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上半年教师资格证考试《数学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高级中学)真题及答案.docx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05.gif)
《2017上半年教师资格证考试《数学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高级中学)真题及答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7上半年教师资格证考试《数学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高级中学)真题及答案.docx(9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2017上半年教师资格证考试数学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高级中学)真题及答案1. 【单选题】 A. B. C. D. 正确答案:A参考解析:2. 【单选题】下列矩阵所对应的线性变换为旋转变换的是( )。 A.B.C.D. 正确答案:D参考解析:3. 【单选题】 A. B. C. D. 正确答案:C参考解析:所求柱面的母线平行于x轴,则柱面方程中不含参数x,通过题中的方程组,消去x即可得到C选项。4. 【单选题】若(x)是连续函数,则下列命题不正确的是( )。 A. B. (x)有无穷多个原函数C. D. 正确答案:A参考解析:(x)的原函数不唯一。5. 【单选题】 A. P(B)P(AB)D. P
2、(A)P(AB) 正确答案:B参考解析:6. 【单选题】A. B. (2,0,1)TC. (-1,0,1)TD. (0,0,1)T 正确答案:C参考解析:7. 【单选题】与意大利传教士利玛窦共同翻译了几何原本(I-卷)的我国数学家是( )。 A. 徐光启B. 刘徽C. 祖冲之D. 杨辉 正确答案:A参考解析:明朝末年,原本传人中国。1606年,由我国数学家徐光启执笔,意大利传教士利玛窦口译,合作翻译了原本的前六卷,并于1607年在北京印刷出版。这是我国最早的汉译本,在翻译时,徐光启在“原本”前加上了“几何”一词“几何原本”一词由此而来。8. 【单选题】“有一个角是直角的平行四边形是矩形”,这个
3、定义方式属于( )。 A. 公理定义B. 属加种差定义C. 递归定义D. 外延定义 正确答案:B参考解析:A项公理定义是由数学公理而对被定义项进行定义,如概率的公理化定义;B项属加种差定义是由被定义概念的邻近的属和种差所组成的定义,即“邻近的属+种差=被定义概念”,题干中“有一个角是直角的平行四边形是矩形”,它邻近的属为平行四边形,种差为其一角为直角;C项递归定义也称归纳定义,是指用递归的方法给一个概念下定义,它由初始条件和归纳条件构成;D项外延定义是指通过揭示属概念所包括的种概念来明确该属概念之所指的定义,如有理数和无理数统称实数。9. 【简答题】已知椭球面方程2x2+y2+3z2=6。(1
4、)求椭球面上点M(1,1,1)处的切平面方程;(4分)(2)当k为何值时,所求的切平面与平面5x+ky-4z=0相互垂直。(3分)参考解析:(1)令F(x,y,z)=2x2+y2+4z2-6,对F(x,y,z)分别求x,y,z的偏导数。Fx(x,y,z)=4x,Fy(x,y,z)=2y,Fz(x,y,z)=6z。代入M(1,1,1)点,得到该点处的法向量为(4,2,6)。利用点法式方程,则切平面方程为4(x-1)+2(y-1)+6(z-1)=0。(2)由(1)知,切平面方程为4(x-1)+2(y-1)+6(z-1)=0,则切平面法向量为(4,2,6)。平面5x+ky-4z=0法向量为(5,k,
5、-4)。由两平面垂直,得到45+2k+6(-4)=0,解得k=2。10. 【简答题】已知向量组a1=(2,1,-2),a2=(1,1,0),a3=(t,2,2)线性相关。(1)求t的值;(3分)(2)求出该向量组的一个极大线性无关组,并将其余向量用极大无关组线性表示。(4分)参考解析:11. 【简答题】有甲、乙两种品牌的某种饮料,其颜色、气味及味道都极为相似,将饮料放在外观相同的6个杯子中,每种品牌各3杯,作为试验样品。(1)从6杯样品饮料中随机选取3杯作为一次试验,若所选饮料全部为甲种品牌,视为成功。独立进行5次试验,求3次成功的概率;(5分)(2)某人声称他通过品尝饮料能够区分这两种品牌。
6、现请他品尝试验样品中的6杯饮料进行品牌区分,作为一次试验。若区分完全正确,视为试验成功。他经过5次试验,有3次成功,可否由此推断此人具有品尝区分能力?说明理由。(2分)参考解析:(2)该品尝者具备区分能力。理由:由(1)可知此随机试验成功的概率大概为千分之一,是小概率事件,基本可以排除偶然性,故此人具备区分两种品牌饮料的能力。12. 【简答题】普通高中数学课程标准(实验)用行为动词“了解”“理解”“掌握”“应用”等描述知识与技能目标,请解释“了解函数奇偶性”的具体含义。参考解析:行为动词“了解”的含义:从具体实例中知道或举例说明对象的有关特征;根据对象的特征,从具体情境中辨认或者举例说明对象。
7、“了解函数奇偶性”的含义:学生能够知道函数奇偶性的定义,奇函数定义域关于原点对称,函数图像关于原点对称,满足(-x)=-(x);偶函数定义域关于原点对称,函数图像关于y轴对称,满足(-x)=(x)。能够通过解析式或图像判断函数的奇偶性,判断哪些函数是奇函数,哪些函数是偶函数,以及非奇非偶函数,并能够举出一些函数奇偶性的例子。13. 【简答题】书面测验是考查学生课程目标达成状况的重要方式,以“数列”一章为例,说明设计数学书面测验试卷应关注的主要问题。参考解析:(1)对于学生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达成情况的评价,必须要准确把握课程内容中的要求。学生在学习数列这一章的时候应该掌握数列的概念,等差数列的概
8、念、等差数列的通项公式及前n项和计算方法,等比数列的概念、等比数列的通项公式及前n项和计算方法。所以在设计题型的时候,涵盖的知识点应包括以上知识点,达到全面性要求以便宏观了解学生对本章知识的掌握程度。(2)在设计试题时,应该关注并且体现学生对数感、运算能力、推理能力以及应用意识和创新意识等考查。测试中应该包含数列的计算、求解数列通项公式常用方法(如“倒序相加法”“错位相减法”“裂项相消法”等)的使用以及常见的证明题、探究题等题目,可对学生能力进行全方位考查。(3)根据评价的目的合理设计试题的类型,有效地发挥各种类型题目的功能。题型练习多样化,要有选择、填空、判断、解答、证明等常规性试题。同时可
9、设置观察寻找数列数字规律、运算规律等探索性试题。还可以联系生活实际。将数列问题的运算融入日常生活中,设置实践性问题等。(4)在书面测验中,积极探索可以考查学生学习过程的试题,了解学生的学习过程。试题的设计要有难度也要有区分度照顾到不同学习层次的学生,以便了解全体学生对本章知识掌握的程度,指导今后的教学工作。测验学习结果的同时更要测验到学生由不会到会的学习过程。14. 【解答题】(1)F(x)在a,b上连续;(5分)(2)F(x)在a,b上可导,且F(x)=(x)。(5分)参考解析:15. 【论述题】推理一般包括合情推理与演绎推理。(1)请分别阐述合情推理与演绎推理的含义;(6分)(2)举例说明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数学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 2017 上半年 教师 资格证 考试 数学 学科 知识 教学 能力 高级中学 答案
![提示](https://www.taowenge.com/images/bang_tan.gif)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