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四年级上册数学说课稿模板5篇.docx
《关于四年级上册数学说课稿模板5篇.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关于四年级上册数学说课稿模板5篇.docx(23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 关于四年级上册数学说课稿模板5篇一、教材分析: 简洁的周期是苏教版课程标准教材小学数学四年级(上册)第五单元的教学内容。本课的重点难点是依据物体的排列规律,确定某个序号所代表的是什么物体或什么图形。 教学目标是: 1、让学生结合详细情境探究并发觉简洁周期现象中的排列规律,能依据规律确定某个序号代表的是什么物体或图形。 2、让学生主动经受自主探究、合作沟通的过程,体会画图、列举、计算等不同的解决问题的策略。 3、让学生在探究规律中体会数学与生活的联系,获得胜利的体验。 二、教法与学法: 1、创设有助于学生自主探究的情境,重视学生的自主探究,理解不同的解题策略。 2、营造合作学习的气氛,鼓舞他们
2、相互合作,共同提高。 3、结合生活,让学生在应用数学学问的过程中,感受数学在生活中的意义。 三、教学思路 依据教材特点,我设计了六个主要的教学程序:第一局部通过学生熟识并感兴趣的卡通动物导入新课;其次局部在现实情境中,独立探究规律;第三局部通过不同的习题和方法,使学生对解决这类习题的方法得到提升;第四局部是运用规律,分析、解决现实生活中的一些实际问题;稳固和深化学生对规律的熟悉。第五局部是总结评价,延长规律,观赏介绍生活中存在的一些规律。第六局部是嬉戏,拓展学生思维。 1、创设情境,引出规律。 在课的一开头,我先出示了学生熟识的串珠活动,先串绿色,再串黄、蓝、红色的珠子,并按挨次又出示了一组,
3、让学生猜接下来我会串什么颜色?其实这时学生已经体会到我是按肯定的挨次串的,也就是有肯定的规律,所以很快地能猜出我接下来要串的颜色。然后指出,今日我们要一起来找规律。使学生先初步明确今日这节课的学习任务。利用串珠活动激发学生的兴趣,在我出示了2组后,学生脑海中已经建立了有规律排列的表象,因此学生都能猜对,进一步感知物体的排列是有规律的。从而把这样的感知运用于例题图中,让学生找出规律。 出示了例题图,让学生观看,说说场景中有些什么,初步感受彩灯、彩旗、盆花这些物体,观看这些物体的摆放说说你发觉了什么?从对这些物体的观看中发觉,这些物体的摆放是有规律的。正由于这些物体摆放整齐有规律,才会这么赏心悦目
4、,使学生体会数学美,有效地激发了学生自主探究规律的积极性。在这里,我原先让只学生说一说他们摆放的规律是什么,但我觉得应当在课件中演示出来这样的规律,于是我加上了一些圈来表示,达成统一的熟悉。 2、自主探究,理解规律 这一环节是本课教学的重点。首先多媒体出示问题照这样摆下去,左起第19盆是什么颜色的花?理解题意后,让学生自己动手操作,把自己的想法表示出来。 在这一过程中,我赐予学生充分的时间独立思索、自主探究解决问题的策略。由于不同的学生在很多方面存在着差异,学生想出了多种方法,有的学生用画一画的方法画出是蓝花。这些方法都能解答这一题。但重点我争论了学生提出的计算的方法。用193=6(组)1(盆
5、)。依据这个算式,先让学生详细地说一说19、3、6和余数1各表示什么。学生很清楚地进展了表达:一共有19盆花,以一盆蓝花、一盆黄花、一盆红花为一组,共分成了6组还多一盆。我紧着提问,依据这个算式你又是怎样推断出是蓝花呢,把学生的重心引到余数上。体会到第19盆花就是第7组的第1盆,由于每组的花都是一样的,所以只要看每组的第一盆是什么颜色就可以了。在讲解的过程中,我还利用课件用圈表示出这19盆花,每3盆为一组,分成了6组,让学生一看就知道剩下的一盆是第7组的第一盆。 在探究盆花的摆放规律时,赐予了学生充分的时间,让学生独立思索、自主探究解决问题的策略,进展了创新意识。通过充分的沟通,展现了多样的解
6、决问题策略。并留意引导学生不断地优化解决问题的策略。 3、独立尝试,选择方法 接下来我让学生先运用自己喜爱的方法连续探究解决彩灯的第1个问题。在沟通中,学生有的还是用了画图的方法,有的用了计算的方法,随即我提问,为什么不用推想的方法呢?从而让学生理解推想的方法只适用于两个物体为一组的规律排列。于是排解了都用推想这个方法的简便性。接着问学生那第20盏是什么颜色的灯呢?这回大多数学生都体会到用画图的方法特别麻烦,于是顺理成章地把学生引到用计算的方法上来,体会到计算的简便。其中求第23盏彩灯是什么颜色的算式中没有余数,这里就要让学生重点理讲解一说没有余数表示了什么,让学生总体地了解有余数时及没有余数
7、时的推断方法。在这里,原来课件中显示出来的是用不同颜色的圈代替彩灯表达它的规律,现在我觉得直接在这个图上表示出来更清楚,学生更简单理解这一小题着重是让学生推断体会出用算式计算的简便。接着我就直接提出要求让学生用算式计算彩旗的题目,让学生做完后观看这几个算式,发觉得数的规律,当得数是几时就是每组中第几面旗的颜色。在这里我也觉得在彩旗的图上用圈把它呈现的规律表达出来比拟明显。由于这里我发觉有少数学生还是以为这是两面旗为一组的,这样比拟清楚。 接下来我通过三题的排列规律出示定义:像上面这样同一事物依次重复消失叫做周期现象。接着我让学生你能举例说说生活中的周期现象吗? 学生口答后,教师出示图片观赏(生
8、活中的周期现象) 四、全课总结,拓展延长 总结全课中,让学生说说你有什么感想与收获,有什么想说的,告知学生今日学习的规律都是周期性规律,在遇到这样的规律时可用计算来解决问题。然后再让学生观赏一些生活中的规律,体会它的美及在生活中运用,同时也陶冶了学生的情操。学生兴趣很高,但重点是让学生学会运用学问解决问题。 四年级上册数学说课稿 篇2 教学目标: 1、学问技能。 (1)理解在同一平面内两条直线的位置关系只有相交和平行两种。 (2)能借助直尺和三角板过直线外一点作已知直线的平行线。 (3)体会平行公理及其推论。 2、解决问题。 让学生在探究平行公理的过程中,体会从数学的角度理解问题,形成解决问题
9、的策略和方法。 3、情感态度。 (1)通过对生活中平行线的熟悉,体验生活中到处有数学。 (2)通过师生的共同活动,促使学生在学习活动中学会与人沟通,培育学生的良好情感和主动参加意识。 (3)学生经受观看、动手操作、发觉争论等数学活动,感受数学活动布满探究性与制造性,促进学生乐于探究。 教材分析: 平面内两条直线的位置关系是“空间与图形”所要讨论的根本问题。这些内容学生在前两个学段已经有所接触,本节课在学生已有学问和阅历的根底上,连续探究平面内两条直线平行的位置关系,平行公理及其推论。这些学问是空间和图形领域的根底学问,在以后的学习中常常要用到。同时,本节课充分利用现实世界中的实物模型,让学生直
10、观感受,通过设置“观看”、“争论”等活动来鼓舞学生勤思索、多沟通,对培育学生的探究精神,应用意识以及创新力量都有很好的作用。 教法学法: 1、动:教师利用多媒体设计动画情景,鼓舞学生动手做,动笔画,动脑想,动口说,亲身经受学问的发生、进展过程。 2、探:教师引导学生操作模型,动手画图与合作争论,共同探究出平行公理及推论。同时,通过设置拓广探究等练习来激发学生剧烈的探究欲望。 3、乐:本节课的设计力求做到“与学生的生活实践联系得紧一点,直观的多一点,动手试验的多一点,使学生的兴趣高一点,自信念强一点”,促使学生乐于学习,乐于思索,乐于探究,乐于创新。 4、渗: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渗透观看、猜测、归
11、纳、类比等数学思维方法,同时,通过平行公理推论的教学,向学生初步渗透反证思想,让学生尝试“说点儿理”。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引入课题 让学生感受一组画面,从而引出本节课题:平行线(板书课题) (意图:通过熟识的画面,不仅让学生感受到几何图形无处不在,也为后面的探究活动作好了情感预备。) 二、合作沟通 1、建立模型。 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动手操作模型,并思索问题:在木条转动的过程中,有没有直线a与直线b不相交的位置呢? (意图:利用这个模型引入,可以帮忙学生直观理解平行线的概念。同时,通过学生主动的活动,让学生亲眼目睹数学过程形象而生动的性质,亲身体验如何“做数学”,从中感受到数学的力气,促使
12、学生乐于学习。) 2、平行线的概念。 (1)学生争论得到:在木条转动过程中存在一个直线a与直线b不相交的位置,这时直线a与b相互平行(parallel),记作ab,读作a平行于b。 (2)平行线在生活中是很常见的,你还能举出其他一些例子吗? (3)动手画一画,分小组争论:在同一平面内,两条直线的位置关系有几种? (4)动画演示空间图形:这样的两条直线会相交吗?那么它们平行吗? 3、平行线的画法。 (1)过直线AB外一点P,你能画出直线AB的平行线吗?能画出几条? (2)动画演示平行线的画法。 (3)练习:过点P画直线MN的平行线。 4、平行公理。 (1)争论:在前面转动木条a的过程中,有几个位
13、置使得a与b平行?如图过点B画直线a的平行线,能画出几条? (2)类比前面我们学过的“垂线的性质”,你能得出什么结论? (3)归纳平行公理。 5、平行公理的推论。 (1)争论:过点B、C分别画直线a的平行线b和c,那么b和c平行吗?由此你又能得出什么结论? (2)归纳平行公理的推论。 (3)平行公理推论的说理。 三、反应练习 1、稳固练习。 推断正误 (1)两条不相交的直线叫平行线。( ) (2)在同一平面内,不相交的两条直线必平行。( ) (3)一个平面内的两条直线,必把这个平面分为四局部。( ) (意图:通过练习,稳固平行线的概念及同一平面内两条直线的位置关系,落实根底学问。) 2、综合运
14、用:P1、练习。 说明:(1)学生画图、小组争论、沟通。 (2)教师巡回指导、集体讲评、示范。 (意图:这组练习是“根底练习”与“复习稳固”的综合。让学生通过画图进一步稳固平行线的画法及平行公理,使学生能将文字语言转化为图形语言。) 落实新知 3、拓广探究。 小红的妈妈是舞蹈教师,有一次快到六一儿童节了,需要编排一个舞蹈,规定排成三行,然后变换各种队形。小红一听,快乐地对妈妈说:“这是我们学过的数学学问,让我来替您参谋参谋。”小红利用我们刚学过的学问:平面内三条直线的位置关系,设计出了四种队形。小红的妈妈一看,果真好方法,队形变化多端。 你知道小红是怎样设计的吗? 说明:学生分组争论、设计并在
15、全班沟通,然后教师利用动画展现。 (意图:通过拓广探究,让学生将所学学问运用到生活中,效劳于生活。同时,通过学生设计不同的队形,培育学生的创新力量,使学生在兴趣盎然的活动中体验胜利的喜悦。) 小结 本节课你有哪些收获? 说明:学生分组小结,各组代表发言沟通体验,教师准时赐予确定、赞扬。 (意图:让学生自己小结,有利于培育学生的概括力量,使学生自主构建学问体系,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布置作业 1、让学生利用平行线设计一些图案,培育学生的创新力量,体验平行线的美学价值。 2、让学生利用相交线和平行线画出自己家住房的平面图,自己设计一个户型,增加学生应用数学的意识。 板书设计: 5.2.1 平行线
16、 1、平行线的概念练习书P13 2、平行线的画法 3、平行公理 4、平行公理的推论 四年级上册数学说课稿 篇3 一、 说教材 我说课的内容是人教版数学四年级上册其次单元角的度量第一课时。教材的主要内容学习角的度量方法,能正确度量角的大小。数学学习活动必需建立在学生认知进展水平和已有的生活阅历根底上,学生已学习过角的熟悉,有了肯定的根底,本节课以学生的奇怪心为突破口,激发学生的兴趣,通过质疑、解疑过程,最大限度地赐予学生自主探究的时间和空间,通过小组合作让学生动手操作探究角的度量方法,培育学生独立解决问题的力量。鼓舞学生大胆阐述自己的观点,努力创设一个民主、公平、和谐的.课堂气氛。 二、 说教法
17、和学法: 新课标提出:但凡学生能自己探究得出的,决不替代;但凡学生能独立思索的,决不示意。本节课依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学问水平创设肯定的问题情景,让学生自己去发觉问题、分析问题,查找解决问题的方法,留意贯彻启发性原则和因材施教原则,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表达教师的组织者、引导者角色。 依据本节课的教学内容和学生实际,我将教学目标确定为: 1、通过学生的自主观看熟悉量角器,知道角的度量单位,会在量角器上找大小不同的角,并知道它的度数。 2、通过自主探究和合作学习,学会正确使用量角器量角,并读出度数。 3、通过一系列的观看、操作活动,知道角的大小与两边叉开的大小有关,与两边的长短无关。 4、通过小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关于 四年级 上册 数学 说课稿 模板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