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黄石历年中考语文文言文阅读试题17篇(含答案与翻译)(截至2021年).doc
《湖北黄石历年中考语文文言文阅读试题17篇(含答案与翻译)(截至2021年).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湖北黄石历年中考语文文言文阅读试题17篇(含答案与翻译)(截至2021年).doc(18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湖北黄石历年中考语文试题(文言文阅读)(截至2021年)杜甫,字子美,京兆人。贫,少不自振,客吴、越、齐、赵间。李邕奇其材,先往见之。举进士不中第,困长安。会禄山乱天子入蜀甫避走三川肃宗立自鄜州羸服欲奔行在为贼所得。至德二年,亡走凤翔,上谒,拜左拾遗。时所在寇夺,甫家寓鄜,弥年艰窭,孺弱至饿死,因许甫自往省视。从还京师,出为华州司功参军。关辅饥,辄弃官去。客秦州,负薪拾橡栗自给。流落剑南,营草堂成都西郭浣花溪。会严武节度剑南西川,往依焉。武以世旧,待甫甚善,亲诣其家。大历中,出翟塘,溯沅、湘以登衡山,适耒阳。因客耒阳,游岳祠,大水暴至,涉旬不得食。县令自棹舟迎之,乃得还。为设牛炙、白酒,大醉,
2、一夕卒,年五十九。与李白齐名,时号“李杜”。数尝寇乱,挺节无所污。为歌诗,伤时挠弱,情不忘君,人皆怜之。 (节选自唐才子传选译卷二杜甫)【注释】:羸服:贫贱人的衣着。窭:贫寒。关辅:关内畿辅地区,即现在的关中地区。橡栗:橡树的果实。8. 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语句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2分)A. 会禄山乱/天子入蜀/甫避走三川/肃宗立/自鄜州羸服欲奔行在/为贼所得B. 会禄山乱/天子入蜀/甫避走三川/肃宗立自鄜州/羸服欲奔行在/为贼所得C. 会禄山乱天子/入蜀/甫避走三川/肃宗立自鄜州/羸服欲奔行在/为贼所得D. 会禄山乱天子/入蜀/甫避走三川/肃宗立/自鄜州赢服欲奔行在/为贼所得9. 下列
3、对原文内容的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2分)A. 杜甫年轻时未振作自己,他去拜访李邕,李邕认为他才华非同一般。B. 杜甫回到京城之后,遇到饥荒,于是他背柴、采摘橡树果实来过活。C. 杜甫游览岳祠时被洪水困住,县令救了他,还请他吃牛骨头、喝白酒。D. 杜甫与李白齐名,并称“李杜”。杜甫多次经历叛乱,保持气节不被玷污。10. 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为现代汉语。(6分)(1)关辅饥,辄弃官去。(2)武以世旧,待甫甚善,亲诣其家。【参考答案】8、A 9、D10、当时关中地区闹饥荒,杜甫就弃官离开。严武因为与杜甫是世交老友,对待杜甫非常友好,亲自到杜甫家探望。【参考译文】杜甫字子美,少时家贫不能够养活自
4、己,客居在吴、越、齐、赵一带。李邕对他的才学感到惊奇,先去看望他。参加进士没考上,困居长安。适逢安禄山叛乱,皇帝逃入蜀地,杜甫避乱奔逃于泾、渭等三江流域。肃宗即位后,杜甫身穿破旧衣衫,从鄜州想要投肃宗所在之地,被叛军俘获。至德二年,杜甫逃到凤翔,呈上名贴,被任命为左拾遗。当时,杜甫所在的地方到处是盗寇抢掠,而杜甫家眷寓居于鄜州,生活终年艰难贫穷,小儿子甚至被饿死。于是杜甫亲自前往鄜州探视。(杜甫)从鄜州回到京城,出任华州司功参军。关中随处闹饥荒,杜甫就弃官离去。漓去,客居秦州,以背负木柴、采集橡果为生。后来(杜甫)流落到剑南。在成都城西郊浣花溪营建草堂居住。恰逢严武任剑南西川节度使,杜甫前去投
5、奔他。严武因为自家与杜甫是世代交谊,就对杜甫十分优待,亲自来到杜甫家中。大历年间,杜甫出了瞿塘峡,又从长江溯流而上到沅江、湘江,以便去登南岳衡山。于是暂住耒阳,游览南岳庙,突然发大水,十多天找不到东西吃,耒阳县令备船来迎接,才得回来。县令为他摆设了烤牛肉和白酒,杜甫喝得大醉,晚上离开了人世,享年五十九岁。他与李白齐名,当时称为“李杜”。杜甫多次身经叛乱,坚守节操,没有污点。他所作的诗歌,感伤时局又懦弱无为,感情上忘不掉皇上,人们都很同情他。(2021湖北黄石)颍川太守髡陈仲弓。客有问元方:“府君何如?”元方曰:“高明之君也。”“足下家君何如?”曰:“忠臣孝子也。”客曰:“何有高明之君而刑忠臣孝
6、子者乎?”元方曰:“足下言何其谬也!故不相答。”客曰:“足下但因伛为恭,而不能答。”元方曰:“昔高宗放孝子孝己,尹吉甫放孝子伯奇,董仲舒放孝子符起。唯此三君,高明之君;唯此子,忠臣孝子。”客惭而退。陈元方年十一时,候袁公。袁公问曰贤家君在太丘远近称之何所履行 元方曰:“老父在太丘,强者绥之以德,弱者抚之以仁,恣其所安,久而益敬。”袁公曰:“孤往者尝为邺令,正行此事。不知卿家君法孤,孤法卿父?”元方曰:“周公、孔子,异世而出,周旋动静,万里如一。周公不师孔子,孔子亦不师周公。”(选自世说新语)【注释】髡,古代剃去、头发的刑罚。伛,驼背。绥,安福县。恣,听任。周旋动静,指处置世事的举动措施。8下列
7、对文中画线波浪语句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 )。(2分)A袁公问曰/贤家君在太丘/远近称之/何所履行B袁公问曰/贤家君在太丘远近/称之/何所履行C袁公问曰/贤家君在太丘远近/称之何所/履行D袁公问曰家君/在太丘远近/称之何所/履行【解析】本题考查断句,根据语意和特殊词语来判断。袁公问曰:“贤家君在太丘,远近称之,何所履行?”9下列对原文内容的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B )(2分)A陈元方称颍川大守为高明之君,自己父亲为忠臣孝子,只是出于恭敬。B陈元方列举古代高明君放逐忠臣孝子的事例来反驳客人,客人惭愧地离开了。C陈元方说自己的父亲效法袁公实行无为而治的策略,时间久了更加受人敬重。D陈元方认为周
8、公、孔于处在同一时代,相隔万里,处事的举措也是不一样的。【解析】本题考查文本内容的理解。A“只是出于恭敬”是客人的想法,不是陈元方的本意;C袁公说陈元方的父亲效法自己(袁公);D陈元方认为周公、孔于处在不同时代,虽然时间相隔遥远,但他们处事的举措却是那么一致。10把文中横线的句子翻译为现代汉语。(共6分)(1)足下言何其谬也!您的话怎么这样荒谬啊!【解析】本题考查句子翻译。注意关键字“足下”“谬”,注意句子语气。(2)强者绥之以德,弱者抚之以仁对强者用德行去安抚,对弱者用仁慈去体恤。【解析】本题考查句子翻译。这个句子属于介词结构后置句,注意语序。【参考译文】颍川太守把陈仲弓判了髡刑。有位客人问
9、陈仲弓的儿子元方说:“太守这个人怎么样?”元方说:“是个高尚、明智的人。”又问:“您父亲怎么样?”元方说:“是个忠臣孝子。”客人说:“怎么会有高尚明智的人惩罚忠臣孝子的事呢?”元方说:“您的话怎么这样荒谬啊!所以我不回答你。”客人说:“您不过是因为驼背装作恭敬,其实是不能回答。”元方说:“从前高宗放逐了孝子孝己;尹吉甫放逐了孝子伯奇,董仲舒放逐了孝子符起。这三个做父亲的,恰恰都是高尚明智的人;这三个做儿子的,恰恰都是忠臣孝子啊。”客人很羞愧,就退走了。陈元方十一岁的时候,去拜会袁汤。袁公问:“你贤良的父亲在太丘做官,远近的人都称赞他,他到底做了些什么事情?”元方说:“我父亲在太丘,对强者用德行
10、去安抚,对弱者用仁慈去体恤,让人们心安理得地做事,久而久之,大家就对我父亲更加敬重。”袁公说:“我曾经也当过邺县县令,正是做这样的事情。不知是你的父亲学我,还是我学你的父亲?”元方说:“周公、孔子生在不同时代,虽然时间相隔遥远,但他们的行为却是那么一致。周公并没有学孔子,孔子也没有学周公。”(2020湖北黄石)淮阴侯韩信者,淮阴人也。始为布衣时,贫无行,人多厌之者。常数从其下乡南昌亭长寄食,数月,亭长妻患之乃晨炊蓐食。食时信往,不为具食。信亦知其意,怒,竟绝去。淮阴屠中少年有侮信者,曰:“若虽长大,好带刀剑,中情怯耳。”众辱之曰:“信能死刺我不能死出我胯下。”于是信孰视之,俯出胯下,蒲伏。一市
11、人皆笑信,以为怯。及项梁渡淮,信杖剑从之,无所知名。汉王之入蜀,信亡楚归汉,来得知名。信数与萧何语,何奇之。信度何等已数言上,上不我用,即亡。何闻信亡,不及以闻,自追之。至拜大将,乃韩信也,一军皆惊。信拜礼毕,上坐。信曰:“大王之入武关,秋毫无所害,除秦苛法,与秦民约,法三章耳,秦民无不欲得大王王秦者。于诸侯之约,大王当王关中,关中民咸知之。大王失职入汉中,秦民无不恨者。今大王举而东,三秦可传檄而定也。”于是汉王大喜,自以为得信晚。遂听信计,部署诸将所击。(节选自史记淮阴侯列传)注:蓐食:蓐,早晨未起身,在床席上进餐。下:即为胯下。蒲伏:同“匍”。8.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解说,不正确的
12、一项是( )(2分)A.布衣,即为布制衣服,为古代庶人之服,这里借指平民,如“布衣之怒”。B.拜,在这里表示授予官职,“拜大将”就是“授予大将军”。C.三秦、河南,古地名。随着时间推移,古今词义所指有的有变化,如“三秦”;有的没有变化,如“河南”。D.列传,是史记中的一种传记的体类,内容是记叙人臣的事迹,以便流传后世。9.为文中画波浪线的语句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2分)A.信能死刺我不能死/出我袴下B.信能死刺我不能死出我袴下C.信能死/刺我/不能死/出我袴下D.信能死刺我不能死出我袴下10.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2分)A.韩信为布衣时,很穷困而且无所事事,
13、经常去亭长家蹭饭,因饭不好,最后大怒而去。B.萧何听说韩信逃跑了,就亲自把他追回来,后来韩信得到重用,被授予大将军一职。C.韩信受到汉王重用后,趁机指出要充分利用民心,并献计汉王向东出击,最后让汉王一举平定三秦。D.本文在人物塑造上很有特色,运用一些典型小故事,把主人公塑造得栩栩如生,如“胯下之辱”。11.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每题3分,共6分)(1)一市人皆笑信,以为怯。(2)信数与萧何语,何奇之。【参考答案】8.C 9.C 10.A11.整个集市上的人都讥笑韩信,认为他胆小。(2)韩信多次与萧何交谈,萧何认为韩信是奇才。【参考译文】淮阴侯韩信是淮阴人,当初还是平民的时候,家里
14、贫穷又放荡不检点,未能被推选为地方官吏,又不会做生意维持生活。经常依靠别人来糊口度日,人们都讨厌他。他曾多次到下乡南昌亭亭长家里去要饭吃,一吃就是几个月,亭长的妻子对这事也很头疼。于是就早早地在床上把饭给吃了。到吃饭的时候韩信来了,就不再给他准备饭了。韩信也明白他们的用意,很生气,从此就和他们断绝了关系,离开了他家。淮阴的屠户中有个年轻人侮辱韩信说:“你虽然长得高大,喜欢带刀佩剑,其实内心是很胆怯的。”并且当众侮辱韩信说:“你果真不怕死就用剑来刺我,怕死就从我的胯下钻过去。”于是韩信看了他很久,低下身子从他的胯下爬了过去。街上的人都嘲笑韩信,认为他是个胆小鬼。当项梁渡淮北上的时候,韩信带剑投奔
15、了项梁,做了项梁的部下,没有什么名气。汉王刘邦入蜀时,韩信又逃离楚军归附了汉王。韩信曾多次与萧何谈论事情,萧何很赏识他。韩信估计萧何等人已经多次向汉王荐举过他,但汉王没有重用他,便也逃亡而去。萧何听说韩信逃走了,没来得及向汉王报告,就亲自去追赶韩信。等到任命大将军时,竟然是韩信,全军都惊讶不已。任命韩信的仪式结束后,汉王就座。韩信说:大王进入武关,秋毫无犯,废除了秦朝的苛酷法令,与秦地百姓约法三章,秦地百姓没有不想要大王在秦地做王的。根据诸侯的成约,大王理当在关中做王,关中的百姓都知道这件事,大王失掉了应得的爵位进入汉中,秦地百姓没有不遗憾的。如今大王发动军队向东挺进,只要一道文书三秦封地就可
16、以平定了。”于是汉王特别高兴,自认为得到韩信太晚了。就听从韩信的谋划,部署各路将领攻击的目标。八月,汉王举兵东出陈仓,定三秦。汉二年,出关,收魏、河南,韩、殷王皆降。八月,汉王率兵向东出陈仓,平定了三秦。汉二年,又出关,收服了魏与河南,韩王、殷王都投降了。(2019湖北黄石)陶渊明字光亮,或云潜字渊明,浔阳柴桑人也。渊明少有高趣,博学善属文,颖脱不群,任真自得。尝著五柳先生传以自况。亲老家贫,起为州祭酒。不堪吏职,少日自解归。州召主簿不就。躬耕自资,遂抱羸疾。江州刺史檀道济往候之,偃卧瘠馁有日矣。道济谓曰:“贤者处世天下无道则隐有道则至。今子生文明之世,奈何自苦如此?”对曰:“潜也何敢望贤,志
17、不及也!”道济馈以粱肉,麾而去之。复为镇军建威参军。谓亲朋曰:“聊欲弦歌,以为三径之资,可乎?”执事者闻之,以为彭泽令。岁终,会郡遣督邮至,县吏请曰:“应束带见之。”渊明叹曰:“我岂能为五斗米折腰向乡里小儿!”即日解绶去职,赋归去来。渊明不解音律,而蓄无弦琴一张,每酒适辄抚弄以寄其意。贵贱造之者,有酒辄设。渊明若先醉,便语客:“我醉欲眠,卿可去。”其真率如此。(节选自萧统陶渊明传,有删改)注:偃卧瘠馁:卧床挨饿。麾而去之:被他退回了。三径:指归隐者的居所。9下列句子加点的词在文中的意思,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2分)A博学善属文(属:写)B州召主簿不就(就:赴任)C以为彭泽令(以为:认为)D便
18、语客(语:告诉)10为文中画波浪线的语句断句,正确的一项是()(2分A贤者处此/天下无道则隐有道/则至B贤者处世/天下无道则隐/有道则至C贤者处世天下/无道则隐/有道则至D贤者处世天下/无道则隐有道/则至11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页是()(2分)A选文塑造了陶渊明自由洒脱的形象,表现了他高洁的人格。B陶渊明已卧床挨饿多日,江州刺史檀道济馈赠他粮食和肉,但他退回了檀道济的馈赠。C陶渊明不愿束带迎接督邮,当日辞官,体现了他“不汲汲于富贵”的品质。D陶渊明嗜酒。亲朋无论穷富,都会设酒招待他,而陶渊明逢酒必醉。12把文中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每题3分,共6分)(1)不堪吏职
19、,少日自解归。(2)渊明不解音律,而蓄无弦琴一张。【参考答案】9.C以为:让担任(做)10.B11.D“贵贱造之者,有酒辄设”说的是陶渊明对来拜访的人,无论贵贱,有酒就会设宴招特他们:“而陶渊明逢酒必醉”属无中生有。12.(1)(陶渊明)不愿受(或“不能承受”)官职的束缚,不久就自己弃官回家。(2)渊明不懂音律,却保存(或“收藏”)了一张无弦琴。【参考译文】陶渊明,字元亮。有人说名潜,字渊明。浔阳柴桑人。陶渊明自少时便有很高的志趣,而且博学多才,文章写得很好,聪颖洒脱,卓尔不群,任性率真,清高自负。曾经著五柳先生传来形容自己。因为家庭贫穷,亲人年迈,陶渊明不得不出仕做了江州祭酒。因为不能忍受官
20、吏的职责约束,不久就自己解职回家了。州郡征召他做主簿,他不去上任。(陶渊明)亲自耕作,种田自给,于是得了瘦弱的疾病(饿得又瘦又病)。江州刺史檀道济前去探望他,(他)僵卧在床贫困挨饿好几天了。檀道济对他说:“我听说贤人处世,天下无道就归隐山林,有道就出来做官。如今你生在开明盛世,为什么像这样使自己受苦?”陶渊明回答:“我怎么敢奢望成为贤人,只不过是志向达不到啊。”檀道济送给他粮食和肉,他却挥手叫檀道济离开。后来陶渊明做过镇军、建威参军。他曾对自己的亲友说:“我姑且暂时去弹奏那弦歌(指做文官),为将来隐居生活做准备,可以吗?”当政者听说后,就让他去做彭泽县令。到了年末,恰逢州郡派遣督邮来视察,县吏
21、请示陶渊明说:“您应该束上带子(穿正装)去拜见他。”陶渊明长叹说:“我怎么能为了五斗米的俸禄而去向乡里小儿低头弯腰!”当天就解下官印辞去官职,写下了归去来兮辞。陶渊明不懂音律,但是却收藏了一张无弦琴,每次喝酒喝得尽兴,就弹拨无弦琴寄托心意。来拜访的人不论贵贱,只要有酒就招待他们。陶渊明如果先喝醉,就告诉客人:“我喝醉了要睡觉,你可以先回去了。”他的天真直率达到这种地步。(2018湖北黄石)李将军广者,陇西成纪人,其家世代受射。其后四岁,广为将军,出雁门击匈奴。匈奴兵多,破败广军,生得广。单于素闻广贤,令得李广必生致之。胡骑得广,广时伤病,置广两马间,络而盛卧广。行十余里,广佯死,睨其旁有一胡儿
22、骑善马,广暂骑腾而上胡儿马,因推堕儿,取其弓,鞭马南驰数十里,匈奴捕者骑数百追之,广行取胡儿弓,射杀追骑,以故得脱。广廉,得赏赐,辄分其麾下,饮食与士共之。广之将兵,乏绝之处,见水士卒不尽饮广不近水士卒不尽食广不尝食。宽缓不苛,士以此爱乐为用。广为人长,猨臂,其善射亦天性也。虽其子孙他人学者,莫能及广。广讷口少言,与人居则画地为军陈,专以射为戏。其射,见敌急,非在数十步之内,度不中不发,发即应弦而倒。(节选自史记 李广将军传,有删改)【注释】络:用绳子编的网兜。9.下列句子加点的词在文句中的意思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2分) A行十余里,广佯死(佯:假装)B广暂骑腾而上胡儿马(暂:暂时)C广之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湖北 黄石 历年 中考 语文 文言文 阅读 试题 17 答案 翻译 截至 2021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