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食品秀珍菇生产技术规范(DB50-T 1245-2022).pd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05.gif)
《绿色食品秀珍菇生产技术规范(DB50-T 1245-2022).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绿色食品秀珍菇生产技术规范(DB50-T 1245-2022).pdf(16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ICS 65.020.01CCS B 39DB50重庆市地方标准DB 50/T 12452022绿色食品 秀珍菇生产技术规范2022-06-01 发布2022-09-01 实施重庆市市场监督管理局发 布DB50/T 12452022I目目次次前言.II绿色食品秀珍菇生产技术规范.11 范围.12 规范性引用文件.13 术语和定义.14 菌种场的设置与技术要求.35 母种制作.46 原种制作.57 栽培种制作.58 液体菌种制作.69 菌种质量要求.610 抽样及菌种质量检验.611 菌种的标签、标志、包装、运输及贮存.612 栽培技术要求.613 病虫害防治.814 采收与分级.8附 录 A(
2、规范性)秀珍菇常用原种和栽培种培养基及其配方.10附 录 B(规范性)秀珍菇生产环境、接种器具可选用的化学消毒剂.11附 录 C(规范性)秀珍菇常用栽培基质及其配方.12DB50/T 12452022II前前言言本文件按照GB/T 1.1-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 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定起草。请注意本文件的某些内容可能涉及专利。本文件的发布机构不承担识别专利的责任。本文件由重庆市农业农村委会提出并归口。本文件起草单位:重庆市农业科学院、重庆市永川区食用菌行业协会。本文件主要起草人:韦静宜、陈红霞、龙 琦、何 叶、黄建坤、胡 玮、黄英、田时炳、范永前、张权利。DB50/T 12
3、452022IIIDB50/T 124520221绿色食品 秀珍菇生产技术规范1 范围本文件规定了秀珍菇生产的术语和定义、菌种的制作、菌种场的设置与技术要求、母种制作、母种制作、栽培种制作、液体菌种制作、菌种质量要求、抽样及菌种质量检验、菌种的标签、标志、包装、运输及贮存、栽培技术要求、病虫害防治以及采收与分级技术要求。本文件适用于室内秀珍菇鲜品的生产。2 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GB 5749-2006 生活饮用水卫生标
4、准GB 19172-2003 平菇菌种GB/T 12728-2006 食用菌术语NY 5099-2002 无公害食品 食用菌栽培基质安全技术要求NY/T 391-2013 绿色食品 产地环境质量NY/T 528-2010 食用菌菌种生产技术规程NY/T 1846-2010 食用菌菌种检验规程NY/T 1935-2010 食用菌栽培基质质量安全要求3 术语和定义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3.1秀珍菇Pleurotus pulmonarius属担子菌门(Basidiomycota)、伞菌目(Agaricales)、侧耳科(Pleurotaceae)、侧耳属(Pleurotus)凤尾菇,俗称秀珍菇
5、。注:其菌盖呈扁半球至平展,倒卵形或近扇形,光滑,边缘平滑或稍呈波状,直径4 cm10 cm,白色、灰色至灰褐色;菌柄偏生或侧生,内实,光滑,短或无,有绒毛,后期近光滑,内部实心至松软,白色;菌褶延生,稍密,不等长,白色;菌肉靠近基部稍厚,白色;孢子印灰白色;孢子近圆柱形,光滑,(8.1 m10.7 m)(3 m5.1 m),无色透明。3.2DB50/T 124520222母种经选育得到的具有结实性的菌丝体纯培养物及其继代培养物,以玻璃试管为培养容器和使用单位,也称一级种、试管种。来源:NY/T 528-2010,3.33.3原种由母种移植、扩大培养而成的菌丝体纯培养物。常以玻璃菌种瓶或塑料菌
6、种瓶或聚丙烯塑料袋为容器。来源:NY/T 528-2010,3.43.4栽培种由原种移植、扩大培养而成的菌丝体纯培养物。常以玻璃菌种瓶或塑料袋为容器。栽培种只能用于栽培,不可再次扩大繁殖菌种。来源:NY/T 528-2010,3.53.5接种菌种移植到培养基物中的操作。来源:GB/T 12728-2006,2.4.413.6无菌操作在无菌条件下的操作过程。来源:GB/T 12728-2006,2.5.143.7液体菌种培养基为液体状态的菌种。来源:GB/T 12728-2006,2.5.303.8PDA马铃薯葡萄糖培养基。3.9培养平板DB50/T 124520223固体培养基在无菌培养皿中冷
7、却凝固形成的平面培养基称为培养平板,简称平板。3.10添加剂泛指培养料中的各种化学用品,包括化肥类、无机盐类、植物生长调节剂、杀虫剂、杀菌剂等。来源:GB/T 12728-2006,2.6.413.11转潮期子实体在一定时间内大量发生的现象称为菇潮,菇潮在一个生长周期内可以发生若干次,一个菇潮至下一菇潮的间隔期,称为转潮期。4 菌种场的设置与技术要求4.1选址场址应距离禽畜场、垃圾场和医院等污染源1000 m以上,交通方便。4.2 能源供应场内有稳定的水源、电源、供热设备。4.3 设计要求各作业室干净整洁,布局利于无菌作业的流程,做到既相连又相隔。4.4 菌种场作业室及主要设施设备要求菌种场作
8、业室及主要设施设备要求见表1。表 1 菌种场作业室及主要设施设备序号名称用途设施及条件主要仪器设备1母种实验室母种的扩繁通自来水,220 V 电源,洁净等级为十万级,建筑面积按实际需要确定超净工作台、培养箱、普通光学显微镜、高压灭菌器、玻璃器皿、电子天平、电炉、微波炉、摇床、小型发酵罐2备料室培养料配制、分装通自来水,220 V 及 380 V 电源,建筑面积按实际需要确定拌料机、装袋机3灭菌室培养料灭菌通自来水,220 V 及 380 V 电源,建筑面积按实际需要确定高压灭菌器或常压灭菌器4冷却室灭菌后培养料的220 V 及 380 V 电源,建筑面积按空调系统、臭氧消毒机、新风系统DB50
9、/T 124520224冷却实际需要确定,洁净等级为千级5缓冲间进入无菌操作室前的准备工作220 V 电源,建筑面积按实际需要确定,洁净等级为千级洗手台、空调系统、臭氧消毒机、新风系统、作业服装专用柜6接种室接种作业220 V 及 380 V 电源,建筑面积按实际需要确定,洁净等级为百级层流罩、接种操作台面、空调系统、新风系统、臭氧消毒机7菌种培养室培养菌种220 V 电源,建筑面积按实际需要确定,洁净等级为十万级培养架、空调系统、臭氧消毒机、新风系统8菌种保存库贮存菌种220 V 及 380 V 电源,建筑面积按实际需要确定,温度要求:15制冷机组、保温库5 母种制作5.1 试管规格及要求宜
10、采用18 mm180 mm的玻璃试管。5.2 试管培养基制作新鲜无病害马铃薯洗净去皮,切成小薄片,取200 g,加自来水1000 mL,置于容器内煮沸20 min后过滤,取滤汁加葡萄糖20 g、蛋白胨1 g2 g、KH2PO40.1 g0.2 g、琼脂20 g,煮溶后用水补足至1000 mL。将培养基分装至试管的2/5处,擦拭干净沾在试管口上培养基,塞上试管塞,用牛皮纸或报纸包装后灭菌,不可过夜放置。也可选用商品马铃薯葡萄糖培养基(PDA培养基)。将包好的试管(试管塞朝上)垂直放入高压灭菌器,在0.105 MPa压力下,121 灭菌20 min。灭菌后的试管后趁热倾斜摆放形成斜面,斜面顶端应距
11、离试管塞40 mm50 mm,培养基未凝固前不宜再移动。5.3 接种室消毒接种前1 d应用臭氧消毒机对接种室消毒20 min30 min,接种前60 min再消毒20 min30 min。臭氧消毒结束30 min后操作人员方可进入接种室,防止臭氧中毒。5.4 接种5.4.1 准备工作操作人员进入缓冲间,应更换已消毒的洁净衣帽,戴上口罩,用消毒液清洁手部。5.4.2 操作方法DB50/T 124520225在超净工作台内,按照无菌操作要求,用灼烧冷却后的接种工具从母种管切取3 mm见方菌种块,迅速转接入待转接试管的培养基上,用酒精灯火焰灼烧试管口和试管塞后塞紧管口。1支母种管的转接量宜控制在30
12、支50支。接种后应及时贴上菌种标签,注明菌种名称(代号)、接种人、接种日期。5.5 母种培养及保存转接后的试管,25 1 恒温培养至菌丝满管。满管后应及时置于4 冰箱中,存放时间不超过180 d。6 原种制作6.1培养料配制6.1.1 配方见附录A。6.1.2 配制方法将配方表中的原材料混合拌匀,补足水分,使培养料含水量达到60%70%。6.2 装瓶(袋)消毒液或洁净剂洗净容器后用清水冲刷干净。配制好的培养料及时装瓶(袋)至容器肩部,750 mL菌种瓶培养料填充量不超过400 g(湿重);18 cm直径的菌袋,装袋高度不应超过18 cm,填充量不超过1200 g。装瓶(袋)完成后用干净毛巾将容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绿色食品秀珍菇生产技术规范DB50-T 1245-2022 绿色食品 秀珍菇 生产技术 规范 DB50 1245 2022
![提示](https://www.taowenge.com/images/bang_tan.gif)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