皮带运输机plc电气控制系统设计学士学位论文.doc
《皮带运输机plc电气控制系统设计学士学位论文.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皮带运输机plc电气控制系统设计学士学位论文.doc(26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成教毕业论文(设计)题目: 皮带运输机PLC电气控制系统设计院系: 机电学院 专业: 电气工程及自动化 班级: 13电气2班考生姓名: 管昱晨准考证号: 054513462428指导老师: 高育芳附件一:苏州大学成教毕业设计(论文)任务书学院:苏州大学北校区 设计(论文)题目:皮带运输机PLC电气控制系统设计指导教师姓名高育芳职 称讲师类 别毕业论文学 生 姓 名管昱晨学 号ZKB13290073设计(论文)类型应用型专 业 名 称电气工程及自动化班 级电气一班是否隶属科研项目否1、 设计(论文)的主要任务及目标主要任务:提高工厂运作效率,节省大量人力资源目标:降低分拣系统的故障效率和设备能耗
2、,并其能够以最经济的方式运作提高公司效益,降低成本。2、 设计(论文)的主要内容改善全自动物料分拣系统,通过PLC程序逻辑控制器,传输供件同步导入装置、识别及控制系统、机械分拣机构及信息处理系统程序逻辑控制器等组成。在此系统硬件由,变频器、传感器和电磁阀为电气元件。气缸和电动机为动力设备来实现物料的分拣。3、 设计(论文)的基本要求此系统的工作状态分为自动运行状态和检修操作状态,两个工作状态相互独立彼此分开。当系统处于自动运行状态是,其检修操作状态是无效的。所有系统自动运行,只有紧急停止操作或停止运行操作才能停止其运行。在其处于检修操作状态时,要求系统处于运行状态但不对外发出任何操作信号,所有
3、由系统内部发出的控制信号无效,并将运行的模拟数据传送至人机界面进行信号核对与调整4、 主要参考文献1王兆义.小型可编程控制器实用技术.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12章文浩.可编程控制器原理及实验.北京:国防工业出版社,20033廖常初.可编程序控制器的原理及应用.电工技术,19904黄云龙.可编程控制器教程.北京:科学出版社,20045戴一平.可编程控制器技术及应用.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46余雷声.电气控制与PLC应用.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37廖常处.PLC编程及应用.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28林春方.可编程控制器原理及其应用.上海: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20049施金良
4、.可编程序控制器.重庆:重庆大学出版社,200510 张立科.PLC应用开发技术与工程实践.北京:人民邮电出版社,20055、进度安排设计(论文)各阶段任务起 止 日 期1搜集相关资料并调研,完成调研报告2013.10.122013.10.202进行硬件电路的设计及机构的选择。2013.10.252013.10.313完成相关程序的编写,编写说明书,绘制相关图纸2013.11.02-2013.11.154整理毕业设计说明书并定稿,准备答辩2013.11.162013.11.275递交论文2013.11.282013.12.016注:1、此表一式三份,学院、指导教师、学生各一份;2、类别是指毕业
5、论文或毕业设计,类型指应用型、理论研究型和其他;3、在指导老师的指导下由学生填写。 皮带运输机PLC电气控制系统设计摘要:随着技术的不断发展与应用,近来单片机的发展十分迅速,一个以微机为主的新技术革命浪潮正蓬勃兴起。皮带运输机是一种有牵引件的连续运输设备, 主要用来输送破碎后的物料,根据输送工艺要求,可单台输送,也可多台组成或与其它输送设备组成水平或倾斜的输送系统。带式输送机越来越显示出它的集约化、自动化、连续化、高速化等突出的优势。主要用来运成件或散件的货物,广泛的应用于工业生产中。传统的皮带运输机调速系统大部分是人工手动或半自动的,应用在皮带运输机上的直流电机存在动态性能差、故障率高、维护
6、困难等缺点。针对中小型皮带运输机的控制系统采用继电器控制,存在可靠性差、劳动强度大、生产效率低的问题,开发一种基于PLC的皮带运输机控制装置。本控制系统选用CPM2A系列PLC作为控制器。在硬件电路设计中,完成PLC选型及外部低压电器的选用,设计了硬件接线图,提出了接线要求,使之具有控制和保护作用。PLC是一种专门在工业环境下应用而设计的数字运算操作的电子装置。它采用可以编制程序的存储器,用来在其内部存储执行逻辑运算、顺序运算、计时、计数和算术运算等操作的指令,并能通过数字式或模拟式的输入和输出,控制各种类型的机械或生产过程。下面就简单介绍一下利用PLC的特点而进行PLC控制皮带运输机的可编程
7、设计的思路及其设计过程。关键词:PLC皮带运输机 系统调试第一章 引言PLC(Programmable Logic Controller),可编程逻辑控制器,一种数字运算操作的电子系统,专为在工业环境应用而设计的。它采用一类可编程的存储器,用于其内部存储程序,执行逻辑运算,顺序控制,定时,计数与算术操作等面向用户的指令,并通过数字或模拟式输入/输出控制各种类型的机械或生产过程。自动化控制技术被引入工业领域已经有一百多年的历史了,随着工业的迅猛发展自动化控制技术更加日新月异。伴随着数学、控制理论计算机、电子器件的发展,出现了自动化控制技术系统,并作为一门应用科学已发展成熟,形成了自己的体系和一套
8、行之有效的分析和设计方法。随着新材料新工艺新技术的发展,必须推动各种自动机械向电气控制化和智能化的方向发展。在整个设计过程中,坚持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坚持理论联系实际,坚持与机械制造生产情况相符合,使设计尽可能做到技术先进、经济合理、生产可行、操作方便、安全可靠。本次课程设计主要陈述的是皮带运输机控制系统。其中主要概述了PLC的基本结构,设计的目的与思路,设计过程以及程序的调试。 通过本次设计可以对其有一个深刻的了解,对其组成,功用,应用场合,工作特点可以有一个全方位的解析与了解。1.1 PLC的产生在PLC诞生之前,继电器控制系统已广泛应用于工业生产的各个领域,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随着
9、生产规模的逐步扩大,继电器控制系统已越来越难以适应现代工业生产的要求。继电器控制系统通常是针对某一固定的动作顺序或生产工艺而设计,他的控制功能也局限于逻辑控制、定时、计数等一些简单的控制,一旦动作顺序或生产工艺发生变化,就必须重新进行设计、布线、装配和调试,造成时间和资金的严重浪费。继电器控制系统体积大、耗电多、可靠性差、寿命短、运行速度慢、适应性差。为了改变这一现状,1968年美国最大的汽车制造商通用汽车公司(GM),为了适应汽车型号不断更新的需求,并能在竞争激烈的汽车工业中占有优势,提出要研制一种新型的工业控制装置来取代继电器控制装置,为此,拟定了10项公开招标的技术要求,即:1、编程简单
10、,可在现场修改程序2、维护方便,最好是插件式3 、可靠性高于继电器控制柜4 、体积小于继电器控制柜5 、可将数据直接送入管理计算机6 、在成本上可与继电器控制柜竞争输入可以是交流115V8、输出可以是交流115V,2A以上,可直接驱动电磁阀等9、 在扩展时,原有系统只要很小变更10 、用户程序存储器容量至少能扩展到4K根据招标的技术要求,第二年,美国数字设备公司(DEC)研制出了世界上第一台PLC,并在通用汽车公司自动装配线上试用成功。这种新型的工控装置,以其体积小、可变性好、可靠性高、使用寿命长、简单易懂、操作维护方便等一系列优点,很快就在美国的许多行业里得到推广应用,也受到了世界上许多国家
11、的高度重视。1971年,日本从美国引进了这项新技术,很快研制出了他们的第1台PLC。1973年,西欧国家也研制出他们的第1台PLC。我国从1974年开始研制,到1977年开始应用于工控领域。在这一时期,PLC虽然采用了计算机的设计思想,但实际上PLC只能完成顺序控制,仅有逻辑运算等简单功能,所以人们将它称为可编程逻辑控制器(Programmable Logic Controller)简称为PLC。20世纪70年代末至80年代初期,微处理器日趋成熟,使PLC的处理速度大大提高,增加了许多功能。在软件方面,除了保持原有的逻缉运算、计时、计数等功能以外,还增加了算术运算、数据处理、网络通信、自诊断等
12、功能。在硬件方面,除了保持原有的开关模块以外,还增加了模拟量模块、远程I/O模块、各种特殊功能模块,并扩大了存储器的容量,而且还提供一定数量的数据寄存器。为此,美国电气制造协会将可编程序逻辑控制器,正式命名为编程序控制器(Programmable Controller),简称PC。但由于PC容易和个人计算机PC(Personal Computer)混淆,故人们仍习惯地用PLC作为可编程序控制器的简称。1985年,国际电工委员会(IEC)对PLC作出如下定义:可编程序控制器是一种数字运算操作电子系统,专为在工业环境下应用而设计。它采用了可编程序的存储器,用来在其内部存储执行逻辑运算、顺序控制、定
13、时、计数和算术运算等操作的指令,并通过数字的,模拟的输入和输出,控制各种类型的机械或生产过程。可编程序控制器及其有关的外围设备,都应按易于与工业控制系统形成一个整体、易于扩充其功能的原则设计。1.2 PLC的基本结构PLC实质是一种专用于工业控制的计算机,其硬件结构基本上与微型计算机相同,基本构成为: a、电源。PLC的电源在整个系统中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如果没有一个良好的、可靠的电源系统是无法正常工作的,因此PLC的制造商对电源的设计和制造也十分重视。一般交流电压波动在+10%(+15%)范围内,可以不采取其它措施而将PLC直接连接到交流电网上去 b. 中央处理单元(CPU)。央处理单元(C
14、PU)是PLC的控制中枢。它按照PLC系统程序赋予的功能接收并存储从编程器键入的用户程序和数据;检查电源、存储器、I/O以及警戒定时器的状态,并能诊断用户程序中的语法错误。当PLC投入运行时进一步提高PLC的可靠性,近年来对大型PLC还采用双CPU构成冗余系统,或采用三CPU的表决式系统。这样,即使某个CPU出现故障,整个系统仍能正常运行。 c、存储器。存放系统软件的存储器称为系统程序存储器。存放应用软件的存储器称为用户程序存储器。 d、输入输出接口电路。1现场输入接口电路由光耦合电路和微机的输入接口电路,作用是PLC与现场控制的接口界面的输入通道。2现场输出接口电路由输出数据寄存器、选通电路
15、和中断请求电路集成,作用PLC通过现场输出接口电路向现场的执行部件输出相应的控制信号。 e、功能模块。如计数、定位等功能模块。 f、通信模块。如以太网、RS485、Profibus-DP通讯模块等。1.3 PLC的特点1.可靠性高,抗干扰能力强高可靠性是电气控制设备的关键性能。plc由于采用现代大规模集成电路技术,采用严格的生产工艺制造,内部电路采取了先进的抗干扰技术,具有很高的可靠性。例如三菱公司生产的f系列plc平均无故障时间高达30万小时。一些使用冗余cpu的plc的平均无故障工作时间则更长。从plc的机外电路来说,使用plc构成控制系统,和同等规模的继电接触器系统相比,电气接线及开关接
16、点已减少到数百甚至数千分之一,故障也就大大降低。此外,plc带有硬件故障自我检测功能,出现故障时可及时发出警报信息。在应用软件中,应用者还可以编入外围器件的故障自诊断程序,使系统中除plc以外的电路及设备也获得故障自诊断保护。这样,整个系统具有极高的可靠性也就不奇怪了。2.配套齐全,功能完善,适用性强plc作为通用工业控制计算机,是面向工矿企业的工控设备。它接口容易,编程语言易于为工程技术人员接受。梯形图语言的图形符号与表达方式和继电器电路图相当接近,只用plc的少量开关量逻辑控制指令就可以方便地实现继电器电路的功能。为不熟悉电子电路、不懂计算机原理和汇编语言的人使用计算机从事工业控制打开了方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皮带 运输机 plc 电气控制 系统 设计 学士学位 论文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