接着开怀畅饮,兴尽才离开。范式当了郡里的功曹。后来张劭病重卧床,同郡人郅君章、殷子征早晚都去探望他。张劭临终时叹息道:“可惜见不到我生死之交的老朋友了!”范式(
6、有一天)忽然梦见张劭戴着帽子,垂着帽带,拖着鞋子喊他:“巨卿,我在某一天死会在某时埋葬,永远命归黄泉。我知道你没有忘记我,希望你能赶得上我的葬礼!”范式猛然醒来,不由得悲叹流泪。(第二天)便将晚上做的梦全部告诉太守,请求前去奔丧。范式便穿上为朋友吊丧的服装,到下葬的那天,坐着快马奔赴那里范式还未赶到时,灵柩就已经出发了,到了墓地,要下葬了,但灵柩却不肯进入墓穴元伯的母亲抚摸着灵柩说:“元伯,难道你还有什么未了的心愿吗?”于是就停下灵柩等了一段时间,就看到有辆白马拉的素车,远远号哭而来元伯的母亲看着那车,就说:“一定是范巨卿来了”巨卿一到,就叩拜灵柩说:“元伯,您可以走了生死异路,从此就永别了”
7、参加葬礼的一千多人,全都感动得流下眼泪范式就拉着引棺的绳索牵引灵柩,灵柩这才缓缓向前然后,他又留在坟地,为元伯修坟种树,才离开那里。(2020浙江杭州)范式守信范式字巨卿,少游学于太学,与汝南张劭(sho)为友。劭字元伯。二人并告归乡里。式谓元伯曰:“后二年当还,将过尊亲。”乃共克期日。后期方至,元伯具以白母,请设馔以候之。母曰:“二年之别,千里结言,尔何敢信之诚也?”对曰:“巨卿信士,必不违约。”母曰:“若然,当为尔酿酒。”至其日,巨卿果到,升堂拜饮,尽欢而别。(选自后汉书 有删改)注释:太学:京城最高学府。汝南:古地名,今河南境内。告:告假。过:拜访。克:约定。白:告诉。馔(zhun):饭
8、食。升堂:登上大厅。12,解释下列语句中的加点词。式谓元伯曰: 至其日: 13.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语句。元伯具以白母,请设馔以候之。14.在张劭眼中,范式是怎样的一个人?(请用原文语句回答)15.联系生活实际,谈谈本文给你怎样的做人启示。【参考答案】12.谓:对说;告诉 至:到评分标准:没词解释正确1分13.元伯把这件事详细地告诉给母亲,请母亲安排饭食来等候他。评分标准:翻译正确、通顺即可。14.巨卿信士,必不违约。评分标准:准确完成2分。15.示例:重诺言,守信用,是做人的美德。学习中,答应帮组同学讲解难题,无论自己的时间多么紧张,一定要说到做到,守信用,才能赢得同学的信任。评分标准:做人启
9、示1分,联系生活实际1分。【参考译文】范式字巨卿,少年时在太学游学,与汝南的张劭成为好友。张劭字元伯。二人一起告假回乡里。范式对元伯说:“我之后二年应当回太学读书,将拜访你的父母。”于是共同约定日期,后来约定的日期将要到,元伯把这件事详细地告诉给母亲,请母亲安排饭食来等候他。母亲说:“离别了二年,千里之外定下的约定,你凭什么相信他的诚意呢?”元伯说:“巨卿是守信的人,一定不会违约的。”母亲说:“如果这样,应该为你酿酒。”到了那个日子,巨卿果然到了,登上大厅拜访喝酒,十分尽兴地告别。(2015黑龙江牡丹江)【甲】范式,字巨卿,与汝南元伯为友。二人并游太学,后告归乡里。式谓元伯日:“后二年当还,将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范式守信 范式 守信 中考 文言文 阅读 试题 答案 翻译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