危机多变环境下的人力资源管理.pdf
《危机多变环境下的人力资源管理.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危机多变环境下的人力资源管理.pdf(7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后危机多变环境下的人力资源管理 大家拿到的资料上题目跟我现在演示的题目不是一回事。给我出的题目我看了以后觉得不是很好谈,“人才抄底”?我自己看不明白是什么意思。然后说你自己选吧,就让我自己选了一个题目。年终了就谈一下今年的问题,但是我又没有苏海南先生的高度,他站在全国的角度,我是站在企业的角度,微观层面。去年,前年大家都在谈的一个问题是金融危机。我自己对这个词比较谨慎,就和 H1N1 一样,我更喜欢叫猪流感。我把它叫做动荡。这个动荡不仅仅是指金融危机,还有很多其他的一些东西。我的编制还是在劳动人事学院,我主要的上课时间还是在劳动人事学院。因为人民大学是新成立的心理学系,是应用导向的心理学系,只
2、不过比人力资源更广一点,我们会把所有跟人有关的东西,从胎教开始到你到马克思那儿报告都管。人力资源管理只是管职场这块。HRD 的范围更广一些,说到教育开发。同时我还兼人民大学有一个校一级的中心,领导科学研究中心,马俊杰书记是中心的主任,我是执行主任。我可以很坦诚的告诉大家,我讲理论讲不过前面几位,讲实践的话在座所有人讲不过我。因为做实践做得太多,我们都在不务正业,教授越来越像商人,商人讲课也越来越像教授。这样的现象在西方是出不来的。董教授说到了一个现象很值得我们做人力资源管理的人,做研究也好,做实践也好,天天面临解决这个问题。大家都不开心,上到国家领导人下到普通老百姓,大家都不开心。?为什么?人
3、才不开心,不是人才更不开心。这是人力资源管理的问题。理论上现在说不清楚,实践中更不容易说清楚,没办法解释这样一些东西。我对这个题目时代也好,环境也好。我们这个时代是什么样的时代?大的范围来讲,我用四句话概括我们这个时代的特征。经济全球化大家不用讨论了为什么会有金融危机?其实是因为纽约出现了事情,雷曼兄弟等等波及到我们,想逃避也逃避不了。政治多元化,全世界开始重新关注中国的政体是不是更有利与经济的发展。本人对此是持疑问的。因为我爷爷很小的时候就告诉过我,不要因为瞎猫撞上了个死耗子就认为瞎猫也会抓耗子。手机现在我都不会用,电脑总出毛病。为什么?技术含量太高。我们都该淘汰掉了。我非常赞同董教授的观点
4、,适应性。我们怎么样衡量或者说定义职业的适应力或者适应性还是一个问题,但是这个观点非常好。其实对于在座的大多数人来说,如果不是 55 岁以上的话,核心竞争力是学习能力。你的明天不取决于你今天会干什么,而取决于你明天会干什么。你要不断的学。这个思想最初是从学习型组织来的,他把它进一步发展,从组织的角度发展到个人的角度,即使个人也需要学习,每天都要学习。如果你做不到,每天不学上两件新的东西你就睡觉的话,你明天就肯定要出局了。明天不出局的话,5 年以后再出局的话会出的更惨,不会体面的出局。对于人力资源管理来说,这四句话可以更细化一点,我们面临的现在人力资源管理的环境。最近流行一个术语是情绪劳动。情绪
5、劳动的产生是人力资源管理面临很严峻的挑战,因为它跟传统的不是一个概念的东西,用通俗的话来讲就是卖笑。我现在就是卖笑的,老师也是情绪劳动,你并不知道我内心的真实感受是什么。但是我表现出来的是很开朗的,很幸福的,很快乐的。我不能把哭的一面带给大家,但是如果你去殡仪馆的话一定看不到殡仪馆的工作人员在笑,不管他多么的快活。他的工作要求他表现出某种特定方式的表情来。为什么这个问题会成为一个问题?因为情绪劳动比体力劳动和脑力劳动更难管理。人是管不了自己的情绪的,你连自己的情绪都管不了怎么管别人的情绪?服务型的经济一个很重要的特征,第三产业就是情绪劳动。绝大多数服务工作都是属于情绪劳动的。所以才会有国内大陆
6、的很少能够见到真正意义上的服务,因为我们都不会情绪劳动,我们都会皮笑肉不笑,笑里藏刀。第二个环境是劳动力的变化,包括劳动力市场。刚才苏海南先生给大家提供了很多宏观的数据。我们每年 600 多万的应届大学毕业生,加上往年累计下来还没有就业的大概达到 700 万。我在加拿大跟他们沟通的时候,他们瞠目结舌。加拿大一共才 3000 万人口,中国一年就造出 1/3 的加拿大来,这太可怕了。怎么办?我说你整不了吧?只有我们自己能整,所以要向我们学习。同时带来另外一个问题,GDP 的增长带来的是就业率的增长,但是在中国正好是反的。我们不说失业率,我们说就业率不高,或者说就业的问题比较大。刚才苏先生也是这样讲
7、的。刚才苏先生也说到未来人力资源管理其实不光是明年,未来相当长的一段时间,人力资源管理面临的一个问题就是中央和地方政策越来越多,有关劳动合同法也好,劳动法也好,各种各样的条件。我会谈到人力资源管理不得不在别人给我们编制的一个笼子里,你倒不出去。有人有过一个比喻,做人力资源管理的人就是一个猴子,这个猴子本来应该是在山上跑的,自由自在。但是现在这个猴子被人系上了一根绳,你仍然可以跑,仍然可以跳,但是是被人牵着的。所以他说我现在最大的理想就是能够把这根绳切断,把我放到动物园里面去。我不梦想再回到大森林里,只要我能够回到动物园里就可以了。你真伟大,我连想都不敢想。我这辈子一定是被人牵着的,但是你还得跳
8、,还得跑。接下来我们要思考的问题是怎么跳,怎么跑。我说的是总体上,其实政策也好,法律也好不仅仅是雇主。这样一些特征像劳动力的变化,劳动力的变化有很多的说法,我自己把它概括为四句话。新的劳动阶层,80 后也好,90 后也好,五个特征:1、主体意识的觉醒 特别追求个人利益,不太在乎别人,包括他的父母和家庭。独特的个性特征。我女儿表现特别充分,你说什么,她 不听什么,她说我是我,你是你,你说的标准是你的,我的是我的。要充分展示她与众不同的方面。2、个人利益的追求 我今年有八个硕士生毕业都在找工作。我因为做人力资源管理这么多年还有很多朋友的关系,包括以前毕业的学生,很多地方要人,其中有一些是不在北京的
9、就在上海。外汇管理局要人,多好的地方啊,我那八个孩子没有一个想去的。我问为什么?都不想离开北京。我没办法。北京有什么好的?我毕业的时候党的需要,哪里需要往哪里去。他回过头说,孙老师,你不是最后也到北京来了吗?我没话说了。地区发展的不平衡导致人力资源竞争的非均衡性。前面几位都谈到一个概念关于人力资源结构的问题。人力资源结构的配置问题是社会的问题,不是人力资源能够解决的。3、独特个性的展现 4、成长机会的选择 5、享乐意识的显露 从人力资源管理的角度来讲,可能这五个特征对于我们有两个很现实的问题。一个问题是不要再指望未来这些人忠诚于一个组织。组织忠诚不再存在,他可能会忠诚于一个职业。第二个是干事和
10、享受生活,基本上不会再出现 50 年代,60 年代,像我到现在为止仍然是一个工作狂,每天工作 16 个小时还觉得不够。我一生最大的两个困惑就是人为什么要吃饭,为什么要睡觉,太浪费时间了。我的学生从博士到硕士再到本科没有一个能够干过我的。熬夜,冲刺。他们说我活得很累,我说我就是这样的人,要是不让我干活,我会觉得活着无聊。这是一种个性特征。为什么会这样?因为我从小听爷爷说天道酬勤。爷爷说孩子,你不聪明,但是勤能补拙。我不是在编故事,后面会用到,人力资源管理,刚才还有人讲测评。不用测,不用评,3 岁看老。真正决定你一生的是童年时代的生活。我有一个测验题目,选第一项的举手。你个人的奋斗目标是什么?A
11、个人发展或事业有成。B 赚钱孝敬父母。C 快乐的渡过每一天。D,目前还没有目标。我是在 B 里面。C 是最重要的。我不知道这是谁做的调查,我看到数据的时候有两个惊讶的地方。第一个,这个数字是从哪儿来的?第二个,这个数字怎么会这样?打死我也不会相信。但是谢谢刚才选第三项的朋友你们给我脸面让我下台。现在确实有相当比例的人想的就是快乐的渡过每一天。这是我近十年来一直忽略的一个问题,价值追求,中国社会不缺钱,不缺人,缺的是信仰。不知道在干什么。所以越有钱的人活的越郁闷,没钱的人很痛苦,但是好解决,一个人吃饱全家不饿。所以没房子的时候想着只要有房子就好了,有了房子想的还不如租房子睡的好。没钱的时候在大马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危机 多变 环境 人力资源 管理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