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版语文九年级上册第六单元复习题.pdf
《语文版语文九年级上册第六单元复习题.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语文版语文九年级上册第六单元复习题.pdf(6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1 语文版语文九年级上册第六单元复习题扁鹊见蔡桓公扁鹊见蔡桓公,立有间,扁鹊曰:“君有疾在腠理,不治将恐深。”桓侯曰:“寡人无疾。”扁鹊出,桓侯曰:“医之好治不病以为功。”居十日,扁鹊复见曰:“君之病在肌肤,不治将益深。”桓侯不应。扁鹊出,桓侯又不悦。居十日,扁鹊复见曰:“君有病在肠胃,不治将益深。”桓侯又不应。扁鹊出,桓侯又不悦。居十日,扁鹊望桓侯而还走。桓侯故使人问之,扁鹊曰:“疾在腠理,汤熨之所及也;在肌肤,针石之所及也;在肠胃,火齐之所及也;在骨髓,司命之所属,无奈何也。今在骨髓,臣是以无请矣。”居五日,桓公体痛,使人索扁鹊,已逃秦矣,桓侯遂死。1、扁鹊见蔡桓公 选自 _。体裁是 _,
2、作者是 _ 时代著名的 _ 家_(人名)他是先秦_ 家学说的集大成者,代表作是_。2、给下列加点字注音:扁鹊()桓公()腠理()还走()骨髓()汤熨()立有间()不悦()3解释下列句子中词语的意思:(1)君之病在肌肤,不治将益深_(2)桓侯又不悦_(3)桓侯故使人问之_(4)疾在腠理,汤熨之所及也_(5)使人索扁鹊,已逃秦矣_(6)桓侯遂死_ 4指出下列句子中的通假字,并释义:扁鹊望桓侯而还走_通 _,义为_ 火齐之所及也_ 通 _,义为_ 汤熨之所及也_ 通 _,义为_ 5指出下列词语的古义和今义:扁鹊望桓侯而还走。走:古义:_,今义:_。臣是以无请也。请:古义:_,今义:_。医之好治不病以
3、为功。以为:古义:_,今义:_。6、朗读停顿正确的一项是()A医之好治不病以为功。B医之好治不病以为功。C医之好治不病以为功。D医之好治不病以为功。6、选出和“寡人无疾”中“疾”的意愿相同的一项()A深恶痛疾B积劳成疾C大声疾呼D手疾眼快7、本文是篇比较短小的寓言故事,但对扁鹊与蔡桓公的形象却刻画得栩栩如生。思考作者运用了 _ 方法。8、本文说明的道理是:,由本文内容演变成的成语是:。9扁鹊第一次进见时,“立有间”,最后进见时,“望桓侯而还走”,两次的表现有所不同,为什么?答:10、你觉得扁鹊和蔡桓公各是一个什么样的人?答:11、解释下列成语:病入膏肓:_ 讳疾忌医:_ 2 12、翻译下列句子
4、的意思:(1)君有疾在腠理,不治将恐深。译文:(2)医之好治不病以为功。译文13、扁鹊先说“君之疾”,后说“君之病”,如果把这种用法看成是文言文中规律性的东西,那么古文中“疾”和“病”有什么区别?答:14、蔡桓公最后因讳疾忌医而死,从他身上我们能吸取哪些教训?答:愚公移山一、解释加点字。1、指通豫南2、曾不能毁山之一毛3、北山愚公长息曰4、虽我之死5、何苦而不平6、河曲智叟笑而止之曰7、面山而居8、吾与汝毕力平险9、箕畚运于渤海之尾10、聚室而谋曰二.下列加点字意思相同的一组是()A.惩山北之塞惩前毖后B.聚室而谋曰不谋而合C.寒暑易节,始一反焉不入虎穴,焉得虎子D.河曲智叟亡以应亡羊补牢三.
5、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两个句子。1、北山愚公者,年且九十,面山而居。2、遂率子孙荷担者三夫。3、甚矣,汝之不惠4、帝感其诚四.下面两人说的话,在表达的意思和情感上有无异同?请作简要说明。愚公妻:“以君之力,曾不能损魁父之丘,如太行、王屋何?且焉置土石?”智叟:“以残年余力,曾不能毁山之一毛,其如土石何五、理解性默写1、“愚公”移山时得到了人们的支持,初定计划时;深入研究时;移山过程中。2、“愚公”坚信移山成功的依据是。3、反映愚公移山艰苦情形的句子:。4、文段中表现愚公移山深得人心的一处典细节是:。5、从全文看,愚公移山的困难有几个方面?文中从哪句话是侧面写出移山的艰难?答:愚公移山困难有();(
6、);()运土石的距离远、时间长。这可以从“”这句话中得知,也从侧面写出了移山的艰难。6、愚公移山的主题居十日扁鹊复见曰君有病在肠胃不治将益深桓侯又不应扁鹊出桓侯又不悦居十日扁鹊望桓侯而还走桓侯故使人问之扁无请矣居五日桓公体痛使人索扁鹊已逃秦矣桓侯遂死扁鹊见蔡桓公选自体裁是作者是时代著名的家人名他是先秦家学肌肤不治将益深桓侯故使人问之使人索扁鹊已逃秦矣指出下句子中的通假字并释义扁鹊望桓侯而还走通义为火齐之所3 7、这个寓言结尾为什么不写愚公率领子孙挖掉了大山,而要以神话结尾呢?8、读了这则寓言故事后,你从中得到了什么启示?请联系生活实际简要谈谈你的看法。秋水1、解释下面加点的词语。百川灌河东面而
7、视河伯始旋其面目而轻伯夷之义者两涘渚崖之间,不辩牛马东面而行,不见水端吾长见笑于大方之家2、翻译下面句子。(1)(河伯)以天下之美为尽在已。(2)“闻道百,以为莫已若”者,我之谓也。(3)吾长见笑于大方之家。3、下列句子中加点的“之”字的意思和用法,有一项不同于其他各项,它是()A以天下之美为尽在己B野语有之曰C少仲尼之闻D 吾非至于子之门,则殆矣4、这篇寓言的寓意是:5、河伯对自己的认识前后发生的变化,给我们哪些启示?捕蛇者说1、用“/”标示下面语句朗读的语意停顿。(只要标一处)(1)虽鸡狗不得安宁焉(2)比吾乡邻之死则已后矣2、解释加点的词语。(1)谨食之,时而献焉()(2)以尽吾齿()(
8、3)则熙熙而乐()(4)今虽死乎此()君将哀而生之乎()殚其地之出()犯寒暑()又安敢毒耶()3、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向吾不为斯役,则久已病矣。译文:退而甘食其土之有,以尽吾齿。译文:4、(1)依据选文内容,把下列选项按对比的内容两两组合,将它们的字母填入括号内。A.蒋氏以捕蛇独存B.乡邻之旦旦有是C.乡邻鸡犬不宁D.乡邻非死则徙E.蒋氏弛然而卧F.蒋氏一岁之犯死者二()()()(2)以上三组对比是围绕选文的哪一句话展开的?用波浪线在文中标出。(3)结合课文,分析运用对比手法的作用是:5、永州之野的“异蛇”,其毒无比,当能“当其租入”时,为什么“永之人争奔走焉”?用文中原话回答。6、蒋氏
9、的两次“戚”,各为了什么而“戚”?作者的两次“悲”,又各是为了什么?用自己居十日扁鹊复见曰君有病在肠胃不治将益深桓侯又不应扁鹊出桓侯又不悦居十日扁鹊望桓侯而还走桓侯故使人问之扁无请矣居五日桓公体痛使人索扁鹊已逃秦矣桓侯遂死扁鹊见蔡桓公选自体裁是作者是时代著名的家人名他是先秦家学肌肤不治将益深桓侯故使人问之使人索扁鹊已逃秦矣指出下句子中的通假字并释义扁鹊望桓侯而还走通义为火齐之所4 的话加以简要回答。7、“余”问蒋氏:“若毒之乎?,”蒋氏在叙述了60 年来乡邻们和自己的遭遇后说:“今虽死乎此,比吾乡邻之死则已后矣,又安感毒耶”从这句话来看,蒋氏是否怨恨捕蛇这差事?为什么?(用自己的话回答)8.下
10、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相同的一项是()A.退而甘食其土之有是进亦忧,退亦忧B.号呼而转徙,饥渴而顿踣人不知而不愠C.向吾不为斯役,则久已病矣便扶向路,处处志之D.殚其地之出,竭其庐之入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9.对下面句子分析有误的一项是()A.“蒋氏大戚,汪然出涕曰”,蒋氏听说要恢复他的赋税竟然大哭起来,“赋敛之毒”可知也。B.“向吾不为斯役,则久已病矣。”该句引起下文,直贯至“捕蛇独存”。极言赋敛之苦。C.后面句子朗读时的停顿应这样划分:而/乡邻之生/日蹙D.“退而甘食其土之有,以尽吾齿”的意思是:(捕蛇)回来后就可以很有滋味的吃着那土地上所有的东西,以满足我牙齿的需要。10.蒋氏捕蛇九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语文版 语文 九年级 上册 第六 单元 复习题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