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中考语文文言文阅读试题汇编(课内外比较阅读36篇)(含答案与翻译).doc





《2012年中考语文文言文阅读试题汇编(课内外比较阅读36篇)(含答案与翻译).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2年中考语文文言文阅读试题汇编(课内外比较阅读36篇)(含答案与翻译).doc(37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2012年中考语文文言文阅读试题汇编课内外比较【甲】陈太丘与友期行,期日中,过中不至,太丘舍去,去后乃至。元方时年七岁,门外戏。客问元方:“尊君在不?”答曰:“待君久不至,已去。”友人便怒:“非人哉!与人期行,相委而去。”元方曰:“君与家君期日中。日中不至,则是无信;对子骂父,则是无礼。”友人惭,下车引之,元方入门不顾。 世说新语期行【乙】田子为相,三年归休,得金百镒奉其母。母曰:“子安得此金?”对曰:“所受俸禄也。”母曰:“为相三年不食乎?治官如此,非吾所欲也。孝子之事亲也,尽力至诚,不义之物,不入于馆。为人臣不忠,是为人子不孝也。子其去之。”田子愧惭走出,造朝还金,退请就狱。王贤其母,说其
2、义,即舍田子罪,令复为相,以金赐其母。诗曰:“宜尔子孙承承兮。”言贤母使子贤也。 田子退金韩婴【注释】镒:二十两。 馆:这里指家。 诗:这里指诗经。5.解释下列加点的词语。(4分)陈太丘与友期行 期行: 尊君在不 不: 田子为相,三年归休 归休: 说其义 说: 6.翻译下列句子。(4分) 友人惭,下车引之,元方入门不顾。宜尔子孙承承兮。7. 【甲】【乙】两文在为人处世方面各说明了什么道理?文中的“友人”和“田子”在性格方面有什么共同之处?(4分)?8. 【甲】文中启发人们讲“诚信”的重要性,请你结合当前社会实际,说说 “诚信”在我们现今社会生活中有着什么样的重要意义。(3分)9. 【乙】文中田
3、子的母亲是一位怎样的母亲,请谈谈你的看法。(3分)【参考答案】5.答案:相约同行。期,约定。 退休回家。不:通假字,通“否”,语气词。说:通“悦”,喜欢,赞赏。 (评分:共4分,答对一个词语得1分)6.答案:友人感到惭愧,便从车里下来,想跟元方握手,元方连头也不回地走进了自家的大门。 好好教育你的子孙,谨慎小心啊。评分:共4分。每个小题2分,意思对即可。7.答案:甲文:做人要讲诚信;乙文:为官不贪,忠于国家才能尽孝。 虚心接受批评,知错就改。(4分)8能说出“诚信”在如今市场经济社会中的重要性,并对自己有所启发,言之有理即可给分。(3分)9. 本文是一则典型的儒家教育经典之作。作者通过阐述为官
4、不贪、忠于国家才能真正尽孝的家教思想,塑造了一位深明大义的母亲形象(意思相近即可给分)(3分)【参考译文】【乙】田子担当宰相,三年后休假回家,得到很多金子献给他的母亲。母亲问他说:“你怎么得到这些金子的?”他回答说:“这是我当官的俸禄。”母亲说:“当宰相三年,难道不吃饭?像这个样子当官,不是我所希望的。孝顺的儿子侍奉父母应该努力做到十分诚实。不应该得到的东西,不要拿进家门。作为国家的臣子不忠诚,也就是当儿子的不孝顺。你把这东西拿走。”田子很惭愧地跑了出去,到朝堂上退还金子,然后请求君王让自己接受处分。君王认为他母亲很贤慧,因田子母亲的深明大义而高兴,于是就赦免了田子的罪,叫他重新当上宰相,把金
5、子赏给了他的母亲。诗经说:“教育你的子孙时要谨慎小心啊。”说的是贤惠的母亲使子孙贤德。(2012福建漳州)【甲】风烟俱净,天山共色。从流飘荡,任意东西。自富阳至桐庐一百许里,奇山异水,天下独绝。水皆缥碧,千丈见底。游鱼细石,直视无碍。急湍甚箭,猛浪若奔。夹岸高山,皆生寒树,负势竞上,互相轩邈,争高直指,千百成峰。泉水激石,泠泠作响;好鸟相鸣,嘤嘤成韵。蝉则千转不穷,猿则百叫无绝。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横柯上蔽,在昼犹昏;疏条交映,有时见日。(与朱元思书)【乙】亮躬耕陇亩,好为梁父吟。身长八尺,每自比于管仲、乐毅,时人莫之许也。惟博陵崔州平、颍川徐庶元直与亮友善,谓为信然。
6、时先主屯新野。徐庶见先主,先主器之,谓先主曰:“诸葛孔明者,卧龙也,将军岂愿见之乎?”先主曰:“君与俱来。”庶曰:“此人可就见,不可屈致也。将军宜枉驾顾之。”由是先主遂诣亮,凡三往,乃见。因屏人曰:“汉室倾颓,奸臣窃命,主上蒙尘。孤不度德量力,欲信大义于天下;而智术浅短,遂用猖蹶,至于今日。然志犹未已,君谓计将安出?” (节选自隆中对)【丙】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八百里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声。沙场秋点兵。马作的卢飞快,弓如霹雳弦惊。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可怜白发生!(破阵子为陈同甫斌壮词以寄之)9下列加点词意义相同的一项是( )(3分)A自富阳至桐庐一百许里时人莫之许也B谓为
7、信然中峨冠而多髯者为东坡C负势竞上帝感其诚,命夸娥氏二子负二山D每自比于管仲、乐毅安陵君因使唐雎使于秦10下列不属于判断句的一项是( )。(3分)A诸葛孔明者,卧龙也。B当立者乃公子扶苏。C南阳刘子骥,高尚士也。D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11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4分)急湍甚箭,猛浪若奔。_孤不度德量力,欲信大义于天下。_12【甲】文第段与【乙】文第段在描写手法上有何相同之处?运用这种写法分别有什么作用?(3分【参考译文】【乙】诸葛亮亲自在田地中耕种,喜爱吟唱梁父吟。他身高八尺,常常把自己和管仲、乐(yu)毅相比,当时人们都不承认这件事。只有博陵的崔州平,颍川的徐庶与诸葛亮关系甚好,说是确
8、实这样。适逢先帝刘备驻扎在新野。徐庶拜见刘备,刘备很器重他,徐庶对刘备说:“诸葛孔明这个人,是卧龙啊,将军是否愿意见他?”刘备说:“您和他一起来吧。”徐庶说:“这个人只能你去他那里拜访,不可以委屈他,召他上门来,将军你应该屈尊亲自去拜访他。”因此先帝就去拜访诸葛亮,总共去了三次,才见到诸葛亮。于是刘备叫旁边的人退下,说:“汉室的统治崩溃,董卓、曹操先后专权,皇上蒙受风尘遭难出奔。我不能衡量自己的德行能否服人,估计自己的力量能否胜人,想要为天下人伸张大义,然而智慧与谋略浅薄不足,就因此失败,弄到今天这个局面。但是我的志向到现在还没有停止,先生认为该采取怎样的办法呢?”(2012广西贵港)【甲】舜
9、发于畎亩之中,傅说举于版筑之间,胶鬲举于鱼盐之中,管夷吾举于士,孙叔敖举于海,百里奚举于市。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 拂 乱其所为,所以 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人恒 过,然后能改;困 于心,衡于虑,而后作;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入则无法家 拂士,出则无敌国 外患者,国恒亡。 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选自孟子告子下)【乙】夫学者所以求益耳。见人读数十卷书,便自高大,凌忽长者,轻慢同列;人疾之如雠敌,恶之如鸱枭。如此以学自损,不如无学也。(选自颜之推颜氏家训)注释:求益:求得长进。凌忽:凌,欺侮;忽,轻视。同列:同辈。疾之:怨恨他。鸱枭(ch
10、xio):古人认为这是两种恶鸟。9.下列加点词语解释有错误的一项是( )A. 孙叔敖举于海 (举:被举用,被选拔)B. 劳其筋骨,饿其体肤 (劳:劳动)C. 曾益其所不能 (曾:同“增”,增加)D. 凌忽长者,轻慢同列 (慢:怠慢)10.下列加点词语的意思和用法与例句相同的一项是( )例句:舜发于畎亩之中A. 恶之如鸱枭B.辍耕之垄上C.孔子云:“何陋之有?”D.醉翁之意不在酒11.下列对文章内容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 【甲】文中,孟子采用层层推理的方法论证了“生于忧患,死于安乐”的观点。B. 【甲】文中,孟子通过历史人物的事例阐述了人才要在逆境中造就的道理。C. 【甲】文中,孟子认为,
11、一个国家没有法家拂士,没有敌国外患,国家就兴盛了。D. 【乙】文中,作者批评了那些有一点学问就自高自大、目空一切的求学着。2.对【乙】文中“如此以学自损,不如无学也”一句翻译正确的一项是( )A.像这样因为学问而损害自己,还不如不去学习。B.像这样因为学问而损害自己,还不如没有学问。C.既然自己把学问给损害了,还不如没有学问。D.既然这样用学习损害自己,还不如不去学习。13.把【甲】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4分)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 【参考答案】9、D 10、C 11、B 12、A13、所以上天将要下达重要责任给这样的人,一定要使他的内心痛苦,(“故”“是人”“苦”各1分
12、,大意1分)【参考译文】【乙】学习是为了求得长进。我却看见有的人读了几十卷书,就自高自大起来,冒犯长者,轻慢同辈。大家仇视他像对仇敌一般,厌恶他像对恶鸟那样。像这样用学习来损害自己,还不如不要学习。(2012广西柳州)【甲】当余之从师也,负箧曳屣,行深山巨谷中,穷冬烈风,大雪深数尺,足肤皲裂而不知。至舍四支僵劲不能动媵人持汤沃灌以衾拥覆久而乃和。寓逆旅,主人日再食,无鲜肥滋味之享。同舍生皆被绮绣,戴朱缨宝饰之帽,腰白玉之环,左佩刀,右备容臭,烨然若神人;余则缊袍敝衣处其间,略无慕艳意。以中有足乐者,不知口体之奉不若人也。盖余之勤且艰若此。【乙】义阳朱詹,世居江陵,后出扬都。嗜学,家贫无资,累日
13、不爨,乃时吞纸以实腹。寒无毡被,抱犬而卧。犬亦饥虚,起行盗食。呼之不至,哀声动邻,犹不废业,卒成学士。益阳:地名。后出扬都:后来到了扬都。累日不爨:连续几天不能生火做饭实腹:填充肚子。哀声动邻:哀痛的喊声惊动了邻里。犹:仍然。10、给甲段文字中画线部分加上标点符号。(2分)至 舍 四 支 僵 劲 不 能 动 媵 人 持 汤 沃 灌 以 衾 拥 覆 久 而 乃 和。11、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着重号的词语。(4分)(1)负箧曳屣(2)以中有足乐者(3)乃时吞纸以实腹(4)卒成学士12、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4分)(1)盖余之勤且艰若此。 (2)嗜学,家贫无资, 13、乙文中朱詹异于常人的行为具体表
14、现在什么地方?(用原文回答)(2分)答: 14、甲乙两段文字在内容上有什么相同之处?(2分)答: 【参考答案】10、至舍,四支僵劲不能动,媵人持汤沃灌,以衾拥覆,久而乃和。11、拖;拖着 因为 时常;经常 终于12、我求学时的勤奋和艰辛大概(大体)就是这样。特别爱好学习,家里贫穷没有钱财。13、乃时吞纸以实腹;抱犬而卧14、两段文字都表现了他们家境的贫寒和求学的艰辛。【参考译文】【乙】湖北义阳的朱詹, 祖先几代都住江陵, 后来迁出到扬都, 他喜爱读书学习,家里贫穷没有钱财,有时连续几天都不能生火煮饭,时常吃纸来填饱肚子。天气寒冷没有毡被,就抱着狗睡觉来取暖。狗也饥饿虚弱, 就跑到外面去偷东西吃
15、,朱詹大声呼唤它也不回来,哀伤的声音惊动四邻。然而仍然不放弃他的学业,最后终于成为学士。(2012河北)【甲】于是入朝见威王,曰:“臣诚知不如徐公美。巨之妻私臣,臣之妾畏巨,臣之客欲有求于臣,皆以美于徐公。今齐地方千里,百二十城,宫妇左右莫不私王,朝廷之臣莫不畏王,四境之内莫不有求于王:由此观之,王之蔽甚矣。”王曰:“善。”乃下令:“群巨吏民能面刺寡人之过者,受上赏;上书谏寡人者,受中赏;能谤讥于市朝,闻寡人之耳者,受下赏。”令初下,群臣进谏,门庭若市;数月之后,时时而间进;期年之后,虽欲言,无可进者。燕、赵、韩、魏闻之,皆朝于齐。此所谓战胜于朝廷。 (节选自邹忌讽齐王纳谏)【乙】齐威王召阿大
16、夫,语之曰:“自子守阿,誉言日至。吾使人视阿,田野不辟,人民贫馁。昔日赵攻鄄,子不救;卫取薛陵,子不知。是子厚币事吾左右以求誉也!”是日,烹阿大夫及左右尝誉者。于是群臣耸俱,莫敢饰作,务尽其情,齐国大治,强于天下。 (节选自资治通鉴周纪一)【注】:阿:古地名。辟:开垦。鄄 (jan):古地名。烹:煮。古代的一种酷刑。饰作:掩饰,欺作。17解释下面加点词语在句中的意思。(2分)(1)今齐地方千里 (2)王之蔽甚矣18用现代汉语写出下面句子在文中的意思。(2分) 群臣吏民能面刺寡人之过者,受上赏19邹忌是怎样讽谏齐威王的?(2分)20根据语段(一)(二)的内容,分条概括齐国能够“战胜于朝廷”“强于
17、天下”的原因。(4分)【参考答案】17. (1)土地方圆(土地纵横)(2)受蒙蔽(意思对即可。一小题1分,共2分)18所有的大臣、官吏、百姓能够当面指责我的过错的,受到上等奖赏。(意思对即可。2分)19从生活小事推至治国大事。(意思对即可。2分)20.有善于进谏的谋臣。齐威王虚心纳谏。齐威王不偏听,重实情。齐威王对“饰诈”者惩治有力。(意思对即可。一条1分,共4分)【参考译文】【乙】齐威王召见阿(城)大夫,对他说:“自从你镇守阿(城),称赞你的好话每天都有传来。我派人察看阿(城),只见田地荒芜,百姓贫困饥饿。以前赵国攻打鄄地,你不去救援;卫国夺取薛陵,你不知道;这是你用重金来买通我的左右来替你
18、说好话啊!”当天,齐威王下令把阿地大夫及替他说好话的左右近臣烹死了。因此,齐国上下官员都受到震动,恐惧不已,谁都不敢再像阿大夫那样买通威王的亲信搞欺上瞒下,掩饰过失的事情,人人都尽其所能地为国家做事。齐国得到很好的治理,在当时成了天下最强的国家。(2012河南)【甲】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番。晋陶渊明独爱菊。自李唐来,世人甚爱牡丹。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节选自周敦颐爱莲说)【乙】周敦颐字茂叔,道州营道人,为分宁主簿。有狱久不决,敦颐至一讯立辨。邑人惊曰:“老吏不如也。”部使者荐之,调南安军司理参军。有囚法不当死,转
19、运使王逵欲深治之。逵,酷悍吏也,众莫敢争,敦颐独与之辩,不听,乃委手版归,将弃官去,曰:“如此尚可仕乎!杀人以媚人,吾不为也。”逵悟,囚得免。 (节选自宋史)【注释】委:抛弃、丢掉。手版:笏,古代君臣在朝廷上相见时手中所拿的狭长板子,用玉、象牙或竹片制成,上面可以记事。仕:指做官。媚:取悦、巴结。11.加点词语的解释完全相同的一项是( )(2分)A.水陆草木之花 敦颐独与之辩 B.有狱久不决 小大之狱 (曹刿论战)C.濯清涟而不妖 吾恂恂而起(捕蛇者说) D.可爱者甚番 负者歌于途(醉翁亭记)12.翻译下列语句。(2分) (1)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2)杀人以媚人,吾不为也
20、。13.用“/”画出【乙】段画线句子的一处朗读停顿。(1分)敦 颐 至 一 讯 立 辨14.【甲】文作者从哪几个方面描写了莲花的形象? (3分)15.黄庭坚称周敦颐“人品甚高,胸怀洒落,如光风霁月”,结合【甲】文,谈谈【乙】文中的周敦颐是一个怎样的人?(3分)【参考答案】11.B评分说明:(2分)准确得2分。12.(1)(莲花)香气远播,更显得清芬;它笔直地洁净地立在水中,(只)可以从远处观赏,却不能贴近去玩弄啊!(2)杀人取悦别人,(这样的事情)我不做。评分说明:(2分)每小题各1分,意思正确即可。13.敦 颐 至 / 一 讯 立 辨评分说明:(1分)断句正确得1分。14.作者从生长环境、长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12 年中 语文 文言文 阅读 试题 汇编 内外 比较 36 答案 翻译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