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士学位论文—-蔬菜大棚旋耕机设计.doc





《学士学位论文—-蔬菜大棚旋耕机设计.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学士学位论文—-蔬菜大棚旋耕机设计.doc(19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毕 业 设 计说 明 书学生姓名: 班 级: 学 号: 指导教师: 机械工程学院2014年12月摘 要社会不断进步,传统的农业生产模式已经不能满足现代文明发展的需要,新型的设施农业受到业界人士的追捧。所谓的农业装备,其实主要就是 温室设施,它不受时间和空间的限制,可以在高原、深山、沙漠等特殊环境下进行农业生产。中国是一个农业大国,农民占总人口的一半还要多,农业创新应用的空间有无限大,农业装备行业从幕后走到台前。纵观国内温室大棚行业,大中小企业参差不齐,落地的温室项目质量自然也大相径庭。由于市场的需求,适用于大棚内作业的小型旋耕机已成为当前研究的重点。旋耕机的使用可以提高土地旋耕效率,旋耕机操作
2、灵活,具有良好的动力和作业性能。本设计主要以蔬菜大棚旋耕机为研究对象,对旋耕机进行了分析,介绍旋耕机的总体结构及特点,并对传动系统以及关键部分作了详细地设计,并完成旋耕机的设计。实践表明,所设计的旋耕机达到设计要求,具有设计合理,生产率高,操作灵活等特点。目 录摘要.1一、绪论.31.1旋耕机的介绍.41.2旋耕机的发展历史.41.3国内旋耕机的地位.51.4国内旋耕机近几年的发展现状.61.5国外旋耕机的发展现状1.6未来旋耕机的发展趋势1.7耕整地的目的和技术要求二、 作业机具设计方案的确定.72.1作业机具总体结构.72.2发动机的选择.72.3 传动方案确定82.4 旋耕作业机具的方案
3、确定.92.5 旋耕作业时的工作原理9三、作业机具主要零部件的设计.93.1传动箱的设计.93.2机架的设计103.3蜗轮蜗杆设计103.4旋耕刀的设计.113.5密封设计133.7 防尘罩和挡泥板的设计.13四、结束语.15感言.17参考文献.18第一章 绪 论 为了缓和副食品供应的紧张局面,稳定市场,改善人民的生活,农业部提出了“菜篮子工程”。而蔬菜生产是“菜篮子工程”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由于蔬菜生产受季节性的影响,往往会出现“蔬菜淡季”而居民对蔬菜的需求无季节性区别,为了解决蔬菜消费的经常性和生产的季节性的矛盾,保证淡季新鲜蔬菜的供应,全国各地正在大力发展设施生产蔬菜,目前普遍采用塑料大
4、棚来种植蔬菜。一般蔬菜大棚单位面积产量比露地高12倍,纯收入可提高24倍,而且可以大大增强防涝抗旱的能力,保证灾期蔬菜的供应,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均很显著。全国蔬菜大棚面积已发展到目前的近1000余万亩,并且近两年的增长势头极为迅猛。然而,目前大棚内的作业均为原始的手工劳动,劳动强度大,工作环境差,效率低,严重阻碍了蔬菜生产的发展。现在,国内尚无机型轻巧,转向灵活,适应设施农业作业的性能优良的农机具,为适应大棚蔬菜生产的大规模发展对小型、工作性能优良的农机具的需求,根据设施农业对农机具的要求以及菜农对农机具价格的承受能力,设计一种结构简单、质量轻、机型小且转向灵活、经济环保的设施农业配套作业机具
5、已势在必行。1.1旋耕机的介绍旋耕机是一种由动力驱动的土壤耕作机具,以旋转刀齿为工作部件的驱动型土壤耕作机械,又称旋转耕耘机。按其旋耕刀轴的配置方式分为横轴式和立轴式两类。以刀轴水平横置的横轴式旋耕机应用较多。横轴式具有较强的碎土能力,一次作业即能使土壤细碎,土肥掺和均匀,地面平整,达到旱地播种或水田栽插的旋耕机要求,有利于争取农时,提高工效,并能充分利用拖拉机的功率。但对残茬、杂草的覆盖能力较差,耕深较浅(旱耕1216厘米;水耕1418厘米),能量消耗较大。主要用于水稻田和蔬菜地,也用于果园中耕。重型横轴式旋耕机的耕深可达2025厘米,多用于开垦灌木地、沼泽地和草荒地。1.2旋耕机的发展历史
6、旋耕机的发展至今已有150多年的历史,最初在英、美国家由3-4kW内燃机驱动,主要用于庭园耕作,直到L型旋耕刀研制成功后,旋耕机才进入大田作业。20世纪初,日本从欧洲引进旱田旋耕机后,经过大量的试验研究工作,研制出适用于水田耕作要求的弯刀,旋耕机得到了迅速发展。孟加拉国2000年水稻收获面积为1070万hm2。农业机械发展才刚刚起步,目前只有部分灌溉和耕种设备实现了机械作业。考虑其种植方式和耕地大小,对各种型号的旋耕机需求非常大。其进行了自发研究但在很大层度上不能满足国内的需求。1G-160型多用旋耕机可与3340.4kw(4550马力)级各型号拖拉机配套。在一台主机上只需拆装少量零部件,就能
7、进行旋耕、灭茬、条播、化肥深施等多种农田作业。该机具主要适用于埋青、秸秆还田。该机可以在大中型联合收割机作业后的稻麦高留茬的田块上进行反转灭茬、正转旋耕、与半精量播种、化肥深施等多种农田作业。90年代以来,有些企业为适应市场需要试图开发大型旋耕机。但因研究设施水平有限,仅采用原有产品外延放大和堆砌材料的方法,没有着重结构改进和参数优化,目前能与200马力以上拖拉机配套的农机具在我国还完全依赖进口。另外我国旋耕机械生产企业规模都比较小,装备差、制造工艺水平低,有些产品出厂质量粗放,可靠性不高,企业低价竞争导致投入创新的部分过少,不利于行业的发展。据统计菜田如果实现机械化,一台机器顶16个劳动力,
8、使用一台机器节约十六个劳动力,一年一个劳动力需要8000到15000元,每人按8000元 算,将节约120000元。菜地机械化后,一亩地由原来的3茬变成4茬,如果一年增加一茬可增加1.2万元。可见机械化可以解放劳动力同时提高农民收入,减轻劳动强度,提高作业质量。手扶拖拉机与小四轮拖拉机配套的旋耕机约有200万台,旋耕机在南方水稻生产机械化应用中已占80的比例,北方的水稻生产、蔬菜种植和旱地灭茬整地也广泛采用了旋耕机械。近年来,我国北方进行种植业结构调整,大力推行旱改水,水稻种植面积迅速增加,扩大了对旋耕机械的市场需求。如黑龙江垦区原以旱田种植小麦和黄豆为主,并以传统的旱地铧式型、圆盘耙、平地机
9、和耢地机等作为耕整地机具。1993年,该地区拥有作业机具仅1600多台,而当年水稻种植面积为100万hm2,显然不适应水稻生产的发展。近十年来,黑龙江垦区大量购进手扶拖拉机和上海-50等中型轮式拖拉机及配套的作业机具,除购进外省区产品外,本省的作业机具生产也发展迅速。1.3国内近几年旋耕机的发展现状及其地位随着我国农村联合收割机的普遍使用,机割后,抛弃的秸秆留在田中,会给夏季插秧带来很大困难。因此,研制经济高效的宽幅水田旋耕机将深受广大农民群众的普遍欢迎。我国现有旋耕机产品系列虽然在名义上可以配套58.8-73.5kw(80-100马力)拖拉机,但实际上因受传动系统强度及结构尺寸、机架结构强度
10、的局限,配套合理范围仅达48kw(65马力)拖拉机。此外,它的旋耕深度也受到了限制。在旱地耕作的过程中,深度为12-16cm,水田耕作的过程中为14-18cm。我国属于干旱缺水国家,许多地区水资源匮乏,严重影响农作物产量的提高,需要先进的耕作技术对其进行改良。为实施保护性耕作,减少对土壤的频繁翻耕,从而达到蓄水保墒、改善作物生长环境的目的,少耕、免耕作业法和深松技术成为近年来大力推广的耕作措施。该耕作方法作业时不进行传统翻耕,在深层进行土壤疏松,局部切断土壤供水系统,减少土壤水分的散失。中国农业正处于从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的关键时期。在这一进程中,农业机械化的作用越来越显著。其中旋耕机主要用
11、于农田栽植、播种前的耕整地作业。耕后,地表平整、松软、细碎,能够满足精耕细作的农艺要求。在潮湿地或水田上工作时,可减少拖拉机轮子的下陷和打滑现象。旋耕机的发展大幅提高了农业生产效率,旋耕机械在我国已被广泛使用,正逐步发展成为农业机械的一个重要门类。针对温室大棚等特殊作业环境,我国也相继出现了适于保护地作业的小型机具。由大专院校、科研院所和工厂相结合研制的小型自走式旋耕机、微型多功能田园管理机等都可用于棚室耕整地作业。科研人员研制成功的一种适于温室作业的绿色环保型农机具,IGD-900型旋耕机,有380V、220V两种动力型可供选择。装有行走轮,推动方便,转向灵活,操作搬运一人便可完成,耕作速度
12、快、不排放有害气体、噪声低,是日光温室生产中节省劳动力、降低生产成本的绿色环保型农机具。在狭窄地段、山区梯田、茶园果林、大棚暖房内均可作业。利用摩擦片压盘式离合器,分离灵敏,安全可靠。机器可正向或反向作业,机配置2.94kW(4马力)机型,特加倒退档和没有快速档位的互锁装置,即机器换倒退档时,快速档位自动脱开。采用旋耕刀具、耗用功率小,碎土效果好。虽然国外温室农业机械作业功能比较齐全,可靠性高,但是进口机型价格高,一般要在5000元以上,而且维修服务不方便。我国现有产品的机型不多,应用不普遍,多为借用现有的露地用小型耕作机械。近几年,针对温室、大棚等特殊耕作环境,国内研制生产了一些小型耕作机械
13、,但是产品大多存在以下问题:外型尺寸及重量大,操作不灵便。特别是从露地直接转移到大棚内的机械,在设施内转向和转移都十分困难,而且边角地带无法工作,遗漏耕地的情况严重。生产率低,适应性较差,当土壤含水率较高(超过20%以上)时,其碎土性能变差,能耗增加。作业性能、可靠性、耐久性等方面还存在一些不足。在动力方面,与之配套的拖拉机前进速度快(很少有低于2kmh)发动机功率偏小,轮距偏大。深松旋耕机在我国处于起步阶段,一般水平横轴式旋耕机的旋耕深度不超过20cm。近年来,我国北方进行种植业结构调整,大力推行旱改水,水稻种植面积迅速增加,扩大了对作业机具械的市场需求。如黑龙江垦区原以旱田种植小麦和黄豆为
14、主,并以传统的旱地铧式型、圆盘耙、平地机和耢地机等作为耕整地机具。1993年,该地区拥有作业机具仅1600多台,而当年水稻种植面积为100万hm2,显然不适应水稻生产的发展。近十年来,黑龙江垦区大量购进手扶拖拉机和上海-50等中型轮式拖拉机及配套的作业机具,除购进外省区产品外,本省的作业机具生产也发展迅速。为满足增厚土壤熟化层,改善深层透气性,增大持水能力以及栽培薯类、根茎类作物需要深耕的农艺要求,近年来国外开发了全幅深旋耕机和间隔窄幅旋耕机,这也为我国旋耕机的发展指明了方向。因此,高性能、低功耗、多功能适应我国国情的旋耕机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1.4国外旋耕机的发展现状国外设施农业耕作机械已非
15、常成熟,作业性能稳定,功能齐全,小巧轻便。荷兰、以色列、日本、美国等国家对温室用作业机具进行了系统的开发、研究、推广和应用,许多作业项目如耕地、播种、间苗、中耕和除草都已实现了机械化。美国专门生产小型拖拉机的吉尔森公司生产的自走式旋耕机,主要特点是旋耕刀片取代行走轮,刀盘直径为35.5cm,耕 幅 为 30.466cm,传动形式为链传动和蜗轮蜗杆传动两种型式。功率为3.68kW左右,适于菜园、温室等地作业。不需要旋耕时可换上行走轮并配带其他农具:翻转犁、除草铲、中耕铲、齿耙等。意大利MB司生产一种单轮驱动轴旋耕机,动力为3.3kW汽油机,单机重量为40kg,适于菜园、花圃中耕作业,一次完成旋耕
16、培土两项作业。该公司还生产5.897.36kW多用自走底盘,由驱动轴配带旋耕机完成田间旋耕作业,换上轮胎后又可完成犁耕、运输、喷雾等作业。日本和韩国,在蔬菜育苗、种植、田间管理、收获、产品处理和加工等方面都已经实现了机械化。机具的突出特点是小而精,耐用,使用起来轻松自如。1.5未来旋耕机的发展趋势在新的世纪里,科学技术必将以更快的速度发展,更快更紧密得融合到各个领域中而这一切都将大大拓宽机械制造业的发展方向。它的发展趋势可以归结为四个化:柔 性 化、灵 捷 化、智 能 化、信 息 化,即 使 工 艺装备与工艺路线能适用于生产各种产品的需要,能适用于迅速更换工艺、更换产品的需要使其与环境协调的柔
17、性,使生产推向市场的时间最短,且使得企业生产制造灵活多变。还有使制造过程中生产成本大大降低、高自动化生产,追求人的智能于机器只能高度结合的智能化以及主要使信息借助于物质和能量的力量生产出价值的信息化。当然机械制造业的四个发展趋势不是单独的,它们是有机的结合在一起的,是相互依赖,相互促进的。同时由于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也将会使它出现新的发展方向。前面我们看到的是机械制造行业其自身线上的发展。然而,作为社会发展的一个部分,它也将和其它的行业更广泛的结合。21世纪机械制造业的重要性表现在它的全球化、网络化、虚拟化、智能化以及环保协调的绿色制造等。它将使人类不仅要摆脱繁重的体力劳动,而且要从繁琐的计算
18、、分析等脑力劳动中解放出来,以便有更多的精力从事高层次的创造性劳动,智能化促进柔性化,它使生产系统具有更完善的判断与适应能力。随着水稻的集约化、规模化生产的发展,田块面积扩大,旋耕机将向宽幅高速型发展。复式作业具有高速、节能、成本低,减少作业次数、缩短作业时间等优点,大中型、联合化将逐步成为主流,也是未来旋耕机械发展的必然趋势。1.6耕整地的目的和技术要求肥沃的土壤是保证农业丰产的重要基础,耕整地是恢复和提高土壤肥力的有效措施之一,是农业生产的基本环节。为了创制高效能、高质量的耕地动力和机具,必须注意如何运用农业机械工程技术去适应当地的条件和要求。为此,充分了解耕地的农业技术要求,熟悉土壤的耕
19、作特性以及机具的原理和类型,才能使机械耕作发挥更充分的作用。1、耕地的目的作用是疏松土壤,透气蓄水,覆盖杂草和残茬,防止病虫害,为作物生长发育创造良好的条件。2、耕地的农业技术要求1)适时作业,不误农时2)耕深符合规定,深度均匀一致3)翻垡良好,残茬和杂草覆盖严密4)土壤松碎,地表平整,开闭垅尽量少5)地头整齐,不重耕,不漏耕3、整地的目的破碎土快,压实整地平表,消除土块间的过大空隙,减少水分蒸发,以利保墒,为种子发芽生长打下良好的基础。水田整地的目的则要求土壤松、碎、软、平,便于插秧和灌水。4、整地的农业技术要求1)耕深耕透,深度应均匀一致,无漏耕地,应消除暗坷垃。2)地面平整,碎土良好。3
20、)整好的苗床要求做到上暄下实,以利于作物幼苗扎根生长。机械整地必须做到“时、深、透、碎、平、实六字标准,以实现上述各项农业技术要求。”1.7旋耕机的目的和设计准则本设计主要是解决设施农业作业机具问题,由于设施农业和露天耕作情况不同,针对塑料大棚内作业对农机具的要求及目前广大菜农的技术条件和经济条件,并根据GB5668285规定的技术条件,我们确定了如下设计准则:一机多用。能进行旋耕、犁耕、开沟培土、植保、喷灌与播种施肥作业。1) 技术性能好。性能可靠,生产率高,每小时应能完成3个以上标准塑料大棚的耕整地作业,可以为多个菜农服务。2) 作业质量好。根据农艺要求,耕深应大于812cm,有较好的碎土
21、性能,耕后地表平整,且不漏耕。3) 重量轻。旋耕主机的重量应力争最小,以便于田间转移。4) 空间适应性好。整机外形尺寸小,操作手柄应上下和左右可调,已适应棚室边缘低矮空间的作业条件。5) 操作灵活、舒适,并避免旋耕作业发生上跳、前滑和左右倾斜现象。6) 经济环保。适应广大菜农的价格承受能力、污染少。尽量减少发动机燃烧物对作物的污染。7) 符合人机工程的设计原理。尽量提高操作的舒适性,减轻操作人员的劳动强度。第二章 旋耕机的概述2.2带传动带传动是利用张紧在带轮上的柔性带进行运动或动力传递的一种机械传动。根据传动原理的不同,有靠带与带轮间的摩擦力传动的摩擦型带传动,也有靠带与带轮上的齿相互啮合传
22、动的同步带传动。带传动具有结构简单、传动平稳、适用于两轴中心距较大的传动场合。在近代机械传动中应用十分广泛。摩擦型带传动能过载打滑、运转噪声低,但传动比不准确(滑动率在2%以下);同步带传动可保证传动同步,但对载荷变动的吸收能力稍差,高速运转有噪声。 带传动除用以传递动力外,有时也用来输送物料、进行零件的整列等。带传动通常由主动轮、从动轮和张紧在两轮上的环形带组成。根据用途不同,有一般工业用传动带、汽车用传动带、农业机械用传动带和家用电器用传动带。传动带的种类通常是根据工作机的种类、用途、使用环境和各种带的特性等综合选定。若有多种传动带满足传动需要时,则可根据传动结构的紧凑性、生产成本和运转费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学士学位 论文 蔬菜 大棚 旋耕机 设计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