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营口历年中考语文文言文阅读试题10篇(含答案与翻译)(截至2021年).doc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05.gif)
《辽宁营口历年中考语文文言文阅读试题10篇(含答案与翻译)(截至2021年).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辽宁营口历年中考语文文言文阅读试题10篇(含答案与翻译)(截至2021年).doc(13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辽宁营口历年中考语文试题(文言文阅读)(截至2021年)【甲】 河中石兽(节选)一老河兵闻之,又笑曰:“凡河中失石,当求之于上流。盖石性坚重,沙性松浮,水不能冲石,其反击之力,必于石下迎水处啮沙为坎穴。渐激渐深,至石之半,石必倒掷坎穴中。如是再啮,石又再转。转转不已,遂反溯流逆上矣。求之下流,固颠;求之地中,不更颠乎?”如其言,果得之于数里外。然则天下之事,但知其一,不知其二者多矣,可据理臆断欤?【乙】 石钟山记(节选)水经云:“彭蠡之口有石钟山焉。”郦元以为下临深潭,微风鼓浪,水石相搏,声如洪钟。是说也,人常疑之。今以钟磬置水中,虽大风浪不能鸣也,而况石乎!至唐李渤始访其遗踪,得双石于潭上,
2、扣而聆之,南声函胡,北音清越,枹止响腾,余韵徐歇。自以为得之矣。然是说也,余尤疑之。石之铿然有声者,所在皆是也,而此独以钟名,何哉?事不目见耳闻,而臆断其有无,可乎?郦元之所见闻殆与余同,而言之不详;士大夫终不肯以小舟夜泊绝壁之下,故莫能知;而渔工水师虽知而不能言。此世所以不传也。而陋者乃以斧斤考击而求之,自以为得其实。余是以记之,盖叹郦元之简,而笑李渤之陋也。 (选自古文观止)【注释】彭蠡(l):即今鄱阳湖。郦元:即郦道元。李渤:唐代人。曾作辨石钟山记。函胡:厚重模糊。枹(f):鼓槌。9. 解释下列加点词语在文中的意思。(4分)(1)必于石下迎水处啮沙为坎穴( ) (2)求之地中,不更颠乎(
3、 )(3)故莫能知( ) (4)余是以记之( )10. 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1)但知其一,不知其二者多矣,可据理臆断欤?(2分)(2)石之铿然有声者,所在皆是也。(2分)11. 乙文作者是如何评价郦元、李渤的观点的?请用原文语句回答为何这样评价。(4分)12. 甲、乙两文共同阐释了一个什么道理?(4分)【参考答案】9. 咬,这里是前冲刷的意思 颠倒,错乱。 没有,不 . 因此10. (1)只知道表面现象,不知道根本道理的情况有很多,难道可以根据某个道理就主观判断吗?(2)敲击后能发出响亮的声音的石头,到处都是这样。11. 盖叹郦元之简,而笑李渤之陋也。郦元之所见闻殆与余同,而言之不详;而
4、陋者乃以斧斤考击而求之,自以为得其实 12. 做事不能凭借自己的主观臆断。【参考译文】【乙】水经上说:“鄱阳湖的湖口有一座石钟山。”郦道元认为石钟山下面靠近深潭,微风振动波浪,水和石头互相拍打,发出的声音好像大钟一般。这个说法,人们常常怀疑它。现在如果把钟磬放在水中,即使大风大浪也不能使它发出声响,更何况是石头呢!到了唐代李渤才访求石钟山的旧址,在深潭边找到两块山石,敲击它们,聆听它们的声音,南边那座山石的声音重浊而模糊,北边那座山石的声音清脆而响亮,鼓槌停止了敲击,声音还在传播,余音慢慢地消失。他自己认为找到了这个石钟山命名的原因。但是这个说法,我更加怀疑。敲击后能发出声响的石头,到处都这样
5、,可唯独这座山用钟来命名,这是为什么呢?凡事不亲眼看到亲耳听到,却根据主观猜测去推断它的有或没有,可以吗?郦道元所看到的、所听到的,大概和我一样,但是描述它不详细;士大夫终究不愿用小船在夜里在悬崖绝壁的下面停泊,所以不能知道;但渔人和船工,虽然知道却又不能用文字表达、记载。这就是世上没有流传下来石钟山得名由来的原因。而浅陋的人竟然用斧头敲打石头来寻求石钟山得名的原因,自以为得到了这个事情的真相。我因此记下以上的经过,叹惜郦道元简略,嘲笑李渤的浅陋。(2021辽宁营口)【甲】出师表(节选)侍中、侍郎郭攸之、费祎、董允等,此皆良实,志虑忠纯,是以先帝简拔以遣陛下。愚以为宫中之事,事无大小,悉以咨之
6、,然后施行,必能裨朴阙漏,有所广益。将军向宠,性行淑均,晓畅军事,试用于昔日,先帝称之曰能,是以众议举宠为督。愚以为营中之事,悉以咨之,必能使行阵和睦,优劣得所。亲贤臣,远小人,此先汉所以兴隆也;亲小人,远贤臣,此后汉所以倾颓也。先帝在时,每与臣论此事,来尝不叹息痛恨于桓、灵也。侍中、尚书,长史、参军,此悉贞良死节之臣,愿陛下亲之信之,则汉室之隆,可计日而待也。【乙】狗猛酒酸宋人有酤酒者,升概甚平,遇客甚谨,为酒甚美,县帜甚高著,然不售酒酸怪其故,问其所知闾长者杨倩,倩曰:“汝狗猛耶。”曰:“狗猛则酒何故而不售?”曰:“人畏焉。或令孺子怀钱挈壶瓮而往酤,而狗迓而齕人,此酒所以酸而不售也。”夫国
7、亦有狗。有道之士怀其术而欲以明万乘之主,大臣为猛狗,迎而齕之。此人主之所以蔽胁,而有道之士所以不用也。(节选自韩非子外储说右上)【注】酤:卖。概:这里是“量”的意思。县:同“悬”。酤:买酒。迓(y):迎。齕(h):咬。胁:受挟制。8. 解释下列加点词语在文中的意思。(1)此皆良实(2)未尝不叹息痛恨于桓、灵也(3)或令孺子怀钱挈壶瓮而往酤(4)有道之士怀其术而欲以明万乘之主9. 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语句。(1)是以先帝简拔以遗陛下。(2)此酒所以酸而不售也。10. 用“/”给下面句子断句。(限断两处)然 不 售 酒 酸 怪 其 故11. 概括甲文段的主要内容。12. 乙文用_写法,通过一个小故事
8、,揭示了君王要“_”的道理。(用甲文中语句回答)【参考答案】8. (1)忠良诚实的人(2)痛心、遗憾(3)有的人(4)想要 9. (1)因此,先帝把他们选拔出来留给陛下使用(2)这就是(你的)酒变酸而卖不掉的原因。 10. 然不售/酒酸/怪其故 11. 诸葛亮向后主刘禅举荐人才。(或答:诸葛亮在出征前作内政上和军事上的安排,意思对即可) 12. (1). 类比(或设喻说理); (2). 亲贤臣,远小人。【解析】【8题详解】这道题考查对文言实词的理解。课内重点文言实词需要平时的积累识记,并且活学活用,学会从课内到课外的迁移。作答时,可先理解整句话的大意,再来推断加点词的含义。(1)大意:都是忠良
9、诚实的人。良实:忠良诚实的人。(2)大意:没有哪次不对桓帝、灵帝时期的腐败感到痛心遗憾。痛恨:痛心、遗憾。(3)大意:有的人让孩子揣着钱提着壶来买酒。或:有的人。(4)大意:身怀治国之术的贤人,想让统治万人的大国君主了解他们的高技良策。欲:想要。【9题详解】这道题考查翻译文言语句的能力。翻译时,必须遵循“字字有着落,直译、意译相结合,以直译为主”的原则。翻译文言语句要抓住句子中的关键词汇。(1)重难点词语有:是以,因此。简拔,选拔。遗,给予。(2)重难点词语有:所以,原因。【10题详解】本题考查划分文言停顿的能力。一般来说,主谓之间应该有停顿,领起全句的语气词后应该有停顿,几个连动的成分之间也
10、应该有停顿。这句话的大意是:然而没有人来买酒,时间一长酒都变酸了,(卖酒者)感到迷惑不解。故停顿是:然不售/酒酸/怪其故。【11题详解】这道题考查概括文段内容的能力。通读甲文段,根据“侍中、侍郎郭攸之、费祎、董允等,此皆良实,志虑忠纯”可知,第段主要给陛下推荐内政人才;根据“将军向宠,性行淑均,晓畅军事,试用于昔日,先帝称之曰能”可知,第段主要给陛下推荐军事人才。故甲文段的主要内容是:诸葛亮在出征前作内政上和军事上的安排。【12题详解】这道题考查对文段内容和写法的理解。根据“人畏焉。或令孺子怀钱挈壶瓮而往酤,而狗迓而齕人,此酒所以酸而不售也”可知,乙文第(1)段主要叙述“狗猛酒酸”的故事;根据
11、“此人主之所以蔽胁,而有道之士所以不用也”可知,乙文第(2)段主要分析“有道之士所以不用”的原因:“大臣为猛狗,迎而齕之”。从“夫国亦有狗”可以看出,乙文运用了类比(或设喻说理)的写法,以酤酒者因狗猛而酒变酸的故事类比国家因有奸臣导致君王被蒙蔽挟持的现象,揭示了君王要“亲贤臣,远小人”的道理。【参考译文】【甲】侍中郭攸之、费祎、董允等人,都是善良诚实、心志忠贞纯洁的人,因此先帝选拔他们留给陛下。我认为宫中之事,无论大小,都去咨询他们,然后施行,必能弥补缺失,集思广益。将军向宠,心性品德善良平和,又通晓军事。过去经过试用,先帝称赞他很有才能,因此众人商议推举他做中部督。我认为禁军营中的事都去咨问
12、于他,必能使军队和睦,不同才能的人各得其所。亲近贤臣,疏远小人,这是前汉所以兴盛的原因;亲近小人,疏远贤臣。这是后汉之所以衰败的原因。先帝在世时,每次与臣谈论这事,没有哪次不对桓帝、灵帝时期的腐败感到痛心遗憾。侍中、尚书、长史、参军,这些人都是忠贞善良、守节不逾的大臣。希望陛下亲近他们,信任他们,那么汉朝的复兴,就会指日可待了。【乙】宋国有个卖酒的人,每次卖酒都量得很公平,对客人殷勤周到,酿的酒又香又醇,店外酒旗迎风招展高高飘扬。然而却没有人来买酒。时间一长,酒都变酸了。(卖酒者)感到迷惑不解,于是请教住在同一条巷子里的长者杨倩。杨倩问:“你养的狗很凶吧?”卖酒者说:“狗凶,为什么酒就卖不出去
13、呢?”杨倩回答:“人们怕狗啊。大人让孩子揣着钱提着壶来买酒,而你的狗却扑上去咬人,这就是酒变酸了、卖不出去的原因啊。”国家也有恶狗。身怀治国之术的贤人,想让统治万人的大国君主了解他们的高技良策,而奸邪的大臣却像恶狗一样扑上去咬他们,这就是君王被蒙蔽挟持,而有治国之术的贤人不被任用的原因啊!(2020辽宁营口)【甲】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故虽有名马,祗辱于奴隶人之手,骈死于槽枥之间,不以千里称也。马之千里者,一食或尽粟一石。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是马也,虽有千里之能,食不饱,力不足,才美不外见,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安求其能千里也?策之不以其道,食之不能尽其材,鸣之
14、而不能通其意,执策而临之,曰:“天下无马!”呜呼!其真无马邪?其真不知马也。(韩愈马说)【乙】龙嘘气成云,云固弗灵于龙也。然龙乘是气,茫洋穷乎玄间,薄日月,伏光景,感震电,神变化,水下土,汩陵谷,云亦灵怪矣哉!云,龙之所能使为灵也;若龙之灵,则非云之所能使为灵也。然龙弗得云,无以神其灵矣。失其所凭依,信不可欤!异哉!其所凭依,乃其所自为也。易曰:“云从龙。”既曰:“龙,云从之矣。”(韩愈龙说)【注释】【乙】文题为龙说,是马说的姊妹篇,文中的龙和云分别喻指君与臣。嘘气:吐气,呼气。 茫洋:辽阔无边际的样子。 感:通“撼”,摇动,震动。汩():淹没。 神:这里是显示的意思。8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
15、(4分) 一食或尽粟一石( ) 执策而临之( ) 云固弗灵于龙也( ) 乃其所自为也( )9请用“/”给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断句。(限断两处)(2分)则 非 云 之 所 能 使 为 灵 也。10将下面的句子译成现代汉语。(4分) 其真无马邪?其真不知马也。 然龙弗得云,无以神其灵矣。11甲、乙两文主要运用了什么共同的写作手法?请结合乙文简要分析。(4分)12在现实生活中,想成为有用武之地的“千里马”,需要具备哪些条件?请谈谈你的看法。(2分)【参考答案】【答案】8、(1)有时 (2)从高处往下看 (3)本来 (4)竟然。【考点定位】理解常见文言虚词的意义和用法。能力层级为理解B。【答案】9、则/
16、 非 云 之 所 能 /使 为 灵 也。【答案】10、(1)难道果真没有千里马吗?恐怕是他们真不识得千里马吧!(2)但龙如果没有云,它的神妙神通就无法展现出来了。【答案】11、借物寓意。乙文,以龙喻圣君,以云喻贤臣,借“龙嘘气成云”,然后“乘是气,茫洋穷乎玄间(宇宙间)”的传说,阐明贤臣离不开圣君任用,圣君也离不开贤臣辅佐的道理。【参考答案】12、主观条件:要具备千里马的能力; 客观条件:还要得到赏识,有施展才能的平台。 现实中,我们不仅要提高自己的各种知识能力,随时都能施展才能,还应该将个人理想的实现与社会需要结合起来,努力推荐表现自己,得到赏识。【参考译文】【乙】龙吐出的气形成云,云本来不
17、比龙灵异。但是龙乘着这股云气,可以在茫茫的太空中四处遨游,接近日月,遮蔽它的光芒,震撼起雷电,变化神奇莫测,雨水降落在大地,使得山谷沉沦。这云也是很神奇灵异的呢!云,是龙的能力使它有灵异的。至于龙的灵异,却不是云的能力使它这样子的。但是龙没有云,就不能显示出它的灵异。失去它所凭借的云,实在是不行的啊。多么奇妙啊,龙所凭借依靠的,正是它自己造成的云。周易说:“云跟随着龙。那么既然叫做龙,就应该有云跟随着它啊!”(2019辽宁营口)【甲】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故虽有名马,祇辱于奴隶人之手,骈死于槽枥之间,不以千里称也。马之千里者,一食或尽粟一石。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
18、。是马也,虽有千里之能,食不饱,力不足,才美不外见,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安求其能千里也?策之不以其道,食之不能尽其材,鸣之而不能通其意,执策而临之,曰:“天下无马!”呜呼!其真无马邪?其真不知马也!(选自马说韩愈)【乙】鱗之为灵,昭昭也。咏于诗),书于春秋,杂出于传记百家之书,虽妇人小子皆知其为祥也。然麟之为物,不畜于家,不恒有于天下。其为形也不类,非若马、牛、犬、豕、 豺狼、麋、虎然。然则虽有麟,不可知其为麟也。角者吾知其为牛,鬣者吾知其为马,犬、豕、豺狼、麋、鹿,吾知其为犬、豕、豺狼、麋、鹿。惟麟也,不可知。不可知,则其谓之不祥也亦宜。虽然麟之出必有圣人在乎位,麟为圣人出也。圣人者,必知麟
19、,麟之果不为不祥也。又曰:“麟所以为麟者,以德不以形。”若麟之出不待圣人,则谓之不祥也亦宜。(选自古文观止获麟解韩愈)【注释】昭昭:明白显著。其为形也不类:麒麟的外形不为人辨识。豕: (sh)猪.0鬣:(1i)兽颈上的毛.10.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4分)(1 )祇辱于奴隶人之手( ) (2 )策之不以其道( )(3 )惟麟也,不可知( ) (4)则其谓之不祥也亦宜( )11.请用“/”给下面的句子断句(断两处)。(2分)虽 然 麟 之 出 必 有 圣 人 在 乎 位 12.将下列句子译成现代汉语。 (4分)(1)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安求其能千里也?译文: (2)然则虽有麟,不可知其为麟也。
20、译文: 13.甲乙两文反映的社会现象的共同之处是什么?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3分)答: 14.甲乙两文都运用了什么写法?语言风格有什么不同。(3分)答: 【参考译文】【乙】麟是象征灵异、祥瑞的动物,是显而易见的。在诗经中被歌颂过,在春秋中也有记载,传记百家之书也夹杂着记述。即使妇女儿童也知道它是吉祥之物。但是麟是野生动物,不被家庭所豢养,自然界也不常有。它的外形什么也不像,不像马、牛、犬、猪、豺狼、麋鹿那样。既然这样,即使有麟,人们也不认识它是麟啊。有角的我知道它是牛,有鬃毛的我知道它是马,犬猪豺狼麋鹿,我知道它们是犬猪豺狼麋鹿,只有麟没法认得。不认得,那么人们说它不祥也就很自然了。虽然
21、这样,有麟出现,就必然有圣人在世谋政,麟是因为圣人才现形于世。圣人一定能认识麟。麟终究并非不祥之物啊。又听说:麟之所以被称作麟,是按照德而不是按照外形。假若麟自行出现,而没有圣人在世能够认得,那么说它不吉祥也是合适的。(2017辽宁营口)博爱之谓仁,行而宜之之谓义,由是而之焉之谓道,足乎己无待于外之谓德。仁与义为定名,道与德为虚位。故道有君子小人,而德有凶有吉。老子之小仁义,非毁之也,其见者小也。坐井而观天,曰天小者,非天小也。彼以煦煦为仁孑孑为义其小之也则宜。其所谓道,道其所道,非吾所谓道也。其所谓德,德其所德,非吾所谓德也。凡吾所谓道德云者,合仁与义言之也,天下之公言也。老子之所谓道德云者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辽宁 营口 历年 中考 语文 文言文 阅读 试题 10 答案 翻译 截至 2021
![提示](https://www.taowenge.com/images/bang_tan.gif)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