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语》教案1.docx
《《论语》教案1.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论语》教案1.docx(17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 论语教案【3篇】 教学目标 1理解孔子关于交友目的、对象和态度等的观点。 2对孔子的交友观作出自己的评价。 3把握“与、友、谅、责、斯、数、道”等词在文中的含义。 教学过程 一、导入 司马迁史记:“诗有之:高山仰止,景行行止。虽不能至,然心乡往之。余读孔氏书,想见其为人。”(ppt) 周而不比记录了孔子说的14句话,这14句话讲了一个共同的话题:交友。盼望通过这篇课文的学习,我们可以“见孔子之为人”。 二、探究文本 (一)交友目的 我们每个人都有朋友,请问你最好的朋友是谁?你为什么会和他成为至交? 现在让我们回到课本,来看看孔子交朋友的目的是什么。请用文中的话答复。 明确:“以友辅仁”,其中
2、“以”表示“用、凭借”。孔子认为交友的目的是“用朋友来帮助仁德的培育”。那么孔子说的“仁”又是指什么呢? 南怀瑾论语别裁:“所谓仁就是爱人,也是人与人之间相处和自处的高度修养,也可以说是做人的艺术。”(ppt) (二)交友对象 古往今来,人们对交友一事都很重视,战国时期苟子就曾说过:“匹夫不行不慎取友也。友者,所以相有也。”意思是说朋友是相互信任、拥有的对象,所以选择朋友要慎重。那么交怎样的朋友才能帮忙我们提高仁德修养和做人的艺术呢? 明确:“益者三友。损者三友。友直。友谅,友多闻,益矣。友便辟,友善柔,友便佞,损矣。” 其中“友直”“友谅”等中的“友”是意动用法,表示“以一为友”。“直”指“
3、正直”,“谅”指“诚信”。孔子认为交朋友应当有肯定标准,那就是与正直的人交友,与诚信的人交友,与博学多闻的人交友。 同时孔子又指出了三种“损友”有害的朋友:便辟(谄媚逢迎)者、善柔(假装和蔼)者、便佞(巧言善辩)者。整句话可理解为:“与谄媚逢迎的人交友,与态度伪善的人交友。与夸夸其谈的人交友,是有害的。” 为什么和这三种人交友是有害的呢? 明确(结合历代名家的注解加深对“损友”的理解): 便辟:巧避人之所忌以求容媚。(马融论语马氏训说) 善柔:谓面从而背毁者也。(皇侃论语义疏) 便佞:辩而巧也。(皇侃论语义疏)(ppt) 孔子曾说过:“巧言令色,鲜矣仁。”试想。连自己都很少具备仁德修养,又怎能
4、帮助朋友呢,只能让人“近墨者黑”。所以和这三种人结交有弊无益。 (三)交友态度 北师大教授于丹曾说过:“交到好朋友,等于给自己翻开了一个最友善才智的世界,能够让我们的人生具有光荣。”在和朋友交往方面,大圣人孔子有一位自己的“偶像”。此人和孔子同时代,长得又矮又小,而且相貌猥琐,叫晏平仲。孔子赞扬他“善与人交”,而且到达了令别人“久而敬之”的程度;甚至连司马迁也说:“假如晏平仲在世,我给他挥挥马鞭赶赶车,也是很快乐和憧憬的事。” 在孔子看来,我们怎样做才会成为像晏平仲那样的“善交者”呢?请同学们从课文中找出孔子给我们的建议。 1子日:“躬自厚而薄责于人,则远怨矣。” 明确:“躬自”指“自我”,“
5、责”可理解为“要求”,“厚”后省略“责”,与“薄责”相对。孔子认为和朋友相交,就应当对自己要求严格;而对待别人的过错,就不要像对自己那么严格,用现在的话讲就是“严于律己,宽以待人”。做到这一点,我们就可以远离朋友的怨恨了。 2子游曰:“事君数,斯辱矣;朋友数,斯疏矣。” 3子贡问友。子日:“忠告而善道之,不行则止,毋自辱焉。” 明确:以上两句讲的是如何把握朋友相交之度。“数”读shu,可译为“频繁”,指侍奉君主或和朋友相交烦琐无度;“忠告”是指“对朋友忠言相告”。“道”意为“劝导”,“毋”指“不要”。前一句可理解为:“侍奉君主,(假如)频繁地反复提意见,就会招致羞辱;对待朋友,(假如)相交烦琐
6、无度,就会遭到疏远。”后一句可理解为:“(如朋友有过失),对朋友要好言相劝,不听就作罢,不要自讨羞辱。” 朱熹论语集注:“事君,谏不行,则当去;导友,善不纳,则当止。至于烦渎,则言者轻,听者厌矣。是以求荣而反辱,求亲而反疏也。”(ppt) 你能承受孔子这样的观点吗?请谈谈你自己的看法。 有一个故事叫“刺猬取暖”:一群刺猬挨在一起盼望用对方的体温暖和自己。但靠得太近了,彼此的刺会产生损害;离得远了,又不能相互取暖。经过长时间的调整,它们最终找到了最适宜的位置。中国文化中友道的精神。在于“规过劝善”,这是朋友的真正价值所在,有错误相互订正,彼此向好的方向鼓励,相互“辅仁”,这就是真朋友。但规过劝善
7、也要有肯定限度,娓娓道来,这叫“善道之”,而不应当声色俱厉。你好好给朋友提意见,但是“不行则止”,朋友肯定坚持己见就停下来,不要自取屈辱,这就是朋友之间的分寸把握。 所以,和朋友交往,有时“距离能产生美”;在给朋友提意见时,应留意把握时机和火候。只有把握肯定分寸,才既能适当地提示朋友,又能和朋友和谐相处。 4或日:“以德报怨、何如?”子日:“何以报德?以直报怨,以德报德。” 明确:大小多少、以德报怨是老子哲学中一种调和、化解冲突的思想。有人问孔子“以德报怨,何如?”孔子没有直接反对。只是在规律上作了一个论辩。他说:“人家对我好,我又该怎样报答呢?”他主见“以直报怨,以德报德”。 “直”是什么意
8、思?你是怎么理解“以直报怨”的? 南怀瑾论语别裁:“儒家思想有一点侠义的精神,你打我一拳,我踢回你一脚;你对我不好,我不理你,这很直嘛!是是非非,善善恶恶,对我好的固然对他好,对我不好的固然不理他,这是孔子的思想。他是主见明辨是非的。”(ppt) 所以“直”可理解为“正直的行为”,孔子主见“以直报怨”,以直道而行。是是非非,善善恶恶,对我好的固然对他好,对我不好的固然不理他,只有这样,才更能弘扬正气,打击邪恶。 三、沟通评述 你对交友目的、对象的看法和孔子的观点一样吗?你怎么对待孔子在交友方面提出的建议? 明确:这个问题不必有固定、统一的答案。主要是让学生在诵读传统文化经典的根底上进展共性化解
9、读,唤起学生切身的生活感受,引导学生在生活感受中达成评判。进而化经典为阅历,突显论语的当代文化意义。 四、完毕 生活中假如我们用孔子的交友态度去结交朋友,就叫“周而不比”。“周”指“朋友相交以道义合”,而“比”指“以利益合”,整句话可理解为“君子团结而不勾结,小人勾结而不团结”。 北师大教授于丹:“论语的真谛,就是告知大家,怎么样才能过上我们心灵所需要的那种欢乐的生活。”(pp) 我想,能够结交到好朋友。能和朋友欢乐地相处,通过朋友不断提高自己的修养情操,这也是一种人生真谛。 论语的教案 篇二 教学目标 学问和力量目标 1学习重点文言词语,解读各则语录,培育学生阅读理解文言文的力量;? 2了解
10、论语的有关学问,明确其在历史上的价值。? 3学会朗读背诵文言文,把握学习古文的方法。 过程和方法目标 1通过合作探究、体验反思学习经典的原创精神。 2联系自身学习经受,体会课文丰富精彩的内蕴,端正学习态度,改良学习方法。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 通过学习能够正确熟悉并准时调整自己的学习方法和态度;激发喜爱民族经典文化的热忱。 教学重难点 重点:把握课文中实词、虚词的含义及文言文的学习要点。 难点:(1)积存文言词汇;理解每一则的含义; (2)流畅地朗读并背诵本文; 教学时间 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新课导入【了解根本的文学常识】 同学们,中国是一个有着五千年文明史的礼仪之邦,在它源远流长
11、的历史长河中,曾消失过不少光耀千古的文化巨人,为我们留下了极珍贵的文化遗产,论语就是其中的一部辉煌的巨著,它是中华民族优秀的文化遗产,对我国几千年的封建政治、思想和文化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即使在今日,它照旧光线四射,熠y熠生辉。现在就让我们怀着一种骄傲的心情来研读它的节选局部论语十二则。 二、整体感知 1、学生初读课文,扫清文字障碍。 【课件展现】 愠(yn)说(yu)省(xng)传(chun) 罔(wng)殆(di)箪:(dn) 2、播放【课文朗读】,教师范读,学生自由朗读。(留意语音、语调、停顿) 小组合作参照课下解释翻译课文。自主学习,小组合作沟通,留意重点文言词语的解释。 【明确】 孔子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论语 教案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