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教案《口耳目》教学设计.docx
《创新教案《口耳目》教学设计.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创新教案《口耳目》教学设计.docx(36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 创新教案口耳目教学设计 1、创新教案 口耳目教学设计 创新教案 口耳目教学设计 一、创设情境,激趣导入 1.导言:同学们,你们都看过动画片机器猫吧?机器猫有一个奇妙的珍宝“时间机”。只要坐上时间机,我们就可以回到过去。今日,我们一起坐上时间机到古代去看一看。 2.课件出示一个古代人物画像。引言:咦?这个人似乎缺少了一些器官。哦,原来它们在教师的桌面上,我们来做一个拼图嬉戏把这些器官拼回去好吗? 3.互动活动:师生课前活动,拼贴器官。 设计意图:人们常说“兴趣是最好的教师”。一年级学生活泼好动,富于梦想,喜爱动画人物,用动画片中孩子们熟识的人物导入新课,是吸引他们仔细学习的“良方”。 二、学习
2、生字,把握音、形、义 1.熟悉象形字。 (1)课件出示“手、足、口、耳、目”的古文字,引导学生观看图画和字,说一说自己的发觉。 (2)教师小结:这些很像图画的符号,是古时候的一种文字,叫做象形字。 2.图文对比,指导识记“目”“足”。 (1)对比图画和文字,猜猜它们是什么字? (2)你是怎样猜出来的?和大家说一说你的想法。 (3)教师相机点拨,引导学生识字。重点留意: 目:教师出示“目”的字理演化图,简洁介绍后让学生与图片进展比拟,找出“目”的字形与实物的联系:外面的“”表示眼眶,里面的两横表示眼珠。 足:学生再次观看实物图片“足”的字理演化图,说一说“足”的字形与实物的联系。 (4)请学生做
3、小教师领读生字“目”和“足”,并扩词。 (5)教师小结:仔细观看图画,找到图画和生字的联系,我们就能了解这个生字的意思,能猜出它的读音,还能记住这个生字的字形呢! 3.小组合作,自主识记“口”“耳”“手”。 (1)课件出示三个字的字理图。小组合作,协商识字方法,教师巡察,点拨指导。 (2)汇报沟通。 预设: 口:象形字识记。“口”字长得就像我们的嘴。 数笔画识记。第一笔是竖,其次笔是横折,第三笔是横。 用一用。“口”口水、开口、口袋等,我能用它说一句话看到红烧肉我就流口水。 耳:比拟识记。“耳”和“目”长得很像,“耳”的两个长横都出头,右边的长竖下面出头。 用一用。“耳”耳熟、耳聋、耳朵等,我
4、能用它说一句话我很喜爱吃木耳。 手:数笔画识记。第一笔是撇,其次笔和第三笔都是横,第四笔是弯钩。 用一用。“手”左手、右手、双手等,我能用它说一句话我有一双能干的手。 4.嬉戏稳固。 (1)连一连。 将金文、小篆、楷书分成三组,请学生“连连说说”,看谁说得正确。先在自己的学习卡上连一连,同桌对比,讲讲自己的理由。然后让一个学生到黑板上连。 (2)嬉戏。 学生有的拿图画,有的拿楷书,有的拿小篆,有的拿金文,自己找到对应的朋友。可让学生用“我的朋友在哪里”“你的朋友在这里”这样的句子形式进展沟通表达。 设计意图:语文课程标准强调,语文课程必需依据学生身心进展和语文学习的特点,充分激发学生主动学习的
5、意识,提倡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本环节教学设计,猜字互动点燃了学生识字的热忱,小组合作在观看和沟通中感知字义,了解字形,使学生不仅学会,而且会学,为下一环节奠定根底。 三、朗读小文,熟悉“站”“坐” 1.学生观看书中第10页的插图,你能用一个字来分别说出他们此时的动作吗?(站坐) 2.教师板书两个生字(站、坐),指生朗读,并做出相应的动作。 3.课件出示两个生字的字理图,引导学生进展观看。 站:左边是一个人站立着,右边表示一个人站立的时候要占据肯定的地方。 坐:两个人坐在一堆土上。 4.指导学生开火车读字,并扩词,说一句完整的话。 5.争论:我们在站立和坐下的时候应当保持什么样的姿态,才
6、是安康文明的呢? 6.出示小短文,自由朗读后教师利用课件出示标准的“站、坐”姿态图。请学生对比图画说一说小短文的意思。 设计意图:语文课程标准第一学段“识字与写字”中提到,要让学生喜爱学习汉字,有主动识字的愿望,并学习独立识字。在认读剩下的两个字时,教师设计了动作演示和图画观看环节,使学生学得兴趣盎然,并对汉字的演化产生兴趣,更加积极主动地了解汉字的字形与字义之间的联系。 四、指导书写 1.课件出示田字格,引导学生熟悉横中线、竖中线、左上格、右上格、左下格、右下格。 2.教师在田字格中书写笔画“横折”“撇”“弯钩”,一边书写一边引导学生观看,并用手指练习书空,再在本子上练习书写。 3.教师范写
7、生字,学生一边观看一边书空,然后在书中描红练写。 4.教师点评,重点留意“口”上大下小,不要把“口”写成方块;“目”和“耳”要留意中间两横间要留有距离,“手”留意弯钩要写在竖中线上,其次横是长横,写在横中线上。 设计意图:初次书写,教师要引导学生养成仔细观看例字的好习惯。“三分写,七分看”就是这个意思。学生在观看中熟悉笔画,熟悉字形构造,为正确书写奠定最坚实的根底。 五、拓展延长 1.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熟悉了哪些生字? 2.我们的口、耳、目、手、足能做哪些事? 设计意图:学生在沟通过程中不仅能体会这些人体器官的重要作用,产生爱惜身体器官的情感,更对五个生字进展了稳固。 #FormatStro
8、ngID_0# 板书设计: 口耳目 #FormatStrongID_1# 2、口耳目教案教案教学设计 课 时 备 课 教 案 教学过程: 创设情景: 同学们,你们都看过动画片机器猫吧?机器猫有一个奇妙的珍宝“时间机”,坐上时间机呀,可以回到过去。今日,我们就跟着考古学家一起坐上时间机到古代去看看,由于古时候的人写的字跟我们现在不一样,我们要考察考察中国的汉字是怎么变成现在的样子的。 直接切入,感知象形字的特点 1、出示古文字“日”和“月”的图片。考古学家告知我们,古人就是用这样的符号记录他们看到的事物的。这就是古文字。那你们能不能猜猜看,这两个符号代表的是什么字?(你为什么这么说?) 2、课件
9、出示古文字“日”和“月”的演化过程。 在远古时代最早消失的文字就是古人对比事物用符号画下来的,这种用符号描摹事物外形,后来几千年里渐渐变化成的方块字,我们称为象形字。 3、大家知道吗?像“日”“月”这样很像事物形状的字还有许多,(出示课件)这些字都表示什么?你快猜猜看。 4、究竟是什么字呢?答案就在书上,快翻开书找找吧! 5、(看书时的要求:) 认真看图验证你猜得对不对。 看音节把字读精确。 出示课件,分四组识记汉字。 第一组:日 月 火 其次组:口 耳 目 第三组:羊 鸟 兔 第四组:木 禾 竹 三、自主观看发觉 1、师出示带拼音的生字卡片,学生认读,然后教师把这些卡片贴在黑板上。 2、谁向
10、同学们大声介绍你熟悉的字宝宝?(生上前指读卡片并组词) 四、指导、领悟象形字的特点 1、师指黑板上的生字卡片引导学生发觉问题:请同学们认真观看一下这里面有两个字的字音一样,但字形不一样,你发觉了吗? 区分“目”和“木”: 认读“目”,并知道“目”即“眼睛”(指导学生发觉把眼睛的图片转过来,就是现在的“目”) “木”就是树。口诀:木是一棵树。 两个字表示的意思完全不同。 2、还有两个字发音不同,但长得很像,是哪两个字?你有什么方法记住它们?(出示课件区分“木”“禾”)学生试着发言。对,“木”字是棵树,禾苗低下头是“木”字加小撇,也叫上撇或平撇。 3、我们发觉古文字和图片上的事物太像了,那么现在我
11、们使用的文字也有很像的,你发觉了吗? 如:“鸟”点是眼睛,横是尾巴;“兔”长着短尾巴,竖弯钩上有一点; 五、课中休息 六、精确读字、指导写字 指读卡片(带音节)。 2、教师打乱挨次认读生字。 3、指导书写: 师出示课件指导“木”字的写法。 写“木”出示两笔这是什么字?他和“十”哪里不一样?接着写什么?先撇后捺;动笔描红、写一个字;你是怎样记这个字的?(按笔画记、用十字加两笔) 2)观看你怎样记“禾”?生汇报两种方法出示课件;学生书写。 七、用嬉戏强化识记字形 课件出示不带音节的生字,自己读读; 教师打乱挨次开火车指读; 这些生字也能连成一首儿歌呢!听师拍手范读;生练习。 八、总结:今日的活动真
12、好玩,想对同学、教师还有考古专家说说你今日最大的收获吗? 九、作业: 1、书写汉字; 2、到生活中查找今日学过的字,下节课带到课堂。 资料供应者: 3、小学一年级语文教案口耳目教学设计 第一课时 一、导入 创设情景,蓝猫鼓舞大家学好生字。 看、听、想。 二、认读12个生字 (一)学习“目” 1课件:“目”字的演化: (图)这是什么?(古时候的字)这像什么?经过几千年的变化,变成了“目”的样子(谁会读?)。 你们想想:“目”是怎么变过来的? 2“目”就是指眼睛。我们就可以想眼睛的样子来记“目”字。 3再读3遍。 观看、齐答。 个别读,齐读。指名答。 齐读。 (二)半扶半放,学习“鸟”字 指导用同
13、样方法学习“鸟”字。 同上。 (三)指导自学 1课件:“日”字的演化,谁会读? 2你用什么方法记住“日”字? 个别读、齐读。 指名答、齐读。 (四)小结学法,同桌自学沟通 1想东西的形象记汉字。 2用这种方法学习其他9个汉字。(课件:9个字的图古汉字生字逐个出示。) 3教师巡察指导。 分小组学习:我是怎样记住这些字的? (五)汇报,反复认读 1卡片出示汉字。 2用喜爱的字组个词、造句。 3指导分小组学习:发一套生字卡片。 4巡察。个别读(1遍)。 个别说。 一人读,三人听。 要求:读准字音,人人过关。 开火车读、齐读。 三、课中嬉戏(也是复习) 1嬉戏:“一指就中”(课件:图和字都同时消失),
14、挨次:口、目、耳、目、耳、口。 2加加减减:(课件8)“日加一笔”“日减一笔”“木加一笔”变成什么字?(相应出示:目、口、禾。) 3跟我学:(课件)小鸟小鸟飞,小兔小兔跳,小羊小羊咩咩叫。(录音范读。) 同学们读得真好听,我还想再听一遍。 4猜一猜。(课件:彩图日月火。) 5我会连。(课件:P48的题目。) (展现学生答案)你做的和他的一样吗? 谁熟悉这些字?请你读? 教师没有教,你怎么会读? 我们用同样的方法,以最快的速度学习这几个字:“牛、龟、果、弓、瓜、眉”。(课件展现演化过程:图古汉字现在的字。) 读得好的奖“笑脸”。 请都学会的当“小教师”带读。 学生大声读出这个字,并指脸上相应的部
15、位。 个别说。齐读。 学生听一遍后齐读,自编动作。 再读。 指名答。齐读生字三遍。 学生在书上连线,边连线边试着读一读。 对答案,不一样的请赶快更正。 个别读。 讲学法、齐读。 学会哪个读哪个。 齐读。 四、小结 课件:蓝猫说,同学们,通过刚刚的嬉戏,我发觉我们班的小朋友特别爱动脑筋,和我一样聪慧得意!哈哈哈! 后面,还有更精彩的活动等着我们呢!下节课见! 其次课时 一、复习 (注:加框的字为生字,下划线的字为应注拼音的字。) 1导入:上节课,同学们的表现让蓝猫竖起了大拇指,盼望这节课连续努力。 2听故事、找生字。 故事里藏着上节课熟悉的12个生字宝宝,请你把它们找出来。 课件、录音(小娃娃说
16、):十 一 ,我和爸爸、妈妈一起去乡下玩。乡下真美呀! 苗乐弯了腰,小 在 林中唱歌, 儿在山坡上吃草。我抱着小 子坐在 凳上。小兔子 朵沅长长的,眼睛像 红的宝石, 里不停地吃着萝卜。我轻轻地摸着它白白的毛,它用温顺的 光望着我,似乎在说:“欢送你!” 3嬉戏: 我大(教师大声带读) 我小(教师小声带读) 卡片出示12个生字。 4生字宝宝藏起来了(卡片放背后),等它出来时,我们要大声叫出它的名字。 卡片逐张抽出。 听、看、找。 指名答,课件相应的将找出的字变颜色。 我小(小声跟读)。 我大(大声跟读)。 齐读三遍。 二、写字 (一)拼字嬉戏(预备彩色纸条笔画3组)。 (二)指导写字。 1熟悉
17、笔画:板书“丨、 ”。 2教师拼出:十(强调:先横后竖)。 3(逐个出示两组笔画条)谁会拼?强调:先横后竖,先撇后捺。 1这三个字怎么写才美丽?(课件:三个字在田字格中。) 2指导写,教师巡察。 3展现作业。 4同学们还有别的意见吗? 5小结 观看、齐读、跟着教师书空。 两名学生上台拼:木、禾。其他学生观看。 个别说,相互补充。 学生练写 自评:哪个字最美丽?哪一笔最美丽? 其他同学评。 三、总结 1课件录音:蓝猫鼓舞大家。 2嘉奖大家听蓝猫之歌(点播课件)。 听歌下课。 4、口耳目教学嬉戏教学设计 嬉戏一:我猜,我猜,我猜猜猜! 目的:稳固本课12个生字的认记。 预备:本课的插图卡片及人手一
18、份生字学具卡片。 方法:教师任意抽取一张图片,边出示边念:“你猜,你猜,你猜猜猜!”学生齐念:“我猜,我猜,我猜猜猜!”然后主动查找相应字卡出示,大家相互看猜对了没有,猜对的放下字卡,没有猜对的抓紧找出相应字卡。 嬉戏二:一二三四五六七。 目的:稳固本课12个生字的认记。 预备:本课的生字卡片,人手一份。 方法: 1教师根据挨次把图片一一贴在黑板上,并读:“一二三四五六七。”学生答复:“生字宝宝出门去。”然后拿出自己备好的卡片,根据教师贴图的挨次找到对应的生字,并在课桌上摆放好。 2教师再读:“一二三四五六七。”学生答复:“我的生字回家去。”然后边读生字边收字卡。 此嬉戏可变换图片挨次重复进展
19、。 嬉戏三:给字宝宝戴帽子。 目的:复习本课生字。 预备:12张制成娃娃状的字卡和15张制成帽子状的音节卡片,其中有3个不是本课生字的音节。 方法:出示12个“字宝宝”和15顶“帽子”,并将15顶“帽子”张贴在黑板上,然后把12张“字宝宝”的卡片发给局部小朋友。全发完后,大家一起念儿歌:“找呀找呀找,我的帽子在哪里?找到赶快戴上它!”然后请持有生字卡的小朋友上台,把“字宝宝”贴到对应的“帽子”下面。 嬉戏四:动脑筋,加一加。 目的:引导学生开动脑筋,想一想一个字加上1笔、2笔、3笔后会变成哪些字。 预备:预备好嬉戏资料,人手一份。 方法: 1教师:“小朋友们,我们利用学过的生字来做算术题,怎么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口耳目 创新 教案 耳目 教学 设计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