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省沈阳市郊联体2018届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文综历史试卷-名校版.pdf
《辽宁省沈阳市郊联体2018届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文综历史试卷-名校版.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辽宁省沈阳市郊联体2018届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文综历史试卷-名校版.pdf(6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沈阳市郊联体 2018 届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 文综历史 24.西周早中期,大量青铜器豪华精美、端庄厚重,礼乐器众多。战国中晚期,大量青铜器风格朴素、注重实用,日用器更普遍。这反映了 A.长期的战乱使青铜铸造业衰落 B.战国时期贵族政治经济实力下降 C.铁器推广使青铜器的需求减少 D.战国时期的改革废除了礼乐制度 25.从秦汉的三公九卿制到隋唐的三省六部制,不仅保持了政府官员的皇家仆从性质,更把它正规化、政权化。这主要体现出 A.宗法制度逐渐完善 B.权力中枢决策的规范 C.中央集权不断加强 D.家国一体政治的发展 26.罗马法规定,必须宣明奴隶、动物或不动产的缺陷,否则受损的购买者可以取消买卖
2、。这反映罗马法 A.尊重社会契约 B.强调商业道德 C.保护居民财产 D.遵循市场机制 27.下表是德国三大产业劳动力比例变化(1882-1907 年)。据此可知,当时德国 三大产业人口比例的变化 1882 年 1907 年 农业劳动力占总人口比例 42%35%工业劳动力占总人口比例 39%42%服务业劳动力占总人口比例 19%23%A.农业人口的流失导致了农业衰退 B.城市化与工业现代化的进程缓慢 C.经济结构得到了重大调整和完善 D.工业和服务业已与英国并驾齐驱 28.据记载,18 世纪初英国国王常用赏赐官联俸禄的方式拉拢下院议员,得到职位和年金的下院议员通常对国王唯命是从,被称作“宫廷党
3、”。由此可知 A.英国政党政治基本形成 B.英王权力日益趋向膨胀 C.英王操纵了议员的选举 D.君主立宪体制尚未完善 29.佃农在魏晋时又叫“佃客”,是指世家豪族荫庇下的农民;在唐朝以后,佃农指完全失去土地,租种地主土地的农民;宋代以后佃农编人国家的户籍,不再是地主的私属,须交纳丁税和负担徭役。据此可知,古代佃农 A.一直都是赋税的主要承担者 B.对地主的依附关系明显加强 C.始终未摆脱地主的压迫和剥削 D.身份和地位有所改善 30.1935 年 8 月,美国国会通过法案,其中规定各州在条件许可的情况,特别在农村及正处于严重经济贫困的地区,扩大和改善促进妇幼保健设施。与该规定属于同一法案的是
4、A.成立联邦储蓄保证公司 B.提供农副产品补贴 C.建立养老保险制度 D.规定最高工时标准 31.路德认为宗教信仰的基石是相信,基督教信仰是一种情操,宗教行为完全是个人的事情。所以路德说,“基督徒的自由存在于这种信念 我们的虔诚和得救无需借助于机构实现。”这表明路德 A.维护上帝权威 B.主张因信称义 C.认可宗教信仰自由 D.认为王权高于教权 32.斯塔夫里阿诺斯在全球通史中说“事实上,20 世纪 80 年代戈尔巴乔夫的改革可以说与 20 世纪 30年代罗斯福总统的新政很相似。”俄罗斯有关组织民调显示,认为戈尔巴乔夫改革与苏联解体有密切关系的 2011 年为 42%,2013 年为 31%。
5、这说明 A.认识角度会影响对历史的评判 B.全球史观能客观、公正评价历史 C.阶级立场影响对历史的评价 D.史学家专著更接近历史真实 33.右图是中国邮政发行的汉画像石纺织邮票。此邮票所反映的历史信息,可用于研究中国古代的 A.官营丝织业生产状况 B.家庭手工业生产状况 C.家庭棉纺织生产状况 D.男耕女织的生产模式 34.随着经济地位的提升,明末工商阶层急于改变自身的社会现象、身份和地位,他们积极结交文人士大夫,摹仿其文明、优雅的生活方式。面对此种社会情形,下层知识分子利用自己在文化方面的优势,为其提供文化方面的服务。这种互动 A.实现了工商业者白身的优雅化 B.改变了当时的阶级结构 C.推
6、动了文化的商业化、世俗化 D.动摇了儒家思想正统地位 35.1917 年全俄工人士兵代表苏维埃第二次代表大会颁布土地法令,把地主的田庄及一切皇室、修道院和教堂的土地,连同耕畜、农具等一律交给乡土地委员会和县农民代表苏维埃支配。这一举措 A.标志着十月革命取得了彻底胜利 B.使临时政府赢得了农民的支持 C.有利于俄国民主革命任务的完成 D.建立起农民土地所有制度 41、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25 分)材料一 西周以的民本思想、儒家的仁爱学说、佛教的慈悲观念和因果报应理论,加上一系列社会因素,推动了中国古代慈善事业的兴起与发展。商汤时期即有“饥者食之,寒者衣之,不资者振之”的举措。此后几千年间
7、,历代政权均采取种种措施救助鳏寡孤独贫病废疾之人。自南北朝以后,政府常设有恤养老幼贫疾的机构。唐代设有福田院与悲田院,收容老病孤寡之人。宋代广设福田院、广惠仓、居养院等,救助收养老疾孤穷丐者。明清时期,养济院成为政府设立的主要救济机构,民间慈善团体也日益兴起。这些团体首先接济孝子、节妇等无靠之人,其次便是养济院不收,但又不愿沦为乞丐的贫老病人。摘编自梁庚尧中国社会史等 材料二 步入近代以后,在冯桂芬、陈炽,郑观应等人的宣传推动下,西方社会教养并重慈善理念的影响越越大。清政府因此也对传统慈善事业进行了变革,在慈善机构内附设工艺厂或独立设置工艺所。1907年以后,收养贫民及残疾之人或其子弟、教养“
8、除老弱废疾不堪劳动者,其余俱兼施的慈善机构,在全国各地普遍设立。这些机构,施以相宜之训诲工作”。同一历史时期,与传统慈善活动有着明显区别的公益机构,如阅报会、阅书会、戒烟会、不缠足会、新学堂等,纷纷设立。这些公益机构“是面向大众,甚至是面向整个社会”,而不是如传统慈善活动那样“仅仅是面向特定范围的一部分人”。摘编自王卫平、黄鸿山中国古代传统社会保障与慈善事业(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古代中国传统慈善事业的特点。(5 分)(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与古代慈善事业相比,近代中国慈善事业出现的变化,并简析其原因和影响。(20 分)42、(12 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
9、 在技术变革和使之成为必需的社会变革之间,存在一个时间差。造成这个时间差的原因在于 技术变革能提高生产率和生活水平,所以很受欢迎,且很快便被采用;而社会变革则由于要求人类进行自我评估和自我调整,通常会让人感到受威逼和不舒服,因而也就易遭到抵制。社会变革滞后于技术变革一直是人类许多灾难的根,人类作为一个种群所面临的问题就是如何解决自身知识的不断增长与如何运用这些知识的智慧相对滞后的矛盾。摘编自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世界史的相关知识,围绕“技术变革与社会变革”自行拟定一个论题,并就所拟论题进行简要阐述。(要求 明确写出所拟论题,阐述须有史实依据。)45、(15 分)【历史-选修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辽宁省 沈阳 市郊 联体 2018 届高三上 学期 期末考试 历史 试卷 名校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