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地理教案(3篇).docx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05.gif)
《初中地理教案(3篇).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初中地理教案(3篇).docx(12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 初中地理教案(3篇)初中教师有用地理教案 篇一 复习上节课内容教师提问: 1、地球的外形是什么? 2、怎样描述地球的大小? 3、什么是地球仪? 4、地球仪与地球的区分。 导入新课,教师叙述:通过地球仪我们可以了解地球的全貌,讨论地球外表地理事物的位置及分布状况。上节课请大家回家制作一个简易的地球仪,请大家拿出来,并在小组中沟通展现。 学生活动在小组中展现自制的地球仪。 教师活动:选出两到三个制作较好的地球仪并向全班展现,随后进展鼓舞性评价,并拿出教具地球仪。 教师提问:大家看看你们做的地球仪与教师的地球仪除了大小外还有什么一样和不同呢?一样之处:地轴、南极、北极。不同之处:大家有没有发觉教师
2、的地球仪上面有许多点和线?这些线就是纬线和经线,今日,我们一起学习地球仪上的一个重要的图示纬线和经线。 板书:一、纬线和经线 教师活动:(展现经纬仪)在经纬仪上指示纬线但不说出定义,请同学们概括什么是纬线。 学生概括,教师补充说明:与地轴垂直并围绕地球一周的圆圈叫做纬线。 活动: 1、分别请几位同学上台用预备好的细绳在地球仪上标示出几条纬线; 2、请同学们在自己制作的小地球仪上,用彩色水笔画出两到三条纬线。教师到各小组巡察,辅导同学。 (评价活动结果) 教师提问:大家有没有发觉这些纬线有什么特点?(展现经纬仪并提示:纬线的外形、长度的变化规律、指示方向等) 学生思索并答复。 板书:1、纬线 (
3、1)定义:与地轴垂直,并围绕地球一周的圆圈 (2)特点:指示东西方向(与地轴垂直) 每条纬线都是一个圆 纬线的长度不相等(赤道是最大的纬线) 请同学们画出最大的纬线赤道,并观看所画的纬线是否符合以上特点。 过渡:大家根据刚刚的方法看看什么是经线,经线有什么特点,经线和纬线有什么不同? 活动:1、分别请同学上来用细绳标示出两条经线; 2、在自制的模型上画出两条经线。学生与教师共同归纳:连接南北两极并与纬线垂直相交的半圆叫做经线。 教师引导:与纬线相比,经线的特点是什么? 学生答复。 板书:2、经线 (1)定义:连接南北两极并且与纬线垂直相交的半圆 (2)特点:指示南北方向(与赤道垂直) 每条经线
4、都是半个圆 经线的长度全部相等 知道了纬线、经线的定义及他们的特点后,请问同学们:在你们自制的地球仪上可以画出多少条经纬线(很多条),为了区分这些经纬线,我们给他们确定了不同的度数,也就是我们常说的纬度和经度。 板书:二、纬度和经度 我们先来了解纬度。 教师引导:首先我们要找到一条0纬线,所谓“万丈高楼平地起”,那么0纬线在哪里,它常常被人们叫做什么名字? 学生观看地球仪或课本第5页,图1、7并答复。 师生共同归纳:0纬线就是我们早已熟悉的赤道。 教师活动:展现厄瓜多尔首都基多市郊赤道纪念碑的图片或。 学生活动:在地球仪上查找厄瓜多尔首都基多市,并在自制地球仪上标示出基多市。 教师提问:纬度是
5、从0纬线开头的,其度数变化有什么规律?最大的纬度是多少度?它在什么地方? 学生观看地球仪或课本第5页,图1、7并答复。 教师小结:纬度是由赤道向南北两极递增的。最大的纬度是90,它们在北极和南极。 承转:细心的同学会发觉纬度沿赤道呈两边对称,那么怎样区分两条度数一样的纬线呢? (学生思索并答复) 教师小结:我们把赤道以北的纬度叫北纬,用字母“N”表示,也就是英文北方“Nrth”的开头字母;赤道以南的纬度叫做南纬,用字母“S”表示,也就是英文南方“Suth”的开头字母。 学生活动:在地球仪上找出30N、30S的纬线,同桌之间一方任意指示一条纬线,请另一方读出或写出该纬线的纬度(强调纬度的正确写法
6、)。 教师引导提问:假如我们要选择一条纬线把地球平均分为两个半球,选择哪条纬线作为南北半球的分界限最为适宜?为什么? (学生思索并答复) 教师小结:同学们真聪慧,和科学家们的想法完全全都。我们以赤道为界,把地球平均分为南北两个半球。赤道以北是北半球,赤道以南是南半球。 学生活动:教师手拿若干标有纬度的卡片,每组两位同学任意抽取一张。同学们依据卡片上注明的纬度,按规律站成一排(教师可自标明赤道的那张卡片,帮助同学一起完成这个活动),站好后,每位排队的同学说出自己所在的半球名称。 初中地理教案 篇二 教学目标 1通过计算图表中人口增长的速度,争论漫画“苦难的母亲”,使学生熟悉到人口增长过快带来的一
7、系列问题,理解人口无规划增长带来的危害。熟悉到人类必需掌握自己,做到规划生育,使人口的增长与社会、经济的进展相适应,与环境、资源相协调。 2通过阅读“世界城市人口的增长”和“农村人口迁往城市的缘由”的示意图,使学生初步熟悉城市人口比重是衡量一个国家进展水平的标志。通过“城市问题”的示意图,使学生了解城市快速扩张所产生的问题。 3联系社会现象,结合学生的生活实际,培育学生思索、分析问题的力量。通过阅读“世界城市人口的增长”培育和提高学生分析 地理图表的力量。 4通过对人口问题的读图、分析、争论,使学生初步树立科学的人口观、资源观和环境观,初步熟悉规划生育的必要性。 教学建议 关于“人口增长过快带
8、来的问题”的教材分析 人口问题是当今世界各国共同关怀的问题之一,人口的增长直接对自然环境和社会经济产生影响。这个问题假如处理的好,就会使得人类与自然、社会和谐进展,反之,就会产生一系列环境问题和社会问题。 本节主要讲了两个问题,一是人口增长过快带来的问题,二是人口向城市的迁移及产生的问题。教材首先在“做一做”算一下自己家的家庭收入和人均收入,并用图表显示1995-20xx年世界人口增长的状况,给出触目惊心的数字。这种直观、鲜亮的对材料的引入,使学生印象深刻,又超出了学生原来的想象,为学生下一步熟悉人口增长过快产生的问题作了很好的心理铺垫。 接着,教材表达人类与环境的关系。人是生产者,又是消费者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初中 地理 教案
![提示](https://www.taowenge.com/images/bang_tan.gif)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