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语文教学设计模板(5篇).docx
《初中语文教学设计模板(5篇).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初中语文教学设计模板(5篇).docx(35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 初中语文教学设计模板(5篇) 教学目标 1、理解短文所说明的深刻道理。 2、把握短文中的主要实词和虚词的用法。 3、归纳这一类怀才不遇的文学作品的共同特点,做一点初步的文学探究。 教学重难点 1、理解短文马说所说明的深刻道理。 2、把握古今异义词。 如:“然后有千里马”“是马也,虽有千里之能,食不饱,力缺乏,才美不外见,且欲与常马等不行得”等。虚词“也”的用法,另有“其、之、而、以”等。 教学预备 1、布置学生对比解释初读课文,也可以利用工具书,读准字音。 2、学生查找有关马的成语,并作解释。 3、教师预备一个关于千里马的故事,有关“伯乐相马”“知己”等词的来历。 设计思路 把诵读作为本课教
2、学的重要环节,训练学生的文言语感,逐步加深他们对课文的理解。明确“伯乐”和“千里马”的寓意,进一步理解文章所表达的主题思想。鼓舞学生自读,仔细看解释,弄清大意。疏通文意只限于难词难句,学生理解就行,不搞机械的串讲。 教学过程 一、导入 (请学生汇报查找到的有关马字的成语。就其中的“伯乐相马”,给学生讲关于伯乐的故事。) 相传伯乐是春秋时代人,姓孙名阳。据说,有一匹千里马拉着沉重的盐车翻越太行山。在羊肠小道上,马蹄用力挣扎,膝盖跪屈;尾巴下垂着,皮肤也受了伤;浑身冒汗,汗水淋漓,在山坡上困难吃力地爬行还是拉不上去。伯乐遇见了,就下了自己的车,挽住千里马而对它淌眼泪,并脱下自己的麻布衣服掩盖在千里
3、马身上。千里马于是低下头吐气,抬起头来长鸣,嘶叫声直达云霄。这是它感谢伯乐了解并且爱护它啊。 今日我们来学习马说,肯定会让你对伯乐和千里马的关系有进一步的熟悉。 二、解题 马说是通篇借物比方的杂文,属论说文体。“马说”这个标题,是后人加的。“说”就是“谈谈”的意思,比“论”任凭些。从字面上可以解作“说说千里马”或“说说千里马的问题”。 三、通读课文,整体感知 1、教师带读全文,要求学生留意难字的读音。 2、学生读课文,并且争论、了解全文大意。 3、思索争论: (1)文中千里马指的是什么? 要点提示:比方人才。 (2)伯乐指的是什么? 要点提示:比方识人才的人。 (3)归纳:本文就是通过千里马和
4、伯乐,隐喻人才和识人才的人的。四、再读课文,深入探究 (一)学习课文第一自然段。 1、指名朗读第一自然段。 2、思索争论。 (1)概括本段内容。 (2)世上究竟是先有马还是先有对马的熟悉? 要点提示:(1)无识马者则名马无名。 (2)先有马,再有对马的熟悉。就一般的马来说,应当是这样的状况。然而对千里马来说,情形便有所不同。假如不能把它从一般的马群中识别出来,只有一般对待,发挥不出它的特长来,那就等于它不是千里马,就没有千里马。在这里,识马就成为前提了。、 3、齐读第一自然段。 (二)学习课文其次自然段。 1、请一学生朗读其次自然段。 2、思索争论。 (1)概括本段内容。 (2)跟常马一样都达
5、不到,岂不是千里马不如常马了吗? 要点提示: (1)无识马者则千里马无法日行千里。 (2)通常数量的喂养,常马吃饱了而千里马远没有吃饱;没吃饱的固然比不上吃饱的,本事自然发挥不出来。这正是说明,千里马喂养不得法,便无法显示它的本事。 3、齐读其次自然段。 (三)学习课文第三自然段。 1、请一学生朗读第三自然段。 2、思索争论: (1)概括本段内容。 (2)“策之”“食之”“鸣之”是什么句式? (3)三个“之”字,用法是否一样? (4)你是怎么理解“其真无马邪?其真不知马也”的? 要点提示: (1)妄言无千里马者,恰是不识千里马者。 (2)排比句式。总括不识马者不根据千里马的”特性来对待它。 (
6、3)前两个“之”,代词,指千里马,分别作动词“策”(驱使)、“食”(喂)的宾语。第三个“之”却不同:它可以不用,用了只起调整音节的作用,犹如我们在第一册中读到的“久之”的“之”一样。(见蒲松龄的狼)这里“鸣”是(马)鸣,而不是鸣(马)。这样用使句式整齐而又敏捷富于变化。 (4)表现了对统治者不能识别人才,摧残埋没人才的不满和愤慨。 3、齐读第三自然段。 (四)归纳课文。 1、读了本文请你谈谈的思想感情。 2、你如何对待这一问题的? 要点提示: 1、本文围围着有千里马还是没有千里马的问题反复论述,慨叹世无伯乐致使千里马陷于不幸遭受,有力地揭露了封建统治者的昏庸愚昧、埋没人才,并抒发了怀才不遇的心
7、情。 2、阅读本文的现实教育意义:读了本文能熟悉到旧社会封建统治者埋没、扼杀人才的可恶,深感生在新社会的幸福。我们应当珍惜今日的幸福,要努力磨炼自己,使自己成为建立社会主义祖国的有用之才。 1、你还知道哪些怀才不遇的古代文人?写了些什么作品? 2、他们作品大多写些什么内容? 3、假如你怀才不遇,你学哪一位古代文人? 把你的探究结果,写成一篇小短文,下节课沟通。 四、布置作业 1、完成“拓展探究”中的三项作业。 2、背诵课文。 五、拓展探究 资料链接 一、及写作背景 马说大约作于贞元十一年至十六年间(795800)。其时,韩愈初登仕途,很不得志。曾三次上书宰相求擢用,“而志不得通”;“足三及门,
8、而阍人(守门人)辞焉”。尽管如此,他仍旧声明自己“有忧天下之心”,不会遁迹山林。后相继依附于宣武节度使董晋、武宁节度使张建封幕下,郁郁不乐,所以有“伯乐不常有”之叹。 跟马说同期的作品还有龙说(即杂说一)。文章以龙喻圣君,以云喻贤臣,借“龙嘘气成云”,然后“乘是气,茫洋穷乎玄间(宇宙间)”的传奇,说明贤臣离不开圣君任用,圣君也离不开贤臣辅佐的道理,可以视为马说的姊妹篇。 二、关于韩愈在文学史上的地位 韩愈在政治上反对藩镇割据,思想上尊儒排佛。力反六朝以来的骈偶文风,提倡散体,与柳宗元同为古文运动的提倡者。他的散文,在继承先秦两汉古文的根底上加以创新和进展,气概雄健,旧时列为“唐宋八大家”之首。
9、 初中语文优秀教学设计模板二 大雁归来 教学目的 1.说明的对象和特点。 2.体会的生动描写。 教学重点、难点 1.对象的特点。 2.生动描写。 3.快速阅读的根底上,进展概括、争论、归纳。 教学时数: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预习 1. 给以下加点字注音。 迁徙(x) 雾霭(i) 窥(ku)探 缄(jin)默 狩(shu)猎 凋(dio)零 滑翔(ing) 顾忌(j) 2.解释以下词语。 凋零:凋谢零落。 迁徙:迁移。 沉默:闭口不说话。 窥探:暗中观察。 雾霭:雾气。 狩猎:打猎。 顾忌:唯恐对人或对事情不利而有顾虑。 目空一切:形容傲慢自大,什么都看不起。 二、导人 大雁是春天的使者,当第
10、一群大雁来到我们的面前,就宣告春天来到了。它们欢呼着旅行,吵闹着集会,寂寥了一冬的沼泽地因此增加了很多情趣和机 ,利奥波德(18871948),美国环境爱护主义者。 三、阅读课文。整体感知 学生阅读课本,找出文中对大雁描写的句子,相互沟通。 四、学习课文 (一)提问: 笔下的大雁有哪些特点? 明确: 1.来的季节是三月春天。 2.飞行的路线是笔直的。 3.三月的大雁一触到水就叫,喧嚷。 4.十一月份的大雁一声不吭。 5.爱寻食玉米粒。 6.常六只列队飞。 7.四月的夜间,大雁会一阵阵吵闹。 (二)提问: 找出文中对大雁的观看和描写的句子,体会其作用。 明确: 使用了打比方、拟人的说明方法,使文
11、章布满生动性和趣味性。 例如: 1.而一只定期迁徙的大雁,下定了在黑夜飞行200英里的赌注它一旦起程再要撤回去可就不那么简单了。 2.乌鸦通常被认为是笔直飞行的,但与坚决不移地向南飞行200英里直达最近的大湖的大雁相比,它的飞行也就成了曲线。 3.它们顺着弯曲的河流拐来拐去,穿过现在已经没有猎枪的狩猎点和小洲,向每个沙滩低语着,犹如向久别的朋友低语一样。 4.第一群大雁一旦来到这里,它们便向每一群迁徙的雁群喧嚷着发出邀请。 5.那接着而来的低语,是它们在论述食物的价值。 五、品尝语言 认真体会下面的句子,说说这些句子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1.一只燕子的降临说明不了春天,但当一群大雁冲破了三月暖流
12、的雾霭时,春天就来到了。 2.一触到水,我们刚到的客人就叫起来,它们溅起的水花使那脆弱的香蒲抖落掉身上的冬天。 3.在这种每年一度的迁徙中,整个大陆获得的是从三月的天空洒下来的一首有益无损的带有野性的诗歌。 明确: 第一句写出了大雁带给人们春天的气息,她是春天的使者。 其次句表达了人们对大雁的宠爱与期盼。 第三句写出了大雁在每年一度的迁徙中给人们带来了无穷的乐趣。 六、小结 是一篇美丽的散文。与一般的动物观看者不同,对鸟儿有一份诗人的情怀。在心目中,大雁的迁徙和日常生活都是富有诗意的,它们像人一样组成一个家庭,有着人一样的亲情,团聚的时候,它们欢呼着旅行,吵闹着觅食、集会;孤独的时候,它们愁闷
13、地鸣叫着,徒劳地查找着失去的亲属。它们的到来,宣告了春天的回归,它们的呜叫则使天空回响着野性的诗歌。通过自己的观看和描写传达出这样一个信息,动物是我们的朋友,世界因了它们的存在才有了如许的生气和情趣,我们与它们和谐共处,这才是人类在这个世界上的最恰当的定位。 是一个“爱鸟者”,对大雁的宠爱之情充溢在字里行间,正由于这种对动物怀有的真挚感情,所以他才能观看得这么细致,也才能描写得这么奇妙,学习时,要引导学生认真体会的感情,学习的描写手法。 七、布置作业 完成课后练习一、二。 初中语文优秀教学设计模板三 中国石拱桥 课文内容分析:中国石拱桥选取了“赵州桥”和“卢沟桥”这两座我国石拱桥的出色代表,运
14、用多种说明方法,详尽介绍了中国石拱桥的历史及特点,说明我国石拱桥在设计和施工上的独特制造以及不朽的艺术价值,赞扬我国劳动人民的聪慧才智。 学情分析:中国石拱桥作为八年级学生初中阶段系统学习说明文的首篇文章,这表达了它的重要性。从纵向看,学生小学已经接触过说明文,把握了关于说明对象、说明方法、说明语言、说明挨次等根本的学问,从横向看,学生学习的课文绝大多数是记叙文,平常写作都以记叙文为主,对说明文的学习和运用还是比拟生疏的,并且觉得说明文比拟枯燥,那么学生学习这篇课文时会有肯定难度。在学习的过程中需要教师以学定教,创设情境、敏捷采纳学习方法激发积极性并熬炼思维。 教学目标: 1.学习概括、筛选关
15、键信息了解中国石拱桥的特点,学习通过恰当的说明方法、说明挨次及构造层次更有条理地来介绍说明对象。 2.选择适宜的材料和挨次,通过仿写、点评、修改等方式进一步理解,并学会运用说明文相关学问。 3.通过比照阅读感受中国桥梁建立的宏大成就,体会我国劳动人民的聪慧才智,激发民族骄傲感。 教学重点: 学习概括、筛选信息及如何抓住事物特征进展介绍和说明,理解文章通过恰当的说明方法、说明挨次及构造层次更有条理地来介绍说明对象的写作要点。 教学难点: 选择适宜的材料和挨次,通过仿写、点评、修改等方式进一步理解,并学会运用说明文相关学问。 教学创意:中国石拱桥是统编版八年级上册的第一篇,也是初中阶段第一篇说明文
16、。本课的设计思路是:1.通过小组探究、模拟导游等方式在把握本文内容的根底上,以问答互动的形式了解学生对说明文学问的理解。2.通过比照阅读的方式引导学生关注到本文的人文情怀。3.通过补写现代石拱桥的典型例子的方式,考察学生对说明文学问的运用。由课内到课外,由古代到现代,由学问到人文,由学习到实践,盼望能以文本阅读为支撑,以口头表达与写作训练为落脚点,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教学流程: 第一课时 一、赏桥,了解桥之义 学生活动:(展现各种各样桥的照片)这些桥有什么共同的特点?你能结合自己的观看和理解,用一句话说说“桥”是什么吗?(生沟通) 明确:架在河上、陆地上、峡谷上的连接两岸可供人们通行的建
17、筑物,就是桥。 二、说桥,领悟桥之理 学生活动:本文约1700多字,请大家用三分钟快速默读全文,边读边勾画关键语句,再组合文章的关键句为大家介绍本文的主要内容。 明确:石拱桥的桥洞成弧形,在世界桥梁消失得比拟早。这种桥不但形式美丽,而且构造结实,能几十年几百年甚至上千年雄跨在江河之上,在交通方面发挥作用。 我国的石拱桥有悠久的历史。它们几乎处处都有,且大小不一,形式多样,有很多是惊人的杰作。其中最的当推河北省赵县的赵州桥,还有北京丰台区的卢沟桥。 为什么我国的石拱桥会有这样光芒的成就呢?首先,在于我国劳动人民的勤劳和才智。其次,我国石拱桥的设计有优良传统,建成的桥,用料省,构造巧,强度高。再其
18、次,我国富有建筑用的各种石料,便于就地取材,这也为修造石桥供应了有利条件。 两千年来,我国修建了很多的石拱桥。解放后,全国大规模兴建起不少石拱桥。近几年来,全国造了总长二十余万米的这种拱桥,其中的一孔,长达150米。我国桥梁事业的飞跃进展,说明了我国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 学生活动:以小组为单位,任选一个角度争论:这篇文章为什么会放在初中阶段第一个说明文单元的第一篇? 供应以下四个思索角度: 从说明方法的角度思索:通过组合关键句已了解本文的主要内容,那其他内容是不是可以删除?为什么? 从说明文语言的角度思索:本文的说明语言精确严谨,但是一些不确定表述,如“大约”“可能”“几乎”等词屡次消失,你
19、如何看?请结合详细语句作简要分析。 从说明挨次的角度思索:赵州桥和卢沟桥的例子能调换先后挨次吗?为什么?文中还有这样的例子吗? 从说明构造的角度思索:文章的题目是中国石拱桥,那么开头两段讲石拱桥的特点是否多余?最终一段又有什么作用? 三、游桥,观赏桥之美 学生活动:这么多例子里面,将赵州桥和卢沟桥重点介绍,那么赵州桥和卢沟桥是怎样表达中国石拱桥的特征的?请大家根据自己的兴趣分成两个导游小组,组员进展如下分工: 说明图绘制:依据课文内容,画出赵州桥或卢沟桥的示意图,在相应的位置上标出数据。 导游词整理:依据课文内容,大体根据以下格式有条理地梳理介绍赵州桥和卢沟桥的导游词,可在书中相应位置批注。
20、如:历史悠久赵州桥修建于公元605年左右,是造成后始终使用到现在的最古的石桥。 赵州桥(卢沟桥)介绍:依据课文内容、导游词以及自己的合理发挥,有条理、有重点、有详略、好玩味地为大家介绍一座桥。 (两个组分别派代表上来在黑板上边画图边介绍这座桥) 四、布置作业 请在积存本上完本钱课重要字词字音词义的积存。 依据文章内容,完成【思索探究】第一题的表格。 文中还有哪些没说全的说明方法?请课下批注,并沟通。 其次课时 一、比桥,体会桥之情 学生活动:看【积存拓展】五的材料(一),与文中第68自然段比照阅读,看看有什么不同?为什么会有这种不同? 明确:中国桥梁史料选段集中介绍卢沟桥本身的状况,分桥拱、桥
21、墩、桥面、桥栏等几个部位,列举大量数据与事实,一一介绍。课文则重点介绍卢沟桥的构造特点、桥栏上的石狮子,也介绍卢沟桥的审美价值和历史意义。由于中国桥梁史料是部桥梁学的专业著作,所以主要从学科专业的角度,介绍卢沟桥作为一座重要建筑物的技术细节;课文是一篇科普文章,要让一般读者在有限篇幅内比拟全面地了解卢沟桥,自然不能过多聚焦技术细节,但又要让读者对卢沟桥的建筑特点有所了解,所以选择构造特点和最的石狮子作为说明重点。 二、写桥,领会桥之韵 世界跨径上承式钢管混凝土拱桥贵州省罗甸县大小井特大桥马上在今年建成,当地人民都特别快乐,其中有个同学想把这座桥补写到说明文中国石拱桥里,以此告慰我国桥梁专家茅以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初中语文 教学 设计 模板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