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高三生物第二轮复习生物知识结构网络汇编.pd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05.gif)
《2022年高三生物第二轮复习生物知识结构网络汇编.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2年高三生物第二轮复习生物知识结构网络汇编.pdf(73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2022年高三生物第二轮复习生物知识结构网络汇编(完整版)第一单元生命的物质基础和结构基础(细胞中的化合物、细胞的结构和功能、细胞增殖、分化、癌变和衰老、生物膜系统和细胞工程)1.3生物界与非生物界的统一性和差异性1.4细胞中的化合物一览表化合物分 类元素组成主要生理功能水组成细胞维持细胞形态运输物质提供反应场所参与化学反应维持生物大分子功能调节渗透压无机士 卜mL构成化合物(Fe、Mg)组成细胞(如骨细胞)第1页第2 页参与化学反应维持细胞和内环境的渗透压)糖类单糖二糖多糖C、H、O 供 能(淀粉、糖元、葡萄糖等)组成核酸(核糖、脱氧核糖)细胞识别(糖蛋白)组成细胞壁(纤维素)脂质脂肪磷 脂
2、(类脂)固醇C、H、OC、H、O、N、PC、H、O 供 能(贮备能源)组成生物膜 调 节 生 殖 和 代 谢(性激素、Vit.D)保护和保温蛋白质单纯蛋白(如胰岛素)结合蛋白(如糖蛋白)C、H、O、N、S(Fe、Cu、P、Mo)组成细胞和生物体调节代谢(激素)催化化学反应(酶)运输、免疫、识别等核酸DNARNAC、H、O、N、P贮存和传递遗传信息控制生物性状催化化学反应(RNA类酶)1.9生物组织中还原性糖、脂肪、蛋白质和DNA的鉴定物质试剂操作要点颜色反应还原性糖斐林试剂(甲液和乙液)临时混合加热砖红色脂肪苏丹III(苏丹IV)切片高倍镜观察桔黄色(红色)蛋白质双缩腺试剂(A液和B液)先加试
3、剂A再滴加试剂B紫色DNA二苯胺加 0.015moVLNaCl 溶液5M1沸水加热5min蓝色1.10选择透过性膜的特点自由通过 水选择透过性膜的特点三个通过ATP酶化能合成作用有氧呼吸无氧呼吸其它高能化合物转化(如磷酸肌酸转化)CP(磷酸肌酸)+ADP-C(肌酸)+ATP2.4 生物体内ATP的去向ATP-A D P+P i+能 量=日光合作用的暗反应细胞分裂矿质元素吸收新物质合成L 植株的生长1 1动 物=r神经传导和生物电肌肉收缩吸收和分泌合成代谢I生物发光2.6光合作用中光反应和暗反应的比较比较项目光反应暗反应反应场所叶绿体基粒叶绿体基质第12页2.7 C 3植物和C 4植物光合作用的
4、比较能量变化光能-*电能电能-活跃化学能活跃化学能-稳定化学能物质变化H2O-H+O2NADP+H+2 e-NADPHATP+Pi-ATPCO2+NADPH+ATP-(CH2O)+ADP+Pi+NADP+H2O反应物H2O、ADP、Pi、NADP+8 2、ATP、NADPH反应产物O2、ATP NADPH(CH2O)、ADP、Pi、NADP+、H2O反应条件需光不需光反应性质光化学反应(快)酶促反应(慢)反应时间有光时(自然状态下,无光反应产物暗反应也不能进行)C 3植物C 4植物光反应叶肉细胞的叶绿体基粒叶肉细胞的叶绿体基粒暗反应叶肉细胞的叶绿体基质维管束鞘细胞的叶绿体基质C02固定仅有C3
5、途径C4途径一-C3途径2.8 C 4植物与C 3植物的鉴别方法方法原 理条件和过程现象和指标结 论第13页2.9 C 4 植物中C 4 途径与C 3 途径的关系生理学方法在 强 光 照、干旱、高 温、低CO2时,C 4 植物能进行光合作用,C 3 植物不能。生长状况:正常生长或枯萎死亡正 常 生 长:C4植物枯 萎 死 亡:C3植物密闭、强光照、干旱、高温形态学方法维管束鞘的结构差异过叶脉横切,装1 _是否有两圈花细胞围成环状结构鞘细胞是否含叶绿体是:C 4 植物否:C 3 植物化学方法合成淀粉的场所不同酒精溶解叶绿素淀粉遇面碘变蓝叶片脱绿一加碘 f 过叶脉横切 一 制 片 f观察出现蓝色:
6、蓝色出现在维管束鞘细胞蓝色出现在叶肉细胞出现现象时:C 4 植物出现现象时:C 3 植物叶肉细胞维管束鞘细胞2.10 C 4 植物比C 3 植物光合作用强的原因C 3 植物C 4 植物结构原因:维管束鞘细胞的结构以育不良,无花环型结构,无叶绿体。光合作用在叶肉细胞进行,淀粉积累,影响光合效率。发育良好,花环型,叶绿体大。暗反应在此进行。有利于产物运输,光合效率氤生理原因:PEP竣化酶磷酸核酮糖竣化酶只有磷酸核酮糖竣化酶。磷酸核酮糖竣化酶与CO2亲和力弱,不能利用低CO2。两种酶均有。PEP竣化酶与CO2亲和力大,利用低CO2能力强。2.11 光能利用率与光合作用效率的关系概念光合作用制造的有机
7、物所含的能量光 能 利 用 率=-照在该地面的总的光能照在地面上的总能量中被转移的能量光合作用效率=光合作用制造的有机物所含的能量光畲能用吸收的光能参与光合作用的能量中被转移的能量r热能损失去),光能损失一荧光、磷光光能一电能一化 学 能(贮存)2.12影响光合作用的外界因素与提高光能利用率的关系/延长光合作用时间提高复种指数:改一年一季为一年多季增加光合作用面积合理密植套 种(不同时播种)、间 作(同时播种)提高光能利用率温 度、r 因地制宜:控 制 光 照 强 弱 L 光质影响:阳生植物种阳地阴生植物种阴地蓝紫光照,蛋白质和脂类多红光照,糖类增多矿物质光影响光合作用的外界因素增加二氧化碳供
8、应 通风透光,增施农家肥;人工增C 0 2(温室)一 C02必需矿质元素供应N:P:ATP、NADP+的成分K:糖类的合成和运输Mg:叶绿素的成分第16页2.14植物对水分的吸收和利用2.14.1 植物对水分的吸收吸胀吸水液泡尚未形成或消失通过亲水物质的亲水性吸水水分的吸收吸水原理主要由成熟细胞的中央液泡构成渗透系统通过渗透作用吸水渗透系统隔着半透膜的两种溶液构成的体系渗透吸水发生条件具有半透膜膜两侧溶液具有浓度差 渗透压 溶液与纯水达平衡时,溶液一方所承受的外压差。植物细胞构成渗透系统原生质层由细胞膜、液泡膜、两膜之间的细胞质构成看作一层半透膜(本质是选择透过性)两个系统植物细胞与土壤溶液之
9、间构成每两个植物细胞之间构成2.14.2 扩散作用与渗透作用的联系与区别扩散作用物质由相对多(密度高)的地方向相对少(密度低)的地方运动的过程,叫扩散联系物质由高到低的移动方式,利用物质本身的属性,不需要能量区别特指溶剂分子(如水、酒精等)的扩散,需特定的条件渗透作用溶剂分子的扩散叫渗透,阚 咦 条 件 才 能 发 生2.14.3半透膜与选择透过性膜的区别与联系半透膜选择透过性膜概念小分子、离子能透过,大分子不能透过水自由通过,被选择的离子和其它小分子可以通过,大分子和颗粒不能通过性质半透性(存在微孔,取决于孔的大小)选择透过性(生物分子组成,取决于脂质、蛋白质和ATP)状态活或死活材料合成材
10、料或生物材料生物膜(磷脂和蛋白质构成的膜)物质运动方向不由膜决定,取决于物质密度水和亲脂小分子:不由膜决定,取决于物质密度离子和其它小分子:膜上载体(蛋白质)决定功能渗透作用渗透作用和其它更多的生命活动功能共同点水自由通过,大分子和颗粒都不能通过2.14.4植物体内水分的运输2.17生物固氮固氮过程N2+e+H+ATP一-NH3+ADP+Pi(选学)生 物 固 氮对自然界氮循环有重要作用为绿色植物提供氮素营养将大气氮Z2)还原成ZH3的过程固氮微生物的种类种类共L生固.氮类固氮原因及条件自生固氮类固氮基因(固氮酶)与豆科植物共生时独立生活注意:养异养异养需代谢类型同异化化常见类型在生态系统中的
11、作用根 瘤 菌(6种)(大 豆、菜豆、豌豆、苜消费者(取食于活蓿、羽扇豆、的生物体)三叶草)固氮蓝藻(念珠藻)生产者圆褐固氮菌黄色分支杆菌分解者(腐生生活)不同的根瘤菌具有共生专一性。如蚕豆根瘤菌与蚕豆、豌豆、就豆共生;大豆根瘤菌只能与大豆共生。第19页2.19三类微生物在自然界氮循环中的作用NH3-NC)2、NO3-第2()页1.22癌细胞的特点永生细胞扁平梭形成纤维细胞癌变-球形如癌细胞膜糖蛋白减少,细胞黏着性降低,易转移扩散。癌细胞膜表面含肿瘤抗原,肝癌细胞含甲胎蛋白等如线粒体功能障碍,无氧供能主要是细胞免疫可移植在异种生物体内生长,形成癌瘤I I 动物与微生物代谢部分:三大类营养代谢
12、细胞呼吸 代谢基本类型微生物类群、微生物的营养代谢与生长、发酵工程简介2.20人和动物体内三大营养物质的代谢第22页2.22细胞的有氧呼吸2.23细胞内的无氧呼吸第24页2.24有氧呼吸与无氧呼吸的比较比较项目有氧呼吸无氧呼吸反应场所真核细胞:细胞质基质,主要在线粒体原核细胞:细胞基质(含有氧呼吸酶系)细胞质基质反应条件需氧不需氧反应产物终 产 物(CO2、H2O)能量中间产物(酒精、乳酸、甲烷等)、能量产能多少多,生成大量ATP少,生成少量ATP共同点氧化分解有机物,释放能量2.26新陈代谢的类型特殊类型红螺细菌基本类型同化类型新陈代谢类型自养型丁有光时:自养生活(进行光合作用,但供氢体不是
13、水,而是有机物)(无光时:异养生活需氧型 兼 性 厌 氧 型*酵母菌异化类型厌氧型多数动植物一 些细菌(如光合细菌,供氢体不是水,不放0 2)蛔虫等/有 氧 时:有氧呼吸I无氧时:无 氧 呼 吸 第25页a你 知 道 吗加入高浓度食盐可分离金黄色葡萄球菌加入青霉素可分离酵母菌和霉菌不 加N源可分离固氮微生物加入伊红-美蓝可鉴别大肠杆菌2.27微生物的类群(形态(细菌杆形、球形、螺 旋 形(弧形)细胞壁I细胞膜I细 胞 质(仅有核糖体)I核 区(环 状DNA)质粒、荚膜、鞭毛、芽抱、繁殖 二 分 裂(有DNA的复制和平分)I-1 r 如1苗 大 国 状+玄 美 茸 卜 煞 硝第27页2.28微生
14、物的营养第29页2.29微生物的代谢 初级代谢产物概念微生物自身生长繁殖必需的物质不断产生产物氨基酸、核甘酸、多糖、脂类、维生素特点;_ _ _ _ _ _ _ _ _r概念 对自身生长繁殖非必需的物质匚 f 次 级 代 谢 产 物 _ _ _ _ _ _ _I产物 抗生素、毒素、激素、色素第源存在,只受遗传控制的酶受环境中某物质的诱导产生或积累或排除分 解 葡 萄 一|糖的酶大肠杆菌分解乳糖 的 酶 1第31页2.32发酵工程简介*概念采用现代工程技术手段,利用微生物某些特定功能,为人类生产有用产品;或者直接把微生物应用于工业生产过程的一种新技术。(三要原则)一般步骤:配制调一pH-分 装
15、灭 菌菌 种 选 育 培养基配制基因诱变一一传统,常用。基因工程-细胞工程一一细胞融合-.改变原来基因.转基因卜工 程 菌(工程细胞)灭菌严格杀灭培养基和发酵设备中的各种微生物,保证菌种是单一纯种发酵工程内 容/扩大培养与接种选育的良种要经多次扩大培养,才能满足大规模生产需要发酵过程r 检测菌体数目和产物浓度。-添加培养基组成。I 严格控制发酵条件(温度、pH、溶氧、通气量、转速)_ r代谢产物 蒸储、萃取、离子交换等方法提取分离提纯产品1,I菌 体 本 身 过 滤、沉淀等方法分离C医药工业上的应用 生产抗生素、维生素、动物激素、氨基酸、核甘酸等 应 用 Vr生产传统发酵产品 啤酒、果酒、食醋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22 年高 生物 二轮 复习 知识结构 网络 汇编
![提示](https://www.taowenge.com/images/bang_tan.gif)
限制150内