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化学笔记整理文档.pdf
《高一化学笔记整理文档.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一化学笔记整理文档.pdf(13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化学笔记整理 1、化学科学的特征是认识分子和制造分子。2、英国科学家波义耳提出化学元素的概念(近代化学诞生的标志)法国科学家拉瓦锡建立燃烧现象的氧化学说,推翻了“燃素说”(近代化学的革命性进展)英国科学家道尔顿提出原子学说。(为近代化学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意大利科学家阿伏加德罗提出分子学说。原子分子学说的建立是近代化学发展的里程碑。俄国科学家门捷列夫发现元素周期律并绘制出第一张元素周期表。1965 年中国人工全合成的牛胰岛素,是世界上第一个人工合成的、具有生物活性的蛋白质。1981 年中国完成世界上首个人工合成有完整生物活性的核糖核酸(酵母氨酸转移核糖核酸)3、化学变化不可以制造原子。如原
2、子弹爆炸时原子种类和其数目变化的变化不为化学变化。4、“绿色化学”是指在化学工业生产中不排放任何有害物质。5、同位素:具有相同的质子数,不同中子数同一元素的不同核素互为同位素。如氕氘氚。6、钠专题:钠的物理性质:钠为银白色、有金属光泽的固体,密度比水、四氯化碳小,比煤油大,熔点较低(低于标准大气压下沸水的温度)。硬度较小(可用小刀切割)。是热和电的良导体。钠的化学性质:可与卤素、硫、水、氧气、酸、盐等反应【强还原性】【以化合态存在】钠与滴加无色酚酞的水反应的现象:金属钠漂浮在水面上,熔化成闪亮的小球并逐渐消失,在水面上四处游动,有“嘶嘶”的响声发出并有无色气体放出。无色酚酞变为红色。钠在常温下
3、与氧气反应的现象:金属钠的表面由银白色变为灰色,失去金属光泽。(氧化钠)钠在加热下与氧气反应的现象:金属钠先熔化后燃烧,产生黄色火焰,生成淡黄色固体。(过氧化钠)。钠应先与酸反应再与水反应(钠过量时),钠不能将金属从其盐溶液中置换出来。钠可以在熔融状态下与某些金属盐反应。钠在盐的水溶液中先与其中的水反应,若生成的氢氧化钠能够继续参加反应则反应继续,反之则不能继续反应。化学方程式:1:2、3、4、(工业制金属钛)金属钠应密封保存,少量的钠常保存在煤油中。(钠的密度比煤油大且不与煤油反应。)实验操作特征:取用少量钠金属后所剩余钠固体应重新封存至煤油中 钠的用途:钠钾合金作导热剂、冶炼稀有金属、路灯
4、所用高压钠灯光射程远、透雾能力强。金属钠长时间置于空气中最终产物为碳酸钠。【钠氧化钠氢氧化钠(潮解)十水合碳酸钠(风化)碳酸钠】【风化:指在室温下结晶水合物失去一部分结晶水或全部结晶水的现象,属于化学变化】【加热时失去部分或全部结晶水的变化也属于化学变化,但不属于风化。】【重点:钠粒被投入苯与水的混合溶液中的现象(注:苯的密度小于金属钠且不溶于水,该现象适用于任何钠粒被加入到水与另一种密度小于钠并不溶于水的液体中的情况):钠粒处于苯和水的界面处并逐渐变小,熔成闪亮的小球,移动并不停的做上下跳动。(原因略)】氧化钠及过氧化钠的性质:氧化钠:白色固体、碱性氧化物。与空气中的二氧化碳和水反应,在加热
5、条件下与氧气反应生成过氧化钠。过氧化钠:淡黄色固体、过氧化物,有强氧化性。与空气中的二氧化碳(放热反应)及水反应,与盐酸反应。其中氧元素的价态为负一。常用于呼吸面罩和潜水艇的供氧剂。漂白剂。【过氧化钠投入紫色石蕊试液中的现象:溶液先变蓝,后褪色。(谨记强氧化性)】化学方程式:1、2、3、4、5、6、【要点:氢气的验纯步骤:将小试管扣在导管上收集一小试管反应产生的气体,并用大拇指堵住试管口移近酒精灯,松开拇指点燃试管中的气体,当有轻微的爆鸣声时,说明氢气纯净。】【规律 1:若 Wg 某物质在足量氧气中完全燃烧后的产物与过氧化钠反应后固体质量增加Wg。那么该物质中 C 和 O 的物质的量的比为 1
6、:1。该物质的通式为(CO)x H y】【注:规律 1 将条件与结果倒置也可成立,由此求混合气体中氧气体积时,若题目中未注明氧气是否足量、完全反应则需要分情况考虑,即氧气过量或该物质过量。】【规律 2:当二氧化碳与水同时与过氧化钠反应时,视为过氧化钠二氧化碳先反应完全后,再与水反应。】【规律 3:相同状况下,水与二氧化碳的单一或两者的混合气体与足量过氧化钠反应,所剩余气体的体积(即生成氧气的体积)等于原气体体积的一半。】7、氯气专题:氯气的物理性质:呈黄绿色,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密度比空气大,能溶于水得到浅黄绿色的氯水(氯气的水溶液),难溶于饱和氯化钠溶液。故氯气泄漏时,应向逆风、高处,转移。
7、氯气的化学性质:【氯气分子为双原子分子,有毒性。】氯气与铁反应的现象:铁丝在氯气中燃烧,生成棕黄色烟,加入蒸馏水后溶液呈棕黄色。氯气与铜反应的现象:铜丝在氯气中燃烧,产生棕色烟,加入蒸馏水后溶液呈蓝绿色。氯气与钠反应的现象:钠在氯气中燃烧,产生黄色火焰,并产生白色烟。氯气与氢气反应的现象:氢气在氯气中安静的燃烧,发出苍白色火焰,瓶口有白雾生成。(氢气与氯气的混合物在光照条件下会发生猛烈地爆炸)氯气与水反应现象:倒扣在水槽中盛满氯气的试管中液面逐渐上升,水溶液呈浅黄绿色。氯气与碱反应生成氯化物,次氯化物和水。(歧化反应)可用淀粉KI 溶液检验氯气。原理:(化学方程式)化学方程式:1、2、3、4、
8、5、6、7、(84 消毒液有效成分制取方法、氯气尾气处理)8、次氯酸的性质:具有强氧化性(即漂白性):破坏有机质,使其颜色褪去。见光易分解。化学方程式:弱酸性:酸性极弱,比碳酸的酸性还弱。9、氯水:分为新制氯水与久置氯水(成分性质与盐酸相似,原因:方程式)。新制氯水成分:分子:【氯分子 次氯酸分子 水分子】离子:【氯离子、氢离子、次氯酸根离子、氢氧根离子】性质及作用:呈(淡)黄绿色、酸性、强氧化性、漂白性、杀菌、消毒。检验氯水化学性质的实验中:【(重点):氯水与石蕊溶液的反应现象:石蕊溶液先变成红色然后红色消失。】【新制氯水与滴有无色酚酞的氢氧化钠溶液反应的现象:溶液逐渐由红色变为无色。原因:
9、1、新制氯水中的盐酸和次氯酸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使溶液中的氢氧化钠全部被消耗,酚酞呈无色。2、新制氯水中的次氯酸有漂白性,使红色褪去。检验方法:向已褪色的溶液中滴加氢氧化钠溶液,若溶液变红,则为原因 1,若不变红,则为原因 2。】2、氯水的保存方式:置于棕色试剂瓶中并在阴凉避光处密封保存。漂白粉的制备与使用:工业上常常用石灰乳及氯气来制取漂白粉。漂白粉的主要成分是氯化钙和次氯酸钙。其有效成分是次氯酸钙(漂白原理:与空气中的水及二氧化碳反应生成次氯酸,向漂白粉中加入少量稀盐酸可以加快反应速率)。漂白粉必须密封保存。【将氯气制成漂白粉的主要目的:使其转化为较稳定的物质,便于贮存和运输。】【84 消
10、毒液的有效成分为次氯酸钠,常用氢氧化钠与氯气反应制取。漂白原理同上】【二氧化氯可用于漂白与消毒,其漂白能力、消毒能力、安全性都强于氯气,被价格高限制】化学方程式:1、(工业制取漂白粉)2、3、(加快反应速率原理)【常见干燥剂:无水氯化钙、氢氧化钠固体、浓硫酸、五氧化二磷、氧化钙。】10、物质的量:表示含有一定数目的微观粒子的集合体中粒子的多少。符号为 n,单位为摩尔(mol),简称摩。为基本物理量之一。(微观粒子为分子、原子、质子、中子、电子等。)【应用化学式指明粒子种类,不使用】阿伏加德罗常数(符号为 NA):6.0210/mol。表示 1mol 任何微粒所含有的微粒数为 6.0210。(0
11、.012kgC 中含有的碳原子数。)物质的量、阿伏加德罗常数与粒子数的关系:N=nNA 11、摩尔质量:单位物质的量所具有的质量。符号为 M。单位为 g/mol 或 kg/mol 1mol 任何物质的质量在以克为单位时在数值上都等于它相对分子质量或相对原子质量。质量与物质的量的关系为:m=Mn 12、气体摩尔体积:影响物质体积的三个因素:微粒个数、微粒间距、微粒大小(气体分子间的平均距离比其分子直径大得多,故影响气体体积的因素为)在一定的温度及压强下,单位物质的量的气体所占有的体积叫做气体的摩尔体积。符号为 Vm,单位为 L/mol 或者/mol。其中标准情况下(简称 STP,指 0、101k
12、Pa)1mol任何气体所占的体积为 22.4L 故 22.4L/mol为标准状况下的摩尔体积。气体体积、气体摩尔体积、物质的量的关系是:V=Vmn 气体摩尔体积的大小与温度和压强有关且研究对象是气体,可以是单一气体或混合气体。阿伏加德罗定律:同温同压下,相同体积的任何气体含有相同数目的分子。阿伏加德罗定律的推论:同温同压下,气体的分子数与其体积成正比。温度,体积相同的气体,压强与其分子数成正比。分子数相等,温度相同的气体,压强与其体积成反比。同温同压下,气体的密度与其相对分子质量(实际是摩尔质量)成正比。同温同压下,相同提及的任何气体的质量与其摩尔质量成正比。同温、等体积,等质量的任何气体的压
13、强与其摩尔质量成反比。物质的量与压强相同的气体,其体积与热力学温度成正比。气体的摩尔质量 M 于标准状况下的气体密度 的关系:M=22.4 g/mol 13、物质的量浓度:以单位体积溶液中含溶质 B 的物质的量表示溶液组成的物理量,称为该溶质的物质量浓度。符号为cB,常用的单位为 mol/L 或 mol/。物质的量浓度的表达式为nB=VcB 一般情况下 V(混)V1+V2 注:此处 V 指溶液体积而非溶剂体积,含结晶水的化合物溶于水时其溶质不为结晶水合物。在标准状况下,一定体积的氨气溶于水后形成的氨水溶液,其溶质的物质的量全由氨气计算。【浓度与密度的变化关系】若溶液的密度大于 1g/c(硫酸、
14、硝酸、氯化钠溶液),则溶液的质量分数越大,其密度就越大。反之若小于 1g/c(氨水,酒精溶液),则溶液的质量分数越大,其密度就越小。【规律:两种不同质量分数(相同溶质)的溶液等体积混合,若溶液的浓度越大,密度越大,则混合溶液的质量分数大于它们和的一半,反之则小于他们和的一半。无论溶液的密度怎样变化,等质量混合时,所得溶液的质量分数都等于他们和的一半。(和:溶液质量分数和)】14、容量瓶简介与用途、注意事项。用途为配置一定体积浓度准确的溶液。型号分为 1000ml、500ml、250ml、100ml、50ml 等 容量瓶的标识说明当该温度下瓶内液体的凹液面最低处与容量瓶颈部的刻度线相切时,溶液的
15、体积恰好与瓶上标注的体积相等。注意事项:a、使用前必须检查是否漏水。b、选择型号适合的容量瓶。c、溶解稀释时有放热现象的溶液,应在烧杯中溶解稀释后冷却至室温才转移到容量瓶内。d、不可容量瓶内溶解溶质和长期储存溶液。e、用过的容量瓶要洗净晾干并在瓶口与瓶塞处夹上小纸条,防止瓶口瓶盖粘连。使用容量瓶配置氯化钠溶液步骤:计算称量溶解移液洗涤定容摇匀分瓶【定容的具体步骤:当凹液面上升至离瓶中刻度线 12cm 处,改用胶头滴管逐滴加水,眼睛平视凹液面。直至液面最低处与刻度线相平。】误差分析:氯化钠溶解时放热故应在烧杯内冷却至室温再移液,否则会使配置的溶液浓度偏低。(若溶于水吸热则使配置的溶液浓度偏高。)
16、【注:浓度:物质的量浓度】移液时用玻璃棒引流且引流时玻璃管下端应靠在容量瓶内壁上,以防止溶液洒出及容量瓶倾倒,且引流时玻璃棒应靠在容量瓶刻度线的下方。(若移液时有溶液洒落到外面,必须重新配置溶液,否则会使配置的溶液浓度偏低。)洗涤时(23 次,冲洗对象为烧杯内壁及玻璃棒)洗涤液要全部倒入容量瓶内,否则会使配置的溶液浓度偏低。定容之前必须先将溶液摇荡均匀,用胶头滴管滴加时应将眼睛于凹液面齐平处读数(仰视读数时会使所配溶液的浓度偏低,俯视时会使所配溶液的浓度偏高),若加水定容时超过了刻度线,则不可将超出部分重新吸出,必须重新配置,否则会使配置的溶液浓度偏低。摇匀后瓶内液面低于刻度线时不可再加水,否
17、则会使配置的溶液浓度偏低。使用经洗涤后未干燥的容量瓶对所配溶液物质的量浓度无影响。拿容量瓶时,手指应持在瓶颈刻度以上部分,以免手温影响使配置的溶液浓度偏低。15、元素与物质的分类 化合态(即以化合物形式存在)与游离态(即以单质形式存在):元素在自然界的存在形态。【二氧化硅由原子构成,一般情况下酸都由分子组成,碱、盐都由离子构成。】【定义及分类知识点整理】某一价态的元素总有一定的对应性质。硝酸为氧化性酸。亚硫酸为中强酸 酸性氧化物:能与碱反应生成盐和水的氧化物。两性氧化物:可以和酸、碱反应都生 碱性氧化物:能与酸反应生成盐和水的氧化物 成盐和水的氧化物。(如氧化铝、氧化锌)不成盐(中性)氧化物:
18、不能与酸和碱反应生成相应价态的盐和水的氧化物(CO、NO)正盐:只由金属离子和酸根离子构成的盐。酸式盐:电离时生成氢离子,酸根离子和金属离子的盐 碱式盐:电离时生成氢氧根离子,酸根离子和金属离子的盐 16、分散系【包括溶液、胶体、浊液】与胶体 分散系的定义:一种物质(或几种物质)以微粒的形式分散到另一种物质中所形成的混合物。组成:分散质被分散成粒子的物质。分散剂粒子分散在其中的物质。【如氯化钠溶液即为一种分散系,分散质为溶质氯化钠,分散剂为溶剂水】胶体:为分散质粒度在 1100nm 之间的一种分散系。(1nm=-110 9 m)【溶液分散质粒度1nm。浊液的分散质粒度100nm】【胶体与溶液的
19、本质区别:分散质粒子的直径不同。】【粒度:颗粒(微粒)的大小,球体颗粒的粒度一般用直径表示。】胶体分为三种(常见胶体):固溶胶(固态;有色玻璃,烟水晶)液溶胶(液态;淀粉溶液、氢氧化铁胶体)气溶胶(气态;烟、云、雾)【浊液分为乳浊液和悬浊液;溶液分为饱和溶液以及不饱和溶液。】其他性质:均匀、透明或半透明。较稳定,能透过滤纸而不能透过半透膜。应用:1、农业生产:土壤保肥作用。土壤里中含有的粘土腐殖质常以胶体的形式存在。2、医疗卫生:血液透析、血清纸上电泳、利用电泳分离蛋白质。3、日常生活:制作豆腐(胶体的聚沉,加入盐卤)。豆浆、牛奶、粥、明矾净水。【盐卤:主要成分有氯化镁、硫酸钙(制豆腐重要成分
20、)、氯化钙及氯化钠等】4、自然现象江河入海口形成的三角洲。【原理:海水中的电解质使江河泥沙所形成的胶体发生聚沉。】5、工业生产:制有色玻璃、冶金工业利用电泳原理选矿,原油脱水,利用电泳原理除去矿物粉尘,进行电泳电镀。17、丁达尔效应:定义:可见光通过胶体时,在入射光的侧面可以观察到明亮的光路的现象。原因:胶体对可见光的散射造成。【胶体本身并不发光。】【丁达尔效应为物理变化,是一种用来鉴别胶体和溶液的物理手段,能说明胶体的大小范围】【要点:泥水过滤后的滤液也有丁达尔效应。】【氯化铁胶体的制备】原理:(化学方程式)操作过程:应先用洁净的烧杯取少量蒸馏水(约 20ml),用酒精灯加热至沸腾,然后向烧
21、杯中逐滴滴加氯化铁溶液,继续加热至液体呈透明的红褐色,停止加热。注意事项:1、制备时不可用玻璃棒搅拌,因为搅拌时会减弱胶粒对电荷的吸附能力,使胶粒容易碰撞结合成更大的颗粒而沉降。2、不可滴加或一次性加入过多的氯化铁溶液,防止因溶液浓度过大而直接生成氢氧化铁沉淀。【检验胶体制备成功的方法:让一束可见光通过所制得的胶体,若从入射光侧面可观察到一条明亮的光路,则说明能发生丁达尔效应,证明已制得了胶体。】18、电泳:在外电场的作用下,胶体微粒向直流电源阳极或阴极定向移动的现象。【电泳现象说明胶粒带电荷且同种胶粒带同种电荷】【胶体带电的原因与规律:】1、吸附及吸附作用:吸附是指物质(主要是固体物质)表面
22、吸住周围介质(液体或气体)中的分子或离子的现象。吸附作用和物质的表面积有关,且表面积越大,吸附能力越强。(因胶体粒子细小而具有巨大的表面积,故能吸附溶液中的离子带电。)【规律:一般金属氢氧化物、金属氧化物的胶粒吸附阳离子,带正电荷。非金属氧化物,金属硫化物胶粒吸附阴离子,带负电荷。由于被吸附离子与未被吸附离子,数量相等电性相反,整个胶体仍呈电中性。胶体较为稳定的原因为:胶体粒子带有同种电荷互相排斥不易聚集。】电离:电解质在溶于水或受热熔化时,解离出能够自由移动的离子的过程。(部分胶体粒子可通过表面基团的电离而带电。如硅酸胶体解离出氢离子带负电荷。)19、胶体的聚沉:定义:胶体颗粒在适当条件下相
23、互结合成粒度大于100nm的颗粒沉积下来的过程。【胶体聚沉的方法及原理】原理:中和胶体粒子的电性。加快胶体粒子的热运动以增加胶粒的结合机会,使胶体粒子聚集而沉淀下来。方法:、加入电解质:通过增加胶体中粒子的总浓度,从而减少或中和原来胶体所带电荷,使其失去稳定性,由于分子的布朗运动,在相互碰撞时就可实现聚集沉降。【一般情况下,加入电解质时高价离子比低价粒子使胶体凝聚的效率大(Na+Fe3+)】【电解质的概念见下第 23 点】【布朗运动:悬浮微粒永不停息地做无规则运动的现象】、加入与胶粒带相反电荷的胶体:作用与相同。、加热胶体:通过能量升高而使胶体粒子运动加剧,使其碰撞机会增多、对粒子的吸附作用减
24、弱,导致胶体稳定性遭到减弱,从而使胶体凝聚。20、渗析:定义:利用半透膜分离胶体中的杂质分子或离子,提纯、精制交替的操作。渗析常用的半透膜:动物肠衣、鸡蛋壳膜、羊皮纸、胶棉薄膜、玻璃纸。【检验胶体是否纯净的方法:将半透膜移入蒸馏水中浸泡一段时间后取出,向蒸馏水中滴加硝酸银溶液,观察现象。若有白色沉淀生成,则胶体不纯净,反之则为纯净。】(氟离子:氢氟酸的酸根。硫离子:氢硫酸的酸根。氯离子:氢氯酸的酸根 溴离子:氢溴酸的酸根。碘离子:氢碘酸的酸根。)21、电解质与非电解质:电解质:在水溶液或熔化状态下能导电的化合物。(本身能电离)【常见电解质类别:酸、碱、盐、活泼金属氧化物(熔化时能导电)、水等】
25、非电解质:在水溶液和熔化状态下都不导电的化合物。【常见非电解质类别:多数非金属氧化物、多数有机物、非金属氢化物。】注:1、单质既不是电解质也不是非电解质。2、能导电的物质不一定是电解质。电解质本身不一定能导电。导电原因:电解质溶于水或受热熔化能电离出自由移动的离子,且离子在电场的作用下发生定向移动【其实质是存在自由移动的离子。金属导电的实质是金属内部存在自由移动的电子】影响电解质溶液导电能力的因素:1、自由移动离子的浓度 2、离子所带电荷的多少 3、溶液的温度。(皆成正比)【浓度:即单位体积中自由移动的离子数目】强电解质与弱电解质:强电解质定义:在水溶液中能够完全电离的电解质。包括:强酸、强碱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高一化学 笔记 整理 文档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