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一年级生物教学计划(3篇).docx
《初一年级生物教学计划(3篇).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初一年级生物教学计划(3篇).docx(11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 初一年级生物教学计划(3篇)初一生物教学规划 篇一 教学目标 学问目标 1、通过了解裸子植物的形态构造和生活习性等特点,进而了解裸子植()物的主要特征。 2、了解裸子植物的经济意义。 力量目标 引导学生对被子植物和裸子植物的花、果实的比拟,从而归纳出裸子植物主要特征,在此过程中,进一步培育学生分析、综合等思维力量,培育学生科学的思维方法。 情感目标 1、通过裸子植物的形态构造、生殖与生活习性相适应的特点,使学生进一步树立生物与环境相适应的生物学观点。 2、通过对裸子植物经济意义的了解,使学生进一步树立生物科学价值观,并对他们进展爱国主义的思想教育。 教学设计方案 重点: 1、裸子植物的主要特
2、征。 2、松的形态构造对干旱陆生环境的适应。 难点:松的形态构造与干旱陆生环境的适应。 设计思想: 学生对于裸子植物的生活环境还是比拟了解的,所以可以由此入手,分析裸子植物的主要特征。由于上一节学习了被子植物,所以也可以采纳比拟的方法来进展学习。对于裸子植物对自然界的意义的这方面内容可以在课前布置学生收集有关的资料。 手段:以学生观看、争论为主的教学方法。 教学过程:(本课题参考课时为1课时) 一、导入: 1、出示松子和杏仁,提出问题:带硬壳的松子是松树的什么器官?杏仁又是什么器官? 2、学生答复出二者都是种子后,出示松树带种子的雌球果(已裂开)和杏的果实(可用刀剖开),引导学生观看松子和杏仁
3、分别长在松和杏的什么构造上?种子是否暴露? 3、组织学生汇报观看结果,并总结: (1)松的雌球果并不是松的果实。 (2)杏的种子长在果实内,种子是不暴露的,属于被子植物。松的种子长在雌球果上,种子是暴露在外的。这一类种子植物称为裸子植物。 二、讲授新课: (一)松的生活环境: 组织学生依据自己平常在自然界,在电影电视中所见到的松树的状况,说出松树的生活环境,使学生了解松树不仅广泛生活在陆地上,而且还能生活在干旱和土壤贫瘠的地方,甚至是岩石的缝隙中。 (二)松的形态构造: 1、出示有关松的图片,要求学生认真观看松的根、茎、叶等构造的形态特征,分析松为什么能适应干旱的陆生环境。 2、组织学生争论、
4、汇报 3、总结、补充:松树的根系非常兴旺;茎杆高大、粗大;叶呈针状。 4、出示录像或挂图:简洁介绍松的生殖过程。 留意:由于学生没有较多有关传粉、受精等概念,所以介绍的内容肯定要很简洁。 重点强调一点:受精后其次年,才形成种子,且种子是暴露的,带有翅。 (三)其他裸子植物和裸子植物的主要特征; 1、出示录像:介绍我国的裸子植物。 2、组织学生观看录像,并总结裸子植物有哪些共同的特征。 3、对学生的答复赐予订正和补充。 (四)裸子植物对自然界的意义和经济意义: 1、请学生依据生活阅历分析裸子植物对自然界的意义以及在生活中的应用。 2、出示有关介绍裸子植物经济意义的录像。 3、总结、补充。 三、作
5、业: 请学生列表总结被子植物与裸子植物的一样点和不同点。 初一生物教学规划 篇二 一、教学学问要点和教学目标 生物学是一门自然科学,它是讨论各种生命现象和生命活动规律的科学,是探究生命的科学。本套教科书在教学内容的处理上,是以生态学为主线,突出人与生物圈的关系;同时渗透了科学、技术、社会关系的教育,留意贴近学生的生活;还注意对学生力量的培育,构建了系统的、循序渐进的力量体系,强调对学生的观看、操作、探究、思维和应用等力量的培育。详细本册包括2个单元7章,23节内容。第一单元熟悉生物包括了中的第2个主题所要求的全部内容以及第1个主题和第3个主题的局部内容。本单元的内容安排考虑到学生是刚开头学习生
6、物学,要让学生初步树立什么是生物的概念,初步学会探究生命神秘的一般科学方法;初步熟悉生物体的构造概况以及生物对环境的依靠关系,为生物圈中的绿色植物、生物圈中的动物、生物圈中的微生物和生物圈中的人等章节的学习打好根底。 其次单元丰富多彩的生物世界涵盖了中第4个主题、第6个主题的全部内容以及第8个主题中的大局部内容。本单元的内容安排充分表达了的主题思想,贯穿了这一主线。从详细内容看,每一节的内容就是一个小的学问单元。节以下的标题(四级标题)就是详细的学问点。在每一节和详细学问点的引言局部,都力求从学生熟识的生命现象或生活阅历、生产实践中遇到的实际问题入手,把学生带入问题情景中,以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
7、性,增加学好本学问点的信念。然后,通过不同的活动方式(如、或等)探究有关生命现象及其规律,从而得出结论。由此可见,无论从宏观上还是从微观上看,本册教科书的学问内容体系是系统的,层次是清晰的、鲜亮的。本课程标准的根本要求是关注大多数学生将来成为一个合格的公民在参与社会生活、经济活动、生产实践和个人决策所需要的生物科学素养,而不是只关注将来有盼望成为生物学家的少数学生。因此在教学中要关注最大多数学生的需要,但同 时也要留意因材施教,为每个学生的充分进展留有空间。所以在全书的探究活动中,教师可依据学生的实际力量安排他们参加科学探究过程,并鼓舞同学之间合作沟通。 二、教学措施及教学方法 在教法方面,课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初一 年级 生物 教学计划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