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三下册语文《答司马谏议书》课后习题答案1.docx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05.gif)
《初三下册语文《答司马谏议书》课后习题答案1.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初三下册语文《答司马谏议书》课后习题答案1.docx(8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 初三下册语文答司马谏议书课后习题答案 一、根底题(16分) 1.给以下字注音。(4分) 胥( ) 卤( ) 谤( ) 晤( ) 2.解释加粗词义。(4分) 所操之术多异故也 重念蒙君实视遇厚 而天下之理得矣 辟邪说 3.辨识一词多义。(8分) 二、整体感悟(7分) 1.在文中提到“盘庚之迁”这一历史大事有什么作用?(3分) 2.从文中哪个句子可看出王安石对变法招来的怨诽早有预料?(4分) 三、课文阅读题(27分) 阅读课文第3段,回答下列问题。 1.解释加粗词。(8分) 特: 悔: 膏泽: 事事: 2.翻译句子。(6分) 人习于苟且非一日。 则众何为而不汹汹然? 3.文中提到的盘庚,是 朝的
2、君主,他当年迁都是为了 。(3分) 4.文段最终一句“则非某之所敢知”表现了王安石变法的 态度。(2分) 5.王安石不仅是一位政治家,也是一位文学家。依据你的积存,试写出他的一篇诗作。(8分) 四、中考题(10分) 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问题。 马 说 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故虽出名马,祗辱于奴隶人之手,骈死于槽枥之间,不以千里称也。 马之千里者,一食或尽粟一石。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是马也,虽有千里之能,食不饮,力缺乏,才美不外见,且欲与常马等不行得,安求其能千里也? 策之不以其道,食之不能尽其材,鸣之而不能通其意,执策而临之,曰:“天下无马!”呜呼!其真无马邪
3、!其真不知马也。 1.下面句中加粗词意思一样的一组是( )(2分) 2.为文中标序号的“食”的读音和意义归类,把序号填写在下面的横线上。(4分) 3.用现代汉语写出下面句子的.意思。(2分) 且欲与常马等不行得,安求其能千里也? 4.依据文意,简要说说应当怎样正确对待千里马。(2分) 参考答案: 一、1.x l bng w 点拨:对字音要精确把握,第一个字不读“x”。 2.持 优厚 明白 排解,驳斥 3.点拨:文言文中一词多义的现象许多,要擅长积存。 二、1.为了借此来说明自己实施新法的坚决性和正确性。点拨:文章中所举事例通常是为了论证自己阐述的内容。 2.则固前知其如此也。 三、1.只是 懊
4、悔 给以好处 做事情 点拨:第一个“事”为动词,其次个“事”为名词。 2.人们习惯于得过且过,不是一天两天了。 那么他们怎么会不声势汹汹呢? 3.商 摆脱自然灾难 点拨:对书下有关内容要加强记忆。 4.坚决 5.如:京口瓜洲一水间,钟山只隔数重山。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泊船瓜洲 四、1.A 2./ 或:/ 3.想要它跟一般的马等同尚且做不到,又怎么能要求它日行千里呢? 4.策之能以其道,食之能尽其材,鸣之能通其意。 拓展:答司马谏议书教学方案 教学目标: 1、学问与力量目标: 能理解文句的意思,积存一些常用文言词语的意义和用法。 2、情感与价值目标: 能够把握文章的主要观点,探究文章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答司马谏议书 初三 下册 语文 司马 谏议书 课后 习题 答案
![提示](https://www.taowenge.com/images/bang_tan.gif)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