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花苜蓿人工草地水肥高效利用生产技术规程(DB21-T 3611-2022).pdf





《紫花苜蓿人工草地水肥高效利用生产技术规程(DB21-T 3611-2022).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紫花苜蓿人工草地水肥高效利用生产技术规程(DB21-T 3611-2022).pdf(13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 ICS 65.020.20 CCS B 25 DB21 辽宁省地方标准 DB21/T 36112022 紫花苜蓿人工草地水肥高效利用生产 技术规程 Technical regulations for efficient utilization of water-fertilizer for alfalfa pasture 2022-07-30 发布 2022-08-30 实施 辽宁省市场监督管理局 发 布 DB21/T 36112022 I 目 次 前言.II 1 范围.1 2 规范性引用文件.1 3 术语和定义.1 4 灌溉工程.2 5 用水原则.2 6 用肥原则.3 7 配套技术措施.4
2、 8 设备维护及其他管理措施.4 附录 A(资料性)紫花苜蓿人工草地不同关键灌溉时期灌溉模式及推荐用水量.6 附录 B(资料性)紫花苜蓿人工草地不同重要时期施肥模式、用肥种类及推荐使用量.7 附录 C(资料性)土壤环境监测项目与监测频次.8 附录 D(资料性)紫花苜蓿常见病虫害定点监测技术方法.9 附录 E(资料性)紫花苜蓿主要病虫害防治及推荐药品.10 DB21/T 36112022 II 前 言 本文件按照GB/T 1.1-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 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给出的规则起草。本文件由辽宁省林业和草原局提出并归口管理。本文件起草单位:辽宁省沙地治理与利用研究所。本文件
3、主要起草人:吕林有、赵艳、徐铁山、孙陶、于国庆、张学利、石亮、关冰、李玉航、陈梦非、吴增华、李楠、赵亚东。本文件发布实施后,任何单位和个人如有问题和意见建议,均可以通过来电和来函等方式进行反馈,我们将及时答复并认真处理,根据实际情况依法进行评估及复审。归口管理部门通讯地址:沈阳市和平区太原北街2号,联系电话:024-23448927。文件起草单位通讯地址:辽宁省阜新市中华路东段55号,联系电话:0418-3996169。DB21/T 36112022 1 紫花苜蓿人工草地水肥高效利用生产技术规程 1 范围 本文件规定了紫花苜蓿(Medicago Sativa Linn.)人工草地生产过程中的水
4、肥高效利用术语和定义、灌溉工程、用水原则、用肥原则、配套技术措施、设备维修及其他管理措施。本文件适用于辽西北半干旱地区风沙地紫花苜蓿高效生产过程中水肥管理。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所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GB 4285 农药安全使用标准 GB 5084 农田灌溉水质标准 GB 8321 农药合理使用准则 GB/T 50085 喷灌工程技术规范 GB 50288 灌溉与排水工程设计规范 GB/T 50363 节水灌溉工程技术规范 HG/T
5、4365 水溶性肥料 HJ/T 166 土壤环境监测技术规范 NY/T 496 肥料合理使用准则通则 NY 1107 大量元素水溶肥料 NY 1428 微量元素水溶肥料 SL 550 灌溉用施肥装置基本参数及技术条件 DB21/T 1237-2020 行业用水定额 DB21/T 1392 农产品质量安全紫花苜蓿生产技术规程 3 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 人工草地 artificial grassland 以获得优质高产牧草为目的,采用农业技术措施栽培而成的草地。3.2 水肥高效利用 efficient utilization of water-fertilizer 通过掌
6、握紫花苜蓿不同时期的养分与水分需求,实施灌溉与施肥一体化综合管理技术,实现节水省肥、优质高产的利用方式。DB21/T 36112022 2 3.3 基肥 base manure 在整地或紫花苜蓿春季返青前施用的,用以补充土壤缺失养分的基础性肥料。3.4 种肥 seed fertilizer 伴随紫花苜蓿播种,施用于种子底土层或附近供给苗期生长的肥料。3.5 追肥 topdressing fertilizer 紫花苜蓿生长期间,针对植物体养分需求缺乏而补充施用的肥料。3.6 注肥器 mechanical injecting fertigation device 将液态肥(或固体肥水溶液)注入灌溉
7、系统的管道中或直接注入灌溉水体中,使施肥过程与灌溉过程融合的装置。3.7 灌溉制度 irrigation schedule 按照紫花苜蓿不同生长时期的需水规律而制定的灌溉时间、次数和用水量。4 灌溉工程 4.1 水源与肥料 水源以地下水为主,河水、库水等地表水丰富地区也可使用,水质应符合GB5084。肥料使用须满足NY1107、NY1428、HG/T4365的要求和NY/T 496肥料合理使用准则通则。4.2 核心设备 主要由固定的水泵和动力设备、过滤设备、注肥器、控制设备等组成,应符合GB50288、GB/T50363、SL 550。4.3 灌水装置 主要包括输水管道和喷水装置两大部分。安装
8、布置应符合GB/T50085,并包括日常管理、维修等工作经济性制定简化高效方案。5 用水原则 5.1 一般原则 DB21/T 36112022 3 根据灌溉工程的规划设计和当地气候、紫花苜蓿生育阶段、土壤水分、水源供给等状况进行灌水作业。对灌溉工程的运行情况(包括灌溉时间、灌溉用水量、用电量、水源情况等)和土壤水分状况进行记录存档,建立灌溉档案,并实时观测紫花苜蓿(株高、分枝、物候期等)生长状况及病虫害发生情况,评估灌溉效果进而制定灌溉制度。紫花苜蓿生产过程中,分整地播种期、幼苗生长期、越冬返青期、越冬防寒期、刈割前期和刈割后期六个重要时期,不同时期推荐灌溉模式和用水量参照附录A。5.2 技术
9、标准 5.2.1 整地播种期 该时期分整地镇压前浅耕层灌溉和播种后地表灌溉两种模式。其中整地镇压前浅耕层灌溉,以015cm土层含水量达到15%18%田间持水量为准;播种后地表灌溉保持地表湿润效果即可,直至紫花苜蓿种子萌发拱地形成地裂为止。5.2.2 幼苗生长期 该时期分前期表土灌溉和后期深耕层灌溉两个阶段,幼苗前期生长采用微喷形式灌溉,以喷洒水滴落地不四溅为适宜,微喷灌溉至紫花苜蓿株苗高于 35cm以上时,可转变为3叶片出现时深耕层灌溉,以030cm土层含水量达到15%18%田间持水量为准。5.2.3 越冬返青期和越冬防寒期 二者均采取大水足灌模式,以地表低洼处有大量积水形成为准。返青期浇灌于
10、初春土壤解冻,表土温度达 5以上,紫花苜蓿地下芽体开始萌动时;越冬防寒期浇灌要求表土温度降到 0以下,在每年11月15日-20号土壤封冻前完成冬灌。5.2.4 刈割前期和刈割后期 此阶段采用水肥融合灌溉模式,刈割前57天,以提高紫花苜蓿品质和产量为目的,根据情况针对叶面进行水肥喷灌;刈割后期57天,以提高紫花苜蓿再生株茎挺立强度为目的,针对再生芽体进行水肥喷灌,融合灌溉所选用肥料及使用量参照附录B。6 用肥原则 6.1 一般原则 根据紫花苜蓿实际生产过程中生长状况、产量性能、养分含量等因素调解施肥,并制定不同时期施用肥量及种类配比。严格施用国家或省级农业部门登记的化肥和生物肥料或重金属不超标农
11、家肥料。施肥一般分基肥、种肥和追肥三种形式,以及整地期、播种期、越冬返青期、越冬防寒期、刈割前期和刈割后期六个时期,不同时期推荐施用肥料种类及使用量参照附录B。6.2 技术标准 6.2.1 基肥施用 整地期以提升土壤供肥力为目的,随土壤翻耕施入,主要以有机物料添加为主;越冬返青期以补充土壤大量养分元素流失为主,抛肥机抛施,以专用缓释复合肥为主,要求散施均匀,忌堆积漏施,肥料品种选择参考土壤监测数据。有条件的地区,在生长季结束后,地面抛撒腐熟的家畜(牛、羊)粪肥以提高土壤有机质,改善土壤供肥能力。DB21/T 36112022 4 6.2.2 种肥施用 与播种同步使用,以化学复合肥料为主,要求与
12、种子间距3cm以上,同时应严格控制用量和选择肥料品种,以免引起烧种、烂种,造成断垄缺苗。建议单独增加根瘤菌接种方式。6.2.3 追肥施用 主要采用叶面喷施方式,分刈割前期和刈割后期。刈割前57天,结合喷灌以补充氮肥为主,严格控制用肥量和肥料种类选择,以免引起叶片灼烧;刈割后57天,针对根苗(芽状苗体)以补充磷肥、钙肥等微量肥为主,与喷灌同步进行。追肥过程中,应选择在阴天或傍晚进行以利于吸收,肥液要尽量喷到叶部和茎芽处,以实现水肥高效利用。7 配套技术措施 7.1 气象数据监测 根据实际生产过程中气象数据需求选配气象仪器设立微小型气象站,进行实地气象监测。主要指标包括风向风速、大气温度、大气湿度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紫花苜蓿人工草地水肥高效利用生产技术规程DB21-T 3611-2022 紫花苜蓿 人工 草地 水肥 高效 利用 生产技术 规程 DB21 3611 2022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