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益阳历年中考语文文言文阅读试题26篇(含答案与翻译)(截至2021年).doc
《湖南益阳历年中考语文文言文阅读试题26篇(含答案与翻译)(截至2021年).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湖南益阳历年中考语文文言文阅读试题26篇(含答案与翻译)(截至2021年).doc(20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湖南益阳历年中考语文试题(文言文阅读)(截至2021年)【甲】十年春,齐师伐我。公将战,曹刿请见。其乡人曰:“肉食者谋之,又何间焉?”刿曰:“肉食者鄙,未能远谋。”乃入见。问:“何以战?”公曰:“衣食所安,弗敢专也,必以分人。”对曰:“小惠未遍,民弗从也。”公曰:“牺牲玉帛,弗敢加也,必以信。”对曰:“小信未孚,神弗福也。”公曰:“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对曰:“忠之属也。可以一战。战则请从。”公与之乘,战于长勺。公将鼓之。刿曰:“未可。”齐人三鼓。刿曰:“可矣。”齐师败绩。公将驰之。刿曰:“未可。”下视其辙,登轼而望之,曰:“可矣。”遂逐齐师。既克,公问其故。对曰:“夫战,勇气也。一鼓
2、作气,再而衰,三而竭。彼竭我盈,故克之。夫大国,难测也,惧有伏焉。吾视其辙乱,望其旗靡,故逐之。”(曹刿论战)【乙】晏子为齐相,出,其御之妻从门间窥其夫。其夫为相御,拥大盖,策驷马,意气扬扬,甚自得也。既而归,其妻请去。夫问其故,妻曰:“晏子长不满六尺身相齐国名显诸侯。今者妾观其出,志念深矣,常有以自下者。今子长八尺,乃为人仆御,然子之意自以为足,妾是以求去也。”其后夫自抑损。晏子怪而问之,御以实对,晏子荐以为大夫。(史记管晏列传)【注释】御:车夫。驷马:四匹马拉的马车。志念:气度。自下:谦虚而甘居人下。抑损:小心谨慎。(1)下列句子中加粗词语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A.又何间焉 从门间窥其夫B.故
3、逐之夫问其故C.曹刿请见 其妻请去D.公将鼓之 晏子怪而问之(2)对【乙】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晏子长/不满六尺/身相齐国名显诸侯B.晏子长不满六尺/身相齐国/名显诸侯C.晏子长不满/六尺身/相齐国名显诸侯D.晏子长不/满六尺/身相齐国名显诸侯(3)下列对【甲】【乙】两文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两文都塑造了鲜明的人物形象。【甲】文中的曹刿谋虑深远周密、军事才能高超;【乙】文中的晏子平易谦逊、为国荐贤。B.两文刻画人物的主要方法相同。【甲】【乙】两文都主要通过直接描写的方法,分别刻画了曹刿及晏子这两个主要人物。C.两文的某些词语与古代文化有关。【甲】文中的“牺牲”与
4、古代祭祀有关;【乙】文中的“相”“大夫”与古代职务有关。D.两文的语言都简练而富有表现力。【甲】文“未可”“可矣”写出了战事紧迫和曹刿的坚决果断;【乙】文“意气扬扬,甚自得也”写出了车夫的骄傲自满。(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衣食所安,弗敢专也,必以分人。然子之意自以为足,妾是以求去也。【参考答案】【解答】(1)本题考查学生对一词多义现象的辨析能力。解答此类问题,首先要明确句意,然后要注意积累词语的不同用法,最后结合句意理解词语的不同用法。A.间:参与/间:暗地;B.故:所以/故:原因,缘故;C.请:请求/请:请求;D.之:音节助词/之:代词。故选:C。(2)本题考查学生的断句能力
5、。解答此类问题,首先要明确句意,然后根据句意进行分析。句意:晏子身高不满六尺,担任齐国的宰相,名声在各诸侯国中都很显赫。故断为:晏子长不满六尺/身相齐国/名显诸侯。故选:B。(3)本题考查学生对文章内容的理解能力。ACD.正确;B.有误,【乙】主要通过写车夫与他的妻子来刻画晏子的形象,这是间接描写。故选:B。(4)本题考查学生对句子翻译能力。翻译的要求是做到“信、达、雅”,翻译的方法是“增、删、调、换、补、移”,我们在翻译句子时要注意通假字、词类活用、一词多义、特殊句式等情况,如遇倒装句就要按现代语序疏通,如遇省略句翻译时就要把省略的成分补充完整。重点词:安,有“养”的意思。弗,不。专,独自专
6、有,个人专有。以,把。句意:衣食这一类安身立命的东西,不敢独自享有,一定把它分给别人。重点词:然,然而。子,你。是,这。以,因为。去,离开。句意:然而看你的样子,好像还觉得很满足。这就是我要离开你的原因。答案:(1)C (2)B (3)B(4)衣食这一类安身立命的东西,不敢独自享有,一定把它分给别人。然而看你的样子,好像还觉得很满足。这就是我要离开你的原因。【点评】“故”的用法:而两狼之并驱如故。(故:旧有的,原来的)桓侯故使人问之。(故:特意)公问其故。(故:原因,缘故)故余虽愚。(故:所以,因此)【参考译文】【甲】鲁庄公十年的春天,齐国军队攻打鲁国。鲁庄公将要迎战。曹刿请求鲁庄公接见自己。
7、他的同乡说:“打仗的事当权者自会谋划,你又何必参与呢?”曹刿说:“当权者目光短浅,不能深谋远虑。”于是入朝去见鲁庄公。曹刿问:“您凭借什么作战?”鲁庄公说:“衣食这一类安身立命的东西,不敢独自享有,一定把它分给别人。”曹刿回答说:“这些小恩惠不能遍及百姓,百姓是不会听从您的。”鲁庄公说:“祭祀神灵的牛、羊、玉帛之类的用品,我(从来)不敢虚报数目,一定按照承诺的去做。”曹刿说:“这只是小信用,未能让神灵信服,神是不会保佑你的。”鲁庄公说:“大大小小的案件,虽然不能件件都了解得清楚,但一定要处理得合情合理。”曹刿回答说:“这才尽了本职一类的事,可以凭借这个条件打一仗。如果作战,请允许我跟随您一同去
8、。”鲁庄公和他共坐一辆战车,在长勺和齐军作战。鲁庄公将要下令击鼓进军。曹刿说:“现在不行。”等到齐军三次击鼓之后。曹刿说:“可以击鼓进军了。”齐军溃败。鲁庄公又要下令驾车马追逐齐军。曹刿说:“还不行。”说完就向下看,查看齐军车轮碾出的痕迹,又登上战车,扶着车前横木远望齐军的队形,这才说:“可以追击了。”于是追击齐军。战胜齐军后,鲁庄公问他这样做的原因。曹刿回答说:“作战,是靠敢作敢为毫不畏惧的气概。第一次击鼓能够振作士气。第二次击鼓士兵们的士气就开始低落了,第三次击鼓士兵们的士气就耗尽了。他们的士气已经消失而我军的士气正盛,所以才战胜了他们。像齐国这样的大国,他们的情况是难以推测的,怕他们设下
9、埋伏。我看他们车轮碾过的痕迹散乱,望见他们的旗子倒下了,所以决定追击他们。”【乙】晏子是齐国的宰相,有一天坐车出门。车夫的妻子从门缝里偷看。她的丈夫为晏子的车夫,头顶上撑着大车篷,用鞭子赶着四匹大马,意气风发,十分得意。车夫不久后回到家里,他的妻子请求离开。车夫问其原因,他的妻子说:“晏子身高不满六尺,担任齐国的宰相,名声在各诸侯国中都很显赫。现在我看他,深谋远虑,自己却总是很谦虚的样子。如今你身高八尺,却只是个车夫,然而看你的样子,好像还觉得很满足。这就是我要离开你的原因。”从这件事后,车夫常常抑制自己的骄态,谦虚退让。晏子对此感到奇怪便询问车夫,车夫如实回答,于是晏子推荐他做了大夫。(20
10、21湖南益阳)【甲】夫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夫学须静也,才须学也,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淫慢则不能励精,险躁则不能治性。年与时驰,意与日去,遂成枯落,多不接世,悲守穷庐,将复何及!(诸葛亮诫子书)【乙】初,权谓吕蒙曰:“卿今当涂掌事,不可不学!”蒙辞以军中多务。权曰:“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但当涉猎,见往事耳。卿言多务,孰若孤?孤常读书,自以为大有所益。”蒙乃始就学。及鲁肃过寻阳,与蒙论议,大惊曰:“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蒙曰:“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大兄何见事之晚乎!”肃遂拜蒙母,结友而别。(孙权劝学)13、下列各项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
11、相同的一项是 ()(3分)A夫君子之行 已而之细柳军(周亚夫军细柳)B非宁静无以致远 以中有足乐者(送东阳马生序)C但当涉猎,见往事耳 见其发矢十中八九,但微颔之(卖油翁)D蒙乃始就学 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桃花源记)14、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A.卿,古代君对臣的爱称。朋友、夫妇间也以“卿”为爱称。B.孤,古代王侯的自称。成语“孤芳自赏”的“孤”与此义同。C.经,儒家经典,指易书诗礼春秋等书。D.博士,古代专掌经学传授的学官,与现代汉语含义不同。15、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A.诫子书中的“诫”与孙权劝学中的“劝”意
12、义相同,均为劝诫、劝勉之义。B.甲、乙两文内容都与学习有关。甲文认为学习是修身养德的有效途径;乙文则通过生动且富有情趣的故事表明学习对人成长的重要性。C.甲文议论精当,开篇提出修身养德的要求,后具体论述修身养德的意义;乙文记事简练,仅通过孙权劝学和鲁肃“与蒙论议”两个片段表现人物性格。D.甲文通过“淡泊”“宁静”与“淫慢”“险躁”的对比,来论证“静”对修身养德的重要作用;乙文通过鲁肃的语言和行为从侧面烘托吕蒙的进步之大。16、将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8分)淫慢则不能励精,险躁则不能治性。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大兄何见事之晚乎!【参考答案】13、C 14、B 15、C16放纵懒散就
13、不能振奋精神,急躁冒险就不能陶冶性情。读书人分别了一些时日,就要另外用新眼光来看待,长兄知晓事情怎么这么晚呢?(2020湖南益阳)【甲】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故虽有名马,只辱于奴隶人之手,骈死于槽枥之间,不以千里称也。马之千里者,一食或尽粟一石;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是马也,虽有千里之能,食不饱,力不足,才美不外见;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安求其能千里也!策之不以其道,食之不能尽其材,鸣之而不能通其意,执策而临之曰:“天下无马。”呜呼!其真无马邪?其真不知马也!(韩愈杂说(四)【乙】侍中、侍郎郭攸之、费祎、董允等,此皆良实,志虑忠纯,是以先帝简拔以遗陛下。愚以为宫中
14、之事,事无大小,悉以咨之,然后施行,必能裨补阙漏,有所广益。将军向宠,性行淑均,晓畅军事,试用于昔日,先帝称之曰“能”,是以众议举宠为督:愚以为营中之事,悉以咨之,必能使行阵和睦,优劣得所。亲贤臣,远小人,此先汉所以兴隆也;亲小人,远贤臣,此后汉所以倾颓也。先帝在时,每与臣论此事,未尝不叹息痛恨于桓、灵也。侍中、尚书、长史、参军,此悉贞良死节之臣,愿陛下亲之信之,则汉室之隆,可计日而待也。(选自诸葛亮出师表)12.下列各项中加点词的意义相同的一项是(3分)A.一食或尽粟一石 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B.不以千里称也 先帝称之曰能C.策之不以其道 不足为外人道也(桃花源记)D.是以众议举宠为督
15、管夷吾举于士(生于忧患,死于安乐)13.下列各项中加点词的意义与用法不相同的一项是(3分)A.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 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爱莲说)B.其真无马耶 宜付有司论其刑赏(出师表)C.骈死于槽枥之间 有亭亦然临于泉上者(醉翁亭记)D.则汉室之隆,可计日而待也 自得之,则居之安(孔孟论学习)14.将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8分)(1)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安求其能千里也!(4分)(2)此皆良实,志虑忠纯,是以先帝简拔以遗陛下。(4分)15.下列对选文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说”和“表”分别是选文的体裁,“说”就是“谈谈”的意思,写法比较随意,“表”是古代臣子写给皇帝
16、的奏疏。B.选文内容都与人才有关,【甲】文作者希望统治者能够发现人才,策之以其道;【乙】文作者希望后主刘禅亲贤远佞,知人善任。C.【甲】【乙】两文都具有情理交融的特点,但【甲】文重在说理,在说理中渗透强烈的情感,而【乙】文重在抒情,通过抒情让后主明白道理。D.【甲】文巧用比喻,语言严谨,字里行间洋溢着一种浩然之气;【乙】文语言率直质朴,句式骈散结合,富有音韵美。【参考答案】12.D13.B14.(1)想让它和普通的马一样尚且做不到,又怎么能要求它日行千里呢?或:况且想让它和普通的马一样都做不到,又怎么能要求它日行千里呢?(准确译出“且”“安”“千里”各1分,语句通顺流畅1分) (2)这些都是善
17、良诚实的人,他们的志向和心思忠诚不二,因此先帝把他们选拔出来辅佐陛下。(准确译出“良实”“是以”“简拔”各1分,语句通顺流畅1分)15.C(乙文重在晓之以理)(2019湖南益阳)【甲】当余之从师也,负箧曳屣行深山巨谷中,穷冬烈风,大雪深数尺,足肤皲裂而不知至舍,四支僵劲不能动,媵人持汤沃灌,以衾拥覆,久而乃和。寓逆旅,主人日再食,无鲜肥滋味之享。同舍生皆被绮绣,戴珠缨宝饰之帽,腰白玉之环,左佩刀,右备容臭,烨然若神人;余则缊袍敝衣处其间,略无慕艳意。以中有足乐者,不知口体之奉不若人也。盖余之勤且艰若此。(节选自送东阳马生序)【乙】余幼好书,家贫难致。有张氏藏书甚富,往借不与,归而形诸梦。其切如
18、是。故有所览,辄省记。通籍后,俸去书来,落落大满,素蟬灰丝,时蒙卷轴。然后叹借者之用心专,而少时之岁月为可惜也!今黄生贫类予,其借书亦类予。惟予之公书与张氏之吝书若不相类。然则予固不幸而遇张乎?生固幸而遇予乎?知幸与不幸,则其读书也必专,而其归书也必速。为一说,使与书俱。(节选自黄生借书说)12.下列各项中的加点词意义相同的一项是()(3分)A.至舍,四支僵劲不能动便舍船,从口入。(桃花源记)B.媵人持汤沃灌赴汤蹈火(成语)C.故有所览,辄省记吾日三省吾身(论语学而)D.为一说,使与书俱全石以为底(小石潭记)13.下列各项中的加点词意义与用法不相同的一项是()(3分)A.当余之从师也惟予之公书
19、与张氏之吝书若不相类B归而形诸梦乃摘而藏之,又备经年裹物之用(芙蕖)C.以衾拥覆,久而乃和以残年余力,曾不能损魁父之丘(愚公移山)D.然则予固不幸而遇张乎然则北通巫峡,南极潇湘(岳阳楼记)14.将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8分)(1)寓逆旅,主人日再食,无鲜肥滋味之享。(2)然后叹借者之用心专,而少时之岁月为可惜也!15.【甲】【乙】两文都运用了何种写作手法?试作具体分析。(3分)【参考答案】12.(3分)B13.(3分)C(C项“以”,介词,分别为“用”和“凭借”之意)14.(8分)(1)(4分)(我)住在旅舍里,主人每天供应我两顿饭,没有新鲜肥美的东西可以享受。(“寓逆旅”“日再食”“鲜肥
20、滋味”各1分,句意正确1分)(2)(4分)这以后我才感叹借书的人用心专一,而小时候的时光是多么地值得珍惜啊!(然后”“为”“可惜”各1分,句意正确1分)15.(3分)两文都运用了对比手法。(1分)甲文重点将自己从师学习时条件之艰苦与同舍生的奢华作对比;(1分)乙文既有“我”借书读之专与藏书多而读书少的对比,也有黄生与自己在借书这件事上彼此不同遭遇的对比。(1分)【参考译文】我小时候爱好读书,但是家里贫穷,很难得到书读。有个姓张的人藏书很多。(我)到他家去借,(他)不借给我,回来以后我在梦中还出现向他借书的情形。我那种迫切(求书的心情就)像这样。所以(只要)有看过的书就记在心里。(我)做了官以后
21、,薪俸花出去了,书籍买来了,屋里到处都堆放满了,蠹虫丝迹时常覆盖书册。这样以后我(才)感慨借书读的人是(那么)用心专一,而自己少年时候的时光是(多么)值得珍惜的啊!如今姓黄的年轻人像我(从前一样)贫穷,他借书(苦读)也像我(从前一样);只不过我把书公开,慷慨出借和姓张的吝惜书籍,(不肯出借,)似乎并不相同。这样看来,那么是我本来不幸遇到了姓张的,而姓黄的年轻人本来幸运遇到我吧?(黄生)懂得了(借到书的)幸运和(借不到书的)不幸运,那么他读书一定会专心,而且他还书也一定会很快。(我)写下这篇说,让(它)和书一起(交给黄生)。(2018湖南益阳)【甲】于是入朝见威王,曰:“臣诚知不如徐公美。臣之妻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湖南 益阳 历年 中考 语文 文言文 阅读 试题 26 答案 翻译 截至 2021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