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省历年中考语文文言文阅读试题35篇(含答案与翻译)(截至2021年).doc
《安徽省历年中考语文文言文阅读试题35篇(含答案与翻译)(截至2021年).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安徽省历年中考语文文言文阅读试题35篇(含答案与翻译)(截至2021年).doc(30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安徽省历年中考语文试题(文言文阅读)(截至2021年)【甲】自三峡七百里中两岸连山,略无阙处。重岩叠峰,隐天蔽日,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至于夏水襄陵,沿溯阻绝。或王命急宣,有时朝发白帝,暮到江陵,其间千二百里,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节选自郦道元(三峡)【乙】二十六日,发大溪口,入瞿塘峡。两壁对耸,上入霄汉,其平如削成。仰视天如匹练然。水巴落,峽中平如油查”。过圣姥泉,盖石上一罅。人大呼于旁则泉出,屡呼则屡出。晚至瞿塘关,唐故夔州,与白帝城相连。关西门正对滟濒堆9。堆,碑石积成,出水数十丈。土人云:“方夏秋水涨时,水又高于堆数十丈。”(节选自陆游入蜀记)注油盎:油瓶。峙:裂缝。滟灏堆:在瞿塘
2、峡口,是江心突出的巨石。13.请解释下列加点词在文中的意思。(4 分)(1)沿潮阻绝 沿: (2)不以疾也 疾: (3)发大溪口 发: (4)仰视天如匹练然 如.然: 14.请把下面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6 分)(1)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2)人大呼于旁则泉出,屡呼则屡出。15.【乙】文段写出了江水相对于滟濒堆在不同季节水位的高低变化:作者到瞿塘关时,;等到夏秋水涨时,。(2分)16. 【甲】【乙】两个文段都描写了三峡的山,画线句子分别突出了山怎样的特点?请简要分析。(4分)【参考答案】(1)本题考查学生对文言实词意思的理解能力。作答本题,重点在于文言实词的积累,同时也可以借助整个句子的
3、意思来判断。句意为:下行或上行的船只都被阻挡了。溯,逆流而上。句意为:也不如它快。疾,快。句意为:从大溪口出发。发,出发。句意为:仰头望天,发现原本天空在山崖的夹缝里像一匹白练一般。如然,像的样子。(2)本题考查学生对文言文句子的翻译。解答时一定要先回到语境中,根据语境读懂句子的整体意思,然后思考命题者可能确定的赋分点,找出关键实词、虚词,查看有无特殊句式,运用“留”“删”“调”“换”“补”的方法,直译为主,意译为辅。并按现代汉语的规范,将翻译过来的内容进行适当调整,达到词达句顺。句中重点词语有:自,如果。亭午,正午。夜分,半夜。故译为:若不是在正午半夜的时候,连太阳和月亮都看不见。句中重点词
4、语有:于,在。屡,多次,不停地。故译为:只要有人在旁边大喊,就会有泉水从中流出,不停地喊就不停地流。(3)本题考查对文本意思的理解。江水相对于灔澦堆在不同季节水位的高低变化,可以从原文中找到答案“晚至瞿塘关,堆,碎石积成,出水数十丈。土人云:方夏秋水涨时,水又高於堆数十丈。”可以得出答案。(4)本题考查对文言文重点句子的理解和赏析。回答此题,首先要理解画线的句子的意思是什么,然后再分析这样写突出了山的什么特点。抓住关键词,从“两岸连山”“略无阙处”看出山的绵延不绝、高大巍峨的特点。从“对耸”“上入霄汉”“平如削成”分析山高耸入云、陡峭的特点。答案:(1)顺流而下 快 出发 像的样子(2)若不是
5、在正午半夜的时候,连太阳和月亮都看不见。只要有人在旁边大喊,就会有泉水从中流出,不停的喊就不停的流。(3)碎石堆高出水面二十余丈 水位又会高于石头堆数十丈(4)甲文中划线句的意思是:在三峡的七百里中,两岸山连着山,几乎没有半点空隙。层层叠叠的山岩峰峦,遮蔽了天空,挡住了日光。这里写出了山的绵延不绝、高大巍峨的特点。乙文中划线句的意思是:江水两旁山崖对立,高的仿佛到达了云端,而表面的平滑又像是用利刃切过。这里写出了山高耸入云、陡峭的特点。【点评】文言翻译最基本的方法:1留:留就是保留。凡是古今意义相同的词,以及古代的人名、地名、物名、书名、官名、国号、年号、度量衡单位、古代专有名词等,翻译时可保
6、留不变。2补:补出省略成分。3删:删去不译的词语。文言中凡是无实在意义,只表语气、停顿、补足音节和舒缓语气等的虚词,都可略去。4换:替换。用现代词汇替换相应的古代词汇。5调:调整倒装句句序,按现代汉语习惯句式将其调整过来。除了掌握以上的原则和方法,翻译时还必须有步骤:解词-串意-顺句。注:直译即逐字逐字地译。意译即译出大意即可。文言文翻译以直译为主,意译为辅。遇到比喻、借代、引申,直译不通时,用意译。【参考译文】【甲】在三峡七百里之间,两岸都是连绵的高山,完全没有中断的地方;重重叠叠的悬崖峭壁,遮挡了天空和太阳。若不是在正午半夜的时候,连太阳和月亮都看不见。等到夏天水涨,江水漫上小山丘的时候,
7、下行或上行的船只都被阻挡了,不能通航。有时候皇帝的命令要紧急传达,这时只要早晨从白帝城出发,傍晚就到了江陵,这中间有一千二百里,即使骑上飞奔的马,驾着疾风,也不如它快。等到春天和冬天的时候,就可以看见白色的急流,回旋的清波。碧绿的潭水倒映着各种景物的影子。极高的山峰上生长着许多奇形怪状的柏树,山峰之间有悬泉瀑布飞流冲荡。水清,树荣,山高,草盛,确实趣味无穷。在秋天,每到初晴的时候或下霜的早晨,树林和山涧显出一片清凉和寂静,经常有高处的猿猴拉长声音鸣叫,声音持续不断,非常凄凉怪异,空荡的山谷里传来猿叫的回声,悲哀婉转,很久才消失。所以三峡中渔民的歌谣唱道:“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乙
8、】二十六日,我从大溪口出发,进了瞿塘峡。江水两旁山崖对立,高的仿佛到达了云端,而表面的平滑又像是用利刃切过。我仰头望苍天,却发现原本宽广的苍穹在山崖的夹缝里就像是一匹白练一般。再向前走,水位已经落下去了,看起来犹如油盎。经过圣姥泉,发现大石上有一个豁口,只要有人在旁边大喊,就会有泉水从中流出,不停地喊就不停地流,真是奇怪啊。傍晚,到了瞿塘关,这里在唐朝时也叫夔州,与白帝城是相连的。关口的西门正对着石头堆,是碎石累积的结果,其高出水面二十余丈。当地人说:“到夏秋季水面暴涨之时,水位又会高于石头堆数十丈了。”(2021安徽)爱莲说周敦颐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蕃。晋陶渊明独爱菊。自李唐来,世人甚爱牡
9、丹。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予谓菊,花之隐逸者也;牡丹,花之富贵者也;莲,花之君子者也。噫!菊之爱,陶后鲜有闻。莲之爱,同予者何人?牡丹之爱,宜乎众矣。咏菊白居易一夜新霜著瓦轻,芭蕉新折败荷倾。耐寒唯有东篱菊,金粟初开晓更清。注著:附着。荷:也称作莲。金粟:金粟一般的花蕊,这里指菊花。13.请解释下列加点词在文中的意思。(4分)(1)晋陶渊明独爱菊 独: (2)濯清涟而不妖 妖:(3)宜乎众矣 宜: (4)金粟初开晓晓清 初:14.请把下面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4分)(1)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蕃。(2)中通外直,不蔓
10、不枝。15.爱莲说中,菊是 的象征;咏菊中,菊有 的特点。(用原文词语填空)(2分)16.爱莲说咏菊对莲(荷)的情感有什么不同?其原因是什么?(6分)【参考答案】13.(4分)(1)只 (2)(过分)艳丽(3)应当 (4)开始,刚刚(每小题1分)【解析】本题考查理解浅易文言文中常见文言实词的意思的能力。(1)(3)题为课内重点词语,结合日常积累,或联系句意进行推敲即可作答。第(4)题虽然是在课外古诗中的词语,但联系学过的杜甫闻官军收河南河北中“初闻涕泪满衣裳”的“初”可知,是“开始,刚刚”的意思。14.(4分)(1)水上、地上各种草木的花,可爱的很多。(2)(莲的柄)内部贯通,外部笔直,不横生
11、藤蔓,不旁生枝茎。(每小题2分)【解析】本题考查理解并正确翻译浅易文言文中的重要句子的能力。首先,判断句子是否属于特殊句式,本题第(2)句是省略句。其次,抓住关键词。第(1)题中的“之”是结构助词,翻译为“的”;“甚蕃”翻译为“很多”。第(2)题中的“中通”译为“内部贯通”,注意“蔓”“枝”是名词活用为动词。15.(2分)隐逸(者)耐寒(每空1分)【解析】本题考查理解浅易文言文的基本内容的能力。第一空,题干已明确其写法是“象征”,依据“予谓菊,花之隐逸者也”可知,该空应填写“隐逸(者)”。第二空,抓住“耐寒唯有东篱菊”可知,菊花有“耐寒”的特点。16.(6分)情感:爱莲说喜爱(赞美)莲,咏菊不
12、喜爱(鄙弃)荷。原因:爱莲说中,莲具有坚贞高洁、正直不阿的品格;咏菊中,荷不耐寒,缺乏坚忍无畏的品格。(“情感”2分;“原因”4分。意思对即可。回答“原因”时,从写法、主旨等角度解说,言之成理也可)【解析】本题考查初步领悟古诗文的内涵的能力。回答时,注意联系文章的写法和主旨来分析。两文都运用了托物言志的写法,爱莲说中,作者认为“莲”是“花之君子者也”,表达了对莲花坚贞高洁、正直不阿的品格的赞美;咏菊中,作者赞美了菊花的耐寒,写“荷倾”正是为了反衬菊花耐寒,据此即可得出因为“荷”不耐寒,缺乏坚忍无畏的品格。【参考译文】一夜过后,初降的寒霜轻轻地附着在瓦上,芭蕉折断,荷叶倾倒。耐寒的只有东边篱笆旁
13、的菊花,金粟一般的花蕊刚刚绽开,早晨更多了一份清香。(2020安徽)【甲】亲贤臣,远小人,此先汉所以兴隆也;亲小人,远贤臣,此后汉所以倾颓也。先帝在时,每与臣论此事,未尝不叹息痛恨于桓、灵也。侍中、尚书、长史、参军,此悉贞良死节之臣,愿陛下亲之信之,则汉室之隆,可计日而待也。(节选自诸葛亮出师表)【乙】立身成败,在于所染。陛下贞观之初,砥砺名节,不私于物,唯善是与,亲爱君子,疏斥小人。今则不然,轻亵小人,礼重君子。重君子也,敬而远之;轻小人也,狎而近之。近之则不见其非,远之则莫知其是。(节选自魏征十渐不克终疏)【注】染:熏陶,沾染。与:赞许。狎:亲昵,亲近。13.解释下列加点词在文中的意思。(
14、5分) (1)此后汉所以倾颓也 所以: (2)未尝不叹息痛恨 痛恨: (3)愿陛下亲之信之 愿: (4)不私于物 私: (5)今则不然 然: 14.把下面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4 分)(1)此系贞良死节之臣。 (2)亲爱君子,疏斥小人。 15.【甲】文段中,“亲贤臣,远小人”是为了追求“_”,【乙】文段中,对待“君子”和“小人”的不同态度则关系到“_”。(用原文语句填空)(2分)16.请结合【甲】【乙】两个文段,指出“唯善是与”中的“善”主要包含哪两个方面的意思。(4分) 【参考答案】13. (5分) (1)这里表示原因(2)感到痛心、遗憾(3)希望(4)用私情(5)这样(每小题1分,意思对
15、即可)14. (4分) (1) 这些都是坚贞可靠、能够以死报国的忠臣。(2)亲近爱戴君子,疏远排斥小人。(每句2分,意思对即可)15. (2分)汉室之隆 立身成败(每空1分,意思对即可)16. (4 分)品行端正,有名声,有气节对朝廷忠诚, 以死来报效国家。(每点2 分,意思对即可)【参考译文】【乙】立身成败,在于受到什么熏陶濡染,兰芷与鲍鱼在一起,就与鲍鱼一起腐化,对自己的习尚、爱好要慎重,不能不好好考虑。陛下在贞观初年,磨炼修养,讲究名声气节,不把私情用于外人外物,爱好的是善良,亲近爱戴君子,疏远排斥小人。今天却不是这样了,亲近狎亵小人,却从礼节角度心怀警戒地过于看重与君子的交往。过于慎重
16、地对待君子,于是敬而远之;过于随便地看轻与小人的交往,于是狎亵而亲近起来。亲近起来就看不到他的错处了,敬而远之就看不到他的对处了。(2019安徽)【甲】十年春,齐师伐我。公将战,曹刿请见。其乡人日:“肉食者谋之,又何间焉?”刿日:“肉食者鄙,未能远谋。”乃入见。问:“何以战?”公日:“衣食所安,弗敢专也,必以分人。”对日:“小惠未稿,民弗从也。”公日:“牺牲玉帛,弗敢加也,必以信。”对日:“小信未孚,神弗福也。”公日:“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对日:“忠之属也。可以一战。战则请从。” (节选自左传)【乙】长勺之役,曹刿问所以战于庄公。公曰:“余听狱,虽不能察,必以情断之。”对曰:“是则可
17、矣。知夫苟中心图民,智虽弗及,必将至焉。”(节选自国语)【注】中心图民:内心为百姓考虑。15. 解释下列加点词在文中的意思。(1)又何间焉 (2)小惠未编 (3)必以信 (4)必以情断之 (5)智虽弗及16. 把下面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肉食者鄙,未能远谋。 (2)是则可矣。17. 【甲】【乙】两段文字刻两人物主要运用了_描写,【甲】在写作手法上还使用了_。18. 长勺之战最终鲁国大胜,请结合选段简要分析取胜的原因。【参考答案】15. (1)参与 (2)通“遍”,遍及,普遍 (3)实情 (4)代指案件、案情 (5)够,达到 16. (1)当权的人目光短浅,不能深谋远虑。(2)这就能(开
18、)战了。 17. (1). 对话(语言); (2). 对比 18. 鲁庄公任人唯贤 曹刿的远见卓识。【参考译文】【乙】长勺之战,曹刿向鲁庄公问(与齐国)作战依靠的是什么。庄公说:“我处理诉讼案件,即使不能一一明查,一定根据实情裁决。”曹刿回答说:“这就能(开)战了。如果能从内心里百姓考虑,即使智慧达不到,也一定能达到目的。”(2018安徽)【甲】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斯是陋室,惟吾德馨。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可以调素琴,阅金经。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孔子云:何陋之有?刘禹锡陋室铭【乙】子欲居九夷。或曰:“陋,如之何?”子
19、曰:“君子居之,何陋之有?”选自论语 子罕注:九夷:古代称东方的九种民族。亦指其所居之地。15、解释下列加点词在文中的意思。(5分)(1)有仙则名 名: (2)斯是陋室 斯: (3)谈笑有鸿儒 鸿儒: (4)无案牍之劳形 案牍: 16、翻译下列句子。(4分)(1)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 (2)或曰:“陋,如之何?”17、【甲】【乙】两段文字中“何陋之有”的根本原因分别是“ ”和“ ”。(用原文语句填空)(2分)18、两段文字都表现了美好的君子形象。从中你能看出“君子”应具有怎样的情操?(4分)【参考答案】15. (5分)(1)出名,有名(2)这 (3)博学的人(4)官府文书16. (1)(2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安徽省 历年 中考 语文 文言文 阅读 试题 35 答案 翻译 截至 2021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