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人教版六年级上册数学全册教案.doc
《2017年人教版六年级上册数学全册教案.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7年人教版六年级上册数学全册教案.doc(95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第一单元 分数乘法学习内容分析 本单元的教学内容包括分数乘法以及分数乘法解决实际问题。 分数乘法的计算包括分数乘整数,分数乘分数,分数乘法的简便运算以及分数乘法与加减法的混合运算等等。 解决问题包括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一步和两步应用题。本单元教学内容是在学生掌握了整数乘法,分数的意义。性质以及分数加减法计算等知识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学好本单元知识不仅可以解决有关的实际问题,而且也是后面学习分数除法,分数混合运算的重要基础。 学情分析 本单元教材是在掌握了整数乘法,分数的意义、性质,以及分数加、减法的计算等知识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因此,在教学过程中因注意在理解的基础上,启发、引导学生总结出
2、分数乘法的计算方法及分数乘法应用题的解题方法。首先注意相关的已有知识的复习,让学生在已有知识的基础上,自主构建新知识。其次加强分数乘法的意义的教学。另外借助多种方式帮助学生学会分析数量关系的方法。学习目标1使学生理解分数乘法的意义是整数乘法意义的扩展;理解和掌握分数乘法的计算方法,会计算分数乘整数、分数、小数;能运用乘法运算定律进行一些简便计算。2使学生经历分数乘法计算方法的探索过程,经历应用分数分数乘法解决简单实际问题的过程,进一步培养分析、比较、抽象、概括、归纳、类推的能力,发展初步的合情推理和演绎推理的能力。3使学生感受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提高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的学习能力,建立学好数学的
3、信心。学习重点1.能说出分数乘法的意义及计算法则。 2.会进行分数乘、加、减混合运算,明白整数乘法运算定律对于分数乘法同样适用。3.会解答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与求比一个数多(或少)几分之几是多少的应用题。学习难点1能说出分数乘法的意义及计算法则。2会进行分数乘、加、减混合运算3求比一个数多(或少)几分之几是多少的应用题。学习准备教师:多媒体课件 刻度尺学生:图画纸、刻度尺、铅笔等相关的绘图工具。课时安排10课时 课题:分数乘整数(第1课时)年级:六年级 科目:数学 主备人: 课型:新授课学习内容第2页,例1及“做一做”,练习一1-3题。学习目标1在学生已有的分数加法及分数基本意义的基础上,
4、结合生活实例,通过对分数连加算式的研究,使学生理解分数乘整数的意义,掌握分数乘整数的计算方法,能够应用分数乘整数的计算法则,比较熟练地进行计算。2经历探索分数乘法意义及计算法则的过程。 3激发学习动机和兴趣,感悟数学知识的魅力 ,培养学生抽象概括能力。学习重点使学生理解分数乘整数的意义,掌握分数乘整数的计算方法。学习难点引导学生总结分数乘整数的计算法则。学习准备教师:多媒体课件 预习提纲学生:刻度尺、铅笔等相关的绘图工具 完成预习学习流程: 一、自主学习 预习检测1、出示复习题。(投影片)(1)整数乘法的意义是什么?(2)列式并说出算式中的被乘数、乘数各表示什么?5个12是多少? 9个11是多
5、少? 8个6是多少?(3)计算:计算时向学生提问:这道题的什么特点?计算时把什么做分子?使学生看到三个加数都相同,计算时3个3连加的结果做分子,分母不变。2、引出课题分数加法是否也有简便算法?今天我们学习分数乘法。板书课题二、合作交流 教师点拔1.学习分数乘整数的意义。利用第题学习分数乘法。这道加法算式中,加数各是多少?表示_个相同加数的和,我们还可以用_方法来计算?怎么列式?出示例1,指名读题。(1)分析演示:(2)观察引导: 这道题3个加数有什么特点?使学生看到3个加数的分数相同。教师问:求三个相同分数的和怎样列式比较简便呢?引导学生列出乘法算式。(3)比较 和125两种算式异同:通过讨论
6、使学生得出:相同点:两个算式表示的意义相同。不同点: 是分数乘整数,125是整数乘整数。分数乘以整数的意义与整数乘法的意义相同,就是求几个相同加数的和的简便运算。三、交流展示 师生共评学习分数乘以整数的计算法则。(1)推导算理:由分数乘整数的意义导入。问: 表示什么意义?引导学生说出表示求3个 的和。(2)引导观察: 的分子部分、分母与算式 两个数有什么关系?(互相讨论)观察结果: 的分子部分23就是算式中 的分子2与整数3相乘,分母没有变。(3)概括总结:(4)自己动手,画出线段图,把已知条件和问题标在线段图上? (5)结合自己所画的线段图,用多种方法列式计算,并思考分数乘整数应该如何计算?
7、四、达标测评 师生共评教材第2页“做一做”第1题。订正时让学生说出乘法中被乘数、乘数各表示什么?教材第2页“做一做”第2题。教师提示:乘的时候如果分子分母能约分的要先约分。教材第6页“练习一”第1、2、3题。学生独立完成,集体交流,重点让学生说一说思路。五、归纳反思 总结全课 这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还有什么想要问的?六、作业设计:长江作业本板书设计: 分数乘以整数意义:分数乘以整数表示求几个相同加数的和的简便运算。3 表示3个 是多少。计算法则:分数乘整数,用分数的分子和整数相乘的积作分子,分母不变。(能约分的要先约分再计算)课题:分数乘整数(第2课时)年级:六年级 科目:数学 主备人:
8、课型:新授课学习内容教材第3页及相关学习内容学习目标1结合具体情境理解一个数乘分数的意义就是“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2通过组织学生进行迁移、类推、归纳、交流等数学活动,培养学生的类推、归纳能力。 3激发学习动机和兴趣,感悟数学知识的魅力 ,培养学生抽象概括能力。学习重点理解一个数乘分数的意义,掌握分数乘分数的计算方法。学习难点推导算理,总结法则。学习准备教师:多媒体课件 预习提纲学生:刻度尺、铅笔等相关的绘图工具 完成预习学习流程: 一、自主学习 预习检测1、计算下列各题并说出计算方法。4 4 14 1计算下列各题并说出计算方法。 2上面各题都是分数乘以整数,说一说分数乘以整数的意义。3
9、引入:这节课我们来继续学习分数乘法的问题。(板书课题)二、合作交流 教师点拔(一)一个数乘分数的意义1.投影出示例题2。(1)问题一:3桶水共多少升?指名列出算式:123。提问:你是怎么想的?指名列出算式:12。提问:根据什么列示的?(2)问题三:桶水共多少升?指名列出算式:12。提问:你是怎么想的?启发学生思考:求桶是多少?就是求12L的是多少。2.结合上面的几个问题,你知道“12”和“12”这两个算式表示的意义分别是什么吗?12表示12L的是多少:12表示12L的是多少。第一个算式与第二、三个算式中乘数有什么不同? 想一想:第一个算式与第二、三个算式中乘法的意义有没有不同。有什么不同?3.
10、总结:一个数乘分数的意义。一个数乘几分之几表示的是求这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4.完成教材第3页“做一做”。引导:这道题求吃了多少千克,也就是求3千克的是多少千克。三、交流展示 师生共评投影出示例题3。李伯伯家有一块公顷的地。种土豆的面积占这块地的,种玉米的面积占。首先了解你根据什么列出式子? 如果我们用一个长方形表示公顷,那么公顷怎样表示?1.问题一:种土豆的面积是多少公顷?(1)理解题意:这块地共有公顷,种土豆的面积占这块地的 ,应把这块 地的面积看作单位“1”。(2)提问:求“种土豆的面积是多少公顷?”实际上就是求什么?怎样列示呢?(3)探究的计算方法。(4)观察交流。先让学生在小组内交流
11、,在组织全班交流。通过交流得出:求公顷的是多少公顷,就是把公顷平均分成5分,取其中的1份。也就是把1公顷平均分成(25)份,取其中的1份,即1=。板书:=(公顷)2.问题二:种玉米的面积是多少公顷?学生独立列出算式:提问:“”等于多少呢?你能用颜色表示的吗?学生动手操作,交流计算方法和思路。与前面一样,也是把这张纸平均分成(25)份,不同的是要取其中的3份,可以得到:=(公顷)3.分数乘分数的计算方法。先小组讨论,再汇报交流。计算法则:分数乘分数,用分子相乘的积作分子,用分母相乘的积分母。(板书)四、达标测评 师生共评1.教材第4页“做一做”第1题。2.教材第5页“做一做”第2题。五、小结。
12、这节课我们学习了什么内容? 一个数乘以分数的意义是什么?分数乘以分数的计算方法是什么?六、作业:长江作业本板书设计: 分数乘以整数123 想:求3个12L,也就是求 12L的3倍是多少。 种土豆的面积是多少公顷?12 =(公顷) 想:求12L的一半,就是求 种玉米的面积是多少公顷?12L的是多少。 =(公顷)12 分数乘分数,用分子相乘的积作分子,想:求12L的是多少。 用分母相乘的积作分母。课题:分数乘整数(第3课时)年级:六年级 科目:数学 主备人: 课型:新授课学习内容课本第5页的例4,完成“做一做”和练习四的第3、6、7、9题。学习目标1、掌握分数乘法计算过程中的约分方法,能正确熟练进
13、行分数乘法计算,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2、在观察、迁移、尝试练习、交流反馈等活动中,培养学生的推理能力及思维的灵活性。3、激发学习动机和兴趣,感悟数学知识的魅力 ,培养学生抽象概括能力。学习重点掌握分数乘法计算过程中的约分方法。学习难点熟练掌握分数的约分方法,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学习准备教师:多媒体课件 预习提纲学生:刻度尺、铅笔等相关的绘图工具 完成预习学习流程: 一、自主学习 预习检测30= 12= =2.导入新课。今天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分数乘法的相关知识。二、合作交流 教师点拔出示例题。无脊椎动物中游泳最快的是乌贼,它的速度是千米分。解决问题一:李叔叔的游泳速度是乌贼的。李叔叔每分钟游多
14、少千米?阅读理解。组织学生阅读题目,理解题意,得出:乌贼的速度是千米分。李叔叔的游泳速度是千米分的。列式解答。=(km)启迪思考。在分数乘整数时,我们在计算过程中先约分,可以使计算简便。三、交流展示 师生共评 1255 通过交流得出:分数乘分数,为了计算简便,可以先约分再乘。约分时,分子的两个因数和分母的两个因数进行约分,即:(千米)解决问题二:乌贼30分钟可以游多少千米?学生独立解答,约分:教师指导,分数乘法也可以这样直接约分。试一试。还可以怎样进行约分呢?板书:(计算过程)强调:分数和分数相乘,可以采用分子和分母交叉约分。小结。四、达标测评 师生共评教材第5页“做一做”第1题。先让学生独立
15、练习,再组织学生交流汇报,汇报时重点交流约分的方法。教材第5页“做一做”第2题。先让学生阅读题目,理解题意,根据“速度时间=路程”的数量关系列出算式,再让学生独立计算,最后组织交流。教材第5页“做一做”第3题。阅读与理解,求这个人的身高是多少米,就是求28米的 是多少。 学生独立解答,组织交流订正。教材第6页“练习一”第6题。学生独立解答,组织交流订正。五、作业:长江作业本课题:分数乘整数(第4课时)年级:六年级 科目:数学 主备人: 课型:新授课学习内容练习一第7、8至13题。学习目标1、通过练习,进一步理解一个数乘分数的意义。2、通过练习,进一步巩固分数乘法的计算方法,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
16、3、通过组织学生进行迁移、类推、归纳、交流等数学活动,培养学生的类推、归纳能力。 学习重点熟练掌握分数乘法的计算方法。学习难点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学习准备教师:多媒体课件 预习提纲学生:刻度尺、铅笔等相关的绘图工具 完成预习学习流程: 一、自主学习 预习检测1、计算下列各题并说出计算方法。4 4 14 2、复习旧知。一个数乘分数的意义是什么?分数乘法的计算方法是什么?3、引入:这节课我们来继续学习分数乘法的问题。(板书课题)二、合作交流 教师点拔教材第7页“练习一”第7题。这道题是进行分数乘法的计算练习,可以先让学生独立计算,再进行交流。(提醒学生注意观察是否可以进行约分,能约分的可以先
17、约分再乘。)三、交流展示 师生共评教材第7页“练习一”第8题到第13题。这几题都是日常生活中常见的分数乘法问题,题目中设计到很多课外知识,这些练习不仅可以加深学生对一位数乘分数意义的理解,巩固分数乘法的计算方法,而且可以拓展学生的知识面,开阔学生的视野,增长知识。练习时,可以先让学生独立阅读并理解题意,然后再独立解答,最后组织交流汇报。四、达标测评 师生共评你有哪些收获?还有什么不明白的地方?五、作业:长江作业本课题:分数乘整数(第5课时)年级:六年级 科目:数学 主备人: 课型:新授课学习内容教材第8页及相关学习内容学习目标1、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学习并掌握小数乘分数的计算方法。2、经历小数乘
18、分数的计算方法的探究过程,体会算法多样化的数学思想,提高计算能力。3、激发学习动机和兴趣,感悟数学知识的魅力 ,培养学生抽象概括能力。学习重点掌握小数乘分数的计算方法。学习难点灵活选择不同的计算方法,熟练地进行小数乘分数的计算。学习准备教师:多媒体课件 预习提纲学生:刻度尺、铅笔等相关的绘图工具 完成预习学习流程: 一、自主学习 预习检测计算下面各题。15 21 交流时让学生说一说计算方法和计算过程中的约分方法。同学们还记得小数和分数之间的互化吗?把下面的小数化成分数,分数化成小数。 1.2 0.4 3.5 1.25 让学生说一说怎样将一个小数化成分数。3.提问:你们还记得分数与除法的关系吗?
19、4.谈话导入新课,并板书。二、合作交流 教师点拔出示例题5。学生阅读题目,理解图中的信息。组织交流。解决问题一。出示问题:松鼠欢欢的尾巴有多长?学生独立思考,列出算式:2.1提问:你是怎么想的?探索小数乘分数的计算方法。提问:小数乘分数,可以怎样计算呢?想一想,试一试。学生独立思考,尝试计算。汇报交流计算方法,教师结合交流情况进行板书。小数化成分数:2.1=(dm)分数化成小数:2.1=2.10.75=1.575(dm)解决问题二。出示问题。学生独立解答。组织学生交流汇报,教师结合交流情况进行板书。小数化成分数进行计算。分数化成小数进行计算。三、交流展示 师生共评提问:观察上面三种计算方法,你
20、想发表自己的什么见解?通过交流,启发学生明白:三种方法中,小数化成分数的方法具有普遍性,适合于所有小数化成分数的计算;当分数不能化成有限小数时,一般不采用分数化成小数的方法进行计算;当小数和分母不能进行约分时,一般不采用小数和分母约分的方法进行计算。三种计算方法中,小数和分母约分的方法计算起来最简便,因此在计算小数乘分数时,先观察这个小数能不能和分母进行约分,如果可以进行约分,一般采用先约分再乘的方法。四、达标测评 师生共评教材第8页“做一做”。先让学生独立计算,再组织汇报交流,交流时让学生说一说为什么选择这样的方法进行计算。教材第10页“练习二”第1题。先让学生独立计算,再组织交流,交流时让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17 年人教版 六年级 上册 数学 教案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