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岳阳楼记》历年中考文言文阅读试题173篇(含答案与翻译)(截至2021年).doc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05.gif)
《《岳阳楼记》历年中考文言文阅读试题173篇(含答案与翻译)(截至2021年).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岳阳楼记》历年中考文言文阅读试题173篇(含答案与翻译)(截至2021年).doc(168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岳阳楼记历年中考文言文阅读试题汇编(截至2021年)【甲】庆历四年春,滕子京谪守巴陵郡。越明年,政通人和,百废具兴,乃重修岳阳楼,增其旧制,刻唐贤今人诗赋于其上,属予作文以记之。予观夫巴陵胜状,在洞庭一湖。衔远山,吞长江,浩浩汤汤,横无际涯,朝晖夕阴,气象万千,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前人之述备矣。然则北通巫峡,南极潇湘,迁客骚人,多会于此,览物之情,得无异乎?若夫淫雨霏霏,连月不开,阴风怒号,浊浪排空,日星隐曜,山岳潜形,商旅不行,樯倾楫摧,薄暮冥冥,虎啸猿啼。登斯楼也,则有去国怀乡,忧谗畏讥,满目萧然,感极而悲者矣。至若春和景明,波澜不惊,上下天光,一碧万顷,沙鸥翔集,锦鳞游泳,岸芷汀兰,郁郁
2、青青。而或长烟一空,皓月千里,浮光跃金,静影沉璧,渔歌互答,此乐何极!登斯楼也,则有心旷神怡,宠辱偕忘,把酒临风,其喜洋洋者矣。嗟夫!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何哉?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是进亦忧,退亦忧。然则何时而乐耶?其必曰:“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乎!噫!微斯人,吾谁与归?【乙】有自岳阳至者,以滕候之书、洞庭之图来告曰:“属有所记。”予发书按图,自岳阳门西距金鸡之右,其外隐然隆高以长者,曰偃虹堤。问其作而名者,曰:“吾滕侯之所为也。”盖虑于民也深,则其谋始也精,故能用力少而为功多。夫以百步之堤,御天下至险不测之虞惠其民而及于荆、津、黔
3、、蜀凡往来湖中无远迩之人皆蒙其利焉。且岳阳四会之冲,舟之来而止者,日凡有几!使堤土石幸久不朽,则藤侯之惠利于人物,可以数计哉?夫事不患于不成,而患于易坏。盖作者未始不欲其久存,而继者常至于殆废。自古贤智之士,为其民捍患兴利,其遗迹往往而在。使其继者皆如始作之心,则民到于今受其赐,天下岂有遗利乎?(节选自欧阳修偃虹堤记)【注释】按图:按照地图,文中指看着地图。远迩:远近。惠利:指恩惠利益。作者;建造者。(1)下列句子中加粗词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A.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由此观之,王之蔽甚矣B.是进亦忧,退亦忧我亦无他,惟手熟尔C.夫事不患于不成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D.可以数计哉技亦灵怪矣哉(2)
4、下列对选文相关知识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甲】文选自北宋政治家、文学家范仲淹的散文岳阳楼记。岳阳楼,湖南岳阳西门城楼,扼长江,临洞庭。B.【乙】文画波浪线文字的断句划分为“御天下至险不测之虞/惠其民而及于荆、潭、黔、蜀/凡往来湖中/无远迩之人皆蒙其利焉/”。C.【甲】文“骚人”,战国时屈原作离骚,因此称屈原或楚辞作者为“骚人”,后泛指文人;【乙】文“滕侯”,即岳州知州滕宗谅,字子京。D.【甲】文的“吾谁与归”与【乙】文的“吾滕侯之所为也”均为倒装句,即宾语前置。(3)下列对选文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甲】文中有不少脍炙人口的成语,如“政通人和”“气象万千”“心旷神怡”。B.【
5、乙】文第二段围绕“利”字,交代修偃虹堤的目的,高度评价滕侯修堤的功绩。C.【甲】【乙】两文为应邀之作,【甲】文侧重抒发范仲淹忧国忧民的情感,【乙】文侧重表达滕侯以民为本的情怀。D.【甲】【乙】两文末段都运用记叙、议论和抒情的表达方式,点明文章主旨,流露作者思想感情。(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则民到于今受其赐,天下岂有遗利乎?【参考答案】【解答】(1)本题考查一词多义。A.观:景观/看;B.亦:都是“也”的意思;C.患:担心/祸患;D.哉:反问用词,可译为,吗/感叹用词,表示由衷的感叹,可译为,啊。故选:B。(2)本题考查文学常识的把握。ABC.正确
6、;D.有误,“吾滕侯之所为也”的意思是:我们滕太守做的。不是倒装句。故选:D。(3)本题考查对选文的理解和分析。ABC.正确;D.有误,【甲】文末段只运用议论和抒情的表达方式,没有记叙。故选:D。(4)本题考查句子的翻译。翻译的要求是做到“信、达、雅”,翻译的方法是“增、删、调、换”,具体到某一句子时要注意通假字、词类活用、一词多义、特殊句式等情况,如遇倒装句就要按现代语序疏通,如遇省略句翻译时就要把省略的成分补充完整。重点词有:先,在之前;后,在之后。句意:在天下人忧愁之前先忧愁,在天下人的快乐之后才快乐。重点词有:则,那么。于,在。遗,丢掉。句意:那么百姓到现在仍然受惠,天下还会有把有利的
7、事物丢掉的吗?答案:(1)B(2)D(3)D(4)在天下人忧愁之前先忧愁,在天下人的快乐之后才快乐。那么百姓到现在仍然受惠,天下还会有把有利的事物丢掉的吗?【点评】文言文翻译方法:对,即对译法。也就是用现代汉语中等值的词去对换被译文言词的方法。增,即增添法。古汉语的词大多数是单音词,翻译时,要把这些文言单音词加以扩充,使之成为现代汉语中的双音词。删,即删减法。有的文言虚词,现代汉语没有相当的词表示它,不能硬译。有的文言虚词,现代汉语虽有同它相当的词,但如果勉强译出来,反而使句子累赘。属于这两种情况的文言虚词,翻译时则删去。移,即移位法。将文言句子按照现代汉语语法格式,调整语序。凡是与现代汉语的
8、句法结构形式不一致的文言句子,翻译时不能照原句的语序排列,必须将不合现代汉语的语序部分加以调整。留,即保留法。凡是古今意思相同的词,以及帝号、国号、年号、人名、地名、官名、度量衡单位等,可照录于译文中,不必另作翻译。换,即替换法。不少文言文所表示的意义,在现代汉语中不是用原词表示,翻译时可用现代汉语中意义相当的词去替换。【参考译文】【甲】庆历四年的春天,滕子京被降职到巴陵郡做太守。隔了一年,政治清明通达,人民安居和顺,各种荒废的事业都兴办起来了。于是重新修建岳阳楼,扩大它原有的规模,把唐代名家和当代人的诗赋刻在它上面。嘱托我写一篇文章来记述这件事情。我观看那巴陵郡的美好景色,全在洞庭湖上。衔接
9、远山,吞没长江,流水浩浩荡荡,无边无际,一天里阴晴多变,气象千变万化。这就是岳阳楼的雄伟景象。前人的记述(已经)很详尽了。那么向北面通到巫峡,向南面直到潇水和湘水,降职的官吏和来往的诗人,大多在这里聚会,(他们)观赏自然景物而触发的感情大概会有所不同吧?像那阴雨连绵,接连几个月不放晴,寒风怒吼,浑浊的浪冲向天空;太阳和星星隐藏起光辉,山岳隐没了形体;商人和旅客(一译:行商和客商)不能通行,船桅倒下,船桨折断;傍晚天色昏暗,虎在长啸,猿在悲啼,(这时)登上这座楼,就会有一种离开国都、怀念家乡,担心人家说坏话、惧怕人家批评指责,满眼都是萧条的景象,感慨到了极点而悲伤的心情。到了春风和煦,阳光明媚的
10、时候,湖面平静,没有惊涛骇浪,天色湖光相连,一片碧绿,广阔无际;沙洲上的鸥鸟,时而飞翔,时而停歇,美丽的鱼游来游去,岸上的香草和小洲上的兰花,草木茂盛,青翠欲滴。有时大片烟雾完全消散,皎洁的月光一泻千里,波动的光闪着金色,静静的月影像沉入水中的玉璧,渔夫的歌声在你唱我和地响起来,这种乐趣(真是)无穷无尽啊!(这时)登上这座楼,就会感到心胸开阔、心情愉快,光荣和屈辱一并忘了,端着酒杯,吹着微风,觉得喜气洋洋了。哎呀!我曾探求过古时仁人的心境,或者和这些人的行为两样的,为什么呢?(是由于)不因外物好坏,自己得失而或喜或悲。在朝廷上做官时,就为百姓担忧;在江湖上不做官时,他也忧愁。既然这样,那么他们
11、什么时候才会感到快乐呢?古仁人必定说:“先于天下人的忧去忧,晚于天下人的乐去乐”呀。唉!不是这种人,我与谁一道归去呢?【乙】有一个从岳阳来的客人,拿着滕子京太守的信和洞庭湖的地图来告诉我说:“希望您能写一篇记。”我打开书信并查看洞庭之图,看到从岳阳门往西到金鸡的右边,其外面隐约有一个又高又长的建筑,叫做偃虹堤。问来人建造此堤的人和为此堤起名字的人,客人说:“这都是我们滕太守做的。”大概深深考虑老百姓的人,在谋划一些事情时是精到的,所以能够用很少的力气却取得很多的功效。凭借百步远的湖堤,抵挡天下的险阻,消除不可预测的担心,施恩于当地百姓并且惠及于荆州、湘潭、贵州、四川,凡是往来于湖中的人,不论是
12、远是近都可以得到这个堤的利益。而且岳阳又是四个地方的交通要道,往来的船只在此停泊的,一天总共要有多少呢!假使修堤的土石有幸长久不坏,那么滕子京太守给人和物带来的恩惠和便利,难道是可以用数字计算的吗?事情不担心干不成,而担心容易毁坏。建造人开始并非不想让它长久完好,可是继承者倒常常使它废弃。自古以来,贤良睿智的人士为百姓防御灾患,兴办公益,那些工程废弃后的遗址到处都有。如果继承者都像开始建造的人那么用心,那么百姓到现在仍然受惠,天下还有把有利的事物丢掉的吗?(2021广西百色)岳阳楼记(节选)予观夫巴陵胜状,在洞庭一湖。衔远山,吞长江,浩浩汤汤,横无际涯,朝晖夕阴,气象万千。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
13、前人之述备矣。然则北通巫峡,南极潇湘,迁客骚人,多会于此,览物之情,得无异乎?若夫淫雨霏霏,连月不开,阴风怒号,浊浪排空,日星隐曜,山岳潜形,商旅不行,樯倾楫摧,薄暮冥冥,虎啸猿啼。登斯楼也,则有去国怀乡,忧谗畏讥,满目萧然,感极而悲者矣。至若春和景明,波澜不惊,上下天光,一碧万顷,沙鸥翔集,锦鳞游泳,岸芷汀兰,郁郁青青。而或长烟一空,皓月千里,浮光跃金,静影沉璧,渔歌互答,此乐何极!登斯楼也,则有心旷神怡,宠辱偕忘,把酒临风,其喜洋洋者矣。嗟夫!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何哉?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是进亦忧,退亦忧。然则何时而乐耶?其必曰“先天下之
14、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乎!噫!微斯人,吾谁与归?时六年九月十五日。生于忧患,死于安乐舜发于畎亩之中,傅说举于版筑之间,胶鬲举于鱼盐之中,管夷吾举于士,孙叔敖举于海,百里奚举于市,故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人恒过,然后能改;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9. 下列句子中加点字的用法和意义相同的一项是( )A. 不以物喜 以刀劈狼首(狼)B. 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 得之则生(鱼我所欲也)C. 发于声,而后喻 而安陵以五十里之地存者
15、(唐雎不辱使命)D. 舜发于畎亩之中 皆以美于徐公(邹忌讽齐王纳谏)10. 下列句子中加点字的意思不同的项是( )A. 而或长烟一空 上下一白(湖心亭看雪)B. 把酒临风 临表涕零(出师表C. 衡于虑,而后作 盗窃乱贼而不作(大道之行也)D. 征于色 未尝稍降辞色(送东阳马生序)11. 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语。(1)予尝求古仁人之心 求:_(2)行拂乱其所为 拂:_12. 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浮光跃金,静影沉壁。13. 岳阳楼记(节选)第段写“迁客骚人”的悲喜观,其用意是什么?14. 阅读下面链接材料,结合生于忧患,死于安乐,用自己的话说说两文的作者分别提出了怎样的治国之道?【链接材料】
16、凡治国之道,必先富民。民富则易治也,民贫则难治也。奚以知其然也?民富则安乡重家,安乡重家则敬上畏罪,敬上畏罪则易治也。民贫则危乡轻家,危乡轻家则敢凌上犯禁,凌上犯禁则难治也。故治国常富,而乱国常贫。是以善为国者,必先富民,然后治之。(选自管子治国【注释】奚以:即“以奚”,根据什么。以,介词,根据。奚,何,什么。重:重视。敬上畏罪:恭敬君上,畏惧犯罪。敬,恭敬,尊重。上,君上,泛指统治者。罪,犯罪或作恶的行为。【参考答案】9. B 10. C 11. . 探求 . 违背 12. 浮动的月光闪着金色,静静的月影像沉在水中的玉璧。 13. 传达出两种截然相反的人生情境,衬托“不以物喜,不以己悲”的古
17、仁人之心,突出作者“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爱国情怀。 14.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提出了忧患则生、安乐则亡观点,链接材料则提出了治国之道,必先富民的观点。【参考译文】【链接材料】大凡治国的道理,一定要先使人民富裕,人民富裕就容易治理,人民贫穷就难以治理。凭什么这样说?人民富裕就安于乡居而爱惜家园,安乡爱家就恭敬君上而畏惧刑罪,敬上畏罪就容易治理了。人民贫穷就不安于乡居而轻视家园,不安于乡居而轻家就敢于对抗君上而违犯禁令,抗上犯禁就难以治理了。所以,治理得好的国家往往是富的,乱国必然是穷的。因此,善于主持国家的君主,一定要先使人民富裕起来,然后再加以治理。(2021广西贵港)【甲】 岳
18、阳楼记选段予观夫巴陵胜状,在洞庭一湖。衔远山,吞长江,浩浩汤汤,横无际涯,朝晖夕阴,气象万千,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前人之述备矣。然则北通巫峡,南极潇湘,迁客骚人,多会于此,览物之情,得无异乎?【乙】 醉翁亭记选段若夫日出而林霏开,云归而岩穴暝,晦明变化者,山间之朝暮也。野芳发而幽香,佳木秀而繁阴,风霜高洁,水落而石出者,山间之四时也。朝而往,暮而归,四时之景不同,而乐亦无穷也。10.选出下列加点字词释义有误的一项( )(3分)A.衔远山,吞长江(连接) B.迁客骚人,多会于此(泛指文人)C.野芳发而幽香(花) D.佳木秀而繁阴(秀丽)11.翻译句子。(4分)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前人之述备矣。若
19、夫日出而林霏开,云归而岩穴暝12.下列说法有误的一项是( )(3分)A.甲文作者范仲淹字希文,北宋时期文学家,政治家,有范文正公集传世;乙文作者欧阳修,字永叔,北宋时期文学家,“唐宋八大家”之一。B.“观夫”和“若夫”的“夫”都读“f”。C.“览物之情”与“四时之景”中的“之”用法和意义不相同。D.两段选文中划线加色的句子都有引出下文的作用。13.甲乙两段选文都对景物进行细腻的描写,甲文的景象呈现出_和_的特点,乙文则写出了四季分明的景色,其中“风霜高洁,水落而石出”描写的是_季和_季的景象。(4分)【参考答案】10、D11.(1)这就是岳阳楼的雄伟景象,前人的记述已经很详尽了。(2)要说那太
20、阳出来而林间的雾气散了,烟云聚拢而山谷洞穴昏暗了。12、D13.波澜壮阔气象万千秋冬(2021湖南湘西)【甲】 岳阳楼记范仲淹庆历四年春,滕子京谪守巴陵郡。越明年,政通人和,百废具兴。乃重修岳阳楼,增其旧制,刻唐贤今人诗赋于其上。属予作文以记之。 予观夫巴陵胜状,在洞庭一湖。衔远山,吞长江,浩浩汤汤,横无际涯;朝晖夕阴,气象万千。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前人之述备矣。然则北通巫峡,南极潇湘,迁客骚人,多会于此,览物之情,得无异乎? 若夫霪雨霏霏,连月不开,阴风怒号,浊浪排空;日星隐耀,山岳潜形;商旅不行,樯倾楫摧;薄暮冥冥,虎啸猿啼。登斯楼也,则有去国怀乡,忧谗畏讥,满目萧然,感极而悲者矣。 至若
21、春和景明,波澜不惊,上下天光,一碧万顷;沙鸥翔集,锦鳞游泳;岸芷汀兰,郁郁青青。而或长烟一空,皓月千里,浮光跃金,静影沉璧,渔歌互答,此乐何极!登斯楼也,则有心旷神怡,宠辱偕忘,把酒临风,其喜洋洋者矣。 嗟夫!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何哉?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是进亦忧,退亦忧。然则何时而乐耶?其必曰“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乎。噫!微斯人,吾谁与归? 时六年九月十五日【乙】 光绪己卯,楼基坼裂,及大有倾塌之势,中丞邵公命葺而修之经费未集而容以考绩北上。既而回岳,德化李公来湘中,命以茶厘为修楼之资,其不敷者,劝四邑(巴陵、平江、临湘、华容)
22、绅富足之。乃于原基之后,加筑六丈有奇,建正楼其上,左仙梅亭,右则三醉楼,皆视旧制有加。前临洞庭,为之驳岸以御水,楼之左右各增施二楹,为登楼者憩息之所。其楼前雉堞亦加坚筑,以固吾圉焉!(节选自【清】张德容重修岳阳楼记)【注】坼(ch):分裂,裂开。容:即张德容(1820-1888)。同治十年(1871)、光绪五年(1879)两度出任岳州知府,政声显著,曾对岳阳楼进行整体修葺。考绩:按一定标准考核官吏的成绩。茶厘:对茶叶经销所征的一种附加税。驳岸:保护岸或堤坝不坍塌的建筑物,多用石块砌成。雉堞(zh di):古代城墙上掩护守城人用的矮墙,也泛指城墙。圉(y):边境,边疆。16.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岳阳楼记 岳阳楼 历年 中考 文言文 阅读 试题 173 答案 翻译 截至 2021
![提示](https://www.taowenge.com/images/bang_tan.gif)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