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级上册历史教案7篇.docx
《九年级上册历史教案7篇.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九年级上册历史教案7篇.docx(28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 九年级上册历史教案7篇【范文】 历史教案设计是改善课堂教学的一种更高层次的探究,是提高课堂教学质量和效率的一项必要工作,它可以促进教学的系统化,使教师把握讲课节奏。感谢您的阅读,细心为您带来了7篇九年级上册历史教案,盼望能够满意亲的需求。 初中九年级历史教案 篇一 教学目标 学问与力量: 1、了解新航路开拓的缘由:1415世纪欧洲资本主义的萌芽,西方对东方的憧憬,最早开拓新航路的两个欧洲国家。2.把握开拓新航路的过程:迪亚士进入印度洋,达伽马到达印度,哥伦布抵达美洲,麦哲伦及船队完成第一次环球航行。 3、探讨新航路开拓的影响:使世界开头连成一个整体,促进欧洲资本主义的产生和进展,为欧洲开拓了
2、殖民探究的道路。 过程与方法: 1、通过列表归纳“新航路开拓过程”,指导学生阅读课文,梳理学问。 2、通过阅读14世纪前后欧亚主要商路图、新航路开拓图,提高学生读图力量。 3、通过评价哥伦布、麦哲伦等航海家和新航路开拓影响,初步培育学生从多元史观评价历史大事和历史人物的力量。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敬佩欧洲航海家敢于创新和不怕困难的大无畏的精神。 2、体验新航路开拓对世界产生的深远影响。 2学情分析 初三的学生经过两年的中国历史学习,已积存了一些历史学问,把握了一些历史学习的方法,对他们学习世界历史是很有帮忙的。如中古史学习了丝绸之路等内容,了解了传统的中西方商路,在学习本课时与之联系,就简
3、单理解新航路的路线的“新”。 由于主课的学习压力,学生不能对历史、地理投入较多的精力,他们中大多数阅读历史地图的力量较弱,教师在本课教学中要进展必要的指导。 3重点难点 本课教学重点:新航路开拓的过程及影响。 本课教学难点:评价欧洲航海家和新航路开拓的影响。 4教学过程4.1其次学时评论(0)教学目标评论(0)学时重点评论(0)学时难点教学活动活动1【导入】 从很早的时候起,一条条陆地和海上商路就把欧亚两洲联系起来,例如古代中国连接东西方商路丝绸之路。展现14世纪前后欧亚主要商路,请同学说出马可波罗向东进发路线。东西方传统商路以地中海东岸为中心。 1516世纪西欧的航海家从大西洋沿岸动身,向东
4、或向西,向着茫无边际的大洋深处远航,努力查找一条通向东方的新航路。他们前仆后继,最终开拓了围绕地球的四通八达的海上航路。让我们来学习大航海时代新航路的开拓。 活动2【活动】新航路开拓的背景 (1)缘由:西欧商品经济的进展,去东方追求财宝 欧洲商品经济的进展和资本主义萌芽的消失要求扩大国外市场,新兴的资产阶级很想从东方贸易中猎取更多的财宝。长期以来西欧就从东方进口胡椒、肉桂等高级调味品和珠宝、丝绸等浪费品。马可波罗行纪在欧洲流传之后,更激起上层社会对东方的憧憬。 (2)客观条件 技术的进步也促成了远洋航行。地理学问的增加,地图绘制的改良,地圆学说的流行,罗盘针的应用,都为远洋航行供应了便利条件。
5、 (3)首先探寻新航路的国家:葡萄牙和西班牙 葡萄牙和西班牙是伊比利亚半岛上的新兴国家,濒临大西洋。12世纪中期和15世纪晚期,葡萄牙、西班牙王国先后形成,它们都是中心集权的国家,有力量支持和供给远航必备的装备,热衷于探寻新航路。 活动3【活动】开拓新航路的过程 (1)学生阅读课本新航路开拓过程的内容和新航路开拓图) (2)教师在黑板上先画上世界地图的简图,让学生画出四位航海家的航海路线、重大地理发觉(教师在投影上展现航海路线图) (3)让学生填写新航路开拓表(在黑板上板书) (小结)新航路的含义:区分于从巴尔干到小亚细亚的东西方商道,1516世纪开拓的从欧洲绕过非洲或美洲由远洋航行到达东方的
6、商路叫做新航路。远洋航行、东西方交通是两个根本要素。由于哥伦布发觉美洲大陆,因此新航路还包括欧洲通往美洲的航路。 (4)印第安人和西印度群岛的由来 哥伦布认为欧洲和亚洲隔大西洋相望,四次到达美洲,却认为到达印度,所以称当地居民Indian(印第安人),意思是印度的居民;称加勒比海疆的岛屿为WestIndies(西印度群岛),16世纪初,意大利航海家American(亚美利哥)也航行到美洲,他认为这里不是亚洲,而是一块新大陆。后来这块新大陆就以他的名字被命名为亚美利加洲,即美洲。 (5)麦哲伦“英雄”还是“恶魔” 在菲律宾马克坦岛上航海家麦哲伦遇难的地方,有一座纪念亭,亭中一块石座铜碑。 正面碑
7、文写着:费尔南多麦哲伦。1521年4月27日死于此地,他与马克坦岛酋长拉普拉普的战士们的交战中受伤身亡,麦哲伦船队的一艘船维多利亚号,在埃尔卡诺的指挥下,于1521年5月1日驶离宿务港,并于1522年9月6日返西班牙港口停靠,第一次环球航海就这样完成了。 反面碑文写着:拉普拉普。1521年4月27日,拉普拉普和他的战士们,在这里打退了西班牙入侵者,杀死了他们的首领费尔南多麦哲伦。由此,拉普拉普成为击退欧洲人入侵的第一位菲律宾人。 纪念碑正反面对麦哲伦持不同的评价,你同意哪一种?结合史实进展评论。 麦哲伦是是宏大的航海家、探险家;也是欧洲殖民主义者。 活动4【活动】新航路开拓的影响 (1)新航路
8、开拓以后,从欧洲到亚洲、美洲和非洲等地的交通往来日益亲密,世界开头连成一个整体,世界市场开头形成。 地理大发觉,促进自然科学的进展:证明地圆学说的正确性;提高了人类对地球的熟悉水平,新航路开拓使世界被发觉了,世界从分散到统一,从地区到全球。 商品种类增多,动植物集中,如原产美洲的玉米、烟草、花生、西红柿等作物开头传入欧亚,非洲的咖啡传到欧美。贸易范围扩大,欧亚贸易走向全球贸易,促进世界市场初步形成。 这一市场是以欧洲为中心的。 (2)欧洲的贸易中心转移。由原来地中海沿岸移到大西洋沿岸,促进了西欧封建制度的衰落和资本主义的进展。 商路从地中海转移到大西洋沿岸,商贸中心从意大利转移到大西洋国家,大
9、西洋沿岸的荷兰、英国、法国资本主义进展起来了。 (3)新航路的开拓也为欧洲开拓了殖民探究道路。 葡萄牙、西班牙、英国、荷兰、法国等相继走上了殖民扩张的道路,他们大量掠夺殖民地的财宝,造成了亚非拉国家和地区的贫困和落后;同时客观上使掠夺的财宝成为资本的原始积存,推动了欧洲资本主义的进展。 所以,新航路是一条殖民掠夺之路,开头了西方国家对外扩张之路;同时又是一条世界市场联系之路;它还是一条人类文明之路。 活动5【测试】课堂小结 文艺复兴:反宗教神学、反封建制度为资本主义产生和进展奠定思想根底 新航路开拓:世界走向整体资本原始积存为资本主义产生和进展奠定经济根底 活动6【作业】比拟中西方航海 (课堂
10、作业)比拟哥伦布的等人的航海与中国郑和的远航,有什么不同? (从时间、规模、目的、性质、影响等方面比拟,表格在投影上展现) 活动7【作业】多元史观评价哥伦布 (回家作业:完成P63活动与探究第2题)对哥伦布开拓欧洲到美洲的大西洋航路的不同评价 (参考答案)多元史观评价哥伦布 (1)革命史观:早期殖民扩张,灾难屈辱落后 哥伦布远航美洲给印第安人带来破坏和掠夺,带来巨大的灾难,加剧了他们的贫困和落后。 (2)文明史观:人类文明链接,沟通碰撞进展 (3)整体史观(全球史观):世界由分散走向整体,世界市场雏形消失 哥伦布发觉新大陆具有划时代意义,加强了世界各地区各民族之间的联系,世界市场开头形成,从而
11、推动了世界的文明进程。 (4)现代化史观:资本主义扩展,落后地区开发 (5)社会史观:促进物种沟通,丰富人民生活 初中九年级历史教案 篇二 【教学目标】 学问与力量:了解中世纪晚期,农村垦殖运动的进展,分析欧洲庄园渐渐衰落和瓦解的缘由;能够概括租地农场的特点以及新的手工业经营的特点;通过土地关系的变化和手工业的进展,熟悉中世纪欧洲资本主义的萌芽;了解中世纪富有农夫和市民阶级的消失及其意义。 过程与方法:通过阅读材料、观看图片,培育学生论从史出的学习力量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从奴隶社会的奴隶,亦即“他人之物”渐渐过渡到中世纪农奴,亦即“他人之人”,到中世纪晚期,演化为农村或城市的“自由人”,这也预
12、示了一种新的社会制度的到来,感悟人的价值在不断追求自由中表达出来 【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庄园制度的变化 教学难点:熟悉到中世纪晚期是欧洲社会的一个转型期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封建庄园是在土地的层层受封的根底上形成的,这种土地的封受关系及与此相应的等级制度乃是西欧一切封建关系和整个封建制度的根底。今日让我们一起来学习第13课:西欧经济和社会的进展。 二、新课讲授 目标导学一:新的生产和经营方式 1、教师提问:11世纪以后,农奴和领主之间的关系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提示:农奴对领主的人身依附关系越来越弱,农奴的人身自由大大增加。农奴可以用货币购置劳役豁免权,不再为领主供应劳役,以此获得对自己劳
13、动力的自由支配;也可以通过缴纳迁徙税,获得离开庄园、摆脱领仆人身束缚的时机。 2、展现材料:马克思说:“租地农场主成了这种农业工人的实际指挥官,成了他们的剩余劳动的实际剥削者,而土地全部者现在只和这种资本主义租地农场主发生直接关系,而且是单纯的货币关系和契约关系。” 3、问题思索:谈谈你是如何理解马克思说的这段话的。 提示:这反映了欧洲农村资本主义萌芽的状况。租地农场主就是后来的农业资本家。他们和农业工人之间是一种雇佣与被雇佣,剥削与被剥削的关系。 4、教师提问:中世纪晚期,手工业的进展有什么变化? 提示:一方面手工业者渐渐脱离农业,另一方面他们不再仅仅为自己生活而生产,更多是为了适应市场而劳
14、动。手工业者开办作坊,家人、帮工和学徒一起生产,规模比拟小。 5、教师提问:为了缴纳封建赋税,农夫在家里用自己的生产工具为商人从事手工生产。这反映出当时农村手工工场呈现一种什么状态?后来又有什么变化? 提示:这反映出当时农村手工工场呈现分散的一种状态。后来渐渐转向集中状态。 目标导学二:富有农夫和市民阶级 1、材料展现:有的富有农夫原先是某庄园的庄头,负责替领主治理庄园生产和其他事务。他们有较强的治理力量,有丰富的农业生产阅历。由于农业进展、货币地租取代劳役地租,农夫向领主缴纳货币的现象越来越普遍。农夫的生产积极性提高,在财宝普遍积存的根底上,一批富有农夫脱颖而出。他们是土地市场的重要参加者,
15、在法兰西,他们占有的土地到达总面积的1/5,有的地区甚至到达1/3。 提示:反映了农村社会构造的变化。这些富有的农夫成为农村中富有生气的阶级力气,也是现代农业的最早发起人。 2、材料探究: 材料一在城市中,手工业者和商人享有新的契约关系给予的权利。 材料二13、14世纪,英、法等国的市民阶层作为第三等级,出席国王召集的会议,不断提出自己的政治主见。 (1)材料一中,手工业者和商人有了一个新的身份叫什么?他们的法律地位受到什么的爱护? 提示:手工业者和商人有了一个新的身份是城市居民。他们的法律地位受到王室、教会的特许状和城市爱护法的爱护。 (2)材料二反映了什么问题? 提示:反映了市民阶层政治地
16、位的提高、政治权利的扩大。伴随着市民阶级在政治、经济生活方面地位的提高,一种新的世俗生活观念渐渐形成,这为以后消失的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运动奠定了根底。 三、课堂总结 11世纪后,随着西欧城市与工商业复兴,社会经济的闭塞局面得到改观,对外交往逐日增多,12、13世纪,英、法等国开头了消退割据、推动中心集权化的政治进程。近代欧洲文明在这一时代孕育。 西欧中世纪的文明并非“黑暗时代”所能涵盖,特殊是中世纪后期,王权兴起、文化的进展以及东西方经济文化沟通的加强正是西欧近代得以崛起的重要因素。 板书设计 1、庄园的衰落和瓦解 2、租地农场的消失 3、资本主义雇佣关系的消失 4、富有农夫和市民阶级的消失
17、学法指导 篇三 1、指导学生阅读课本内容,学会从课本中猎取信息,解决问题的方式、方法 2、本节课有较强的地理概念,建议教师充分利用地图和相关地理学问,培育学生转换思维视角,多角度看问题的力量。 3、引导学生参与课堂争论,鼓舞独立思想和发表不同见解,培育学生勤于动脑的习惯。 教学难点 篇四 1、古代文明为何产生在大河流域? 2、对印度种姓制度的熟悉。 教学重点 篇五 1、金字塔的建筑 2、汉谟拉比法典 3、印度的种姓制度 2023九年级历史教案 篇六 古代印度 【教学目标】 学问与力量:知道古印度的地理位置自然环境、文明历程;印度种姓制度;佛教的兴起和传播 过程与方法:引导学生阅读有关印度的种姓
18、制度和佛教教义的相关材料,培育学生辨证看问题和全面评价历史大事的力量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对印度的初步了解,使学生熟悉印度河流域是世界古代文明的发祥地,印度是世界四大文明古国之一 【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印度的种姓制度和佛教的兴起 教学难点:如何对待佛教的教义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印度这一名称起源于印度河,古希腊历史学家希罗多德在历史中最早把印度河以东的广阔地区称为印度,后来西方人沿用了这一名称。在我国的史记中把印度称为“身毒”,汉书中把它称为“天竺”,大唐西域记中才把它成为印度。现在印度共和国的印地语的国名为“婆罗多”,起源于古代婆罗多族。今日让我们一起来学习第3课:古代印度。 二、新
19、课讲授 目标导学一:古代印度河流域文明 1、教师提问:古代印度河上游两岸土地肥沃。造成这里土地肥沃的缘由和我们前面讲过的哪个国家相像? 提示:特别精确,就是埃及。 2、教师叙述:大约在公元前1500年左右,来自中亚的一支游牧部落侵入印度。他们自称雅利安人,间续在印度河流域和恒河流域定居下来,从事农业生产。印度河北部建立起很多小国。到公元前三世纪,恒河下游的摩揭陀国经济进展较快,力气强大,国王阿育王统一了除南端以外的印度。但是,这种统一是不稳固的。不久,印度又陷入分裂的状态。同学们还记得中国历史元朝史中,元朝统治者的民族分化政策吗? 元朝为了稳固它的统治,把全国各族分为四等。而印度的雅利安人。在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九年级 上册 历史教案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